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假想自己是教育部長會改革什麼


Recommended Posts

天阿

說到台灣的教育體制大概大家都是滔滔不絕

因為我們都是受害者:p

來開個先聲好了

台灣的教育基本上效法歐美

但常常聽說畫虎不成反類犬

事實也正是如此

這一扯又要說到咱們的孔先生

真不知是幫了我們還是害了我們

教導我們儒生文化

再加上漢武帝幫他幫腔的獨尊儒術

搞的大家都認為書生才是真正能出頭天的行業

一直到現在大家都還如此瘋狂的相信著

可惜的是歐美不太信這套

所以歐美教育體制下來的小孩子

都是照著他們的興趣走

喜歡什麼就讀什麼

真正喜歡唸書的人才上大學

所以你看到的老外精英們是真的愛唸書

不是像台灣的大多數是被逼迫著唸書

我相信行行出狀元

但我不覺得我們的爸媽信

國民義務教育九年出來後

大家面對的是更多的書唸不完

唸了也不一定是自己的興趣

不唸就是被社會說輸在起跑點上

歐美的觀念在台灣根本不適用

圓的積木放不進方的洞裡

何苦這樣亂學一通

不如從根本來思考台灣人到底需要什麼

講半天就是

台灣人的觀念不改

教育不改

台灣的未來沒競爭力

難聽一點就是

等著被大陸合併

變成下一個香港!

(每句都是真心話阿~:(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想接爛攤子...

打死不當教育部長...(想到以前...)

我還是喜歡以前的教育方式...

雖然有點痛苦...

但是有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要怎麼樣就怎麼樣的...

仿歐美...

看到優點部份就忽視它的缺點

自由學習

想學什麼就學什麼

那如果我今天就是不想學呢?

我就是對那些全部都沒有興趣

要怎麼處置?

選擇...

在台灣

我看到把選擇權放給學生的結果

整個就是慘。

你(妳)知道你(妳)想要什麼了嗎?

有多少的學生後悔自己選錯類組?

有多少學生抱怨自己的工作與之前所學的無關?

嚷嚷著何必浪費那些時間跟金錢在一個未來用不到的科目上。

有時候看著學生們努力爭取自由、權力

真的覺得很無奈...

自己已經有那個資格享受那些自由和權力了嗎?

怎麼我看到的都是

"給你(妳)們方便你(妳)們卻給我隨便。"

----------------------------------------------------------------------------------------------------------------------------------

以上的言論有點偏激...

這是由我對目前教育制度的失望所造成的

請大家多多包含...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想實行精英培訓計畫是相當重要的,國內的學生大多缺少遠見,不知道國家未來的隱憂在哪,想想對岸一鳴驚人的發展速度,想要擁有與他們匹敵的能力,則要從國家的精英培訓開始,從國繼上找到國家的立足點,灌輸國民普遍的世界觀,畢竟,一切都在於"遠見"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會當個威權的教育部長

因為我覺得我們的教育需要嚴厲整治一番...

首先砍掉那些浪費社會資源的無實質意義大學

恢復大部分的舊教材 (ex:國中數學) (本人現在被三角函數折磨得很慘)

還要提升國中基測的難度

(我這屆的第一次不知道為什麼一直被罵太難...明明就比平常模考再稍稍簡單了一點)

也要砍掉一些莫名奇妙的高中 (畢竟勉強去讀高中還不如讀高職有意義吧?)

國文&英文從國中就該要有作文 不會寫就乾脆不要畢業好了

社會科必須有在課本裡找不到答案的申論題

理科必須致力於培養學生思考能力 但不管怎樣運算能力還是希望能兼顧

最好還能強制高中生選修第二外語

而技職教育的部份希望提供更多硬體設施的補助

(我是不知道目前這方面的情況怎麼樣啦..."聽說"職校補助其實很多就是了)

讓每個人有一項真正專精的技術 並儘可能涉獵其他相關能力

一切最終目的要讓臺灣的高等教育只剩下真正的菁英份子

人生目標不在於讀書的人則可以不受歧視地發展自己的一技之長

(最近聽到一些事情讓我深深覺得有些高中生的嘴實在是...貝戈戈= =)

跟4樓不同的是,我會被嚷著「學童壓力過大」的家長轟下臺xd

總之臺灣人喜歡也習慣安逸穩定...不管做什麼改革都會先被亂罵一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或者是有哪些教育政策是很好的!!!???

