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長笛的故事


Recommended Posts

  記得十年前在電視螢光幕上,看見一位年輕可愛的大姐姐正在用長笛演奏一段「大黃蜂的飛行」,他就是曾經代言過櫻桃小丸子的范曉萱,那輕飄飄又急速得音符在樂譜上愉悅的跳著、跑著,台下聽者心情、思緒也跟著飛著、躍著,多神奇的創作啊!即刻我愛上那旋律了。

  兩年後的某一日,全家外出吃飯,偶然發現一家在三峽鎮新開的樂器行,我雙眼著迷的盯著裡頭兒的各式樂器,長笛、黑管、喇叭、提琴、有中國風的也有西洋風的,爸爸發覺我的表情像是渴望有一種屬於自己的才華,他輕步走進這家樂器行,老闆娘很親切,仔細說明各種樂器的特色和什麼人適合學怎樣的樂器,當她介紹到長笛,並秀了一隻樣品給我看,先是被長笛的銀亮外表捉住目光,再來聽覺也被它柔和有如妙女子的輕盈舞步所絆住,第一直覺就事想要擁有它。

  這是一段我與長笛結下的情緣,當爸爸走進去並幫我報名後,我清楚的了解到這是我正式進入音樂世界的關鍵點,然而樂器本身與學費並不便宜,我不敢抱持鬆懈心,但又急於欲馬上學到所有指法,以便吹出我盼望已久之「大黃蜂的飛行」,哪管這麼多的基礎練習和肺活量訓練,所以起初差點發生「三分鐘熱度」事件,兩、三個月過去覺得自己怎麼還在學音階的階段而感到煩躁,頓時間問自己:「我是真的想要學它嗎?」那時候我才小四,對於基礎的重要性並無很大的概念,一時的挫折感讓我畏縮了,不過那時心中還有一股不屈不撓的支持力量頂住我放棄的意念,那是源自於心靈世界中的天堂,天堂裡的天使揮動祂的魔棒,施下有恆心的咒語給我,因此我渡過了煎熬。

  在這個小鎮上,好像學音樂的人並不普遍,在我的學校裡面,大概一個班也才一到兩位受過正式的音樂教育,而且普遍學的是鋼琴,像我這種學「特殊」-長笛,除了我音樂班,在學校內尚未見著一位,就連在音樂班裡學長笛的人數也不出五位,「妳是本音樂教室長笛班的第二位學生。」老闆娘回答了我心中的疑問:究竟三峽鎮上有多少人在這裡學長笛?「現在是還沒有什麼知名度,我相信慢慢熬,名師會出高徒,所以妳要加油啊!」會的,我會加油的,向那首曲子邁進,老闆娘也告訴我大概再過一、兩年可能會在國家音樂廳的節目表中打上我們樂器行的名號出來,起初我還聽錯了呢!以為她是想在國家音樂廳辦學生音樂發表會,讓我心裡麻了一下,幸好不是我想的那樣,因為我還沒有準備好上台呀!

  民國八十六年的七月暑假,是我在我的音樂史上重要的一次體驗,因為我要上台了,帶著我努力一年後所結下的果實上台獻給爸爸、獻給媽媽、獻給所有家長以及聽眾。

  「清蓉,不要再跑來跑去了,馬上就輪妳了!」老師見我在場外和音樂班其他的同學玩鬧,忍不住出來趕我們進場準備,她生氣的原因是因為我穿著白裙和朋友跑跑跳跳,她怕我一不小心跌倒再上台的樣子會很難看啊!

  「現在為您演奏的是長笛獨奏,曲名是往事難忘,表演者何清蓉,指導老師、、、、、、鋼琴伴奏、、、、、、」我微笑式的出場,禮貌性的鞠躬,準備好動作向伴奏老師示意,便展開這一程「難忘」之行,曲名是往事難忘,顧名思義,一小段一小段的迴旋音律音階,送出又收回、送出又收回,音符像是在勾出聽者和演出者腦海心中最深處的記憶,人們隨著長笛與鋼琴散播在空氣中的八分音符不斷地回想,漸強漸弱、漸弱漸強、強強弱弱、弱弱強強、、、、、、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