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十二年國教:(


Recommended Posts

  • 回覆 77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那不就跟國中一樣....

喔天吶

想當年的班級...

國三跟小三沒兩樣= =""

甚至還要更吵...老師上課都只上給功課好的人聽....

功課差的被丟到後面去打鬧了...

這種景像出現在中山...恩...= ='

沒想到這個....= =""

我心驚了..................(默)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以下內容轉自我的部落格裡的文章:十二年國教&升高中免試

  今天,我想討論有關十二年國教的利弊以及發表小弟自身的淺見。

  詳細內容在此我不多加贅述之,亦姑且不談論是否有關政治、選舉因素。

  十二年國教,這個政策,並非近幾天才有的IDEA。早在20年前,教育部就有這種想法。當時的國庫比現在更富裕,應更較今日能實施此政策,那為何歷任教育部長卻沒一個有勇氣去推行呢?想必一定有其困難、弊害之處。

  依教育部目前的制度,十二年國教若真的實施後,可能會發生以下情形。

一、 一窩蜂的人搶著登記明星高中的學區。

  因為依教育部的相關規定,以後所有的高中,招生不是按考試成績,而是學區劃定。此時,將會有家長迷信明星高中的光環,認為明星高中是上好大學的最佳跳板。將有一窩蜂的家長,搶登記省六中附近的學區,建中、北一女更是嚴重。但他們殊不知,這些學校之所以有好的升學率,不是因為名師特別多,擁有龐大的政府補助,而是學生的水準呀!這時候,真正的附近居民可苦不堪言。因為明星學區的崛起,地價上漲快速,物價飆漲。

二、高中生的水準差距增大

  即使一個人無論多懶、多不會讀書,都可以有高中讀。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但有沒有想過,國中、國小基礎沒打好,學得不夠扎實,就升上了高中,實力與別人差一大截。在未來這段高中三年,這學生讀書讀得辛苦,總是跟不上別人的腳步,自信心可能遭受重創,變的自暴自棄,對學習失去熱誠。這種情況,與原本教育部實施十二年國教提升國民教育水準的理想不就正背離嗎?國中、小常態分班、九年國教因課程較基礎簡易的緣故,故適合實行此兩種政策。但是進了高中以後,課程無論是複雜度還是篇幅皆重於國中、小。此時除了是大學的前哨站,也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也許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唸高中,有些比較適合唸高職、技術學院。經由最公平的三種方法-考試、甄試、術科測驗,決定你適合的學習環境。相同能力的人聚在一起,彼此若差較小,每個人較有信心去學習、去競爭,「相對的競爭造成相對的進步」,大家的能力、水準提升了,對於國家未來的各項發展,不乃是件好事。但今天開放高中免試,每個人皆可以有高中讀,一個班級勢必學生學習能力差距將拉大,呈M字型狀態無不可能。此時較不會讀書的學生,難以超越排名比他前面的同學,對學習的熱誠可能減低,自暴自棄。成績好的同學,可能越變越強,也可能因為競爭對手過少,而沒有足夠的壓力促使他進步,甚至是退步。老師教學也因為學生程度落差大,難以適應,尤其高中課程繁雜,進度過慢可能教不完;進度太快,又對學習能力較差者是種折磨。以上這幾種情形,對於我國國民的素質提升堪虞也。

三、 學生缺乏大型考試之經驗

  升高中免試,但是上大學之前,仍免不了要考大學學測與大學指考。若升高中免試一實施,學生沒有大型考試之經驗,面對壓力比基測更大的大學升學考,更難以應付。不取消高中升學考試,除了可以測驗學生程度,也可以培養學生面對壓力時,如何調適,以及累積考場競試的經驗值。

四、 明星高中迷思加重

  根據第一項的弊害,此項是其所衍伸而成。大家迷信明星高中能提升學生程度,家長變本加厲,遷戶籍、改學區,將孩子送往明星高中。屆時,入學資格競爭壓力將會越來越重。反而促成另一種的升學壓力,原本意圖消滅明星高中的教育部,適得其反。而教育部針對這點,並沒有具體的回應以及沒提出解決之道。

  導正教育風氣,打破「考試領導教學」觀念以及「減少升學壓力」,不應以如此粗糙的政策解決。十二年國教做得好,也可以如九年國教一樣提升人民教育水準。可惜目前政府仍未針對以上我整理提出的疑問、弊害,提出他們的解決方法,一直說:「十二年國教、升高中免試」是解決一切的萬靈丹。我認為解決升學壓力以及考試領導教學的風氣,可以從基礎教育做起,以及改善考試制度。綜合以上幾點,教育部的十二年國教政策損益比上,弊大於利,利的部份亦可用其他方法解決、代替,而弊害教育部卻沒正面解決。故我認為教育部目前不應實施十二年國教。

以上是在下的拙見,請多多指教。如果有其他更高深的意見,歡迎一起討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也贊同!!改成什麼12年國教!!

有同感

這12年國教來的實在太早了!!

再說體系也不夠完整!!

