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時間線---電影和小說


Recommended Posts

時間線

Timeline

作者:麥克‧克萊頓/著

譯者:何致和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02 年 02 月 25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一群研究生在古蹟中發現一張求救紙條,紙張和墨水經分析研判是十四世紀的產品,而不可思議的是字跡竟然完全符合他們指導教授的筆跡!正在一片混亂時,讓教授『回到過去』的ITC公司承認:教授回到了考古小組探勘的卡斯托加城,而且,他被困在十四世紀了!

  於是迷戀騎士精神、精通中古語言的馬雷克,擅長重建古建築的攀岩高手凱特和中古科學工藝專家克里士不得不也坐上時空傳送機去救教授。這是一項高度危險的超時空任務,因為他們不能攜帶任何現代武器,偏偏目的地卻是六百年前歐洲最混亂的戰爭時代!更具威脅的是,他們只有37個小時!超過時限,唯一僅有的傳送機的電力會耗盡,而他們將永遠擱淺在另一個世界……

  繼震撼全球的《侏儸紀公園》系列作品以及得獎無數的《急診室的春天》後,麥克‧克萊頓再度以其天才之筆,完成這本結合新科技與舊歷史的迷人科幻力作!隨著故事主角穿梭在古法國戰場和現代高科技實驗中,簡直像在看一部精采的動作冒險電影,讓人欲罷不能!正如聖地牙哥論壇報所寫:『結合了《侏儸紀公園》與《失落的世界》的豐富內容與驚險刺激,必定會讓你喘不過氣來,只能緊緊抓著氧氣罩!』

以上引用自博客來

 

  我要探討的是小說本身和電影的差異:

  相較於小說情節的精采刺激,電影劇情就顯的簡單而缺乏張力。但小說裡有個致命缺陷,就是人物塑造。對我來說ㄧ本小說的偉大就在人物身上,有些巨著雖然故事本身平淡無奇,但由於它的角色塑造的好,彷彿ㄧ個真實人物。故事內容再怎樣聳動精采,終究經不起讀者在ㄧ次又ㄧ次的翻閱下出現的厭倦感的打擊,情節的好看是由於新鮮,而熟悉是他的大敵。

  克萊頓的缺陷在於人物的經營,以至於就算他的作品再怎樣的吸引人和有趣。對我來說總是有殘缺的。

  而這個人物經營上的缺點並未轉化到電影裏,這是由於影像和文字的差異。當我本在看電影時,我們對人物的了解是透過演員的神情、動作、聲音音調、語氣來決定對角色的認知,就像一段短短的自傳影片有時會比五六頁的自傳更能代表我自己。所以就算有人跟我說電影拍的很爛,小說比較好看。我自己有也察覺電影裡刪減太多原著的精采片段,而且高潮地段不夠驚險刺激。內容顯的太平鋪直述了些。我還是比較喜歡電影一些。不過這並不代表電影裡的角色有深度,只是相較於小說,多了那ㄧ點點的小深度,角色比較有性格和特色。

  不過我在電影裡有發現一段矛盾之處,在電影的前面有一段考古團隊發現新的出土遺跡,很興奮地派兩個人,凱特和馬雷克下去看。而凱特發現有ㄧ幅雕刻在牆上的壁畫遭受破壞(有ㄧ條痕跡橫跨整幅畫),十分憤慨。之後他們回到古代時,克里士和凱特為了尋找秘密通道來到了間修道院,在這裡凱特又看到了那幅畫。但她驚覺那幅畫是完好無缺的。之後她的腦袋閃過ㄧ道想法,她拿起身旁的工具去擊打那幅畫,克里士也幫她忙。在被完全破壞的畫後,赫然而現的是秘密通道。

  矛盾之處就在於那幅畫已在中古時代被凱特破壞,那身處現代的凱特怎能發現那幅畫還是在牆上,只有一條痕跡呢?勉強可以做的推斷是,留在古代的馬雷克(電影裡叫馬瑞)知道這件事後要求人去修復,但是由於那幅畫其實是個雕刻作品,遭受擊碎後,又有ㄧ堆人來到那個房間去穿越秘密通道。怎樣想都覺得必有ㄧ些碎片被踩到,而變成更碎的細片。那要怎樣修復呢?所以根本不合邏輯啊!

  總之電影其實也沒很好看,除了我先前提到的缺點外。書裡的ㄧ個角色克蕾克一名機智有魅力又世故的奸詐角色。在電影裡被ㄧ位大膽勇敢的女孩克萊兒所替代了。由於這兩種角色的設定對我來說都很有趣,所以我沒特別偏好那ㄧ位。但是在書裡,馬雷克和克蕾克感覺上只是互相欣賞,擦出的火花只是ㄧ點點。所以最後馬雷克選擇留下的決定就顯得很突兀。因為不管他自己有多喜歡古代,多希望成為古代人。他在現代難道沒有家人?沒有羈絆嗎?相較之下,電影裡的馬瑞和克萊克之間的戀情和當時的急難狀況(時間快不夠,如果等馬瑞爬下城牆和克里士一起衝出城堡到空地啟動傳送器,那限制時間早就過去。他們就會被困在過去。),讓馬瑞的決定顯得合情合理,我以為這是電影成功的地方。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有小說,不過因為看到標題就不想看,感覺玩時間線的故事很不科幻,所以一直擺著沒有讀。

電影我在電視上看到過,你提到的那幕我不是很記得了,不過我認為可以解釋:畫的後面只有一部份是地道,其他部分都是是實心的,加上年代久了一堆泥土什麼的覆蓋,補回一部份的洞,所以到現代的時候看起來只是部分破壞。那幅畫第一次出現的畫面沒有很清楚顯示畫是怎麼壞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部片相較於其他科幻片屬中型製作

能有這樣的水準已經不錯!

當然這要歸功於李察唐納(導演)

雖然沒有巨細靡遺的交代環節,卻是通俗流暢的娛樂片

對於妳喜歡的選角,我還是覺得有漏洞,因為我不喜歡Paul Walker(男主角)

他根本沒什麼特色,如果換人此片會更有看頭

但Frances O'Connor (女主角)表現就相當好,兼具冒險和聰慧的特質

Gerard Butler(男配角)剛強中帶點浪漫的演出對此片相當重要

畢竟結局感不感人就是看他.

當然他最近演出300壯士,更證明了他適合此類的戲路

總結,我覺得要把麥克克萊頓小說影像化很困難,有錢也不一定有用

因為故事本身缺乏情感基礎,一定要經過相當程度的改編.

"剛果"就是一個相當失敗的例子,營造了一流氛圍,卻是標準虎頭蛇尾

就連"侏儸紀公園"也沒有過多的張力

不然就是"地動天驚",超級悶,廢話一堆

這部片,時間線,卻有情感的元素,雖不多,卻有趣且貫通古今

尤其是連接古今我覺得十分浪漫!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