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心狂野


Recommended Posts

《故事1》:本文作者為我的好友﹝女性﹞,現旅居加拿大,擔任校長。

坐著改變世界 ●文:飛揚

2005年10月24日,美國「民權運動之母」(Mother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病逝於美國底特律東區聖約翰醫院(St. Johs Hospital),享年 92歲。

上網看見此則新聞時,一幅許久以前看過的圖片悄悄地回來了。

http://img413.imageshack.us/img413/5981/qqex7.jpg

1955年12月1日傍晚,美國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Montgomery, Alabama),羅莎‧帕克斯,一位默默無名的裁縫師助理,一位黑人女性,在工作了一整天後,搭上一輛公車。

五十年前的美國,許多城市都還實施黑白種族隔離政策,蒙哥馬利市也是其中之一。雖然當時搭公車的乘客約三分之二是黑人,但是車上的座位卻分為三區:前段屬於白人區,後段屬於黑人區,中間為灰色區,由司機調配,坐在灰色區的黑人必須讓位給沒座位的白人乘客。

那天,司機要求羅莎和其他三位乘客讓位給白人。當其他三位站起來之後,坐著的羅莎抬起頭來看著司機和白人,心底有個聲音說:「夠了…」

她沒有站起來。根據羅莎在「安靜的力量」(Quiet Strength,1994)一書裡的回憶,她說:「我們不應該這樣被對待,我受夠了。我不停地在想我的母親和祖父母,想他們的堅強。我知道我可能會被羞辱、糟蹋,但這也是一個機會,去做我一直希望別人能夠做的事。」

最終,她沒有站起來。接下來的故事,就是美國家喻戶曉的歷史了。

羅莎˙帕克斯被捕、按指紋,上法庭。在她被宣判拘役五天、罰款14美元之後的第二天,蒙哥馬利市發生了長達381天的黑人拒搭公車運動,帶領者正是後來最重要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二世牧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

1956年12月,美國最高法院判定蒙哥馬利市的大眾運輸工具種族隔離法違憲,羅莎‧帕克斯無罪。從此,開啟了美國60年代的重大民權運動,最後促成美國國會通過1964年民權法案,正式廢除種族隔離、禁止種族歧視。

以上著名的U.P.I(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照片拍攝於1956年12月21日。那天蒙哥馬利市大眾運輸工具座位重新調整。羅莎‧帕克斯,坐著改變了世界。

羅莎‧帕克斯,坐著改變了世界。在那一刻之前,無論是拍電影、寫小說、編故事,羅莎那天可以是很累,可以是腳很酸很痛,可以是…,也可以是像羅莎自己說的:「人們總愛說我不願意讓位是因為我那天工作得太累了。不,那不是事實,那天跟平常的日子一樣,我並不覺得特別累。也有些人把我想像成一個老婦人,不,那時我才42歲。唯一讓我覺得累了的是『站起來讓位』。」

就在那一刻,羅莎沒有站起來,她很安靜地坐著,聽司機威脅要報警處理,她用緩和的聲調回答說:「你可以這樣做。」就這樣,她創造了美國歷史。在那一刻之後,美國黑白種族關係進入了全新的史頁,但羅莎‧帕克斯和丈夫的日子卻陷入黑暗,連續的恐嚇、死亡威脅逼得他們必須遠走他鄉,最後定居密西根州底特律(Detroit)。在那裡,羅莎終其一生都為幫助美國黑人獲得真正的自由平等而努力不懈。

羅莎‧帕克斯被尊稱為「民權運動之母」(Mother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受眾人愛戴,1996年她獲頒總統自由獎章,1999年國會金質獎章,底特律有一條街道和一所中學以她為名,而其他獲頒的獎章跟榮譽學位也為數不少。

然而,在「安靜的力量」一書中,她很謙虛地表示:「當年,大家把拒坐公車運動的勝利歸功於我,但是雖已事隔數十年,我還是覺得愧不敢當。我希望大家明白,我並不是唯一的參與者,我只是許許多多為自由而奮鬥的人之一罷了!」

羅莎˙帕克斯的那一刻行動,觸動了美國黑人長期壓抑、受傷的自尊,也喚醒了有良知的美國白人反觀內省,但這一切並不是預謀。羅莎說:「我上車不是為了被逮捕,而是要回家。」一個很普通的人,一個很簡單非暴力的行動,結果…。

「當關鍵時刻來臨時,即使平凡渺小如我們者,也可以成為一個平和勇敢的人。」Rita Dove,美國非裔女詩人如此稱頌羅莎‧帕克斯對世人的深刻啟發。

謹以此文,向羅莎‧帕克斯致敬。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故事2》:本文作者為我的好友﹝男性﹞,現旅居德國,從事學術研究與講學。

走路杯葛 紀念羅沙派克女士 ●文:隱形熊

羅沙派克女士過世了,當初她拒絕離開本來屬於白人的公車位,引起一連串的民權運動。馬丁路得金,也因此成為黑人民運的中堅。讀到飛揚大姊的文章,在感動之餘,也想到之前這篇舊文。以此紀念羅沙派克女士,和給各位為台灣民權運動努力的朋友們。

...............................................................................................................................................................................................

http://img237.imageshack.us/img237/3352/selma1rx2bn6.jpg

「我的朋友,我們相當高興今晚能在這和你們相聚。我們今天聚在這,有個很嚴肅的議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都是美國公民,而且下定決心要爭取我們生為公民最全然的意義。我們會在這也是因為我們深信,我們身處的國家是全世界最偉大的民主國家。但我們今天會在這,卻是為了一個特別的原因,而這個原因,來自於蒙哥馬立市的巴士。」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歲的馬丁路德金在教堂對著一千多位黑人聽眾,發表第一次的演說。這是一個很奇妙的場合,當時蒙哥馬立市正發起一個拒搭巴士的杯葛,原因是一位羅沙派克女士,因為在巴士上拒絕讓位給白人,而遭到逮捕。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五日,一群黑人領袖聚集一堂,決定了發起黑人拒搭巴士的運動,而且請來當時只有二十六歲的馬丁路德金做為意見領袖。

一九五五年美國的南方地區,像阿拉巴馬州或密西西比州,還是嚴厲執行種族隔離,凡是學校一律黑白分開,因為白人會擔心如果黑人小孩和他們的小孩上了同一所學校,他們的小孩會遭受污染。巴士只雇用白人司機,司機對黑人極不客氣,常常用些輕蔑的稱呼,像是boy, girl, 甚至叫他們nigger。還發生白人司機槍殺黑人的事件。在巴士上前面的座位一定是白人的座位,而黑人常是在前面買票之後,從後座上車,只能坐在後面的位置。而且如果白人要黑人讓位,那黑人只能摸摸鼻子走開。而這次的事件,就是因為羅沙派克女士堅持不肯離開他的座位而遭到逮捕。

