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淚轉打系列】歷史或分析


Recommended Posts

  認識有名的思想家時,可能會因無法了解其思想內涵而弄得一頭霧水,接著除了讚嘆幾聲或者說幾句虛偽的恭維話之外,大概也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辦。我們可能不斷使用一些好用的哲學公式或激勵人心的智慧之語,卻未曾認真思考其中意涵,或者根本不了解哲學究竟是什麼。

  這個問題有必要正視,而這也是今天專業哲學家討論得相當熱烈的一個問題。一般所謂的「歐陸」傳統(主要是德國與法國)哲學家認為,若不訴諸西方思想史,根本就無法催生高明又純粹的哲學。像黑格爾就主張,只要經過適當的理解,就會發現哲學與哲學史乃一而二、二而一之物。

  此外,還有所謂的「盎格魯撒克遜」傳統哲學家,他們認為哲學的本質是概念分析與交互論證。

  乍看之下,兩邊陣營都沒有錯。我們可能會覺得,以哲學史為主幹的哲學陣營,若是少了辯論的火花激盪,真有可能傳承下去嗎?另一方面,以邏輯與分析為主幹的哲學陣營,若是只停留在問題的思考,不從哲學史獲得更多養分,會不會變得事倍功半?

  訴諸常識,在兩個「陣營」之間找出折衷點似乎是最好的辦法,本書也正是朝這個方向前進。

  卓越的科學家進入哲學競技場時,往往過於魯莽;草率忽略哲學史上種種哲學問題的結果,有時會帶來嚴重的災難。這是因為哲學反省在術語的使用上需要很高的精確度,尤其是關鍵術語,更要明確定義。人類使用的「自然」語言(法語、英語、德語等等)意義相當豐富而歧異,任意使用在哲學上,最後只會變得不知所云。例如,「sense」這個字可指意思或意義(特定脈絡下的特定「意義」),同時也包含其內在涵義(做為一種價值,例如「that makes sense」中的「sense」);但是,「sense」也可以當做感覺或感官(視覺、聽覺與觸覺等等)。

  有個趣聞軼事可以做為佐證,說明意義的釐清有多麼重要。有一天,某一所美國大學的教授開了一堂新課程「生命的意義」,大批學生爭先恐後來上課,因為校園裡最近有人自殺,大家都以為這名教授最後會圓滿說明「生命是否有意義」這個大問題。結果上課沒多久,學生就因大所失望而紛紛離席,原來教授要討論的是「生命的意義」這句話的文法與邏輯意義。

  這名教授要教的是分析哲學,這種哲學會不斷檢視並說明所用的詞彙,而且有耐心地推敲各個論點,以臻完全清晰之境。的確,如果有人相信,要有效討論許多嚴肅的重要問題卻不用事先進行任何準備,未免過於天真。我自己也很明白,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最後只會讓思緒變得更茫然。

  想要說明任何問題,應該只朝分析與論證的方向走嗎?這樣會有將手段變成目的的危險(論證一流,卻不知所為何來),而且有可能忽視哲學史帶給後人的啟發。

  另一方面,哲學是不是該以哲學史為一切的依歸?這樣會有複製與武斷的危險,例如「某某大師說……」、「笛卡兒說……」等等。批判心靈難道不重要嗎?努力思考不正是哲學的特色嗎?

  偉大的思想發展歷程絕對少不了分析,然而,任何一種哲學分析若不正視哲學史上的重要觀念,並且和思想大師對話,也會多走許多冤枉路。

----本文轉打自《父親的最後30堂哲學課》,第11課全文。

<作者簡介>

多明尼克‧賈尼科(Dominique Janicaud),1937年生,著名的法國哲學家,專研海德格哲學,1966年起任教於法國尼斯大學(University of Nice)。2002年8月,就在完成這本寫給女兒的哲學入門書隔天,死於心臟病發。他的著作包括:《希臘的神秘與藝術》(L'art et les mystères grecs)、《海德格在法國》(Heidegger en France)、《思想的陰影:海德格與政治思想》(L'ombre de cette pensèe:Heidegger et la pensèe politique)、《香榭麗舍上的亞里斯多德》(Aristote aux Champs-Élysèes)、《人能超越人性嗎?》(L'homme va-t-il dèpasser l'humain)。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研究哲學的人怎麼可能只念哲學史而不做概念分析,或者只做概念分析而不閱讀任何先人的理論。

前者不能算是在做哲學;後者做不起來。

我覺得這篇文章的結論只是在說:

"那件事,不要做哦!"

