polestarxys 10 發表於 July 1,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1, 2007 2007江苏优秀高考作文选登:怀想天空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被细细的窗棂剪辑成四四方方的蔚蓝格子的,是天空。被短短的睫毛和长长的绿树枝丫分割成闪亮遥远的小碎片的,是天空。 天空投影在水的碧波中,于是有了梭罗坐在瓦尔登湖畔,垂钓水中一望无垠的夜空繁星。天空投影在人的明眸中,于是有了楚国的屈原仰望天空,吟诵奇丽诡谲的《天问》。 哲人的天空,孕育了他们的灵魂。他们因此有了天空般辽阔的情思与胸襟。 星晨是天空的眼睛,天空的脸颊上生满了无数只大大小小的眼睛。太阳是一只炽热的眼睛,让我们不敢直视它的烈焰金光,有如人们对炙手可热的权贵的向往与敬畏。月亮是一只温柔的眼睛,不论阴晴圆缺,悄然看着从古到今的人们。“今月曾经照古人”,静谧流淌的淡黄色光芒中,人们获得了安宁温和的一刻。至于数不尽的星辰,则如同昆虫的复眼中呈现的景象。《小王子》中写道,我们肉眼看到的星辰,也许在亿万年前已爆裂死亡,此刻它们的光芒到达我的瞳孔,是最神秘的意外。 云朵则是天空的粉妆。清晨的云被染成鲜嫩的粉红,如初生的婴儿的脸颊,血色柔和。黄昏的云被镀上金橙色,如斑斑锈迹,闪耀着孤独岁月逝去的光辉。有一个成语叫做“白云苍狗”,天空每日便上演着一部《白云苍狗》的电影,观众有稚嫩的孩童,有迟暮的老人,他们从变幻莫测的云朵中,或找到了童年时品尝的甜蜜的棉花糖,或找到了童话故事里云的国度。 孟浩然诗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天空的粉妆融化了,晶莹的雨水便落了下来。我们无法亲吻辽远的天空,却能亲吻到天空的眼泪——雨。点点滴滴的雨,愁煞过词人李清照,愁煞过贺铸:梅子黄时雨。我们坚硬却裂缝百出的心,被雨润泽,然后从心灵的旱地上长出一株新绿,从心灵的尘埃上开出一朵洁白。这柔弱的植物吸饱了天空的泪,在风中摇曳生长,离天空近了一点,又近了一点…… 凭着日晷上的投影,我们可以知道天空在走向永恒。宇宙多大,银河多宽?此刻都已不重要。 我们何曾看清了天空?不过是在怀想中,梦见永恒。北京满分作文: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2007年06月18日09:39 来源:京华时报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想看更多的请去http://learning.sohu.com/s2007/07gkzw/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coffee444 10 發表於 July 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3, 2007 其實我是寫不出來的所以沒資格批評XDD天空那篇我不喜歡,拚命引用雕琢,斧鑿痕跡太深,反而顯得對內心的探索不夠然後大陸的作文是否皆是這般?詩句背得多應該佔了很大的優勢吧?通篇的引用看得人眼花撩亂。(總覺得這是對文革摧殘的一種反動= =)不是想說這好或不好,只不過台灣目前作文的走向不是這樣。嗯,我只是出來亂拋磚的(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peedghoul 10 發表於 July 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3, 2007 好是好啦,可是为什么每年的优秀作文都如这篇的风格呢…………它们的共同点:堆砌典故 滥用排比 发花痴尤其发花痴是不可饶恕的!!!这些虚伪的写手是在侮辱文字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Zeta 10 發表於 July 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3, 2007 好是好啦,可是为什么每年的优秀作文都如这篇的风格呢…………它们的共同点:堆砌典故 滥用排比 发花痴然後大陸的作文是否皆是這般?詩句背得多應該佔了很大的優勢吧?通篇的引用看得人眼花撩亂。拚命引用雕琢,斧鑿痕跡太深,反而顯得對內心的探索不夠容我說一句實話,要是從寫論文的科學角度來看這件事引用的地方越多,就代表越缺乏原創性所以此篇作文只能說是作者背的詩詞多,應用得當,至於原創性就真的很缺乏了此篇看起來比較像是約二十年前左右的台灣文學作品,現在趨勢是比較改變了也不一定要隨著潮流改變,要有自己的風格是首要,但是適度修正是必要嗯,我只是出來亂拋磚的(笑)那可把玉都給引出來了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ncwc3k 10 發表於 July 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3, 2007 引用的地方越多,就代表越缺乏原創性其實我覺得,杜部長反對成語的最精要之處應該就是在表達此句!只是他實在是不懂的要怎樣去表達自己的意見,然後講了一大堆又被一堆立委和霉體抓小辮子反駁。the rest are the politics; let's not talk about this...說的沒錯,寫文章本來就是在訓練表達自己!如果都只是一味在引用詩詞散文、比誰背的多,那寫這篇文章就失去其意義和目的了!要比誰背的多,辦個比賽就可以見高下,不必再為此費心思去寫一篇文章!像有很多老師會規定一篇作文要用上五到六個成語或典故,這是畸象,此風不可長!要比就比用的巧,用了一堆變成廢話,到不如用一個來畫龍點睛!