那時在北方各州的平權運動已經算是開展開了,很多的平權運動者在二三零年代就一直希望能廢止南方的種族隔離制度,但這個制度卻不因為外人的反對而廢止,保守的南方依然堅持他們白人主義至上的原則。其實要真正廢止不公平的制度,在制度下受壓迫的人,如果沒有自覺和勇氣去對抗,不管外人怎麼反對,也是達不成效果。一直到五零年中,因為羅沙派克女士被逮捕,因為年輕的馬丁路德金的激勵和堅持,黑人們終於站了起來。

這次的運動其實很簡單,就是拒搭巴士。美國是個資本主義的國家,如果巴士的營運因為黑人的拒搭而遭受虧損,那麼巴士廠商自然會要求地方廢止巴士上的隔離制。其實黑人們要求的簡單多了,他們並不要求全然的廢止種族隔離,而是要求巴士能雇用一些黑人司機,而且巴士的座位黑白公平,黑人從後坐到前,而白人從前坐到後。他們當時是謹慎但樂觀,覺得當局一定很快的就妥協,因為黑人當時在政治上,已經有某些程度的影響力,再加上他們又不覺得自己的要求過份,應該很快的,杯葛就會達到目的。

他們樂觀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美國政府已經慢慢改進種族的問題。二次世界大戰時,黑人士兵絕對和白人士兵分開居住,分開管理,而且黑人遭受極大的歧視。一九五零年,楚門總統下令禁止軍隊的種族隔離。一九五三年,愛森豪總統支持一項反對種族隔離法案。一九五三年,最高法庭做了一項決議要那些種族隔離的州,重新組織學校,而且要絕對避免不公和歧視。這些對黑人來說,無異是打了一劑強心針。他們並不要求白人衷心的歡迎這些政策,但他們知道,自己的意志力和堅持,才是讓政策改變的最重要因素。

然而馬丁路德金和他的同志們,發現這麼簡單的要求卻遭到市政府全面封殺。他們不願意妥協,甚至態度更為強硬。經過無數次的溝通,市政府並沒有妥協的意味,而且更糟的是,城裡白人和黑人的對立越來越嚴重。很多白人不願意送小孩去黑白混合的學校,他們擔心黑人老師會帶壞他的小孩,黑人小孩會降低學校的水準。此時,城裡的白人要求更多的種族隔離,他們堅持,黑人應該完全被孤立,戰爭一觸即發。

這時的黑人們,卻有了長期抗戰的打算。他們利用教會組織運送工具,以每幾十戶為單位,互相運送同伴們去工作上學。但最多的人就是單純的走路。當他們被問到為什麼堅持走路,一個老婦人回答,「Honey, 我的手和腳因為洗燙衣服而又酸又痛,但多走這幾步路又算的了什麼呢,因為我的心充滿神的喜悅和寧靜啊。」另一個工友表達了同樣的情緒,他說「我每天從這棟樓跑上跑下,多走這幾步路又算什麼呢?他們知道我們是對的,而且法律是站在我們這邊的,所以他們才害怕。全世界都知道我們是對的,而且我們總有一天會戰勝,我們一點都不操心,白人們再也不可能驚嚇到我們了。」

黑人們越來越堅強,他們自己對這種堅持也感到吃驚。但白人們的反撲更嚴重,警察開始檢查黑人坐車,審問,甚至逮捕。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六日,馬丁路德金被逮捕。更可怕的事還在後面,許多人恐嚇要謀殺他,在馬丁路德金被逮捕的四天後,他的庭園被炸,房間的玻璃都被震碎。

這時他發現所有的黑人都武裝起來,想幫他復仇。他馬上要求大家要鎮定。「現在我們停止這一切。如果你有武器,請把他拿回家。如果你沒有,請不要想辦法得到。我們不能用復仇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讓我們用非暴力來面對暴力!」這時,黑人群眾們才慢慢平靜起來,白人的挑釁並沒有達成目的,反而在二月一日,一位幫助他們律師,福來得。蓋瑞,上告聯邦法庭,指出阿拉巴馬州巴士種族隔離違憲。此時,和平解決巴士的問題,成為大家的共識。

三月二十二日,馬丁路德金在法庭上告訴法官和群眾,「我犯了三個罪,我做了三件錯事:第一,我生為黑人,這是我犯的第一個罪。第二,我對種族隔離感到厭煩,我因為對於我們的不公和歧視感到厭煩,所以我犯了第二個罪。再加上我有道德勇氣站起來,告訴大家我們的厭煩,所以我犯了第三個罪。」

這樣的努力終於獲得成果。一九五六年六月五日,聯邦法庭判定巴士種族隔離違憲。這樣的判定可以擴及全美,也就是所有的州,以後都不可以有巴士種族隔離制。但是走路杯葛還是持續到夏天和秋天。十一月三日,美國最高法院確立巴士種族隔離違憲。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金搭上了巴士,鄰座是他的一個白人戰友,葛倫。史麥利。長達三百八十一天的走路拒搭巴士運動,終告結束。就像他的演說一般

「當歷史談到我們的未來,就會有人說,【當時有一群人,一群黑人,有了無上的勇氣站了出來,維護他們的權利,而且他們也給了歷史和文明注入了新意義。】我們將要完成這個使命,在一切都還沒太遲之前,上帝交派我們一個任務,就是去完成他。」

參考資料:MARTIN LUTHER KING Adam Fairclough The university of Geogia Press

HBO Film : Boycott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故事3》:本文作者為我的好友﹝女性﹞,,現旅居法國,社會運動者。

一 隻耳朵的故事 ●文:頑固台獨份子

親愛的朋友,請原諒我,剛才在電話裡您提出的問題,我沒有答覆。

沒有答覆,是因為您不知道我的故事,至少是關於我的一 隻耳朵的故事,恐怕您很難理解我在想什麼。

注意到了嗎?從認識以來,我們通了幾次電話,您曾經調侃我總是精力充沛、熱情洋溢。其實我是在電話線這端 嘶聲吶喊,因為我是半個聾子。和許多聾子 一樣,我們都害怕別人像我們一樣聽不到,所以不知不覺讓自己變成喧囂的聲音。