而那件事本來就沒有人在做=w=

另外,如果你沒有在三天之內補上一篇讓我滿意的想法,我就砍文。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第一點是,作者的建議顯然是想給予非哲學系但對哲學有接觸或有興趣的人(對象是他的女兒,如果自己女兒唸哲學系,似乎不須大費周章特別寫一篇入門書,因為學校的教材與教授教學應該就可以帶領她進入哲學世界),不可否認的,如果有人開始思考問題、以思考為興趣時,且也知道這是哲學所研究的東西,那就有可能只看重邏輯與一些分析理論、方法論,而完全忽略哲學史。你之所以認為「本來」就應該兼具,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因為你唸哲學自然會接觸到兩個範疇。另一種可能是,你或許誤會了作者所言「哲學史」的意涵,你所說的「先人理論」在我看來應該是可以歸類在「概念分析」的部分(而往往運用這些理論的同時,這些人並不在意哲學理論的承先啟後或是由誰提出來的,甚至是作些分析,例如在中世紀對哲學研究偏向於神學,於社會背景所能提供的思考對應到現代社會來作比較或甚至是創造、統合等等),而不是文中所注重哲學史該研究的範疇。而且我記得你也跟我說過,「哲學史」對一個剛接觸哲學的人並不重要(也許意味著不能先讀、或是對學習哲學並沒有幫助),而作者似乎是想表達學習哲學必須哲學史與概念分析、論證並重。

第二點是,哲學版版規與深藍總則似乎沒有提到要求「轉貼文章必須附上自己的意見才可以發文」。當然,這個回覆本身並不是對這篇文章的意見或轉貼理由的陳述,而只是作為一篇延伸回覆而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只覺得我沒有在這篇文章得到任何東西,你的文章才真的有東西

從一本書裡截一段打上來不太妥當,一個思想家之所以寫完一整本書才發行,應該是這一大串文字裡有完整的思想,而少任何一段都可能自相矛盾或甚至毫無意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第一點是,作者的建議顯然是想給予非哲學系但對哲學有接觸或有興趣的人(對象是他的女兒,如果自己女兒唸哲學系,似乎不須大費周章特別寫一篇入門書,因為學校的教材與教授教學應該就可以帶領她進入哲學世界),不可否認的,如果有人開始思考問題、以思考為興趣時,且也知道這是哲學所研究的東西,那就有可能只看重邏輯與一些分析理論、方法論,而完全忽略哲學史。你之所以認為「本來」就應該兼具,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因為你唸哲學自然會接觸到兩個範疇。另一種可能是,你或許誤會了作者所言「哲學史」的意涵,你所說的「先人理論」在我看來應該是可以歸類在「概念分析」的部分(而往往運用這些理論的同時,這些人並不在意哲學理論的承先啟後或是由誰提出來的,甚至是作些分析,例如在中世紀對哲學研究偏向於神學,於社會背景所能提供的思考對應到現代社會來作比較或甚至是創造、統合等等),而不是文中所注重哲學史該研究的範疇。而且我記得你也跟我說過,「哲學史」對一個剛接觸哲學的人並不重要(也許意味著不能先讀、或是對學習哲學並沒有幫助),而作者似乎是想表達學習哲學必須哲學史與概念分析、論證並重。