想想~~

之前拼死拼活的拷公立學校到底有啥意義= =""

想到就好無奈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杜大人的腦袋不知道是什麼做的= =

說十二年國教是要仿效歐美吧~

難道歐美就沒有精英教育?

沒有精英學校?

恐怕不只有~還比我們嚴苛的多

再說十二年國教或什麼非明星學校迷思、什麼自由學習之類的

根本就不符我們的民族性吧= =

要實現這種理想可能要再過個三四百年之類的!

教改都改的這樣亂七八糟的

難道他們還沒意識到

"明星高中"這種迷思根本一點也沒被消滅啊~

話說回來

也因為這樣

才會有人拼命才會有所謂的"精英"啊~

十二年國教

反正唸不唸書都有地方混

那以後只會發生小孩會一直白爛到高三畢業= =

除了這個以外

就別說造成社會、房地產、補教界、家庭混亂了....

十二年國教都還沒定下來

家長就在搶戶籍了><

身為中山人我要抱怨

把傳承和傳統都斷了到底有什麼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國審理法案的速度

以及行政單位的行政效率

真正要等到12年國教出來

可能還要再來個12年吧

請大家先不要恐慌

我們要對我們的立法院有信心><"

(聽說一個法案可以拖個3.5年這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就是一味的想要模仿別人

卻沒有想到到底適不適合自己

最重要的價值觀跟想法根本就沒有處理好就一直在喊

不覺得太早了嗎

根本沒有縝密的規劃嘛

到最後一定又繞了個圈回到原點

希望那個法案會拖到很久很久

最好永遠不要通過好了=v=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樓上+1~

其實不管怎麼說

政府最主要就只是想要模仿..

或許不該這麼說

但在做出決策之前 必須想清楚這政策的可行性

當然知道

如果實施12年國教 或許每個人平均學養會更上一層

但不是一直美好的 造成一大堆人遷戶口嗎?

如果政府想要地區平等 那實施這個豈不是造成戶口遷移更大的混亂?

爬了好久的文 最後只說

一個看似好的東西 並不實用於所有的地方

或許12年國教本意是好的 但..這裡是台灣...

一個跟世界上都不一樣的地方~

或許~來的太早....

在這裡..並不適用........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聽說過一個說法

就是因為明星高中在臺灣觀念太深

學生拼面鑽

就連老師也拼命想往都市裡的明星高中跑

真正願意到偏遠地區教的老師 ( 即便有補助很多錢 )

願意到偏遠地區去念書的學生不是沒有

但是少之又少

所以資源不平均

學生寧可重考也不要入學

所以很多學校的學生都嚴重不足

教育部這樣實施學區入學

讓大家都受教的想法很公平也沒錯

當然這樣的結果好的老師也會被分散打散

但是學習成效就會類似社會主義的人民公社

多勞而不能多得

久而久吃競爭力就低了

聽說這是為什麼早期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都不願意努力工作的原因

反正不工作也不致於餓死

希望部長是學歷史的

可以引以為借境

中國大陸也改變他們的治國政策了

我想十二年國教並不是不可行

只是配套措施想完善才能明令公告

這樣匆匆忙忙喊了一下又朝令夕改

令人嚴重懷疑部長究竟真的是為了打廣告好玩還是真的為了國家的教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以下內容轉自我的部落格裡的文章:十二年國教&升高中免試

  今天,我想討論有關十二年國教的利弊以及發表小弟自身的淺見。

  詳細內容在此我不多加贅述之,亦姑且不談論是否有關政治、選舉因素。

  十二年國教,這個政策,並非近幾天才有的IDEA。早在20年前,教育部就有這種想法。當時的國庫比現在更富裕,應更較今日能實施此政策,那為何歷任教育部長卻沒一個有勇氣去推行呢?想必一定有其困難、弊害之處。

  依教育部目前的制度,十二年國教若真的實施後,可能會發生以下情形。

一、 一窩蜂的人搶著登記明星高中的學區。

  因為依教育部的相關規定,以後所有的高中,招生不是按考試成績,而是學區劃定。此時,將會有家長迷信明星高中的光環,認為明星高中是上好大學的最佳跳板。將有一窩蜂的家長,搶登記省六中附近的學區,建中、北一女更是嚴重。但他們殊不知,這些學校之所以有好的升學率,不是因為名師特別多,擁有龐大的政府補助,而是學生的水準呀!這時候,真正的附近居民可苦不堪言。因為明星學區的崛起,地價上漲快速,物價飆漲。

