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薄一波的孙子薄瓜瓜


Recommended Posts

boguagua.jpg

薄瓜瓜,18岁,中共元老薄一波的孙子,其父是现任商务部长薄熙来,他现在英国牛津大学读书。

他看上去不像一个多么彻底的无神论者,也不像有一天把脚翘在躺椅上发号施令的导演,他难道像是某位作家吗?或者职业马术教练?我们从一个18岁的年轻人身上能看到他的未来吗,那座甚至还未开始设计只有一些想象的建筑?

和想象中一样,英国正是那种阴霾郁结的天气,雨常常冷得让人想到这里是异乡。但薄瓜瓜对此很满意。对他来说,这就是最理想的天空。

有时候未来会在一瞬间打动你。虽然你并不知道那是什么。12岁那年薄瓜瓜打定主意要到英国来上学,那是他第一个改写未来的决定。在北京,他甚至不肯学英文课,因为老师的发音在他看来很不标准。而习惯自己作出判断和选择,是80年代生人的一个标志。

9月,瓜瓜将进入牛津大学就读PPE(政治经济哲学)专业。中学时代结束了,一个少年也将代之以对世界开始发言的青年。即使在相对还封闭些的中国,这个年龄的年轻人已经在灵光闪动,薄瓜瓜在英国,他写了一本书,《Uncommonwealth》,来预告自己的出现。以英文、插图、诗句、宣言构造而成的实验品。

几乎没有几个中国孩子能在十几岁时打上学校橄榄球队的后翼,因为似乎没有一个校长喜欢看自己的学生在草地上打群架一样滚来滚去,所以瓜瓜抱球触线那一刻的感觉,别人不太容易感同身受。同样地,他还是学校马术队队长这件事,对于国内的同龄人也很陌生。他会在讲出准确的形容词时伴以无声的响指,来强调话语节奏,他会跳街舞,对探戈大赞其酷,他会告诉你在看电影时他已经想到导演是如何调配现场,摄影镜头如何运动之类,但马上他又会说技术其实并不重要,眼和心的敏感才最难达到。

有人担心他变成一个英国绅士吗?他也曾在云南大理一个人背包旅行的途中,见到那些穷苦的人,他们生活中唯一的乐趣是看看电视,从那些小孩子眼睛里看不到太多意识流动。他喜欢中国古代道家的《易经》,也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他好奇上帝是否存在,当然,他很肯定地认为并没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在某处担任上帝。他认为数学也是一种文学,它有多少理科的特性就有多少文科的特性——“从前的哲学家都是数学家啊!”

作为一个18岁的青年,薄瓜瓜好像已经拥有很多了:红色家庭,良好的教育背景,自控力,对艺术和整个世界的热情,强烈的个性和自我调节的稳定剂,并且,在离他最近的未来,他将不要某一个职业来限制自己,不要朝九晚五,每个月领一份薪水,他要拥有各种能力去改变社会,他要浪漫的生活。

Q+A:

Q: 如果有3个起死回生的名额,你给谁?

A: 首先从个人角度,那当然是我的姥爷。离开个人角度,我会把第一个名额给费尔巴哈,他是德国最后一个伟大的古典主义哲学家。然后我想,第二我会让远古时代的一个人复活,不管是谁,比如古希腊或古罗马时代的人,我很想看看那时的人是什么样子。

第三个我不能说,我要留着,等某一天我需要的时候,遇到某种情况要寻求一个人的意见时,那时候我正好可以让那个人复活。

Q: 你最想通过的一条法案?

A: 也许是一个自由法。这个法可能没有什么具体内容,就是关于自由的,比如在一个时期内取消一切法律。我想看看在这种状态下社会是什么样子。

Q: 如果你是小学校长,头三项改革是什么?

A: 第一,我觉得老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让他们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理想,而不是以某个班级的名义鼓励他们去做事。

还有每个老师都应当把学生看得和自己一样平等。

第三,不要以某一个硬性标准去衡量学生。

比如学习好不好,体育好不好,如果你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将来做一个成功的人,对社会有用,那就要关注他们的个人精神,完善自己的品德。

Q: 你最期待的一项发明?

A: 我小时候看《机器猫》,里边好多东西我都不想要,但是我想要一个什么呢,就是最简单的一个,那个工具箱,当你想要任何东西时,就可以在工具箱里找到说明书之类的,然后自己动手把它做出来。

Q: 你最不想活在哪个朝代?