說到 我變成半個聾子,不得不回想起過 往在台灣街頭和入侵台灣的中國國民黨軍警爪牙衝撞的日子。

1988年 5 月20日的農民運動當天,我 受傷了。

「國家」用暴力對付生活在土地上的人民,殖民政權的鎮暴部隊的警棍一陣陣瘋狂搥打下,我感覺左臉溼熱,隨即紅色的鮮血 滴落在白襯衫上。

那一 刻,我終於清楚了,中國人帶來的國家─「中華民國」用暴力愛我,我必須用鮮血回報「國家」給我的愛。

是的,就是鮮血 。

從我 的祖先決心逃離清帝國、渡過黑水溝到福爾摩沙尋找

新天地,他們的堅韌的性格就遺傳在我的血液裡。

我沒有屈服。

親愛的,我是開拓者的後代,我是開拓者和島嶼原住民結合生下的子孫,怎麼可能屈服呢?! 甚至沒有哭、沒有喊痛、沒有流下眼淚。

受傷後,頭部日以繼夜的作痛著。

然而,我沒有停止戰鬥。反核、反刑法100條、反戒嚴 ~~~~,我仍然在街頭奔波。只是感覺到自己逐漸失去聽力。

每天睡醒 一張開眼睛,耳朵嗡嗡作響,好像走進夏天的樹林,有成千上萬的蜜蜂在耳內鼓譟。

我聽不見電話聲響、郵差先生按門鈴;我聽不見父母呼喚、 枝頭鳥兒快樂 吱喳 。

沒有人知道這個秘密:我聽不見人們說話,聽見的只是一片模糊的聲音。

我必須吃力的傾身向前,湊上右耳,緊盯著人們的嘴唇猜測人 們的話語。

這是我第一次對生活感到恐懼啊!朋友。或許有那麼一天,我再也聽不到海浪聲 ,聽不到紀露霞唱歌。

如果您還記得,我向您提過我的行醫的哥哥。他力主我應該去醫院檢查 。然後,醫生的檢查報告證實我的耳膜破裂、傷及聽小骨 。我接受了二次 手術,效果是讓蜜蜂的鼓譟聲更響亮了。熱心善良的醫生建議帶上助聽器、電話機 放大 音量,也只好照做了。

直到此時,我在娓娓道來自己的生命歷程 ,我的世界依然如此寂靜,卻也伴隨著無止無休的耳鳴。

因為這一 隻被打壞 的耳朵,連深深愛戀的情人都離開了。我能夠體諒他的苦處 ,畢竟,要和一個半殘障的女人結 為連理需要異於常人的包容力吧!所以那位論及婚嫁的革命同志就像孔雀一樣,東南飛了。

當然,向來我追求愛情的勇氣就跟我上街頭一樣 毫不遜色,終於讓一個法國男子體會到生命最可貴的是溫暖的心,不是一 隻耳朵。我開始用心去聆聽他給我的愛情。

親愛的朋友,現在 我 擁有各色美麗的耳環,裝飾著 這對不管用的耳朵。

是的 ,聽完耳朵的故事,請別 為我感傷。我要答覆您的問題。

您說現在流行轉型正義,問我讚不贊成平反過去的慘案。例如在228大屠殺和白色恐怖與清鄉行動中遇害者的後人要求政府平反遇害父祖的冤屈,洗清他們叛亂的污名。

我沒有權利對這些遇害者子孫的作法議論 。

但是 要告訴您,請不要替我平反,請不要替我的這 隻耳朵平反。因為我很肯定,我是自願挺身對抗殖民政權,對抗統治者的暴力,沒有誤解也沒有冤屈。

我自願付出青春年華奔走街頭,自願以血肉之軀 承受 警棍,自願 為遭受壓迫的同胞呼號,自願用一生歲月消滅外來殖民政權。我不要平反,我沒有求饒。

沒有人能夠賠償我失去的青春,沒有人能夠還給我一 隻完好的耳朵。我不否認自己造反,造黨國體制的反。

朋友,我堅決要耗盡一生推翻中華民國,我要看到島嶼人民站起來做主人,我要台灣子孫從此不再被奴役。

聽得到我在大聲對您說話嗎? 親愛的朋友!我在說:請不要替我平反!不需要替我的生命平反!!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故事4》:本文作者為我的好友,現旅居法國,社會運動者。

與夫訣別書文:頑固台獨份子

剛買菜回來,打理好午餐就接到樓上的徵召。如果這是為保護台灣的徵召,我簽了。

要奮不顧身上戰場,當然得告知老公。不過他正忙著粉刷廚櫃,只好留下一封與夫訣別書。

----------------------------------------------------------------------------------------------------------------------------------------------------------------------------

親愛的達令阿兜仔

我走了。因為我的國家台灣有難,身為台灣女兒,我必需上戰場與中國人一決生死。

請不要替我擔心,我會戰勝且平安歸來〈別想獨吞你丈母娘寄來的月餅〉。做為妻子的我,燉好一大鍋紅燒牛肉,夠你吃很久。冷凍庫裡滿滿都是滷雞翅,冰箱也存了許多炒米粉。飯後甜點蘋果派在烤箱裡,還特地為你煮了冬瓜茶可以解渴。〈什麼?不夠?如果我去太久,糧食不夠,你不會到你媽家去吃啊?〉

我知道你對妻子很有信心〈知妻莫若夫,家有悍妻你很清楚〉,該死的侵略者算他們倒楣。雖然沒有打過仗,但是憑我在廚房切魚剁肉的功力,那幫膽敢挑釁台灣的中國人準備夾著尾巴竄逃吧〈可恥的鼠輩都有一支齷齪的尾巴〉!

許許多多的台灣兒女將會與我一齊上前線。我們願意為國家奉獻生命死而無憾。〈嘿嘿,看你開心的樣子。逮到機會換新老婆喔!〉如果我不幸戰死沙場,請把我埋在故鄉,讓我永眠我祖先的家園。

別了,親愛的!〈還不快吃飯,紫菜湯都涼了〉你要保重自己〈不小心摔跤了,記得爬起來別賴在地上〉,照顧婆婆〈不要讓你媽看A片啦,老人家應該修身養行〉,也請給我的花草澆澆水。

你的妻

.....................................................................................................................................................................................

阿兜仔的私房話語:

正當我粉刷好那座放置愛妻的照片的櫥櫃,呼喚她吃午飯卻不見人影,只看到桌上留了一封信,告訴我她出發去打仗了。我心愛的台灣恰查某赴戰場,為了她的國家台灣,奮不顧身去抵抗中國人了。來不及親親她的臉頰,只希望她能讀到我給她的話語。

----------------------------------------------------------------------------------------------------------------------------------------------------------------------------------

親愛的我的妻

妳匆匆忙忙走了,連午飯都沒有吃。我知道中國長久以來威脅恐嚇台灣,且佈下了七百顆飛彈,只是沒有想到終需一戰。

妳是我的心肝寶貝,我要妳戰勝且平安回來〈雖然丈母娘寄來的月餅很可口,但是妳不在身邊,任何山珍海味都變的沒有滋味〉。其實,妳不用牽掛我。不論洗衣煮飯買菜或是擦地板,沒有一樣難得了我〈有可能趁妳離家的時候,對門的單身女鄰居會主動想提供協助,但是我保證予以嚴詞拒絕〉。