但是這兩篇可算是上品,因為我寫不出來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cloud0209 10 發表於 July 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3, 2007 上面幾位說得是有道理. 但我覺得作者至少有背了不少的詩詞, 還是要給人家肯定一下. 但一篇文章中若引用過多, 真的不太妙還是說我跟大多數人的心態一樣, 自己背不出幾首詩詞, 用白話來寫也寫不出什麼好東西而引發出的酸葡萄心理呢 ^o) 至於杜正勝...我不覺得那是他叫人少用成語的原因... 無與置評的一個部長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coffee444 10 發表於 July 4,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4, 2007 其實我覺得,杜部長反對成語的最精要之處應該就是在表達此句!只是他實在是不懂的要怎樣去表達自己的意見,然後講了一大堆又被一堆立委和霉體抓小辮子反駁。the rest are the politics; let's not talk about this...說的沒錯,寫文章本來就是在訓練表達自己!如果都只是一味在引用詩詞散文、比誰背的多,那寫這篇文章就失去其意義和目的了!要比誰背的多,辦個比賽就可以見高下,不必再為此費心思去寫一篇文章!像有很多老師會規定一篇作文要用上五到六個成語或典故,這是畸象,此風不可長!要比就比用的巧,用了一堆變成廢話,到不如用一個來畫龍點睛!但是這兩篇可算是上品,因為我寫不出來XD。真抱歉我看到有人在幫杜正勝說話就會忍不住插嘴= =杜正勝的腦袋裡除了去中國化、民粹、愚民教育、本土化之外就什麼都沒有了不過算了就像你說的,其餘的是政治的事,也就不管他了其實不論是用典或是用成語,重點只在發乎自然而已那種東西是印在腦海自然流瀉出的,真要硬鑲嵌進文章很容易就假掉了若作者只是拼命死背了很多詩句,然後看到題目覺得可以用哪些,再把這些詩句流暢串聯起來,那引用再多也是枉然想起校內校刊得獎的作品,不是要說她們寫得多好多好(自然我是寫不出來的XD),而是現在的文章趨勢應是著重在作者想表達什麼、探究內心更深層的東西。僅僅是風花雪月是不夠的有時通篇看完,即便詞藻再華美也只覺得,「嘖,這到底在無病呻吟個什麼勁?」另外題外話是,為賦新辭強說愁的代表型作家我覺得是瓊瑤= =我年幼無知的時候曾經迷過她的作品,舞劍還要配古從軍行呢,真是甜得膩死人了那可把玉都給引出來了XD你根本就是在捧自己嘛XDD(指)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9thsky 10 發表於 July 4,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4, 2007 話題為何會扯到杜先生身上?臺灣同學對他的怨念是如此之深嗎?xd 好是好啦,可是为什么每年的优秀作文都如这篇的风格呢…………它们的共同点:堆砌典故 滥用排比 发花痴尤其发花痴是不可饶恕的!!!这些虚伪的写手是在侮辱文字這是應試作文啊老兄。。S兄弟你應該知道應試作文和平時的寫作是有區別的吧?當年為了反應試教育、“探索一條還語文教學以應有的人文性和審美性之路”而舉行了新概念作文比賽,末了評委都說沒想到參賽的文章遠不同于平時看到的作文——本來我們寫東西就是有兩套系統的,一套應付考試,另一套才是真的有感而發寫的。并且大多數人都清楚應試作文到底是個什么東西,“文學性”如何,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覺得“實在不想承認那些作文是我們寫的”。每年的優秀作文都是這樣的風格能怪學生麼?人家老師就是給這種文章高分,你能怎么辦?為了所謂“文學性”放棄分數麼?=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fengzhu00285 10 發表於 July 5,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5, 2007 的确,这是应试作文换言之,就是八股文。当然要合适才好,得加分。又不是搞创作或随笔八股文能够写出这种的就算是不错了至少还八股的可以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coffee444 10 發表於 July 5,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5, 2007 所以那兩篇文是無辜的,大家其實是各有各的怨念XD不過說真的那麼大陸閱卷老師的觀念也需要改正一下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Zeta 10 發表於 July 5,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5, 2007 不過說真的那麼大陸閱卷老師的觀念也需要改正一下吧要是能改的話,學生也不用逼自己寫這種東西了,自由發揮就好了,妳說是不是?這樣寫的目的,不就是迎合胃口,拿保險分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陽光正燦爛 10 發表於 July 11,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11, 2007 個人對於那種不斷引用再引用...或是瘋狂使用成語到了一種做作地步的文章很沒好感我手寫我口...如果只是想說別人說過的話...那就乾脆別寫了雖然...我說的這麼理直氣壯...但寫大學指考的文章時...我也是做作的那種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