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歷史太久太遠,究竟我們學了什麼?


Recommended Posts

剛才看電視偶然看到大陸導演所執導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所以同仇敵愾是不用講的。

心血來潮就來到歷史板看看大家有否討論仇日這件事情。

然而不負所望,的確瀏覽到很多心得與意見。

可是歷史經歷千載,世界上的江山社稷易了千主。書上是這麼寫的。

除了制度器物的演變之外,從歷史中的事件戰爭以及反省,我們到底又學了什麼?

小弟的淺見是以下

每次翻開歷史課本就看到老生常談的文藝復興乃至民族崛起,可是正當我們慶幸地球村時代已經來臨,而桌旁另外一本孟子卻在高唱道統,夷夏的歧視字句還在腦海中,歷史課本卻又再度模糊焦點,多元史觀去看待這世界。

於是民族氣節興了又衰,從目前的教材中我遲疑猶豫。要說地球村我很難忘懷前一代的政治紛爭與戰爭仇恨(至今連228都還在爭論),要講積極的民族精神卻又顯得自我中心。

究竟歷史千載我學到了什麼? 而前人不是也都在學習歷史,可是一旦有了利益上的衝突還是兵戎相向、亦或是當代政治影響......明辨是非、明辨是非,每個時代的潮流好壞卻都是後人去審視,當代的世界是局中棋,當代的國家是棋中將。這盤棋沒下完沒人知道好壞,既然離手也不能反悔。 正當我們學習歷史,自己也在歷史中。過去已經過去了幾千年,而未來還是未知,所以我始終都不知道,學了歷史的我到底能幫上現在人類做的了什麼...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恩... 台灣真的是一個很虛無的地方[茶]

最近聽影評在討論和台灣有類似文化現象的日本,討論的片子是《永遠的三丁目》、《黃昏新兵衛》和《宮本武藏》,這是一部紀錄日本戰後經濟起飛到東京鐵塔蓋完的紀錄片,裡面你可以看到日本人胼手胝足的努力從戰後經濟廢墟中重生的過程,從這一部電影,而黃昏新兵衛也和永遠的三丁目差不多時間拍的(2004~2006),裡面你看到的是一個中下階層的日本武士每天汲汲營營的像是個小職員一樣到處兼差上班,完全沒有武士的德性,《宮本武藏》則是日本70年代的作品,裡面是講和黃昏新兵衛差不多時期的日本(德川幕府末年)一個行俠仗義的武士,處處為了正義和進步而戰的作品

早期的人(或者是還在發展期的人)看歷史,會有種「宮本武藏」的看法,認為歷史一定要有勸誡作用、一定要能讓人感同身受,現在人看歷史還是可能會有「永遠的三丁目」一樣認為歷史多多少少還是可以讓人看到過去那段時光人們努力的過程以及我們如何從中學習的方法,可是感同身受又怎樣了?勸戒,勸戒了誰?學習,要怎麼學?於是便產生了「黃昏新兵衛」,直接告訴你歷史沒啥好學的,其實古代武士也和我們現代人一樣要吃飯要睡覺,也得養家活口,大家每天都過著無頭蒼蠅的生活,就這樣,沒更多了

在世紀末的維也納,奧匈帝國的光芒退去,在那斜陽之下看似一片死寂,所有的努力、榮華富貴維也納都享受過了,所有的戰爭、悲憫維也納也有了,接下來還有什麼呢?虛無

如果歷史沒有帶給你什麼?我想他至少給你很多精彩的故事吧?這樣就夠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故事是很精采,不過歷史也帶來讓全班嘆氣的成績:P

成績不重要啦,不是說過很多次了,反正指考歷史前標也才60不到(投資報酬率比物理還低),考低分完全不需要有什麼愧疚,根本就是老師出題出太難:P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除了制度器物的演變之外,從歷史中的事件戰爭以及反省,我們到底又學了什麼?

這讓我想到一句話:歷史給人類最大的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學了歷史的我到底能幫上現在人類做的了什麼...