自從我們認識的第一天開始,妳就不厭其煩的告訴我台灣的歷史,讓我知道那個美麗島嶼四百年的坎坷命運,也明白妳的國家在國際上艱困的處境。我曾經拜訪過那塊生養我妻的土地,認識許多我妻的同胞。我和妳一樣深愛那個我們歐洲人稱作福爾摩沙的美麗之島。

是的,婚禮過後我就知道我妻溫柔的外貌下有堅強的性格〈我們吵架妳從沒輸過哩!〉。任何人想要欺負妳,都是自不量力。〈我記得有個登徒子從地鐵站尾隨妳到巷子口,結果被妳拿高跟鞋海K〉。現在,中國人竟然妄想攻打台灣,凌辱妳父母祖先的家園,縱使一介女子,妳無疑會以自己的性命抵抗。

我以妳為榮。儘管妳連一隻螞蟻都沒傷害過,但是我確信可惡的中國人必將潰敗〈剛才要切西瓜,發現妳把家裡的菜刀全都帶走了〉。

媽媽為妳的英勇情操喝采〈她說看A片溫故知新啦!人生七十才開始,她正是荳蔻年華呢!〉,忙著打電話 向親友報告媳婦的戰情。而陽台上的花草都欣欣向榮,玫瑰還長出許多花苞。等妳凱旋歸來那天,我要拿著妳種的紅色玫瑰花迎接妳。給妳無限的愛。

妳的夫 阿兜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故事5》:本文作者為我的好友,現居美國,擔任家庭主婦。「胖皮」是她唸小學2年級的兒子。

讀書的方法 ●文:MorningLewis

有一天吃晚飯的時候,胖皮問了一個問題。美軍在伊拉克搞的灰頭土臉,為什麼不用像滑鐵盧戰役中的堅壁清野的戰略呢?於是大鼻子爸爸從拿破崙講到原子彈和日內瓦公約,最後胖皮的結論是將來有一天移民外星的科技開發出來以後,巴勒斯坦人應該有第一優先移民權。然後大鼻子爸爸說,這樣做的話會不會有拿弱勢人民做白老鼠的嫌疑?

當時我乖乖去洗碗,一邊在想,這個腦子為什麼會裝有這樣的問題?當然這大部分都要怪那顆奇怪的大鼻子腦袋,但是最近看胖皮在看的書以及老師交代的功課,我終於找到一些其他的答案。

他的學校沒有指定版本的英文教科書。所有的學生從一年級開始,經過個別測驗被分配到不同的閱讀程度,從A開始由淺到難,小學畢業時最高可達到Z的程度。語言課程中,除了全班共同閱讀的一些導師選定的書籍,分成不同程度的小組,也會選出一些小組閱讀(guided reading)的書籍。上個月他的小組閱讀的書是已經翻成中文的神奇樹屋這一系列故事書裡的關於海盜的這一本。

這一套書是非常受美國小朋友歡迎的讀物。差不多在一二年級,或在課堂閱讀或自行閱讀,很多小朋友都會看過至少一兩本。作者透過兩個小朋友的時空漫遊,將歷史化作一次又一次的探險,藉此將世界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地標等等介紹給小朋友。這一系列書包羅各式各樣的主題,有木乃伊、加勒比海與維京海盜、阿拉伯世界、龐貝古城、莎士比亞時代、秦始皇的兵馬俑、恐龍、梅林魔術師、美國經濟大恐慌年代、龍捲風等等等等。作者至今仍然持續創作,時常到處參加演講簽名會朗讀等活動,接觸小朋友,蒐集新書的點子。這是作者的網站,這一系列書有一個 網頁。兩位小朋友上天下海漫遊時空,必須解開許多謎團,完成種種任務,幫助開啟他們時空之旅過程的圖書館員。書中有歷史的事實,也有兩個小朋友個人的感覺和想法,情感與好惡。

(突然想到,要是有人能用這種方式寫一本228的書給台灣的小朋友看,那就太酷啦!)

胖皮讀這本書的時候,老師要他們做筆記,把書中歷史的事實盡量列出來。比如加勒比海的海盜分布在哪些地方,時間多久,船隻長什麼樣子,曾經擄掠過什麼地方等等。書中的地圖,也可以對照地球儀,看看這些海盜到底是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又跑了哪些地方。而在討論的時候,他們討論小朋友的經歷,和歷史人物的對話,解謎的情節,小朋友的想法等等。書中的歷史,變成了小朋友可以經驗一下,感受一下,參與一下,看看能不能改變一下的戲劇化故事。

前兩個星期,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紀念日前不久,老師發了一篇時代雜誌兒童版的文章,金恩博士的簡介,給全班的小朋友閱讀。讀完以後的回家功課,便是把這篇文章中的歷史事實(facts),和作者個人的意見(opinions)分別舉出三個例子。事實例如金恩博士的生日,金恩博士生前參加民權運動;意見例如金恩博士是個偉大的人物,金恩博士改變了美國的歷史等等。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讀著關於一個偉大的人物,學到的不是只有他很偉大而已,而是他到底做了什麼事,別人認為他做的事有沒有價值,這些事又造成哪些影響。

我看著胖皮做這個功課,想到從前自己讀國文或讀歷史,書上說某某人偉大,老師就叫我們把這人的頭銜背起來。課本上說某某人文章好,我們就把課本上描述那個作者「意境幽遠」啦、「飄逸清高」啦,那些四個字的詞背起來準備考試用。什麼時候我們有真正了解「詩仙」跟「詩聖」到底差在哪裡?什麼時候我們真正研究過「民族的救星」到底救過了誰?什麼時候我們有被教過所有文字寫出來的東西都參雜了作者個人的思考與感情,閱讀的時候除了要能欣賞,還要能夠分辨這些「事實」與「意見」,學習經過探討別人的思考而建立自己的想法?胖皮的老師教不教得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我很懷疑。但是我很希望她的這個教法,將來能使這些小朋友不會全盤接受白紙黑字寫出來的東西,以及任何其他媒介所傳遞的訊息。

另一方面,書裡的東西,倘若發生在現實中自己的週遭,自己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反應這樣的一種思考,也將知識與生活做了連結。歷史便不再只是書上寫的從前發生過的事,歷史人物有感情有思想有行動,「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樣全盤性的思考方式也不再是天馬行空的演算,而是曾經發生過的種種歷史事實的總結。大概是經過這個訓練,胖皮才會想到把滑鐵盧之役的戰略搬到伊拉克來試試看吧?!

至於我,我是知道滑鐵盧之役被打敗的是拿破崙。到底誰用了什麼方法打敗他,後來有什麼影響,我慢慢再請教胖皮好了。

.......................................................................................................................................................................

