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縱樂與困惑》:明代中國社會的兩面


Recommended Posts

這是之前在「本版方向」討論串裡討論到的,用書來討論議題的討論方式(時代就不挑兩岸美日了,不過我也是挑生活相關題材:「消費」)

我先提供書籍資料,那我是不想提供摘要,然後我自己也不是很會帶討論,我就把我自己設定的標題大概打出來就好了,看看大家會不會有什麼想法(再者說打太多自大家看很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書名:《縱樂與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

相關資料:(自己看網頁)http://www.linkingbooks.com.tw/basic/basic_cart_default.asp?ProductID=6105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如果看過卡爾維諾的《帕洛瑪先生》的同學應該隊於本書的編排會心一笑,本書的章節劃分模式是:「冬、春、夏、秋」,以四季將民代中國商業的模式和商人文化給鋪陳出來,以下各以幾行介紹一章節,喔對,這本書的章節劃分不是亂抄亂想的,他是用明末的地方縣志,徽州附近的窮鄉「歙縣」的《歙縣縣志》為藍本,在本書的規畫中,年代不重要,皇帝也不重要,就像是《帕洛瑪先生》一樣,這是一本明代一般小市民的工作日誌,在這本書裡,帝力於我何有哉?

  • 冬:冬是一個完美的時節,所有的作物和人民都照著自然的規律進行,正如同明初中國在太祖的洪武規劃下人民安居樂業在「里甲制」之下,所有人民歸化在不同的戶等中,離開家超過30英哩之處就要接受盤查,交付里正給的證明書才可以行動,大家男耕女織勞心勞力為自己的生活以及社會穩定努力,在「冬」中,勞動的人們辛勤的將一年工作的成果存在穀倉中,在「冬」的氣氛中,人民安土重遷因而社會穩定。
  • 春:春天萬物繁衍,這是個不祥的預兆,世界萬物開始脫離的自然規律,正如同明政府從「春」開始,慢慢失去了對於社會的控制能力,洪武、永樂兩朝的累積在一次次的天災人禍中消耗殆盡,政府沒有辦法控制社會該往哪裡走,只好轉而向仕紳合作,但是仕紳家裡也沒錢造橋鋪路,這時候明政府開始和商人妥協,有讀過書的同學一定都以為中國商人地位低落,明太祖和其他開國皇帝都差不多,禁止商人穿華美的衣服,只能穿黑袍子
    但是問題就是明政府沒錢,在地方和中央需要很多的商業資本挹注,政府開始和商人合作之後,商人介入地方行政和社會文化,以前商人穿衣服很麻煩,因為他就是有錢買好衣服,但是皇帝不准他穿出來,這樣的結果就是商人得穿「兩件式」的衣服--用黑袍子把高級衣服遮住,但是沒想到「春」中,商人這樣的穿著居然開始引領時代風潮,就像現在每一季每一季都有新款時裝一樣,明代上至朝廷顯貴下至市井小民大家都很注意「流行」,至於大家都很喜歡談的「明清科舉」對於商人子弟來說只是一個護身符,大家都知道沒錢你說你自己再聰明都不可能讀書,之前不是說過明代商人不能穿好衣服嗎,那商人怎麼引領潮流呢?簡單,去考個生員在家鄉當鄉紳就好了,有生員資格之後馬上從「四民之末」榮登「四民之首」,你高興穿啥就穿啥
    「春」末尾的時候,中國的印刷術開始影響文明發展,朱元璋的「大誥」(法典的一種)被縮節成簡單的版本送印刷廠印刷,明代的印刷工業也在政府的大量需求下成長,不單單是出現了尋找「宋版書」的藏書家,而明代最大的消費圖書消費品就是.... 《四書》、《四書集註》,這理由也很簡單,參考書一向賣的最好
  • 夏:夏是最混亂的季節,不單單萬物不照自然規律運作,他們甚至有了閒情逸致自己亂砍殺起來,明帝國的夏天混亂程度難以想像,社會內部的商人已經帶著其他階層的人民脫離政府的控制,連其他社會階層的人們也脫離社會控制,在蘇州,以前大家有所為「男耕女織」的說法,但是蘇州這個絲綢工業大城裡整天都有幾百個絲織工匠窩在城門洞裡等生意上門;松江這個棉布工業大城光算只負責壓布「踹布坊」,就有工匠萬名,雲南挖銅礦,每個礦區都有「工人十萬」,而原本徽州的農民大家都勤奮的種植茶葉,現在大家改行到外地去當四民之末的商人
    夏天最混亂的現像莫過於鈔票崩潰,明代本來繼承元制也發行紙鈔,但是元代的貨幣崩潰已經讓人民失去對於紙幣的信心了,剛好在雲南挖到了銀礦,民間就自行把銀當作鈔票使用,洪武皇帝對此十分不悅,他一度暫停雲南銀礦的開採試圖挽救紙幣的威信,但是沒想到政府自己不挖中國銀況,老百姓就去挖墨西哥銀礦,西班牙人占領馬尼拉之後沒有物資補給,只好向中國人買,但是中國商人啥也不要就是要西班牙銀幣(於是中國出現了「洋銀」以及其後的「現大洋」的說法),這種對銀幣的需求讓馬尼拉自己沒銀幣用中國人還一直要,為了阻止銀幣外流西班牙人火了派軍船去砲轟走私重地福建月港,但是問題還是不能解決,西班牙人只能每隔幾年就殺一次中國人洩恨,但不論怎麼說,崩潰的鈔票制度最後明政府也只能讓步,改以銀收稅,成認了銀的合法地位。
    夏天時中國的印刷產業高度發展,中國的報紙雛形也開始發展,當然中國原本就有「邸報」這種類似當代政府公報的東西經由傳遞系統給不同地區的官員看,但人們對於新聞的需求也很大,這時京師出現了「派報房」自己買通驛遞抄錄抵報給一般老百姓看,抵報的商業化其實是驛遞商業化的一部分,明代中晚期之後,中國各地的人都可以自由旅行,什麼三十里里甲制早就沒那玩意了,大家都聽過《徐霞客遊記》吧?這位老兄就是買了一份官方地圖「大明一統誌」四處遊玩,但是他後來發現官方地圖時在太虛了,就去買了幾本明代的《Taipei Walker》--旅遊書來用,他自己還比較了當十幾種旅遊書的版本,其中最好的版本當然就是會沿途標出當地名產的,這不用想也知道。介紹完這幾種明代的商業書之後,最後在介紹明代賣第二好的書籍,這種書現在還有,就是占卜書,他會告訴你雲長什麼樣子是什麼東西,或者是太陽星星走到哪是什麼意義,啊反正大家自己去翻翻星座書就知道了,這種書普遍的很而且每本書都附贈插圖,自古到今皆然
  • 秋:秋是肅殺的季節,這個季節裡,1644年滿州入關,「政府」這玩意就掛了,不過我們之前已經說過了,在美金面前每個政府都是平等的,所以作者把那先令人感傷的時代悲劇拿掉,告訴我們明代商業的最後一幕
    在這一幕中,之前追隨著商人流行的文人雅士看到朝廷滅亡每個人都.... 當然不是爭的當什麼史可法,活命要緊,鈔票要緊啊!很多文人裝扮成商人的樣子避難出城躲避清軍的追捕,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刻.... 管他什麼危難啊,你不知道裝扮成商人也需要很大的勇氣嗎?腰纏十萬貫到揚州可以花的很爽快,但是走在鄉間小路就等著被搶,這些商人... 喔不是文人們其中有人全身家當都被搶得一乾二淨差點丟了性命,少數中於混到清朝大事底定之後逃回鄉中,發現自己除了地契之外啥都沒有,不過還好有地契,一切都是可以東山再起的
    最後,還記得高中學的那個張岱大大嗎?他不就跟大家說他今日想起昔日的豪奢,往如一場夢,是謂「陶俺夢憶」嗎?在他筆下的明代繁華似錦,但是他也和那些保守的老先生一樣,認為明代的覆亡,就是因為商業過度發展,大家不遵守聖人的道理才會滅亡,連他這個放蕩形骸的人都這樣認為了,明代的商業文明到這也算是結束了.....