第二點是,哲學版版規與深藍總則似乎沒有提到要求「轉貼文章必須附上自己的意見才可以發文」。當然,這個回覆本身並不是對這篇文章的意見或轉貼理由的陳述,而只是作為一篇延伸回覆而已。

關於第二點,抱歉是我搞錯了:P

關於第一點。

看了你的回應"另一種可能是,你或許誤會了作者所言「哲學史」的意涵"之後,我想我的確有可能誤解它的意思,於是我把你PO的原文重看了一遍,並找出幾個可能是用來敘述你說的"作者所言「哲學史」的意涵"的段落:

一般所謂的「歐陸」傳統(主要是德國與法國)哲學家認為,若不訴諸西方思想史,根本就無法催生高明又純粹的哲學。像黑格爾就主張,只要經過適當的理解,就會發現哲學與哲學史乃一而二、二而一之物。

另一方面,以邏輯與分析為主幹的哲學陣營,若是只停留在問題的思考,不從哲學史獲得更多養分,會不會變得事倍功半?

想要說明任何問題,應該只朝分析與論證的方向走嗎?這樣會有將手段變成目的的危險(論證一流,卻不知所為何來),而且有可能忽視哲學史帶給後人的啟發。

任何一種哲學分析若不正視哲學史上的重要觀念,並且和思想大師對話,也會多走許多冤枉路。

老實說,我覺得作者根本就沒有對於爲什麼哲學史很重要做出明確的交代。

而我想,最好的解釋就是因為哲學史裡有過去的哲學理論。

當我說一個學生接觸哲學史,我是指這個學生對於以前的哲學家所提出來的哲學理論做了解和研究。

也就是說,我依然不認為研究哲學需要同時對哲學家的身家及社會背景做了解。

而我也不認為研究哲學需要同時了解以前的哲學家的理論對社會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對其他哲學理論造成的影響除外)。

所以,在我在這個主題的用詞中,「學習哲學史」是指「學習以前的哲學家的哲學理論」。

我相信這樣的語意應該跟原作者想表達的相去不遠。

而上一篇文中提到的我和原作者的一個分歧點在於,他似乎相信有人根本沒碰過相關哲學家的理論,就往哲學問題一頭栽進去

以邏輯與分析為主幹的哲學陣營,若是只停留在問題的思考,不從哲學史獲得更多養分...

作者這篇文章的批評對象,是學術圈裡的人。學術圈裡的人怎麼可能在不接觸相關哲學理論的情況下關起門來自己做研究。

所以,如果作者對於"學習哲學史"這個片語的意涵的理解和我一樣的話,那麼我覺得他在睜眼說瞎話。

不過這個結論顯然太扯,所以我接下來提供幾個可能性:

1.作者對於"學習哲學史"這個片語的意涵的理解和我一樣,而(分析哲學)學術圈裡真的有許多人不太鳥過去的哲學家在想些什麼(他們甚至只看過"蘇菲的世界")。

2.作者對於"學習哲學史"這個片語的意涵的理解和我不一樣。

如果實際的情況是1,那麼那些人的確該打,不過我不認為現在的分析哲學圈是這個樣子的。

所以比較可能的情況是2。前面說過,"學習哲學史就(只)是學習以前的哲學理論"只是我自己對於作者語意的推測。

而不幸的是,作者對於正確答案的提示少得可憐。如果2才是對的,我們可能得問問作者,在哲學史中除了以前的哲學理論之外,有些什麼東西是分析哲學家該重視卻丟在一邊的。

你在回覆裡有對這個部分做出解釋:

你所說的「先人理論」在我看來應該是可以歸類在「概念分析」的部分(而往往運用這些理論的同時,這些人並不在意哲學理論的承先啟後或是由誰提出來的,甚至是作些分析,例如在中世紀對哲學研究偏向於神學,於社會背景所能提供的思考對應到現代社會來作比較或甚至是創造、統合等等),而不是文中所注重哲學史該研究的範疇。