我覺得一綱多本的本意是很好的

知識不是說一兩本書讀完就能擁有的東西

以前大家都只有那一本國編本,好像上面說的東西就算,不管對錯只要寫在上面就是真理,幾乎跟聖經一樣,大家都信仰國編本,考試高分就好,誰care有沒有學到東西.

多種版本出來後可以讓大家知道同樣的知識是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情況,舉例,實驗,實作去學習,到最後擁有它,讓它變成自己的東西,

倘若你誇張的去把全部版本都拿來K,然後批評這個政策有多差勁,家長的錢花多兇,小孩子多累,教育部長跟相關單位又能說什麼?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注重邏輯 思考能力

寫作倒是不勉強,外文能力(雖然我的英文真的非常爛...)

還有校外教學、演講...我覺得培養國際觀也很重要

然後剩的差不多沒什麼異議(望天)

歐美的教育套在台灣根本狗屁不通 越搞越糟

所以我想不用艷羨ˊˇˋ

-------------------------------------------------------------------------

後來想了想,其實國編版也沒什麼不好

因為每個人唸的都一樣,再怎麼讀不就是同一種版本,想要比人家好就要自己去找別的東西來充實。反而促進自發唸書的風氣,我覺得這樣很好。不過當然有利有弊。所以比較跟不上全球化的趨勢,一綱多本的好處在於有更多靈活的內容,但我覺得唸書還是要自發性,自己來比起哪種版本重要的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想接爛攤子...

打死不當教育部長...(想到以前...)

恩...

立場別太極端喔,

不是每個人都覺得教改很爛。

(但是少之又少倒是真的)

-----------------------------------------------------

就以一個教育部長來說,

我覺得會先聽聽看學生的意見,

他們是「受教者」,

他們的意願當然是第一位,

但是也不能全盤照學生的思考模式走,

學生群應該是不會想得太遠,

就以考慮到未來整體發展來看,

當然我也贊成所謂的多元教育,

「行行出狀元」,

但受到傳統儒家思想影響,

我們的父母並不吃這一套,

也因為他們經歷過40年代到60年代,

深知讀書的未來有多巨大,

但卻沒想到現在和那時已經截然不同,

以前受高等教育的人不多,

只要稍高的學歷,

大公司就重金聘請,

所以他們認為讀書就是未來賺大錢,

而現在,

國民普遍教育說實話實在是很高,

大學畢業生數都數不清,

如果堅持讀書這條出路的話,

未來的競爭力將會大幅度下降,

更何況未來全球化將到達極致,

你就算得到台灣第一在世界上也不見得排的上名,

讀書的出路就又更顯得狹小。

相對於其他行業,

父母們並不普遍認為可以有好的發展,

也就是說他們認為不能賺大錢,

但有這種想法是正常的,

因為年代關係,

儘管大多數父母目前已經初步開明化,

但勸戒語氣大多仍然是:

「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吧,要做工也行,只要你不怕累不怕丟臉的話。」

言下之意雖然好似認為讀書並不一定是唯一出路,

但實際上又包含反諷語調,

說的好似做工就是沒出息似的,

而我覺的這整句話從根本就錯了,

哪一個偉大的建築師不是從親手蓋房子開始打基礎的?

不從基本工做起未來怎有一番成就?

總而言之,

教育,

就要多元化、興趣化、專業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從制度面上做的改革,

畢竟有限,甚至徒勞。

(教改11年了,本來想解決的問題還是沒解決)

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對教材、師資做一些調整

但不要過分強調。

最主要的還是得借用各種管道影響社會

(媒體、網路、教改團體...etc.)

讓那些家長與學校教師能夠真正了解教育部政策的目的與意義,

自整個社會思想面上做改革。

不過這也許是可說不可做吧=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套ㄧ句教授說過的話

要證明自己是對的,ㄧ本書就夠了。

要證明自己是錯的,請多看幾本書。

是這樣沒錯...

但是有時候會越讀越亂耶...

我覺得既然要一鋼多版,

但不能拿時間.拿學生當實驗品,

核准自然要嚴點吧...

以前本人國中讀自然科某版本的書,

被害的超慘!

我問過老師,為啥咪課本跟自修寫的不一樣?

老師給我一句:以課本為主o

後來我知道是課本寫錯了,差點跟老師翻桌o

(= x "=老師當假的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