「最好的教育不在於孩子可以背頌多少「硬」知識,而是教會他們讀書和思考的方法,懂得如何終生學習和解決自己一生會碰到的許許多多的問題。」 ──by 飛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故事6》:本文作者為我的好友,現居美國,擔任家庭主婦。「胖皮」是她唸小學2年級的兒子。

六歲的社會契約 ●文:MorningLewis

一年級開學後差不多一個月,有天胖皮從學校帶回來一份合約給我們簽。合約的內容,是在教室中不可以做的舉止動作,以及不遵守的時候會發生的『後果』。

第一條我記得是,上課時候我想發言一定要先舉手讓老師知道,老師許可我才可以講話。有一條是,沒有經過老師許可,不可離開教室。合約裡我記得還有:垃圾要放到垃圾桶,不可丟在地下;教室裡的工具、圖書、玩具等等使用完要放回原處;撿到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要交給老師;每天早上一進教室立刻把衣物書包掛好在自己的鉤子上;各自做作業的時間一定要輕聲講話;在走廊上不可以奔跑;每天早上記得將回家功課放到老師桌上的功課盒子裡;走路時小心不要碰到別人的桌子等等等等,洋洋灑灑差不多有十條出頭。

列完這些條文以後,下面寫著:我XXX同意遵守以上所有規則,盡我所能不破壞大家同意的教室情境,使每個人都能有一個學習的好環境。意思差不多就是這樣。然後是胖皮畫的剛剛學會的歪歪扭扭的全名,下一行則是空白的家長/監護人簽名欄,以及日期,最下面是導師的簽名以及日期。

在簽名畫押以前大鼻子爸爸向胖皮打聽這些規則是哪裡來的,胖皮的報告是這樣的。那天老師在上課前問大家,這一個月來有什麼感想?覺得上課時有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時刻?教室裡的行動有沒有不方便的地方?於是全班的小朋友開始七嘴八舌討論起誰誰誰上課話最多吵死了;地下有鉛筆踩到跌倒很痛;哪一天誰找不到便當袋;某某人撞到我的桌子害我圖畫壞了。老師把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寫下來,寫了很多條,然後要大家投票,選出十項最討厭的事。選完十項之後,老師再加上兩三條沒被選到可是她認為會影響到她的事,就成了合約上的這些規則。然後老師整理完畢,列印給所有同學一人一份,她自己也一份,大家同時在課堂上簽名,再把合約帶回家給家長簽名。

胖皮還說,違反每一條規則都有『後果』(consequence)。違反排的越前面的規則,後果越嚴重。較嚴重的後果例如下課不可以出去玩或不准吃點心;輕微的後果則有例如扣掉表現良好時可獲得的星星貼紙。而星星貼紙集到某一個數字可以和老師交換文具、小書等獎品。這些規則和後果同時也印成兩張大海報,貼在教室後面的牆上。每一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一張紀錄表,紀錄贏得的星星貼紙,違反的規則和接受的後果。

於是大鼻子爸爸簽了名,然後很悲壯地告訴胖皮,從此以後你在教室裡的行為要自己負責阿,找不到便當吃可不要回來家裡靠腰喔!

那一天,二十幾個六歲的小朋友,簽了名認了帳,學習如何在團體裡建立秩序,也親身體驗法律的形成與運作,開始了大概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的社會契約行為。

..........................................................................................................................................................................

《思考》:台灣的學校教育裡,從小學到大學,是否曾經具體讓學生了解學生的權利義務?是否讓學生參與團體生活的契約討論與制定?尊重是不是教育學習的基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故事7》

伊塔醫師報告「叢林之子」 ●文:Losten

1799年,法國南部阿貝倫(Aveyron)森林出現一名全裸的野人少年,在政府基金的支持下,聾啞學校的伊塔醫師(Jean-Marc-Gaspard Itard)為他取名為維克托,並開始教育他適應文明社會。

伊塔用「獎懲」的學習方式教育維克托,讓維克托的原始野蠻行為變得社會化。當維克托在正常的飲食之外偷吃時,伊塔則用鞭子鞭打他,久而久之維克托學會不能偷吃。

伊塔為了確定,維克托能否理解「公平」這概念,有一天,維克托表現優良,預期受獎賞時,伊塔蠻橫的將食物扔在地下,強拖維克托去監禁的小貯藏室,結果維克托生平第一次抗拒受罰,以腳抵門,甚至咬伊塔的手。

事後,伊塔在報告中寫:「如果我能讓我的學生明白,他咬我那一口的痛,滿足了我渴求知識的心,也澄清我的疑慮,我心中感到無比甜蜜。我能不快樂嗎?這是真正的報復,這證明公正與不公正的感覺,社會制度的法則,對我的學生而言,已不再是空泛的名詞了,他學會他應被公正地對待。」

很慶幸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學生不用經由這種過程,來學習何為公正?何為公平?但是很遺憾的是,至今我們的學校依舊沿襲18世紀伊塔醫師教育維克托的模式,教育的互動中缺乏尊重。

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一切民主、自由、人權教育學習的基礎,沒有尊重的教育是壓迫!沒有尊重的教育,一切的學習成果都會是假象,人性會因壓迫而暫時屈服,人性也會等待擁有足夠力量而反撲,尊重是滿足人性精神需求的根本,這個根本沒建立一切都是空談與奢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故事8》

從「愛的小手」看見台灣的教育奇蹟 ●文:Losten

有種:一根有彈性的塑膠桿,一頭連著小手形狀的皮革。稱之為「愛的小手」,這玩意兒,外國的人大多未曾見過,也未曾聽過。

在台灣竟然有廠商發明、製造、販售,而且銷路也不差,當然這「愛的小手」不是什麼類似搖頭丸的危禁品,反而是深受一些家長與老師喜愛的刑具,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時,萬一「愛罵便罵」不管用,就用「愛的小手」「愛打便打」。

這玩意兒,是多年我在小學校園中,看到一個小朋友臉上有幾個像狗腳掌般大小的小手印,我好奇地問他:哇!你的臉怎麼被嬰兒打成這樣?他回答:是老師用「愛的小手」打的。「愛的小手」!?後來還因好奇心驅使,去跟他導師借來看,真是大飽眼福,嘆為觀止!台灣商人的生意頭腦硬是要得!更令我這個土包子驚訝的是不少家長及老師是忠實的消費者。

我鼓勵那些擁有「愛的小手」,常帶在身邊以備不時之需的家長和老師,哪天出國請不要忘了隨身攜帶,讓外國友人聞香一下。台灣在創造民主改革的政治奇蹟,在創造進入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奇蹟後,更進一步向全世界宣揚台灣的教育奇蹟!

