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zhu00285 10 發表於 June 16,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16, 2007 接觸了許多的中國朋友也看了許多中國朋友寫的文章給我的感覺是中國(人) 好不容易有錢了 國家強大了 經濟好了 所以不想被別人看不起所以反美 反日 反西方國家的種種是的 我們中華文化是古老的 是悠久的 但是現在人們的素質呢!?雖然我不知道漢服復興是什麼東西!? 不過我認為中國最需要最迫切要做的事是提升國民素質(我當然知道很難 因為地廣人多)PS 我覺得北一女同學說的不錯去年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中国最迫切的并不是提升国民素质,而是要体现人们生存的价值。或者这个包括提升国民素质。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9thsky 10 發表於 June 17,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17, 2007 因为可能有一段时间没有时间不上网了这里再多讲一点其实以上提到很多的诸如民族自豪感之类的东西许多人怕这个东东 为什么呢东北亚国家素以民族主义受指责东亚北亚国家都经历过被西方殖民这是民族主义产生的根源之一 在战争年代民族主义非常重要它以一种近乎宗教的狂热将一帮人变得不怕死为国家冲锋陷阵 最后摆脱外来民族的统治然而在和平年代 民族主义却有很多负面的影响这时候应该以爱国主义取代民族主义那么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有什么区别呢爱国主义极端了 就会变成了民族主义我个人知识及概括能力有限无法给这两者一个明确的概括但我对爱国主义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作为某一群体中的一员热爱自己的群体是一种本分而这种热爱应该有以下表现真正从群体利益出发 不盲从 不违反人类普适价值损害其他群体的利益不盲目排外 吸收外来有益的东西为本群体的发展谋利积极发扬自己群体的优点 不自卑 等等等等我想一一罗列也没有意义本帖的目的就是想说明一下爱国与民族主义是有区别的爱国并不意味着有民族主义倾向 搞民族主义并不是爱国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以上提到的从古代的繁荣中获取自豪感 所谓天朝上国我觉得是很没有必要的 我觉得自豪感应该来自今天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正在使自己变得更加繁荣 更加优秀我从不觉得民族自豪感有什么问题,我一直为我的民族自豪,问题在于“优越感”——对于很多人骨子里那种天朝思想我相当反感。我说过我对汉服复兴运动这个东西了解很肤浅,事实上我现在也没搞明白到底他们宣传的汉服是个什么东西,什么样子的服装才叫汉服,也不明白最初宣传这个的目的是什么。以我一个局外的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来看,现在的汉服复兴运动里确实有一部分人是为了“保持民族风俗避免全盘西化”、“引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或者单纯觉得汉服好看,但是更多人是听到“古代中国”几个字就两眼放光大肆吹捧顺便踩一踩其他文明,无聊得很。简单说,我不反对复兴传统文化,但是坚决反对复兴一些不合时宜甚至本来就是糟粕的东西,比如说那个天朝思想,而现在的复兴似乎有些变味了,导致我从乐观其成(有时推波助澜 XD)变成了厌恶。引用一下李零的话: 看看现在的孔子热吧:“孔子上管5000年,下管5000年”(下管且不说,上管怎么管?都管到新石器时代去了,更何况,就连孔子当时,他都没管好)。 “1988年7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群聚巴黎,公选孔子为世界第一思想家”(借洋人之口自吹自擂的第一还有很多种,有人早在《读书》1997年1期辟谣,但蛊惑人心的说法还是层出不穷),孔子救世的福音更是满天飞。 全国各地,到处寻根问祖:官员率众,衣古衣冠,虚靡国帑,烟熏火燎,逮着个祖宗(很多都是子虚乌有)就拜。 小孩不上学,非关起来读经。 现在想当帝王师的,让我想起当年的大气功师,想起魏武十六方士的老故事。 还有想发或已发各种文化财的(从汉服唐装到抽文化遗产税) …… 你会赞同这样的孔子热吗? 中国当前的复古潮,已经闹到乌烟瘴气的地步,何人扫此阴霾? 虽然我觉得他说得似乎也有些过头(还是说是我没看到那些严重的事件?xd ),但是无论如何,现在复古潮真的变味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无边落木萧萧下 10 發表於 June 17, 2007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17, 2007 說中國人大民族主義的是沒體會過韓國人,美國人的大民族主義其實不管漢服復興本身怎么樣,當你弱小時,沒人會care你,宣揚下自己的好東西也會被別人說民族主義當你強大時,就沒人敢這么說了,反過來還會羨慕你,哈你所以實力決定一切。