.... 當然不是真的結束,還記得那些打扮常商人模樣逃難的文人嗎?商人在大明朝的最後階段拯救了整個文化,於是到了清代,商業文化和文明隨著清政府對於政制的高壓統治,對社會的影響力也就更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道看完上一段對於書的概略介紹之後大家有什麼想法

  • 明朝到底是一個到處都是「感謝又多活了一天」的朝臣和遍地錦衣衛組成的世界,還是由商人、奢侈的皇宮、政府組成的消費天堂?
  • 古代世界都是一成不變的嗎?明代被譽為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最盛的朝代,但是看看明代的真實面貌,他到底是一個和我們現代一樣是一個框架處處被打破,規矩天天有人重寫的時代,還是歷史課本說的一個千年不變的「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老大帝國呢?
  • 每本歷史課本都說皇帝奢侈浪費造成國力消耗滅亡,但是光看明代的「印刷業」和「絲織業」這兩條,奢侈,真的是浪費國力嗎?資本累積需要大量消費或者是大量剝削,在初期的農業社會,不靠皇帝、政府的鋪張,哪裡會有繁盛的經濟呢?奢華,真的是錯嗎?
  • 「全球化」是現在的故事嗎?現在被人視為洪水猛獸的「全球化」在明代是不是也被當成洪水猛獸呢?是我們的心態還停留在明代嗎?
  • 以上的故事另外一個討論是大陸很流行的史學五朵金花--「資本主義形成」問題,中國共產黨早期為了要證明自己可以進步到資本主義社會,從郭末若把資本主義社會定在「民國」一路拉到胡繩的「明清」,最後結論居然是在「戰國時代」或者是「宋代」就有「資本主義萌芽期」,看完明朝人對「資本累積」的態度,學過政治經濟學的朋友們還會相信什麼「資本主義萌芽期」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5 months later...
  • 1 month later...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