唉!「愛的小手」,畸型教育下的變態產物(商品)。

台灣教育中的刑具,除手腳並用外,常見的還包括:竹子、藤條,木板,掃帚柄...之外,還又加上「發明」「愛的小手」。

「發明」通常代表著社會智慧、文明、進步,可是刑具「發明」的多樣性,究竟是代表社會智慧、文明、進步亦或愚蠢、野蠻、落後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五年級的悔恨 作家王文華

 我生於民國五十六年。自從「五年級」這個名詞出現之後,一向

覺得在世代轉換中高不成低不就的我突然有了歸屬感。我不再是我,

而是一個勢力龐大的族群。大家開始研究這個族群在政治、經濟、文

化上的角色和意義,並且與前後世代比較分析。我們明明已經開始禿

頭,跟四年級比起來突然變成五陵少年。我們其實也很迷失,但跟e

世代一比又像萬世師表。像世界杯足球賽,五年級現在正是大家關注

的焦點。每一個五年級的代表接受訪問時都意興風發,彷彿明天就可

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我當然也被鼓舞,每天晚睡早起,隨時準備接

受獻花。

 但在夜闌人靜時,我仍有些小小的悔恨。

 這些悔恨,大都發生在成長過程。如果能回到八0年代,當我青

春正好時,我會做一些不同的選擇。比如說,不背美國成語。

 沒錯,所謂的"idioms"。我們每個人都背過這些成語,考過填空

題。當年背得好的人神氣地像喬治布希,背不起來的如喪考妣。我和

外國人講英文的機會不算少。高中畢業後念外文,當完兵後到舊金山

念企業管理。畢業後在華爾街工作五年,其中半年還在窮鄉僻壤的佛

羅里達。回台灣後在外商電影公司做事,每周要跟總公司報告票房成

績。我讀過這麼多英文書、去過美國的大街小巷、講過這麼多英文、

看了這麼多電影,讓我告訴你:美國沒有人在用美國成語。

 沒錯,你聽好了,千萬不要再浪費時間背美國成語!沒有正常的

美國人會在對話中突然冒出一句"upset the applecart"(壞了大事

)、"till the cows come home"(長長久久)、"make a mountain

out of amolehill"(小題大作)、或"the fly in the ointment"(

什麼是「面速利達母裡的蒼蠅」?我念外交系,我都記不得了)。

 沒有人用美國成語,就像你我不會在PUB裡說:「嘿,你馬子超

辣,你們真是『珠聯璧合』」。好,你懂我的意思了。如果你還在讀

書,美國成語隨便背背,分數不用太高。如果你已經畢業,美國成語

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不論如何,千萬別在美國人面前拿這些成

語現寶。

 背不背美國成語當然是一件小事,卻總結了我們的教育過程。我

的青春,浪費在背這些隨手查得到、永遠用不著的知識。黑龍江的上

游是額爾古納河或額爾濟斯河?Who cares?難不成我會和朋友約在

那邊見面,一起去看電影?下列何人並非「清初三藩」:尚可喜、耿

繼茂、吳三桂、多爾袞?Big deal?難道當我的人生走入迷宮時,吳

三桂會來解救我,像替清兵服務一樣替我開門?

 第二個不同的選擇,是去打籃球、學吉他,用心讓自己瀟灑。我

當年因為沒有一八0,穿訂做的褲子也不夠「葩」,所以決定去辯論和

編校刊,不敢奢望當帥男。我剪短髮,留鬍渣,每天拖著腳步,好像

一放學就要去浪跡天涯。那時候心裡還有一種發酸的優越感,覺得我

追求知識比較有深度,球場上那些人都是長得漂亮的豬。高中三年我

沒曬過太陽,音樂課一堂也沒上,一百公尺跑兩分鐘,當值日生時抬

不動便當。

 我在幹什麼呢?我每天請公假,關在陰暗的社團裡讀杜思妥也夫

斯基的《罪與罰》。花了一千塊在中央圖書館影印資料,只為了準備

別人已經辯過一萬次的墮胎合法化。是啊,我們都看了《洛城法網》

,所以在辯論台上頭頭是道,最後打敗女校,說服裁判受精卵也是生

命,沒有人有權殺生。但辯論台下我們都是白癡,根本搞不清受精卵

怎麼形成,沒牽過女生,都還沒有正式變成男人。

 經過這些年的求學和工作,我慢慢發現:很多知識的追求都是惘

然的。知識,有時是最廉價、最無用的工具。所謂知識分子,有時是

最虛偽、最狠毒的族群。於是我開始珍惜生活中簡單的樂趣:打一場

球、流一身汗、空心進籃、被旁觀的女生喜歡。唱一首歌、有人來和

、吃錢櫃的水餃、喝一口冰可樂。你說我膚淺,我高中時會跟你決鬥

,現在會感到光榮。身體的快樂也許短暫,但是不會騙人的。不管我

們的學歷多高,欲望其實和大家一樣平凡。受過了生活的挫折,你會

知道唯一能對你好的是你自己,唯一能對自己好的方式是照顧你的身

體。照顧身體的方法不是讀《史記》,而是換上你的Nike,如果你更

厲害,是脫下她的內衣。

 最後一個不同的選擇,是我要愛壞女孩。

 我和我的同儕,如今最後悔的都是我們太乖。當我講「我的同儕

」,並不是指我的同學或朋友,而是所有在八0年代按步就班成長的

人。我們通過傳統的聯考制度,大學畢業後忙著補托福,在美國拿到

學位後留下來找頭路,如今回到台灣覺得本地電視節目都很低俗。我

們,選擇了一條中產階級的路、效忠了最中產階級的價值、如今在社

會上佔著最中產階級的位置。很多人現在結了婚,生活最大的煩惱是

如何繼續用父母的名義留住菲傭。我雖然單身,最大的愛情冒險也只

是星期二晚上在家看《慾望城市》。我們不輕易辭職、沒勇氣自己開

公司、車禍理論時不會拿出刀子、外遇後通常花錢了事。

 等一下,我不要騙你,我雖然語氣中略帶自憐,但我不會改變,

我的同儕也不會改變。雖然我們知道很多人迷《飛龍在天》,但我們

還是會繼續看Discovery探討細胞突變。雖然民進黨做得也不差,但

我們還是不太敢投陳水扁。過兩年我結婚,對象大概不會來自風塵。

我猜想她可能在企管顧問公司做con-sultant,身旁躺過小熊維尼,

但沒躺過活生生的男人。

 那我為什麼說要愛壞女孩?