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coffee444 10 發表於 June 18,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18, 2007 我从不觉得民族自豪感有什么问题,我一直为我的民族自豪,问题在于“优越感”——对于很多人骨子里那种天朝思想我相当反感。我说过我对汉服复兴运动这个东西了解很肤浅,事实上我现在也没搞明白到底他们宣传的汉服是个什么东西,什么样子的服装才叫汉服,也不明白最初宣传这个的目的是什么。以我一个局外的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来看,现在的汉服复兴运动里确实有一部分人是为了“保持民族风俗避免全盘西化”、“引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或者单纯觉得汉服好看,但是更多人是听到“古代中国”几个字就两眼放光大肆吹捧顺便踩一踩其他文明,无聊得很。简单说,我不反对复兴传统文化,但是坚决反对复兴一些不合时宜甚至本来就是糟粕的东西,比如说那个天朝思想,而现在的复兴似乎有些变味了,导致我从乐观其成(有时推波助澜 XD)变成了厌恶。推你的話,中肯ˇ也是我想說的說中國人大民族主義的是沒體會過韓國人,美國人的大民族主義其實不管漢服復興本身怎么樣,當你弱小時,沒人會care你,宣揚下自己的好東西也會被別人說民族主義當你強大時,就沒人敢這么說了,反過來還會羨慕你,哈你所以實力決定一切。說這東西好或不好,也就是了,說「別人還不是怎樣怎樣」,這是扁式推託法我國中的英文老師仍頗年輕,她從前去美國當交換學生的時候,室友問她:「咦,妳們台灣有電視嗎?」她差點沒吐血= =總覺得中國的民族優越感再發展下去大概也會變成這個樣子,只看得見自己好的,週邊的弱小民族不值一哂我對復興傳統文化基本上沒什麼大興趣,大概是台灣人的民族情感比較薄弱(聳肩)不過我認為,真的要人民重視傳統文化,從教育確實扎根即可,紮實的文化底蘊,才能真正了解自身民族文化的內涵何在,而不是一窩蜂的跟著穿漢服、跟著論語新解起鬨。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无边落木萧萧下 10 發表於 June 18, 2007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18, 2007 說這東西好或不好,也就是了,說「別人還不是怎樣怎樣」,這是扁式推託法我國中的英文老師仍頗年輕,她從前去美國當交換學生的時候,室友問她:「咦,妳們台灣有電視嗎?」她差點沒吐血= =總覺得中國的民族優越感再發展下去大概也會變成這個樣子,只看得見自己好的,週邊的弱小民族不值一哂我對復興傳統文化基本上沒什麼大興趣,大概是台灣人的民族情感比較薄弱(聳肩)不過我認為,真的要人民重視傳統文化,從教育確實扎根即可,紮實的文化底蘊,才能真正了解自身民族文化的內涵何在,而不是一窩蜂的跟著穿漢服、跟著論語新解起鬨。呵呵,我只是说文化认同感是和国家实力成正比的,大陆国家实力提高以后,中华文化也就慢慢的开始复兴。美国国家实力最强,所以美国人只认同他们的好莱坞电影,可口可乐和麦当劳。美国人炒作中餐里有鼠肉,其中的民族偏见是绝对赤裸裸的。说实话,我可感觉世界上没几个国家的民族主义比华人弱的。华人才最喜欢批判自己的文化,看看大陆的文革,再看看现在台湾的去中国化,倒蒋潮。不管您怎么说吧,其实汉服问题没什么好争的,或支持,或反对,我们都无法说服对方,还是让未来来证明吧。我相信时间不会很长。可以的话,建议版主锁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geniusjl 10 發表於 June 19,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19, 2007 我國中的英文老師仍頗年輕,她從前去美國當交換學生的時候,室友問她:「咦,妳們台灣有電視嗎?」她差點沒吐血= =總覺得中國的民族優越感再發展下去大概也會變成這個樣子,只看得見自己好的,週邊的弱小民族不值一哂八成是把台灣聽成泰國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murrya 10 發表於 June 19,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19, 2007 另外我觉得推广汉服更重要的是将汉服中的某些元素融入现代生活而不是机器的穿古代汉服就完了的其實近年來有很多中國的服裝設計師在國際上大放異彩啊應該說他們到國外去都會被期待設計出有中國特色的服裝這應該就算是將漢服中的元素融入現代生活了吧對了 推薦大家可以看看這個牌子的衣服ZAX ←按連結我個人很喜歡他們的理念這一季的主題是"胭脂扣"服裝有著強烈的中國風 我超喜歡的啊ˊˇˋ(不過目前好像都只有女裝)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无边落木萧萧下 10 發表於 June 21, 2007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21, 2007 八成是把台灣聽成泰國了哈哈,這種情況我也經常遇到,比你還要夸張我現在在韓國,韓國人就經常問我,你們有紅薯嗎? 你們有蘋果嗎? 