A: 最不想活在有朝代之前的那个时代。实际上很多朝代我都愿意去看看,尤其是清末,虽然国家很乱,但是感觉乱世出英豪,那时的人都很杰出,他们更有机会做出不同寻常的事业。

附薄家其他家庭成员情况:

薄熙永---薄一波长子,中国光大集团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

薄熙来---薄一波次子,中国商务部部长。

薄熙成---薄一波三子,北京六合饭店管理公司董事长。

谷开来---薄熙来之妻,北京开来律师所所长。

郑耀文---薄一波女婿,中国驻丹麦大使

另外,薄瓜瓜的外公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核心领导者,中国“两弹一星”工程的奠基人,中共党内唯一大学生出身的将军,原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谷景生少将。

外婆范承秀是范仲淹的后代,抗战时期太行山区著名的才女

1103756225_wZaqtC.jpg

谷景生将军

464fc70c02000epg

薄瓜瓜与外祖母范承秀

U398P1T1D2874183F21DT20040216130124.jpg

薄熙来

L1010469.redu%20JPG_4UeRxe7nALeW.jpg

谷开来

g-l_2fJit6XS65Pn.jpg

父子

大家如何看这些“红色贵族”?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對呀!為啥要叫「瓜瓜」?

通常疊字的不是多是小名嗎?

这是香港记者的专访,有他名字的由来。

【明报专讯】薄瓜瓜,中国老革命家薄一波的孙儿。现任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的爱子。母亲谷开来,也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二九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谷景生先生的骨肉。系出革命之家,长於新中国,瓜瓜在长辈培育下,也真有一股独特的气质流於脸上。这是我与他第一次见面的感觉,这个长得俊俏,一双大眼活灵灵的小伙子,倒未见有骄、娇二气存在,书卷气倒是浓浓的流散出来。我是一个在中国地区以外生活的人,没有见过太多,但却听得太多,中国的高干子弟怎样怎样横蛮。是担心,老革命家以血肉灌溉而成的新中国,接棒人接不上手。我们希望新中国的年轻人都是好样的,能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就怕不是!所以,我好奇於这个出身於老革命家家庭的孩子,是怎样成长的?我希望看到「希望」。

薄熙来儿子 谷景生外孙

我好奇於「瓜瓜」为什麼叫「瓜瓜」。「不知道,是妈妈改的,我不知道有什麼特别意思。我家的小朋友就是叫瓜瓜、果果,真是这麼个名字。」17岁的薄瓜瓜,说话还带点孩子气,但谨慎,客气中流露一丝警惕。尤其提到父亲薄熙来。

「我是在姥爷(谷景生)家长大的,由满月起便是他们带我。」3岁入空军幼儿园、6岁入北京景山学校,全都是姥爷的意思。

不想爸妈吗?「绝对没有Family day。」这是瓜瓜说得很坚定的一句话:「我不需要用更多时间去跟爸爸相处,亲情不是用时间去釐定的。」

一个被视为既幸福、又有「高干子弟」身分的17岁孩子,怎样去看他没有Family day的感受?是家教吧!亲人都是革命家,国大於家,便是这个生活圈子的人最接受的思想。

自幼与父分隔 两心总相连

大孝孝於国,小孝孝於家,被视为形式性的孝顺,并不存在於这个家庭内。

为国家便是最重要的了。瓜瓜并没有把接触不到父亲视作遗憾的事。

由小到大,每回见父亲,瓜瓜都受到浓浓的父爱围拢。因为,他总看到父亲对自己笑。

只要见到瓜瓜,薄熙来的温柔便会全部释放出来。平日就是不太严肃,也表现出一板一眼的部长,看到儿子便会觉得眼睛成了一条缝儿。最爱与儿子打上一架,一招天马流星拳,小孩又对父亲耍上一指功。就是分隔两地住,孩子要跟妈妈住大连,还是跟爸爸住北京,都是在猜拳游戏中定下来。

一家三口都是思想型,情长久,尤其亲情更是永远、一生的。所以,当我问瓜瓜:「如果父母都跌下水去,你救哪一个?」他眼也不眨便说:「两个都救,如果救不到,我会跳下水去陪他们,死死生生都在一起。」想像不到,一个三口之家,最近一次相约游商场,与上一次叙天伦的时间竟然相隔7年长,也可以这麼融合。

「是骨肉情呀!我姥爷(谷景生)与妈妈都是这样亲的。」原来真有受到影响。这个影响薄瓜瓜最大的人,是我们广东人叫作外公的谷老。

谷老於1929年投身中国革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70多年,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是一个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都立有大功的好同志。

「人生的精彩与否不能拿功名来衡量,因为功名可以建立, 更可以剽窃编造。若想生命延续不灭,也不可用功名在社会上进行繁衍。特别是做过一些事情,有了回忆历史资格的人,历史属於国家、炎黄子孙千秋万代和人类文化,绝不属於哪个个人。」在有崇高共产主义思想的谷老身边长大的瓜瓜,自小受到的,是俭朴与不求名利的思想影响。「姥爷爱作诗,我也爱作诗,他鼓励我自强自力。」

在北京小学著名的沉重作业压迫下,瓜瓜却是极轻松的一个。

「我从不带功课回家,所有作业都在学校完成。姥爷鼓励我多点参加课外活动,遇上犯错了,也只是给我讲道理、讲修养、点评是非关系。我遇到这个情,便会写一篇文章自我检查,反省本身的错误。」

谷老要孩子保持尊严,他觉得有尊严的人,才更懂得尊重他人。「姥爷常说,一个人没有尊严,没有人格,何谈国家尊严与国格,人必须像尊重成年人一样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敬这个世界。」这种宽松又一丝不苟的教育方法,令瓜瓜有自信,也更有自己的主见。

