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看待一件藝術品的心態與方式


Recommended Posts

看待藝術品的觀點與標準會一直改變

不斷修正

但主觀的喜好很重要

太客觀反而顯得對作品"放縱"

主觀喜好是一種很有風格的事情,也需要本身的休養來支撐

客觀雖然看似寬大,卻可能淪落為無法正確判別作品好壞的絆腳石

主觀較具精準眼光

客觀感情夾帶較多

主觀多半較具專業(除非那個主觀者本身素養不夠)

客觀多半優柔寡斷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一定先看一件作品的義意

有義意最重要

一件作品有義意不管技巧再粗造

那都是偉大的作品

一件作品技巧再好

對人們沒有義意

那作品就真的一文不值

只能拿來証明你技術很好

而卻沒有讓人想起一點什麼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一定先看一件作品的義意

有義意最重要

一件作品有義意不管技巧再粗造

那都是偉大的作品

一件作品技巧再好

對人們沒有義意

那作品就真的一文不值

只能拿來証明你技術很好

而卻沒有讓人想起一點什麼

可是...

我平常會做沒有意義的創作耶=3=

只是為了好看而畫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嗯...我比較主觀

我喜歡看光行進的構圖

光線抓得越好我就越是欣賞...

(這樣評斷一件作品的好壞好像很膚淺喔~"~)

真印象派:D

我也很喜歡看光的照射和陰影

而這也好難畫哦

心態,我還滿主觀的

對於一件作品第一眼就分別出喜歡與否

而後再看它的技巧

意義是加分用的

就像照片

有些就是純粹的美景

有些則是社會黑暗貧窮的寫實

那我會比較喜歡後者.-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自己喜歡就好Orz

我看這些東西很偏激的囧

雖然我對技巧那些一點也不懂(簡單來說就是門外漢)

但是就是我喜歡宇我不喜歡的分別吧囧

像是我討厭無印良品這樣......

(雖然他們有的東西我喜歡)

我應該是很偏激的去看這些東西吧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自己喜歡就好Orz

我看這些東西很偏激的囧

雖然我對技巧那些一點也不懂(簡單來說就是門外漢)

但是就是我喜歡宇我不喜歡的分別吧囧

像是我討厭無印良品這樣......

(雖然他們有的東西我喜歡)

我應該是很偏激的去看這些東西吧囧

因為無印良品是"沒有品牌的品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一開始先"感覺"吧!

其次才是欣賞它的細微部份

從大到小,再從小到大

一開始感覺不好應該是掉頭就閃...

我比較喜歡設計類的作品,

油畫我比較不懂得欣賞(如果只是一般靜物畫)

有時候自己先"感覺"完一件作品

再細細觀察ˋ思索

可以得到一種平穩的安寧感

事後再根據自己注意到的東西找些資料

或看看評論充實自己沒注意到或是感覺不同的地方

這畢竟是我的感受,大家都有不同的主觀點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真印象派:D

我也很喜歡看光的照射和陰影

而這也好難畫哦

心態,我還滿主觀的

對於一件作品第一眼就分別出喜歡與否

而後再看它的技巧

意義是加分用的

就像照片

有些就是純粹的美景

有些則是社會黑暗貧窮的寫實

那我會比較喜歡後者.-

嗯!! 我超愛莫內和梵谷的畫作

但我的畫風跟他們有點落差

(可見並不一定喜歡什麼樣的畫風或畫作就會朝這方面創作)

繪畫與音樂是息息相關的

光與影的變化就如同曲子樂句的強弱

一張畫作的故事就如同曲子的詮釋

而構圖編排留白就如同音樂的rit.或休止符

>>我也很喜歡看光的照射和陰影

>>而這也好難畫哦

沒錯~的確很難抓

尤其又得考慮配色與諧和度的時候

我不太喜歡去研究一張作品所存在的"意義"

哪幅畫沒有存在的意義?不是因意義而生?

喜歡畫畫的原因不為什麼

喜歡不假思索的用畫筆觸碰打底的紙張

所暈出的那輪廓漸層

如此而已

米開朗基羅曾說

雕像原本就存在大理石裡面

我只是把它周圍的石頭清掉而已

有時繪畫也真的是很天份的問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嗯!! 我超愛莫內和梵谷的畫作

但我的畫風跟他們有點落差

(可見並不一定喜歡什麼樣的畫風或畫作就會朝這方面創作)

繪畫與音樂是息息相關的

光與影的變化就如同曲子樂句的強弱

一張畫作的故事就如同曲子的詮釋

而構圖編排留白就如同音樂的rit.或休止符

>>我也很喜歡看光的照射和陰影

>>而這也好難畫哦

沒錯~的確很難抓

尤其又得考慮配色與諧和度的時候

我不太喜歡去研究一張作品所存在的"意義"

哪幅畫沒有存在的意義?不是因意義而生?

喜歡畫畫的原因不為什麼

喜歡不假思索的用畫筆觸碰打底的紙張

所暈出的那輪廓漸層

如此而已

米開朗基羅曾說

雕像原本就存在大理石裡面

我只是把它周圍的石頭清掉而已

有時繪畫也真的是很天份的問題

說的好 阿

繪畫跟音樂的關係阿><

哈哈哈哈哈哈= =

我大部分的畫

它存在的意義就是

不讓我被盪.......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9 months later...