民初的時候學文學、歷史要救國的學者可多 你可以去參考一下他們的想法。

桌旁另外一本孟子卻在高唱道統,夷夏的歧視字句還在腦海中,歷史課本卻又再度模糊焦點,多元史觀去看待這世界

去蕪存菁卻又可以配合課本考試 應該是做得到的 誰叫教育什麼都包什麼都考呢:P

有興趣你就做得到 沒興趣更好辦 背下來考試吧

故事是很精采,不過歷史也帶來讓全班嘆氣的成績

都馬考一些五四三的細節

對我來說學歷史除了看故事外 還可以了解以前人類的想法以及培養視野 甚至寫作文都是老師喜歡的一盤菜xd

而歷史能做些什麼 實在是太多了囧

另外輕鬆一下 附上一則藥品演進史

Heres the history of our medicine.

"I have a sore throat."

2000 BC :

"eat this root"

1200 AD :

"That root is heathen, say this prayer."

1500 AD :

"That prayer is superstition, drink this elixir."

1800 AD :

"That elixir is snake oil, Take this pill."

1900 AD :

"That pill is ineffective, Take this antibiotic."

2000 AD :

"That antibiotic is artificial, Here why dont you eat this root."

--------------------------------------------------------------------------------------

sore (adj.) 疼痛的

throat (n.) 喉嚨

root (n.) 樹根

heathen(n.)異教徒 (adj.)異教徒的

prayer (n.)禱告辭

superstition (n.) 迷信

elixir (n.) 萬靈丹

snake oil(phr.) 騙人的藥

pill (n.) 藥丸

ineffective (adj.) 無效的

antibiotic (n.) 抗生素

artificial (adj.) 人造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桌旁另外一本孟子卻在高唱道統,夷夏的歧視字句還在腦海中,歷史課本卻又再度模糊焦點,多元史觀去看待這世界

去蕪存菁卻又可以配合課本考試 應該是做得到的 誰叫教育什麼都包什麼都考呢

有興趣你就做得到 沒興趣更好辦 背下來考試吧

我剛剛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其時中國古人的民族觀是很弱的,孟子就不提了,比如說大家都說清初「華夷之防大備」,還出了一個民族主義史學家王夫之,但是其實你讀王夫之的讀通鑑論就會發現王夫之的「民族主義」根本不是我們現在這種殺的你死我活的民族主義,反倒是有點像「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甚至王夫之還會--很難想像--幫胡人講話,所以如果你讀孟子只看到夷夏之防或者是什麼民族歧視,那想必是國文老師上課的時候沒有幫你說明到當時人對於「夷狄」和「中國」的看法

或許可以用一種比較近代的歷史來解釋,民國三十八年之後共產黨佔據大陸,神洲陸沉,本來在中原的國民政府退守台灣孤島,變成一個小小的邊疆政權,這時候國民政府發展出的「文化中國-民主中國」對抗「蘇聯走狗/文化大革命-共產中國」論述可以當成你理解孟子,乃至於清初那些大家都說是「民族主義者」學者的思想的一個方法,因為換個角度,要是神洲陸沉,那政府蒞台之後應該要立刻反攻大陸光復失土,但是要是中原的本身已經是「蘇聯走狗」,那回去又有何必要呢?如果代表「中國」的「中原文化」已經變成「文化大革命」,那退守孤島的正統政權又何足以稱自己是「中國正朔」呢?那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矛盾,如果你讀這些民族主義學者的書只看到他們罵來罵去的族群論述,把他們想成現在無腦的執政黨政客嘴巴裡那些毫無價值的話的話那就太低估這些經過千百年「讀者精選」之後的學者著作裡透露的思想問題了

