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今年度大一生 全面篩檢憂鬱症


Recommended Posts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131/2/a10a.html

更新日期:2007/02/01 06:30 記者: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為降低大專院校學生自殺率,教育部昨天宣布,今年9月入學的新生,一律都要填憂鬱症及精神疾病量表;但也有家長團體擔心此舉是否違反人權、侵犯隱私,教育部表示,試辦迄今還沒有碰過拒填的情況,應該沒有問題。

教育部訓委會指出,教育部本月起推動校園學生憂鬱與自我傷害三級預防工作計畫,其中二級預防的重點就是「篩選高危險群」,除了針對已在校學生中,疑似憂鬱症患者予以篩檢外,並將對下一學年、即今年9月入學的大專生進行全面篩檢。

訓委會專門委員傅木龍表示,新生入學後,每個班級將排定一個時間,由專業的心理師、社工師或精神醫師主持憂鬱症量表的填寫工作,填寫之前都有專業的解說,保障其正確性;篩出的高風險群,將建立「高關懷群檔案」,進行長期追蹤及介入輔導。

教育部官員強調,憂鬱症量表的填寫沒有強制性,但原則上希望人人都填,會對未填的

學生再說明,說服其填寫,「按我們試辦的經驗,沒有學生拒絕填寫。」

但台北市家長教育成長協會理事長林文虎就沒有這麼樂觀,他表示,台灣這個社會對精神官能障礙或憂鬱症患者都不是很友善,他也擔心,若資料外洩,反而會影響學生在校園的正常求學,甚至未來的再升學及就業。

林文虎認為,即使只是憂鬱症量表的填寫,也一定要經過學生本人及監護人的同意,不能強迫,以免侵犯學生的人權及隱私權。也有學生認為,教育部要篩檢自殺高危險群,首先要避免把這些人在學生群體中「標記」出來,否則只會給學生更大的壓力,「原來不會自殺的人都跑去自殺了。」

大家對於這篇文章的看法是什麼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基本上

國人對憂鬱症這種病並不了解

尤其是大人會不能接受

大人會很排斥去做一些治療(像是吃藥)

因為以前的醫學大都是生理

心理方面是比較少的

在外國看心理醫生心理諮商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事

但是在國內

可能是傳統觀念的影響

好像看心理醫生就是"發瘋"一樣

其實我不擔心這算不算侵犯隱私

會覺得侵犯隱私我覺得是非常糟糕的觀念

因為家長團體覺得是侵犯隱私是因為他們認為"憂鬱症是不名譽的"

但是如果感冒被發現他們就不會說是侵犯隱私

因為感冒好像比較平常?

然後我覺得林文虎他說的話是屁話

因為他應該要導正社會風氣

讓國人不用異樣眼光看這個病

而不是躲起來畏畏縮縮的

讓"這種病是不名譽的"錯誤觀念在國人心中繼續蔓延

唔...

以他的發言

我真的不知道家長教育成長協會"成長"在哪裡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我是沒看過那份表示怎樣

不過我昨的大部分的憂鬱症測驗

是可以控制結果的= ="

因為那很容易看出來怎樣選會比較憂鬱

所以也就是說你可以讓自己填出來的答案變的不憂鬱...

篩檢憂鬱症是很重要

但是目前的老師們對這方面的知識嚴重不足

會產生很多誤解和溝通上的麻煩

像是會說....."憂鬱症?就別想太多阿?快樂一點麻!"

這會令憂鬱症患者很無言

因為他們的問題就是沒辦法快樂

如果他們可以快樂就不會是憂鬱症了囧

講的比做的輕鬆Orz

而且我覺得就算是輔導老師有時候也是太弱了...

弄到我現在很不喜歡輔導老師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有填過喔~大一的時候~那時絕得很好玩~

不過我忘記分數是怎樣的,可是我好像是屬於不會得憂鬱症的~

而且還蠻樂天派滴~可是她們說要半年填一次會比較好~

因為現在沒事不代表你今年就不會得憂鬱症呢~

憂鬱症能及時發現的話就少了很多自殺的人口囉~

我是很支持調查這種東西~畢竟現在壓力越來越大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