你們吃得到肉嗎? 你們有沒有板栗啊?電視,汽車,冰箱什么的從來沒問過,想來他們肯定是默認中國不會有的了。我每次都很肯定的回答,嗯,沒有的,這是我第一次吃到紅薯/蘋果/豬肉/板栗 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fengzhu00285 10 發表於 June 22,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22, 2007 哈哈,這種情況我也經常遇到,比你還要夸張我現在在韓國,韓國人就經常問我,你們有紅薯嗎? 你們有蘋果嗎? 你們吃得到肉嗎? 你們有沒有板栗啊?電視,汽車,冰箱什么的從來沒問過,想來他們肯定是默認中國不會有的了。我每次都很肯定的回答,嗯,沒有的,這是我第一次吃到紅薯/蘋果/豬肉/板栗 xd其实早期的韩国公司或者政府派驻华人员的时候,多半都不会有人来因为是共产国家而且生活条件奇差云云如果不用高额的奖金福利制度,基本上就招不到人但是现在,北京望京,青岛几乎都成了韩国城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peedghoul 10 發表於 June 22,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22, 2007 哈哈,這種情況我也經常遇到,比你還要夸張我現在在韓國,韓國人就經常問我,你們有紅薯嗎? 你們有蘋果嗎? 你們吃得到肉嗎? 你們有沒有板栗啊?電視,汽車,冰箱什么的從來沒問過,想來他們肯定是默認中國不會有的了。我每次都很肯定的回答,嗯,沒有的,這是我第一次吃到紅薯/蘋果/豬肉/板栗 xd哈哈哈……大哥你不厚道……你在害韩国人啊……到时候他们到大陆吓傻了怎么办?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june0619 10 發表於 February 4,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4, 2008 其實你要說的是民族意識對吧?是不是想說為何日本人都能穿和服浴衣,還發揚光大,韓國人也常SHOW韓服,中國人就很少穿民俗服飾?可是我覺得現在著手中華文化的滿多了,只是還沒普及而已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eerlee 10 發表於 February 4,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4, 2008 貼幾張“學位服大賽”的照片,裏面有些是“漢服”,有些是……這張的三种樣式我覺得都不錯哈摺扇……又是摺扇……挂起來挺好看,不知穿起來如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Zeta 10 發表於 February 4,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4, 2008 你說的很有道理,如果食古不化,像王艮那樣只會倒退但我的觀點是漢服復興會有助于傳統優良文化的復興與發展,并不是只靠漢服復興就能做到這一點。其實這樣的[漢服復興]跟中共習慣搞的面子工程沒有不同,再怎麼做都沒做到骨子裡,我的想法是以下這樣的,姑且看看我說的有沒有道理。現在大陸的漢服復興運動只是看到國際上強敵環伺之後的產物,是表面功夫,卻一直忽略了幾世紀以前外邦的想法,這不是[東方主義],只是透過以前的事實來了解現在的中國人知不知道他們正在做什麼,或許做的又是為了滿足心理上自尊而做的表面補償,我說的比較直接一點,不要太過介意我說的話。就復興的意義上來說,應該恢復的是[中華],而不是[漢服],因為漢服這個詞可以說是毫無意義。在十七世紀中葉以前,當時的日韓對明朝奉為宗主國的心理很強烈,因為那時的確是醉心並臣服於中華文化之下,儘管對明朝有戒心,但就臣服這點來說是沒有疑問的;因為當時日韓看到的是壟罩在中華文化下的明朝,而不是只有[明朝]這個空汎的辭彙,也就是說這是文化上的一種崇拜心理,但是當滿清入關時,儘管盛世仍在,但在外邦的眼中[中華的精神]基本上已經消失,反而使的日韓認為滿清決不是中華,中華也不再中華,真正的中華反而植根在鄰國的日韓,因為她們無法接受綿遠流長的華夏文明會由[胡皇]來接手繼承,[華夏]這個詞彙已經不再有著地理上與蕃邦的明顯區隔,不純粹了,所以才造成當時的東亞文化裡的漸行漸遠,實質的中華文化在中原本土上已經消失了。在有些不太好的哲學觀念中認為人是一種動物,施以禮教,他可以向神靠近,剝奪了文化,他會變的比一般在路邊行走的動物更低等,雖然說這種把人看成是動物等級的觀念很不完備,但他至少說明了禮教對於人的重要性。後來早年魯迅的西化觀點也過於偏激,但是他的最終目的仍然是復興中華,但基本上已經是一種西式的中華,毫不純正,不針對魯迅的種種改革漢文化的論調做反駁,而是只看到他復興中華的心理層面,他起碼知道中華的[國民性]不只是要從單方面下手,他在日本看到外國人著書的日譯本之後也給他很大的刺激,國民的文化性格才是根本,所以就我個人的觀點來說,要恢復的應當是中華,而絕非虛有其表欲圖提升中華文化認同心理的漢服,所以漢服復興對我來說應當是復興中華文化之後的附屬品,而不是靠它來復興中華文化。