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網小的觀察


Recommended Posts

  為什麼要發這篇文是源於妹妹南瓜的ㄧ句話:「我們班女生都是讀網小,上次老師要我們讀<<追風箏的孩子>>,還一堆人抱怨那麼厚的書要怎麼讀。」

 

  聽完此言我不禁憤怒起來,不是為了<<追風箏的孩子>>竟然被ㄧ群國二小毛頭給污蔑,而是台灣小孩寧可看網小而不看真正的小說!

 

  坦白講台灣的網小在我心中的地位是非常低的。

 

  雖然市面上的確存在著有真正文學價值的網小,但大多都被ㄧ點閱讀價值都沒有但氾濫市面的普通網小給掩蓋了光芒。

  

  網路小說有以下缺點:

 

   1.網路小說作家也就是網路寫手,他們由於網路這種即時發表的生態,以至於在寫作時打得太快速,發表地過早,而沒有了修正的時間。

 

  2.這樣的草率,使得某些句子顯得很刻意、很有目的。

 

  3.由於是邊打邊想小說的內容,造成某些重要場景過短,而根本不需要的對話過長。或甚至是小說高潮的部份鋪陳太短,反而使高潮顯得很突兀,無法發揮應有的感染力。

 

  4.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明明在人物介紹上是很冷血無情的角色,卻老愛多管閒事這種矛盾現象。立體和扁平人物處理不當,有很多角色如果對照小說內容前後,會發現性格差異太大。可是小說裡面卻沒發生能說服讀者為什麼他會這樣轉變的事件。

 

  5.網小最大的缺點就在於太搞笑,讓小說的目的不是在說一個能讓人感動的故事,卻是在引人大笑。對我而言網小所試圖營造的輕鬆氣氛是過於刻意,網小當初在網路發表時,是ㄧ小章一小章地發。這導致寫手需要不停在故事裡倒ㄧ桶又一桶的笑料來吸引網友。

 

  6.有時不是搞笑反而是亂灑狗血,明明沒那麼令人感動的事偏偏花了很多篇幅在上面..

太刻意強調它的重要性反而顯得過於煽情,這種作品也是不成熟.

  ㄧ般來講,作家的稿是應該不斷地修改、美化,直到作家覺得他已經無法添增或修減什麼才會送去出版社等待出版機會。而網路小說是顛覆出版生態的時代與科技產物,以往作品是由出版社編輯考核到底該不該出。由出版社內部評估它的文筆、主題,預估銷售量,覺得這篇作品有到達一定程度才出書。但由於這些網路寫手什麼都沒有,唯一有的就是所謂的人氣。就算小說本身話題性不高、文筆只有勉強算通順的程度、內容可能算是老套到極點,但由於寫手有人氣,網路名氣也夠,出版社可以確定的是:「一定有人會要買!」(這猶如ㄧ劑強心針的確定銷售量,使出版社編輯姑且放棄對小說內容水準的要求,而這些所謂的寫手們也順利晉升到作家的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既然網路小說文筆爛、故事老套、品質不佳。為什麼它們還是那麼受歡迎?純粹只是因為現代人不想花工夫閱讀像:<<簡愛>>、<<雙城記>>、<<罪與罰>>、<<鱷魚手記>>、<<大亨小傳>>、<<豐饒之海>>,這些需要細細咀嚼才能享受它醍醐味的書嗎?

  

  我想是因為網路小說「是ㄧ般人寫給ㄧ般人看的小說」,而且它很真、很單純、很平易。如果我們讀<<安妮的日記>>需要花時間感受她在每一個句子下所隱藏的騷動、不安和短暫的快樂。但我如果讀某個無名氏在網路上發表的個人日記,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理解這個人物的生活和他的價值觀,對一些人來說網路小說的吸引力就在於它很容易理解。而且幾乎出現在書裡的任何人,讀者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角色的原型。對他們來說進入真正的文學小說是很費力的,為何不進去既有故事性,又笑點不斷,氛圍也和自己身邊世界雷同的網小呢?

以上是我觀察網小所做出的報告!

如果有任何要補充的地方請留言!

