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這種高鐵,你們敢搭嗎?


Recommended Posts

有點恐怖!

不過~~

現在搭高鐵也只是"流行"吧!

很多人都說~

沒坐過當然要坐坐看~

不過~!

或許它的時間很快~

但是卻不一定是最好的!

據說~!

死了比照台鐵對吧!?

可是死狀可能會比台鐵慘耶!!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想...

要坐高鐵

一年之內去坐比較安全

因為這一年內跟行駛有關的人員是日本人...

一年之後換台灣人囧

錯 駕駛是法國人..

換台灣人安全性才高阿

真不知道你們在想什麼

別忘了語言語言語言語言語言語言!!!!

用母語(國語)調度絕對比一堆不同國籍的用英文進行通話來的安全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雖然這樣~還是有許多不怕死的人願意挑戰這可怕的高鐵~

舉例來說:家父買了10張高鐵車站

我也買了張票考完期末考要坐回家阿

其實這不是什麼安全性不安全性的問題

安全性是有

只是被媒體過度的誇大

(想想那個聯合重工出品的三秒從300KM煞車的笑話...問題是現在還是一堆人相信那個鬼話連篇)

三秒從三百減速到零 你當新幹線的乘客都是飛行員就是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years later...
補充一點

嗯 不是想要引戰

不過請去罵使用高鐵日本車的同時

去翻一下當初的合約

當初台灣高鐵團隊所提出的原始設計是ICE+TGV

這種組合可以說是全球僅有

政府則提出了一則但書在合約裡

"如果在中華民國90年6月 ICE+TGV系統組合之列車在全球仍沒有實際商業運轉的實例,則改採用有實際運轉經驗之系統運行"

各位還想繼續罵700系嘛?

雖說現在回這篇已經晚很多,但我還是來說說我的看法。當初的ICE+TGV是採用推拉式(如台鐵之pp),這類車其實不適合使用於台灣、日本這種海島,因為站距短,以目前台灣各縣市一站的情形,兩戰之間距離約2x公里,推拉式列車在加速與檢肅上不如電聯車(EMU),想像一下搭台鐵pp和捷運電車加速的感覺就能知道電聯車加速性能教優,在此情況下就算每站停靠仍可達到200公里以上的速度,目前即使每站停的列車也能從0加速至260在檢肅也不會誤點,剛開始有人質疑台灣高鐵站設太多,還沒加速到200公里就得檢肅停車,這是使用動力集中式列車才有的情形,若以現在使用電聯車就無此狀況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雖說現在回這篇已經晚很多,但我還是來說說我的看法。當初的ICE+TGV是採用推拉式(如台鐵之pp),這類車其實不適合使用於台灣、日本這種海島,因為站距短,以目前台灣各縣市一站的情形,兩戰之間距離約2x公里,推拉式列車在加速與檢肅上不如電聯車(EMU),想像一下搭台鐵pp和捷運電車加速的感覺就能知道電聯車加速性能教優,在此情況下就算每站停靠仍可達到200公里以上的速度,目前即使每站停的列車也能從0加速至260在檢肅也不會誤點,剛開始有人質疑台灣高鐵站設太多,還沒加速到200公里就得檢肅停車,這是使用動力集中式列車才有的情形,若以現在使用電聯車就無此狀況了。

且ice於1997年發生重大事故,從第一條高鐵(日本東海道新幹線)1964年通車至今45年來第一次的傷亡紀錄,我想台灣高鐵會改用新幹線也和此事件有關,在來921當時日本是第一個對台灣救援的國家,他們向台灣說明他們新幹線的零事故紀錄,因此在安全性考量下就選擇日本新幹線了。當然高鐵可以改進的空間還是很大的,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PP和EMU的加速性能,並沒有一定的分別,主要關鍵在於機電設計

美國高鐵Acela是推拉式列車,加速度卻非常快,可達到每秒2.2km/h

單輛機車的馬達功率有4662.5千瓦,頭尾機車之間更只有六節車廂

所以加速度非常快是正常的,台灣高鐵700T的加速度也才每秒2.0km/h

(在東海道新幹線和山陽新幹線運轉的N700加速度每秒2.6km/h)

不過Acela因為設計上有缺失,許多優越的性能就無法徹底發揮

最後要強調的是,PP和EMU都是屬於動力分散系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請問一下原來的歐規車在哪呢?據說早在民國88年歐洲就已經將台灣的ICE+TGV這個無營運經驗的列車設計好了且在歐洲試過車速度達315KM/H,後來我國轉向新幹線,那這些沒賣來台灣的車歐洲有拿來作為其他用途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PP和EMU的加速性能,並沒有一定的分別,主要關鍵在於機電設計