二、高中生的水準差距增大

  即使一個人無論多懶、多不會讀書,都可以有高中讀。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但有沒有想過,國中、國小基礎沒打好,學得不夠扎實,就升上了高中,實力與別人差一大截。在未來這段高中三年,這學生讀書讀得辛苦,總是跟不上別人的腳步,自信心可能遭受重創,變的自暴自棄,對學習失去熱誠。這種情況,與原本教育部實施十二年國教提升國民教育水準的理想不就正背離嗎?國中、小常態分班、九年國教因課程較基礎簡易的緣故,故適合實行此兩種政策。但是進了高中以後,課程無論是複雜度還是篇幅皆重於國中、小。此時除了是大學的前哨站,也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也許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唸高中,有些比較適合唸高職、技術學院。經由最公平的三種方法-考試、甄試、術科測驗,決定你適合的學習環境。相同能力的人聚在一起,彼此若差較小,每個人較有信心去學習、去競爭,「相對的競爭造成相對的進步」,大家的能力、水準提升了,對於國家未來的各項發展,不乃是件好事。但今天開放高中免試,每個人皆可以有高中讀,一個班級勢必學生學習能力差距將拉大,呈M字型狀態無不可能。此時較不會讀書的學生,難以超越排名比他前面的同學,對學習的熱誠可能減低,自暴自棄。成績好的同學,可能越變越強,也可能因為競爭對手過少,而沒有足夠的壓力促使他進步,甚至是退步。老師教學也因為學生程度落差大,難以適應,尤其高中課程繁雜,進度過慢可能教不完;進度太快,又對學習能力較差者是種折磨。以上這幾種情形,對於我國國民的素質提升堪虞也。

三、 學生缺乏大型考試之經驗

  升高中免試,但是上大學之前,仍免不了要考大學學測與大學指考。若升高中免試一實施,學生沒有大型考試之經驗,面對壓力比基測更大的大學升學考,更難以應付。不取消高中升學考試,除了可以測驗學生程度,也可以培養學生面對壓力時,如何調適,以及累積考場競試的經驗值。

四、 明星高中迷思加重

  根據第一項的弊害,此項是其所衍伸而成。大家迷信明星高中能提升學生程度,家長變本加厲,遷戶籍、改學區,將孩子送往明星高中。屆時,入學資格競爭壓力將會越來越重。反而促成另一種的升學壓力,原本意圖消滅明星高中的教育部,適得其反。而教育部針對這點,並沒有具體的回應以及沒提出解決之道。

  導正教育風氣,打破「考試領導教學」觀念以及「減少升學壓力」,不應以如此粗糙的政策解決。十二年國教做得好,也可以如九年國教一樣提升人民教育水準。可惜目前政府仍未針對以上我整理提出的疑問、弊害,提出他們的解決方法,一直說:「十二年國教、升高中免試」是解決一切的萬靈丹。我認為解決升學壓力以及考試領導教學的風氣,可以從基礎教育做起,以及改善考試制度。綜合以上幾點,教育部的十二年國教政策損益比上,弊大於利,利的部份亦可用其他方法解決、代替,而弊害教育部卻沒正面解決。故我認為教育部目前不應實施十二年國教。

以上是在下的拙見,請多多指教。如果有其他更高深的意見,歡迎一起討論~

把這篇...拿去報社投稿

不然就是寄到教育部去

他們真的搞不清楚誰才是未來的主人翁

別國家聽了可能會把台灣當成笑話看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今天剛好有時間看了關於十二年國教的談話節目

教育部次長自己也表明

就連在教育部內部也是有不同的派別和主張

而提出的計劃仍舊不夠實際和具體

無怪乎一直沒有部長敢執行

我倒覺得其中一位受訪的代表講得非常好

就是可以邊實習邊修改

畢竟很多事情也是要去嘗試才會知道有哪些問題又要怎麼去改進

但是我覺得可以溝通大家一起討論

而不是馬上把話說死

變得好像一點轉折沒有

民眾學生一聽就覺得好像很沒有希望的感覺

其實我相信方法是有的

只是需要周密而實際

不要只是一個空口號而已

畢竟每次頒布一個重大政策就馬上被說為是打廣告好玩

我想對於國家對於人民來說其實有點小小的悲哀的

國家無法取信於人民

我相信所有制定這樣的改革的人無非都是希望為了學生好

只是在實行上面可能要有更多一段時間的觀查和修改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其實我覺得政附很無辜  莫名其妙被批

畢竟12年國教是教育部提出的  不需要拉出政附來批評一下吧

(我也極反對所謂的12年國教,真不知道杜腦袋裡在想什麼

台灣的競爭力就是這些奇怪政策下消磨殆盡的=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我只是覺得也許就是因為我們一直沒有發表出我們的心聲給那些教育部的官員知道

所以才會出現一連串的建構式數學、九年一貫以及最新的十二年國教

我想他們也該在提出政策時也同樣的問問我們這些學生的意見

畢竟他們現在不是學生

很多學生的想法跟他們所認知的是有些差距

一直以他們當年當學生的想法

來揣摩我們的感受

其實很多都是不相同的

而且之前就已經有過兩個不完整的政策

他們都沒看到嗎???

也不想一想,之前兩次就是因為考慮不夠周到

所以導致我們這些學生數學能力等大大降低

就連基本的運算都有些困難

這些很明顯的就已經反應在我們身上了:'(

很希望我們學生能有一個組織可以直接跟教育部溝通

讓他們能知道我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以上是我個人的意見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