要反駁也可以留言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就因為「有故事性,又笑點不斷,氛圍也和自己身邊世界雷同」

所以可以輕易地感動比較不願花力氣的人

選擇看網路小說對他們而言似乎並不是一種用來取代你所謂「真正的小說」的「寧可」心態

他們是真的喜歡讀網路小說,就如某些主婦愛看肥皂劇哭得淅瀝嘩啦一樣

這或許跟現代社會的速食文化有關,人們漸漸不習慣想得那麼深、試圖了解那麼多

只想知道自己想知道的

網路的力量其實是很大的,

它給一些有才卻未必有能力出版的作家一個機會讓作品拋頭露面

也因為如此輕易,部分寫手在質的方面就常常輕忽了

我自己不喜歡網路小說,但我也不覺得需要把網路小說以這種類似批鬥的方式剖析

每個人的價值認定不同,像有人偏不愛讀大眾公認的經典

我是覺得區分什麼是真正的小說沒有太高的必要性啦

反正多說也是無益,讀的人還是讀,看不起的人依舊看不起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就因為「有故事性,又笑點不斷,氛圍也和自己身邊世界雷同」

所以可以輕易地感動比較不願花力氣的人

選擇看網路小說對他們而言似乎並不是一種用來取代你所謂「真正的小說」的「寧可」心態

他們是真的喜歡讀網路小說,就如某些主婦愛看肥皂劇哭得淅瀝嘩啦一樣

這或許跟現代社會的速食文化有關,人們漸漸不習慣想得那麼深、試圖了解那麼多

只想知道自己想知道的

網路的力量其實是很大的,

它給一些有才卻未必有能力出版的作家一個機會讓作品拋頭露面

也因為如此輕易,部分寫手在質的方面就常常輕忽了

我自己不喜歡網路小說,但我也不覺得需要把網路小說以這種類似批鬥的方式剖析

每個人的價值認定不同,像有人偏不愛讀大眾公認的經典

我是覺得區分什麼是真正的小說沒有太高的必要性啦

反正多說也是無益,讀的人還是讀,看不起的人依舊看不起

推一個。

我個人也不推崇網路小說,

但也覺得以這種批判的角度來剖析沒什麼意義,

何況許多立論毫不嚴謹。

老實說原PO搬出一堆所謂「經典」來,

認為這些東西有要「認真品味」的醍醐味,

卻絲毫未提這些書的實際價值在哪裡。

這讓我覺得原PO有一股「讀純文學書者就是比讀非純文學書者高明」的意識,

因而相當反感。

對他們來說進入真正的文學小說是很費力的,為何不進去既有故事性,又笑點不斷,氛圍也和自己身邊世界雷同的網小呢?

比如說這種主觀意識強烈的語調就讓我很不舒服。

淺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承認自己有看不起網小的嚴重傾向,

但比較針對的是商周出的愛情網路小說.

每次看到商周的書都在書店佔一大櫃.

自己喜歡的書要不是在奇怪的小角落,

而且還常常殘缺不全.

有下集沒上集.

就覺得不爽.

總覺得網小有時也不一定是劇情老套,

有些點子也很精采,

但是處理不佳或篇幅太短,

有時也看過只要敘事立場改變一下,就可以變得相當令人眼睛一亮的小說.

話說我也沒真的覺得純文學比較高明,

我只是喜歡優美的文筆罷了.

通俗和純文學到底有無那條分介線呢?

像我喜愛的美國推理小說作家克莉絲蒂,

她的作品也被人說通俗啊!

有時通俗也是種魔力!

通俗的好也可以是經典!

一切都要看人的想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個人覺得是供需問題

因為有人要看所以網路小說越來越多

就像樓上所說

比較接近大家的生活

讀起來可能共鳴比較大

我比較反的是

看過一些網路小說

就說自己書看很多的那種人

根本就在抹煞文學的意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4.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明明在人物介紹上是很冷血無情的角色,卻老愛多管閒事這種矛盾現象。立體和扁平人物處理不當,有很多角色如果對照小說內容前後,會發現性格差異太大。可是小說裡面卻沒發生能說服讀者為什麼他會這樣轉變的事件。

每次看到這種情況就有種不痛快的感覺= =# 而且奇幻路線的網小主角天生就有

威能 到最後還會變更強=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4 weeks later...

我個人並不討厭網路小說,而且還曾沉迷於網路小說,

不過現在不常接觸,只是也並不反對。

我覺得那是一種文化潮流的趨勢吧!

我覺得沒必要太過主觀的去劃分怎樣才是真正的小說。

只要能夠打動人心的文字,

我覺得就很美。

以上只是個人的淺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我其實不是很喜歡網路小說...

我也知道在網路作家也有些人很棒

只是現在大部分充斥在市面上的...

都有些 恩 沒有深度

不是有了既定的公式(愛情小說)

不然就是對主角好到讀者都不想相信真的有那種事(奇幻小說)

對網路小說也越來越沒有信心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感覺樓主表達的問題仍然是現在的小孩不愛閱讀吧,對於真正的文學佳作讀不下去,網路小說比較是以市場為主的,短篇,被淘汰率高,不過偶爾看看也是無傷大雅不必批評太過這樣,畢竟文學跟網路小說出版的目的本來就不相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ㄧ開始就是接觸網路小說,後來才會開始看其他比如說「追風箏的孩子」,

其實後來會發現,因為「網路小說」比較平易近人吧!畢竟簡單易懂。

可是就像前面幾位說的,其實只是套上公式而已,甚至你都可以猜到後面會寫什麼。

文學作品是比較需要細細去咀嚼、體會。這比較現代小孩感到困難,

而且我發現滿多人都不喜歡看字多的!