我覺得觀念和獨創性才是一件藝術品的精神

其次當然還有他的藝術表現、以及藝術家自己說明的「故事」......等等

眼光是可以經由大量的觀展和閱讀培養的

我覺得剛開始應該多到大型美術館

像是北美館、國美館、當代美術館

諸如此類的場所

因為這些作品勢必是經由篩選出來

也許不能完全保證是一時之選

但應該也不會差太多

一開始也許可以憑感覺

每次看完展覽選出幾樣自己覺得不錯的作品

分析好在哪裡?

紀錄做久了(閱讀同時並行)

時間累積久了

會吸引你注意力的東西

自然層次就不一樣了

我覺得藝術像學問一樣

多接觸 自然就會有收穫

每種領域都有它廣大無邊之處

從主觀的喜歡晉升到理性的評估

需要很大的功夫

不是一般隨口耍耍嘴皮子就可以自稱藝評家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months later...

在當今藝術拍賣盛行之下

逐漸啟發我新的觀點

現在我看待藝術品的方式

其實比較回歸原創,以及與自己的對話

當你看到那種莫名奇妙醜不拉機毫無意義的畫,可以被拍賣出3300萬英鎊

這不是告訴我們"因為那幅畫有這個價值",而可能只是因為這幅畫是大師在發生某件事情後所畫的東西,或者是這幅畫是大師轉型時所畫的東西,然後會被人自由心證說,這些人又發現了什麼偉大的想法。= =""

當後現代文化的作品充斥市場,一切的東西過度被商業化時,隨然可能讓我們的社會可能更美

但真正具有原創性與人文性的作品可能就會被商業化的浪潮所淹

評價的標準出現層級化現象,某個層次就要用某種主流方式評論,而蘇富比的拍賣品就要用高級的評價方式(但卻不一定具有意義)評價

過於清楚的分野看似正常運作互不相干,但這樣的結構下,很多事實與觀點會被淹沒,對我來說這並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這完全是建立在以族群為基礎所建立的評斷標準,而忽略了個人的想法。

評斷的標準不再是外表,而是更具有深度以及故事性的內容

但外表就不重要了?

外表的評斷標準依然是很難界定的一種東西

也許我今天在這裡看到學生的作品,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來作者可能偷懶,或者是技巧不佳

但如果他們的作品本身有很棒的想法或者是與自己的對話,我依然會認同這件作品的價值

有一些人就算偷懶,還是可以把東西表現的很好,我不會對這種人降低評價,因為他有這個本事

但該如何評斷大師?

有些大師的作品偷懶到一種極致,我可不認為這是什麼有意境的行為

至今令我印象深刻的,依然是一個全國知名的畫框師傅所跟我說的話‧‧‧‧一個國內知名的畫家,在某段時間的做畫風格變淡了,很多藝術評論家大為讚賞他的轉變,講的天花亂墜。實際上卻只是因為他沒有錢買顏料.....

所以當我在觀看這些作品時,我可能會回歸到身為"人"的層面。這些人到底看見了什麼樣的景象?我不清楚

但我有權利去懷疑他們是否帶有戲孽社會的態度,畢竟從古至今不少藝術家一直都有著批判社會以及反社會的心態。當然,如果這些大師作品真的有料,一定能夠找到足跡。

一件作品的價值評斷,不能用一句"這是商業化成功的東西"來忽視作品本身的價值

這句話很取寵,但不是一個專業評論者該有的心態

以前的老大師,再巴洛克時期的一些知名畫家,本身的業務繁忙,甚至忙到需要開工作室找一堆人來幫他畫畫(可能自己起草稿,然後讓學生幫忙上色),這樣的作品是否還具有幾百萬英鎊的價值?這樣的評斷標準其實是基於"工藝美"(而且至少草稿是大師畫的),如果一個作品只是為了服務商業(幫貴族畫大頭照、玉照),那他的工藝技術就成為評斷標準,一個人如何用他的方法詮釋世界,進而造就特別的詮釋方式。

其餘剩下的,才是一個人的知名度與商業炒作手法

雖然看到作品的本質很重要(作品的本質與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以及事件有很大的關係)

但藝術說穿了其實沒什麼了不起,一個沒有人能定義的東西,建立在許多人對藝術的看法上,逐漸形成了一個多數人所定義的"藝術"

所以要我去做假評論,我其實也很樂意,只是要給我錢:E

我之前其實沒有很想要做哪一行,但在不斷的閱讀之後,我現在蠻想要進入藝術拍賣界,去滿足那些有錢人的自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ENA同學的想法挺有趣的

他當中所提到的許多藝術觀點跟我想的挺接近

其實搞藝術搞到現在,隱隱約約發現自己的藝術盡頭會是一場空

也許從藝術當中可以探究自我,訓練自己(就如同在學校時大家所講的那樣激勵人心)

"活著"並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藝術有如一個人的英雄生活,總有稀奇古怪的刺激事情,做了自我的英雄之後,殘酷的東西卻是,自己的才華以及能力不擊現實世界

在大家的世界裡我只是個小腳色。女人要自立自強,要勇於表達自己的這些話,現在反而壓迫著我。以前的我自認為是這麼有才華,對藝術有著這麼多的看法。跟同學在學校旁的路邊攤吃著小吃,幻想著大夢。讀了非常多的書,做了非常多的實驗。但現實似乎是,人們有的時候並不需要最好的,最有幫助的。

當我這樣想時,我的心靈已經開始墮落,我把心交給了老闆、雇主,我已經被掏空了(雖然我賺了不少錢)

ENA同學的想法很豐富年輕,唯一缺乏的只有歲月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