12岁负笈英国 母撰教材托怀

我记得,五六岁以前,我都不肯跟英文老师学讲英文,我总觉得他们讲得语音不正确。我学东西,视基础为最重要的一环,一定要练好基本功,如果不好的,我宁愿不学。」姥爷对瓜瓜最大的影响,是在於情感、气质和做人的心态。

「姥爷是一个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人,思想全面,中西结合恰到好处。」一个有思想的孩子,对被动式的处理,往往有一股不自觉的反叛意识。

只有11岁的瓜瓜,便觉得上初中一年级课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学校的功课讲得太慢,在学校吃不饱知识。」瓜瓜开始希望有人能帮助他,提供一个有挑战性的环境让他学习。

姥爷与妈妈谷开来开始为他找寻适合的学府。

英国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这所培养邱吉尔、尼赫鲁等十多位世界杰出人物,具有500年独特传统的公立学校,是谷老希望瓜瓜能进入的。

可惜联系失败,公学的大门没有为他打开。

只是瓜瓜已决定到英国闯天下。当public school向他开门,瓜瓜在谷老支持下,毅然离开北京的家,来英国一个偏远地区学习,那年,瓜瓜只有12岁。

经过3个月的语言学习,他进入了派波威克(papplewick)预备学校,开始过宿生生活。

「很不习惯呀!虽然一切都是新鲜的,但是,没有家的感觉,减退了他内心的雀跃。

「学校管理好严格,初入校两周时间内,我不能与家人通电话,手机是严禁使用的,一旦查到马上没收,两周之後才可以申请每周10分钟的通话时间,学校想以强硬的管理,让学生迅速建立心理上的独立。」

这是瓜瓜第一次与家人分别这麼长的时间。

「甚至连声音也听不到,我好想妈妈!我习惯与妈妈商量事情的。所以,一周之内,便给母亲发了七八十封电邮。」慈母何尝不念离巢乳燕。谷开来在瓜瓜出发之前,花了好长时间为他整理了大批书本精读撮要。这位律师妈妈,运用自己所学,为孩子编撰了一套「公民教材」:「内中包括读和写,世界哲学史、历史全都有,由古希腊一直撰写到现代,涵盖了哲学、艺术、文化,一切可写的,妈妈都给我写上。」

这份教材,可算是瓜瓜生命中最重要的财富,是母亲以她最伟大的爱去写给孩子的。家中的长辈,每个都是瓜瓜心中的榜样。

姥爷对瓜瓜影响最大,妈妈在心理上是最亲近的;父亲是他心中的英雄,人隔万里远,两心总相连,父与子从没有距离感,因为,他一直看到父亲努力为国家工作,他看到一切父亲实干得到的成就,父亲在他心中。

奋发夺佳绩 成哈罗第一中国学生

17岁的今天,瓜瓜送给自己一本书,他创作了《Uncommonwealth》,还有不同的著作。

「我想在18岁生日前完成它,我记录了自己对潮流、对时尚的思考,文字、图片都是我的意念,我希望完成一个立体与直观的作品。」

在书本中,瓜瓜提到了自己不愿做名牌的奴隶的意念。

大连是全国名牌服装的汇聚处,薄熙来当大连市长的时候,对时装市场的发展也极为注重,儿子瓜瓜却对名牌服装有他另一套的运用看法。

「我不反对名牌,但如果一个人太追求名牌,我便不认同,名牌子是用来炫耀的,不要被名牌和物欲封杀心灵,这是一种不应有的消费文化。」要做名牌的主人,而不是名牌做主导,这是瓜瓜的想法:「无论做任何事,在任何情况下,人都要拥有自我。」

对於瓜瓜而言,既在英国读书,他便要用坚毅的心去学习,要打入英国的最高学府,这是他的心愿。

11岁不被哈罗公学收为学生,但在两年後,瓜瓜只有13岁时,便以7A2B成绩再考哈罗,更得到哈罗收为学生,这是该校500年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大陆的学生。

16岁,瓜瓜在英国已住了4年,正在专心为考入牛津或剑桥,打一场大硬仗。

姥爷突然病故,对於几天前还在与姥爷通信的瓜瓜而言,这是一个令他悲痛欲绝的消息。以成绩回报对他期望甚殷的谷老,他最敬爱的人,是瓜瓜最大的心愿。最後,他成功了。2006年9月,他便可以进入牛津PPE专业(政经哲)就读。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个人觉得

薄熙来会是中国政治改革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

我也觉得,不过我不认为是他个人

而是他们的那一个时代的,现代的领导者。

出生于政治动荡,激励的冲突中

也接受过所谓的新民主时期的教化,也都是英美系,不是苏联系(指的是留学)

肯定会在他们这一代当政主政的时候产生变化。

不过在国内演变应该不会太过于激烈

在外部竞争就很难说了,难免会造成军事对抗或者贸易战争。

薄熙来应该是总书记或者总理的候选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