就像樓上說的一樣,「不過偶爾看看也是無傷大雅不必批評太過這樣,畢竟文學跟網路小說出版的目的本來就不相同。」

畢竟青菜蘿蔔各有所號!(個人的淺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關於網小的流行或者是“經典”的學院化...個人認為這只不過是一種趨勢罷了

就像以前在報紙上占有一定份量的社論逐漸消失

現代人生活忙碌...別說是成年的工作者忙於事業...就連學生...不也忙著補習或其它事

當生活中的重心已經佔據了大部份時間和大部份精力後

很少人會把時間花在“有深度”的純文學經典...或是各位口中的

“內容豐富、有價值的作品”

除了真正把閱讀當做興趣的人之外

================================

網小流行一陣子之後...各地撻伐聲不斷...那為什麼網路小說不死?

我一直覺得...文學是反應一個時代最好的鏡子

輕薄短小、時效性、不按牌理出牌式的幽默並且花費不多

看起來通俗廉價...偶爾又包含了些不得不的無耐或醒人的智慧

大同小異的故事一再重覆...讀者卻不怎麼記得清楚情節

這就是我所見到的網路小說...也是社會小小小小的縮影

至於樓主提到的...關於網路小說寫手的態度呢

也許不過是被時勢所造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補充》

現在畢竟時機不好﹝尤其在這個閱讀風氣不盛的時代﹞

出版社以“能不能賣”做為出版考量也是沒辦法的阿!

不管是出板社還是寫手...都是要吃飯的

如果今天各位是主編...是書店老闆...那你們要出版/擺售那種書?

是好書還是賣的出去的書?

至於靠寫小說度日的那些人...是要寫曠世巨著還是寫那種讓它拿的到稿費的作品?

我們不過生存在現實的社會中...沒辦法不爽就躲去隱居自己寫開心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只是我單純對網小的看法,沒有刻意回應誰。

  小說的好不好讀跟它的價值沒有絕對的關係,有關係的是它的深度。

  既然叫做小說,就必須有一定的可看性。有些人說要多看名著,但名著真正的內涵又了解多少?網小的特色是輕薄、易讀,這是它的優點。至於缺點,便是缺乏耐讀性。

  但輕薄、易讀且耐讀的作品有沒有?我敢肯定小王子便是這類書。

  小說不像其他文體,需要負載些道理。可能只是些市井小民的心聲或些許的牢騷,或者是大時代的悲劇。

  我認為,小說珍貴的地方是它的觀點。並不是它的形式、種類[那些雖然是讓讀者能夠容易消化的糖衣,但不可或缺。]

  以上是我個人的淺見,本身也在網路上發表小說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3.由於是邊打邊想小說的內容,造成某些重要場景過短,而根本不需要的對話過長。或甚至是小說高潮的部份鋪陳太短,反而使高潮顯得很突兀,無法發揮應有的感染力。

個人認為 九X刀 的 獵X師系列 便有這種傾向,

對於場景人物的刻劃越來越少,

到後來很像是在看漫畫!!難怪本國學生國文程度會越來越差(嘆)

   

  4.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明明在人物介紹上是很冷血無情的角色,卻老愛多管閒事這種矛盾現象。立體和扁平人物處理不當,有很多角色如果對照小說內容前後,會發現性格差異太大。可是小說裡面卻沒發生能說服讀者為什麼他會這樣轉變的事件。

唉呀,九X刀的主角都是這種個性耶!

不少作品的主角都是很愛說笑、話很多。

明明木訥寡言的陳木生,居然後面變的油腔滑調的!

 

  5.網小最大的缺點就在於太搞笑,讓小說的目的不是在說一個能讓人感動的故事,卻是在引人大笑。對我而言網小所試圖營造的輕鬆氣氛是過於刻意,網小當初在網路發表時,是ㄧ小章一小章地發。這導致寫手需要不停在故事裡倒ㄧ桶又一桶的笑料來吸引網友。

 

  6.有時不是搞笑反而是亂灑狗血,明明沒那麼令人感動的事偏偏花了很多篇幅在上面..

太刻意強調它的重要性反而顯得過於煽情,這種作品也是不成熟.

個人認為九X刀也是這種情形呢!!

有幾本固然不錯,但繼續看下去每一本都是一個樣!!