 因為我知道我最後終將走回主流之路,所以希望過程中曾有幾次

失足。我想要親身體驗,這世界的人並不都像我父母一樣,這世界的

地方不都像台大操場,這世界解決問題的方式不都是理性辯論,有人

在黑暗的角落吃藥打針。我希望我在高中時曾認識一個「壞」女孩,

她敢留劉海,書包裡一包Marlboro Light。襯衫不往裙子裡塞,模擬

考排名都八、九百。禮拜一下午兩點帶我翹課,胸前三個扣子全部打

開。帶我回到她租的宿舍,換裙子時問我要不要進來。我多麼希望她

早一點告訴我性是怎麼一回事,讓我早十年把胸中的那口氣排

掉。告訴我身體可以如此快樂,快樂時會閃到腰。

 嘿,我不是在寫日本A片的劇本,或是表達中年男子性愛不足的

悔恨。我比誰都知道,倘若我當年真的認識了壞女孩,最後的結局是

我在嘴裡放把手槍。今天我寫的小說,可能講的是一個人早上起來突

然變成蟑螂。我比誰都知道,她三個扣子打開,可能露出另一個男人

的齒痕。我進入她的宿舍房間,她會嘲笑我的尺寸。她當然會給我性

愛,那種性愛甚至會被自作多情的我詮釋成一種關懷。但她也會給我

痛苦、羞辱、背叛,最後讓我割腕。但因為她,我會提早認識人生。

因為她,後來的我會分得清旅途上誰是過客、誰是真正愛我的人。

 十七歲受傷,你兩個禮拜恢復,午餐又吃得下三大碗。三十四歲

受傷,你會在跟客戶做presentation時突然哭,只因為她戴了跟你前

女友類似的耳環。早一點長大是好的,人生苦短,沒時間拿來夢幻。

 八0年代已經過去。在二十一世紀,一切顯得更快更輕。決定在

一起的那天,沒有人會特別寫日記。分手的時候,不會有人去跳濁水

溪。一夜情之後,是女方開始不接手機。3P或4P,是由一對情侶

主動發起。現在沒有人溜冰,沒有人在倒數北一女的校慶,大家都喜

歡周杰倫的R&B,沒有人記得羅大佑的巔峰時期。

 最近我重回南海路,在路上我問我的學弟說:「那個北么的很正

吧?」他看看我,嫌棄地說:「拜託喔,You are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嘿,至少他將來沒有悔恨。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4 months later...

因為上帝知道我所說的每句話

有一位美國人利用週末帶著九歲的孩子去釣魚,河邊有塊告示牌寫著:「釣魚時間從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止。」一到河邊,父親就提醒孩子要先讀清楚告示牌上的警示文字。那位孩子很清楚只能垂釣至下午四點。

父子倆從上午十點半開始垂釣,直到下午三點四十七分左右,突然間孩子發現釣竿的末端已彎曲到快要碰觸水面,而且水面下魚餌那端的拉力很強,他大聲喊叫父親過去幫忙,這種情形顯示應該是釣到了一條大魚。

父親一邊協助孩子收線,一邊利用機會教導孩子如何跟大魚搏鬥,兩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拉、放之後,終於將一條長約65公分、寬約22公分、重約七、八斤的大魚釣了起來。

父親雙手緊緊捧著大魚,跟孩子一起欣賞著,孩子顯得非常高興又很得意。不料突然之間,父親看了一眼手錶,收起笑容對孩子正色地說:「親愛的,你看看手錶,現在已經是四點十二分了,按照規定只能釣到四點正,因此我們必須將這條魚放回河裡去。」

孩子一聽,趕緊看著自己腕上的手錶,證實確是四點十二分,但卻很不以為然地對父親

說:「可是我們釣到的時候,還沒到四點啊!這條魚我們應該可以帶回家。」

孩子一面說,同時露出一臉渴望的表情,加上懇求的語氣看著父親,可是父親隨即回答

說:「規定只能釣到四點,我們不能違背規定。不論這條魚上鉤的時候是否在四點以前,我們釣上來的時間已經超過四點,就應該要放回去。」

孩子聽了之後,再次對父親要求:「爸爸,就這麼一次啦!我也是第一次釣到這麼大的魚,媽媽一定很高興。這裡又沒有人看到,就讓我帶回家去吧!」

父親斬釘截鐵回答說:「不可以因為沒有人看到就說要帶回去。不要忘記,上帝在看啊!祂知道我們做了什麼。」說著,隨即與孩子捧起那條魚,將它放回河裡去。孩子眼裡含著淚水望著大魚離去,沒有再說一句話,默默跟著父親收拾起釣具回家了。

十多年後,這個孩子成為一位口碑很好的律師。在他的事務所會客廳裡掛著一幅匾額,寫著:「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再多說便是出於那邪惡者。」(出自聖經馬太福音五:37)每個來找他辦案的人,他都要求當事人必須先讀一次這句話,然後對他們說:「若是被我發現你有隱藏案情,或是不誠實,我會立即拒絕為你辯護。因為我無法替不誠實的人伸冤,那會違背我的信仰良知。」

這位律師名叫喬治.漢彌爾頓(George Hamilton) ,在紐約市執業,他最出名的一句話是:「我從不強辯,只照實說出事實真象,因為上帝知道我所說的每句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5 months later...

給新竹中學張瑞欽校長的一封信 ‧2007年9月

沒見過彩虹,永遠不知道天空的美麗可以充滿無限可能!

以新竹中學校友的身份,我願以實際經驗來談談已故辛治平校長,在台灣大新竹地區深化教育的影響。

新竹中學在辛治平校長治校的時代,除了對新竹中學五育並進的治校理念之外,這個教育理念也落實影響到桃、竹、苗地區的國中國小,五育並進為大新竹地區的教育樹立了共同的標準。辛校長對教育的影響力或許到他過逝,他本人依舊不知道。

讓時光倒轉到3、40年前,我在念國小與國中的時候,新竹縣的國小國中當時在升學主義的籠罩下,考上新竹中學就是國小國中的教育目標。尤其是國中教育,升學班的老師都會殷殷告戒學生,要具備「會玩、會讀書」的能力才能唸新竹中學,要不然即使考進去,也很容易留級,甚至畢不了業!

在那種「五育並進標準」的背景底下,大部份的國中在升學主義的籠罩下,依舊能儘量保持教育正常化,音樂、美術、體育、工藝、家政、童軍與國、英、數、理、化一樣都正常上課,該教的都教,該學的都要學。許多國中的老師都不願意把自己教育出來的優秀子弟,送進到新竹中學後變成只會念書,通不過五育並進考驗的炮灰!

我在國中時,唸新埔國中最好班(升學班),全班集合全校成績最好的國三男生菁英55名,除各式球類運動之外,全班超過2/3的學生精通墊上運動及單、雙槓,手前翻、後手翻、前空翻、後空翻,如果沒說,別人還以為我們是民俗技藝團或馬戲團的特技小組。

工藝課作木雕果盤,每人將一塊木板,用自製線鋸裁切,用雕刻刀雕琢,用粗、細砂紙打磨,不少件作品都有職業水準。童軍課的追蹤旅行、繩結、削火媒棒、野炊、露營等課程,都在野外實地教學。美術課在教室靜物素描,在校園水彩寫生。音樂課要學習簡易樂理,認識五線譜及音符。

一直到新竹中學畢業進入大學,接觸來自全國的同學,我才更能體會新竹中學教育的可貴與偉大,辛治平校長對教育的胸襟與遠見。當其他地區學校的教育壓抑人性的本能,把學生訓練成只會唸書不會思考的機械時,我非常慶幸我是一個接受正常教育洗禮的「人」。

一個卑微的高中校長,他的視野與堅持讓他成就一番偉大的教育事業,這些影響甚至在他過逝多年的今天,由他的學生李遠哲先生主導台灣整個教育改革的思潮,那些批評李遠哲教改理念與實踐的老師或家長,我敢說:沒見過彩虹,永遠不知道天空的美麗可以充滿無限可能!