美國高鐵Acela是推拉式列車,加速度卻非常快,可達到每秒2.2km/h

單輛機車的馬達功率有4662.5千瓦,頭尾機車之間更只有六節車廂

所以加速度非常快是正常的,台灣高鐵700T的加速度也才每秒2.0km/h

(在東海道新幹線和山陽新幹線運轉的N700加速度每秒2.6km/h)

不過Acela因為設計上有缺失,許多優越的性能就無法徹底發揮

最後要強調的是,PP和EMU都是屬於動力分散系統

插個問題

美國高鐵的Acela列車因為設計上有缺失 許多優越的性能無法徹底發揮

是有什麼設計上的缺陷嗎?

另外

PP(推拉式列車)雖然不少人以為它是動力集中式

但以"動力配置"的層面來說 嚴格上應該是屬於動力分散式(頭尾各1輛動車 共2輛)

也就是說 編組內有2輛動車(含)以上

或是將電力動車3項基本元件"駕駛室 集電弓 馬達" 分散在編組內各車廂的

應該算是動力分散式列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歐洲會出事是因為他們直接拿原本的就有軌道稍微修改一下就變成高鐵軌道

所以沿路上都會有平交道之類的.不像日本新幹線是另外自己新建一條線且完全排除有其他物體進入軌道區間的.如果排除一些平交道事故的話.歐規的高鐵也說不上有任何危險地方可言.上次新幹線就在地震中嚴重出軌(朱鷺925號).還好沒出大事要不然也會死的很難看.

插個問題

美國高鐵的Acela列車因為設計上有缺失 許多優越的性能無法徹底發揮

是有什麼設計上的缺陷嗎?

記得沒錯的話ACELA好像是先頭動力車跑到後來發現底盤有龜裂的情形.所以乾脆全部廢車.存活大概只有5~6年

之前微軟做的MSTS有這一款車.感覺開起來還蠻舒服的.竟然會因為這種鳥原因而退陣.令人不勝唏噓.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歐洲會出事是因為他們直接拿原本的就有軌道稍微修改一下就變成高鐵軌道

所以沿路上都會有平交道之類的.不像日本新幹線是另外自己新建一條線且完全排除有其他物體進入軌道區間的.如果排除一些平交道事故的話.歐規的高鐵也說不上有任何危險地方可言.上次新幹線就在地震中嚴重出軌(朱鷺925號).還好沒出大事要不然也會死的很難看.

高速化的鐵路 如果路線全程都沒有平交道的話 安全性會比較高!!!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的伯伯本來在中華工程工作,他說在民國63年就有人開始研究在台灣蓋高速鐵路,最先的想法市將台鐵改標準軌、去除平交道來當高速鐵路跑,可是後來才發現弄這個的錢和蓋一條薪路線差不多,所以後來就採日本新幹線的方式新建新的幹線來營運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美國高鐵的Acela列車因為設計上有缺失 許多優越的性能無法徹底發揮

是有什麼設計上的缺陷嗎?

Acela採用TGV機電系統,性能算是非常優越

不過美國擅自更改設計,改到最後問題很多

Acela是傾斜式列車,理論上車廂寬度不能太寬,但是美國卻把寬度加大

這樣傾斜角度會受到限制,行駛速度也無法提升很多

rdu大提到的底盤龜裂,還有轉向架破裂等問題,原因是車太重

Acela的車體外殼非常堅固,很耐撞而且還可以防彈

當然這也是美國自己去加強的,因為美國對安全要求很嚴格

結果是車子太重,優越的性能就這樣浪費掉

話說台灣引進高速鐵路時,也很喜歡擅自更改設計

美國擅自更改設計的結果就是.....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Acela採用TGV機電系統,性能算是非常優越

不過美國擅自更改設計,改到最後問題很多

Acela是傾斜式列車,理論上車廂寬度不能太寬,但是美國卻把寬度加大

這樣傾斜角度會受到限制,行駛速度也無法提升很多

rdu大提到的底盤龜裂,還有轉向架破裂等問題,原因是車太重

Acela的車體外殼非常堅固,很耐撞而且還可以防彈

當然這也是美國自己去加強的,因為美國對安全要求很嚴格

結果是車子太重,優越的性能就這樣浪費掉

話說台灣引進高速鐵路時,也很喜歡擅自更改設計

美國擅自更改設計的結果就是.....

個人在這裡推薦一篇相關專文:

http://www.wretch.cc/blog/kibu/1706989

說真的 Acela的問題真的不只有這些 其實還一大堆!!!

看來我們高鐵真的要有Acela的"前車之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