要復興的是[文化上的中華],形式上的復興中華頂多給中國人民帶來心理層面的虛偽自傲感,但是在實質層面可以說是幾乎沒有幫助;中國人自己知道其實沒有幫助,從外國人眼中看來一樣是沒有幫助,因為她們心裡唸唸不忘的並不是那個東西,漢服復興只是一種倒因為果的想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Zeta 10 發表於 February 4,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4, 2008 在有些不太好的哲學觀念中認為人是一種動物,施以禮教,他可以向神靠近,剝奪了文化,他會變的比一般在路邊行走的動物更低等,雖然說這種把人看成是動物等級的觀念很不完備,但他至少說明了禮教對於人的重要性。稍微解釋一下我要說的重點,以免被誤會。這段文字給我的心得是[重點是禮教的教化,效果遠大於虛偽的表面裝飾],而不是說誰像路邊的動物,我沒有那個意思,不說清楚的話會被嚴重誤會。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eerlee 10 發表於 February 5,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5, 2008 稍微解釋一下我要說的重點,以免被誤會。這段文字給我的心得是[重點是禮教的教化,效果遠大於虛偽的表面裝飾],而不是說誰像路邊的動物,我沒有那個意思,不說清楚的話會被嚴重誤會。嗯,你的意思讲得很明白了,也就是说你更注重的是复兴我们更内在的东西而非表面上的服饰。这种心情我很欣赏。但是不要忘了,“华夏”这个词本就是包含了“礼仪”和“服饰”双重概念的。其实“文化”并不是什么崇高神秘的东西,它就是生活,并没有内外高下之分。看看《仪礼》,一开篇就讲大家怎么穿衣服……可见衣服的重要。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用不同的东西、穿不同的衣服时,心境都是不同的。人这种生物永远都在物与我之间徘徊,只是现在这个消费的时代,我们往往迷失于“物”。我们追寻传统,是因为它有某种力量和魅力,能够使我们在“物”“我”之间找到我们自己的位置。这才是“礼”对于个人的意义。但“礼”是需要一套与其相应的器物和使用方式作支持的,想要追寻那种心境,其实在服饰器物上复古是一种不错的办法。这是对个人而言。话说回来对整个社会而言,我觉得多提倡一些“微笑待人”啦、“不随地吐痰”啦之类的东西要比搞汉服有意义得多,也现实得多,急迫得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宗宗 10 發表於 February 6,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6, 2008 漢服復興也可以說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一環(個人喜好除外~)也可以說是民族主義復興記得文革時台灣也有搞什麼"中華文化.....委員會 "真的忘記了(當然從書上看的)因應大陸傳統文化被破壞這個委員會就是要包留住中華傳統文化發陽光大中華文化有異曲同工之妙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yric 10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漢服復興這件事,應該不用牽扯到太多理論吧xd......我覺得漢服復興是一件好事,是一件看重自己民族的想法。我以前也有想過,畢竟服飾也是一種代表一個民族的表徵。當然不是希望漢服全面取代西服,只是希望社會能有一點多元,台灣能夠有多一點特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Zeta 10 發表於 February 15,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15, 2008 我从不觉得民族自豪感有什么问题,我一直为我的民族自豪,问题在于“优越感”——对于很多人骨子里那种天朝思想我相当反感也許在漢服復興之前,無論是否真要復興,都該先思考漢服的定位。我後來想了想,在某一方面漢服復興的思考的確是成立的。對於[復興]這兩個字,其實不必做過多的聯想,就像日本的和服一樣,它在日本的傳統文化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說到現代日本,我們就想到科技,說到傳統的日本,我們就想到演歌與和服,這些儼然成為新舊日本的代名詞,而這些代名詞賦予日本在國際上的形象就是[特色],所以不妨由[傳統文化的特色]這個著眼點來揭開序幕。也就是不需要:漢服→天朝思想而需要:漢服→僅僅是傳統文化保存當中的一環而已眾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保存傳統文化最成功的國家,現代與過去同時並存,即便在人們在鬧區穿上和服也完全不會有格格不入的感覺,這真的是很奇妙的特色。雖說日本的軍國主義不可學,但是日本能把和服完全融入現代日本社會的能力,大概日本還得當中國的老師才行。不過大陸是否能以這點作為出發,並且不會變質,[漢服]不會突變成[天朝],又是否能像日本社會一樣把漢服融入當代中國社會,這是一個文化上很大的挑戰,而非政治。不需要什麼東西都要由政治觀點來看,若是由政治觀點來看世界,那便無處不是政治。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