-------------------------------------------------------------------------------------------------------

認識我,談談我的教育背景

我出生於望族落沒的家庭,小時候學校都會作身家調查,在家庭經濟那一欄,基於自尊,我都填上「小康」,我家不是貧戶,與當時其他台灣社會的家庭類似,算是貧窮瀕臨貧戶階層,不是軍公教階級,父母非常辛苦掙錢拉拔孩子長大。

從小印象所及,大部份的客家人會灌輸子弟,好好唸書將來考進公部門當公務人員,生活穩定福利健全,一輩子安穩無虞。這也是我一心企圖藉由廉價的公立學校義務教育,努力用功讀書與學習技藝,好為將來長大擁有具備晉昇上流社會的敲門磚。

小學時自詡天縱英明,功課好不在話下,生活禮儀長幼倫常也恭謹實踐。小學四年級起即被學校網羅參加乒乓球、躲避球、手球、棒球、籃球校隊,音樂、美術、書法一直到畢業都在學校名列前矛,沒得過第二名。這一切的興趣與技藝都不用花一毛錢去學習,廉價的公立學校義務教育,提供貧困家庭出身的孩子一個幸運的機會。

國中時,我依舊保持勤奮地接受教育洗禮,無論學科、其他技能術科與體操、球類運動,比小學時期更加精進。我衷心期待出人頭地進入上流社會的願望,又邁進了一大步。

考上新竹中學或許是我人生的轉捩點,我參加合唱團、土風舞社、書法社、管樂團培養充實高尚的品格之外,各式球類運動足球、排球、籃球、棒球、羽毛球與游泳,這些成績與我的美術、音樂成績都能在班上或全校名列前矛。但同時我也開始接觸西方民主自由的概念與政治思想的啟蒙,此時,我學會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思考

新竹中學當時的「公民與道德」課程,除了在教室學習課本的課文內容外,也安排到新竹地方法院或新竹縣議會旁聽上課,看看實際法院訴訟進行與議會議員質詢,這些親身體驗,讓我背離心中嚮往的上流社會而種下走向社會改革的種子 。當然學校裡那些嚴厲批判國民黨政府的老師,無疑也成為我對當時社會一切假

象充滿懷疑的催化劑。

我高中畢業考大學前夕,我發誓絕不填選師範大學,我認為做為一個有骨氣的人,我絕不願當公務人員,把我的一生葬送在公家機關。上了大學,我認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我才驚覺到那些所謂來自其他高中名校的同學,竟然只是一群接受殘缺教育、只會讀書考試的機械。大一新生杯的系際競賽,我囊括各個個人、團體項目的系隊,包括合唱團指揮;也參與系上所有活動的協助與主辦。

違背我父親一心要我當進入公務部門的期待,家裡斷絕我的大學學費與生活費,我半工半讀念完四年日間部大學,在那沒有麥當勞、7-11打工的年代。除了兼家教之外,寒暑假,我當過隨車小弟(貨車捆工、搬貨);在梨山附近的翠峰與原住民工人種高麗菜,兩座山5人種70萬顆;在林森北路六條通酒廊當吧台;在欣葉台菜料理當端盤子的小弟,‧‧‧。

四年的大學生活,貧困幾乎讓我崩潰,我有多次自殺的強烈念頭;人生是一場場的試煉,在我受過的教育過程中,我總覺得出之於己太少,得諸於人太多,社會對一個貧窮出身的我來說,是永遠也報答不了、還不完,所以我盡我所能樂群助人。可是當時我周遭的同學對貧窮的歧視,是令人心寒的,沒錢參加班上的郊遊叫:不合群;沒錢買畢業紀念冊叫:增加買紀念冊同學的負擔(印量少單價貴),集體租大學學士服參加畢業典禮,沒在時限內繳錢,叫我別參加畢業典禮以免影響團體。

究竟什麼教育能讓人性如此卑劣?不就是摧殘人格與功利掛帥的升學主義嗎?教育中除了讀教科書考試升學,一切的教育行為皆可拋棄,追求高學歷成為受教育的唯一目標,一個國家社會的教育搞到這種田地,絕對是禍不是福。

我沒有受過殘缺教育的經驗,相反地,我接受了完整的教育洗禮,所以很慶幸今天我可以用自身完整的經驗,公平且理性的談台灣教育,如果我的教育思維清楚而不偏頗,這絕對來自於自身完整教育的經驗,甚至還不需要用到我在大學教育心理本科專業的論述。

我很慶幸,目前對家中小朋友唸書受教育,無論註冊費或生活費在經濟上都沒太大負擔,但不能因為自己經濟充裕,而忽略了那些周遭可能在 貧困掙扎的同學,即使不能以實質的金錢幫助他們,至少儘量幫助他們免除貧困帶來的困擾,讓他們能安心有同樣的機會平等就學。

--------------------------------------------------------------------------------------------------------------

國立新竹高級中學九十六學年度地一學期學生註冊須知是今年﹝2007年﹞8月下旬發給全體學生與家長的註冊通知,其中:

二、繳費注意事項:

﹝二﹞因故無法於註冊期限內繳費者,應於繳費截止日前先至教務處註冊組說明原因,及約定展延日期。無故逾期者,愛校服務 一次。

竹中母校完全沒考慮學生有家庭清寒者嗎!?學生家長的學費可能因家貧手頭不便逾繳﹝不是不繳哦~~﹞,竟然明文規定可以懲處學生愛校服務一次。同時請告訴我,何謂無故逾期者?逾期,行政人員是否有善盡告知學生家長的義務?

註冊費的繳交是學生父母的責任,父母遲交學費縱有千般理由,做為孩子的學生可以去質疑父母嗎?然後學校不去與該繳費的父母溝通,反而用校規法條去為難學生。

催繳學費的方法很多,除了由行政人員通知提醒家長,還可以由學校告知家長申請助學貸款的方法,還有沒有可能讓學生家長分期付款繳交學費,或者提供社會善心助學單位的資訊給予家長‧‧‧等等。

學生家長縱有萬般遲交註冊費的理由,怎可用校規法條的懲處,逼著學生由口中說出:我家窮,暫時繳不出學費,能不能讓我寬限幾天。請問對學子情何以堪?每人的家庭經濟狀況是隱私權的一部份,訂出法條規定究竟是解決問題還是為難學生?這是值得思考的。

同時我要問:學校能不能訂出: 父母遲繳學費,然後找學生當代罪羔羊的法條?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