順帶一提,民國八十一年之後解除動員戡亂,國民政府長期建構的「中國正朔」史觀幾乎瓦解(就像是當年曾國藩和洪秀全不走同一道一樣,中國士大夫長期的反滿思想到曾國藩可以說完全破產),所以你的課本變成「多元文化論」,但是其實這很可笑,與其說是多元文化,不如說是李登輝等台獨人士參照當年明清易代之時,日本人對於自己到底是「華夏邊陲」繼續向中夏朝貢還是要--套一句今天常用的話--建構出一套自己的「文化主體性」學來的一種歷史書寫方法,當時日本人和朝鮮人走上了兩條不一樣的路,朝鮮人在滿州大軍壓境下不得不繼續朝貢,但是他們接受中國正朔(每年日地的第一天,每個王朝建立之後都會幫自己改一下月曆,例如夏曆、商曆和周曆的農曆新年完全不同,夏曆的好像在現在周曆的十二月,又比如有些政權會在日曆裡插一些自己的節日,像是什麼二二八紀念日什麼亂七八糟的日子)卻不接受中國服裝,所以朝鮮使者每年朝貢的時候都穿了明代官服,清初有些北京城裡的老人看了還「猶見王師」在那裡痛哭;相對的來說日本人的戰術就是自己為王,根本不裡什麼中國政權易幟外蕃應要伏首稱臣,比如說很鄭成功收付南京日本儒者的紀錄就是「日本代替華夏正統政權反攻大陸收付南京」,這樣變成日本人自己也代表了一種儒家的「世界秩序」,於是在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下,日本「獨立建國」,成為東亞另外一個以儒家思想為外交秩序的另外一個國家,所以你說你的課本裡充滿了「多元史觀」,其實不然,應該說是充滿了失落感和自大症

所以我呼應一下洛書大講的話,你把歷史、文學敘述當故事讀,但是就算是讀故事,你也得了解當時人為什麼要講這些話,為什麼要做這些事,如果只背誦,那可真是「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這句話國文課本應該擺在第一課本,國文老師總是不想想自己教學生這句話自己卻繼續幹這檔事:P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讓我想到一句話:歷史給人類最大的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民初的時候學文學、歷史要救國的學者可多 你可以去參考一下他們的想法。

去蕪存菁卻又可以配合課本考試 應該是做得到的 誰叫教育什麼都包什麼都考呢:P

有興趣你就做得到 沒興趣更好辦 背下來考試吧

都馬考一些五四三的細節

對我來說學歷史除了看故事外 還可以了解以前人類的想法以及培養視野 甚至寫作文都是老師喜歡的一盤菜xd

而歷史能做些什麼 實在是太多了囧

另外輕鬆一下 附上一則藥品演進史

但不同的是AD2000年的人對於要吃這根的理由非常清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用覺得困惑啦

當主觀的人類企圖用主觀的文字紀錄下客觀的事實

這就是我們所讀的歷史

而真相 往往已經經過太多次的折射 早已歪七扭八

不是說沒有觀點 這是不可能的

而是選定一個立足點 去了解其他觀點

最終能夠形成自己的一套 思想以及 看待世事的能力

我想這是讀歷史學到的東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但不同的是AD2000年的人對於要吃這根的理由非常清楚

你是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嗎xd

說實在的 現在中醫還是有藥材是西醫還無法完全分析藥效的 那麼跟2000 BC的人差別並不大阿。

然後那只是附贈的輕鬆一下 並非意有所指啦 不用如此認真

國文老師總是不想想自己教學生這句話自己卻繼續幹這檔事

區區國文老師也沒辦法做什麼XD

而小學而大遺 不要忘記了中文有一門必修就叫做訓詁學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歷史的意義,在於讓人類學會教訓,悲哀的是人類永遠學不會,但歷史不能遺忘,樓主講到南京大屠殺,對,日本人當時的確很可惡,但長時間的沉澱,我們也很難再跟他們算帳,有些人選擇原諒,但是決不可以遺忘,歷史是在紀錄你的所作所為對於世界的影響,有功者,後世景仰,有過者,後世批判。就是所謂的歷史責任,我們之所以學歷史,就是要學會學著承擔屬於自己那一快的歷史責任,蝴蝶效應之下,每個人的行為都有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

不學歷史,永遠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充其量的,也只是做一個忘了血統,沒有根本的人而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對我而言,可以知道過去發生的事本身就是值得喜悅的一件事,尤其有些事更是切身相關,像是為什麼我會說中文寫正體字等等,但是你問的顯然不是學到什麼,而是學了能做什麼?其實我也很困惑。

但是人都有求知慾,也許只是為了完成自己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