雖然偶爾來一下點搞笑不錯,但有時太多太刻意了!(好比 等XXX咖啡)

亂改成語、亂引用不存在的作者的話,一點都不好笑,這我覺得很不喜歡。

  ㄧ般來講,作家的稿是應該不斷地修改、美化,直到作家覺得他已經無法添增或修減什麼才會送去出版社等待出版機會。

個人認為九X刀的小說似乎都不修稿的呢!!

錯字連篇,劇情小瑕疵的都有 ......

這兩天一直在留一些關於評論某作家的留言,

我只是很想表達,

他真的有這麼好嗎!?

有到那種每本作品都"屌爆了"、"總而言之就是屌"、"小說界第一把交椅"的境界嗎?

難道台灣的小孩都不知道什麼叫做"好的文學"嗎?

看一本不準,因為剛開始我也是只看一兩本。

多看幾本就可能會跟我一樣有這種感覺。

(純評論,勿筆戰謾罵。)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對獵命師系列,我一開始就沒有很大的好感;也因此,獵命師是唯一我根本沒打算動的九把刀作品。

但不得不説的是,昇哥對九把刀(何必用X呢?)的誤解頗大,比如說第四條的部份,九把刀的角色塑造大多沒有這個問題;尤其都恐的部份,角色大多挺鮮明,若要說缺點,那頂多就是某些角色過於扁平;如樓下房客,事實上,樓下房客許多部份交待得並不清楚,角色們也不出色,若不是整部小說呈現黑色、古怪的氣氛,那其實這本小說的可讀性並不算高。

至於第六與第七,好吧,這很明顯是個人喜好的問題(笑),我挺喜歡亂用成語和亂引用不存在的書籍。

至於最後呢...其實九把刀有修稿,錯字連篇與劇情的瑕疵恐怕也要請昇哥給個指點(獵命師的話就免了)。

九把刀的價值,在於創意;他的文字並不優美,但他的確有不少有趣的點子。

文學的好壞在每人心裡都有不一樣的標準,也許你我心目中的優秀文學,在他人心裡只是一堆鬼畫符;甚麼樣的文學叫好?其實,我也很期待您的標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對獵命師系列,我一開始就沒有很大的好感;也因此,獵命師是唯一我根本沒打算動的九把刀作品。

但不得不説的是,昇哥對九把刀(何必用X呢?)的誤解頗大,比如說第四條的部份,九把刀的角色塑造大多沒有這個問題;尤其都恐的部份,角色大多挺鮮明,若要說缺點,那頂多就是某些角色過於扁平;如樓下房客,事實上,樓下房客許多部份交待得並不清楚,角色們也不出色,若不是整部小說呈現黑色、古怪的氣氛,那其實這本小說的可讀性並不算高。

至於第六與第七,好吧,這很明顯是個人喜好的問題(笑),我挺喜歡亂用成語和亂引用不存在的書籍。

至於最後呢...其實九把刀有修稿,錯字連篇與劇情的瑕疵恐怕也要請昇哥給個指點(獵命師的話就免了)。

九把刀的價值,在於創意;他的文字並不優美,但他的確有不少有趣的點子。

文學的好壞在每人心裡都有不一樣的標準,也許你我心目中的優秀文學,在他人心裡只是一堆鬼畫符;甚麼樣的文學叫好?其實,我也很期待您的標準。

好的文學,在於能夠讓中國字詞的奧妙與優美,竭盡所能地發揮出來。

對於各種場景、人物、情況,細心地琢磨,並栽培出整部好的作品。

就連一篇堪稱經典的"外文"文學,

即使以外文精練程度不足中文的先天缺陷下,

也能在其他點作更多雕飾,讓人深入奇境。

好的文學,是要文字劇情兼具,而非單純點子滿籮筐。

點子滿籮筐,這種人是要編劇,而不是作家。

如果說,台灣的小孩已經分不清什麼是編劇與作家,

那便正是文壇界搶救國文計畫最能施展的地方了。

至於角色個性嘛 ......

九把刀本身就是喜歡搞笑、說話東扯西扯、耍寶的那種,

所以很多作品裡面都是這樣的。

兩好三壞的阿克

等一個人咖啡的主角

那些年的主角(沒辦法,因為他本人就是主角 XD)

獵命師的烏拉拉

獵命師的陳木生

獵命師的烏霆殲(受了烏拉拉的影響)

...... 一時間也懶的去翻書看還有誰

大部分在近期的作品裡面很多角容易偏向這種個性,

都恐嘛 ... 那是他比較早的東西吧!

錯字了話,就獵命師"多到不行",其他因都是草草翻過,所以也沒注意。

不過樓下房客我到覺得很好看所以我看了很多次,

錯字是有不過很少,難免。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