如果我對你的理解是對的,你所解釋的那些哲學史的重要元素似乎都落在我認為不重要的範圍之內。

而我認為那些東西不會是作者想要主張的哲學史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因為只要我把每一個相關的哲學理論的內容弄清楚,即使我對於哲學家的生平以及他對於及受到當代社會的影響(除了給予及來自其他哲學理論的影響之外)完全不了解,我的哲學研究還是不會變得"事倍功半",或者有"將手段變成目的的危險", 或者 "多走許多冤枉路"。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只覺得我沒有在這篇文章得到任何東西,你的文章才真的有東西

從一本書裡截一段打上來不太妥當,一個思想家之所以寫完一整本書才發行,應該是這一大串文字裡有完整的思想,而少任何一段都可能自相矛盾或甚至毫無意義

有沒有得到東西要看個人,比如說:

三姑六婆話家常

大捲:「我說阿~昨天在深藍看到那篇什麼歷史或分析的那玩意兒,我心都涼了~」

老包:「嗄?間歇性心臟麻痺嗎?」

大捲:「不是啦~我是說我有震撼到。」

熱帶狐:「果..果真?」

大捲:「對阿,我本來以為哲學就是一種故意要讓人看不懂的文字遊戲....」

大捲:「不過阿,原來還有這樣子的派系區分,我也一直覺得使用『誰誰誰說』這樣子的方法就是一種很好的研究方法,不過被這麼一說好像顯得沒什麼價值。」

老包:「好~我看破了!我要去唸哲學系!(燃燒狀)」

熱帶狐:「嗯!我也要!我們三個一起加油吧!」

大捲、熱帶狐、老包異口同聲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至於你說的斷章的部分,我認為仍然會有可以這麼做的可能,雖然這本書的確每一章有連結性,但我不是要介紹全部,而只是在兩個派系有所差異的這個章節做了分享,不過一本書到底該不該完整呈現、或是能不能取一個章節而不會造成認識上的誤差或是有矛盾,我想這應該沒辦法用幾句話或一些概念就能得到答案的。

關於第二點,抱歉是我搞錯了:P

關於第一點。

看了你的回應"另一種可能是,你或許誤會了作者所言「哲學史」的意涵"之後,我想我的確有可能誤解它的意思,於是我把你PO的原文重看了一遍,並找出幾個可能是用來敘述你說的"作者所言「哲學史」的意涵"的段落:

老實說,我覺得作者根本就沒有對於爲什麼哲學史很重要做出明確的交代。

而我想,最好的解釋就是因為哲學史裡有過去的哲學理論。

當我說一個學生接觸哲學史,我是指這個學生對於以前的哲學家所提出來的哲學理論做了解和研究。

也就是說,我依然不認為研究哲學需要同時對哲學家的身家及社會背景做了解。

而我也不認為研究哲學需要同時了解以前的哲學家的理論對社會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對其他哲學理論造成的影響除外)。

所以,在我在這個主題的用詞中,「學習哲學史」是指「學習以前的哲學家的哲學理論」。

我相信這樣的語意應該跟原作者想表達的相去不遠。

而上一篇文中提到的我和原作者的一個分歧點在於,他似乎相信有人根本沒碰過相關哲學家的理論,就往哲學問題一頭栽進去

作者這篇文章的批評對象,是學術圈裡的人。學術圈裡的人怎麼可能在不接觸相關哲學理論的情況下關起門來自己做研究。

所以,如果作者對於"學習哲學史"這個片語的意涵的理解和我一樣的話,那麼我覺得他在睜眼說瞎話。

不過這個結論顯然太扯,所以我接下來提供幾個可能性:

1.作者對於"學習哲學史"這個片語的意涵的理解和我一樣,而(分析哲學)學術圈裡真的有許多人不太鳥過去的哲學家在想些什麼(他們甚至只看過"蘇菲的世界")。

2.作者對於"學習哲學史"這個片語的意涵的理解和我不一樣。

如果實際的情況是1,那麼那些人的確該打,不過我不認為現在的分析哲學圈是這個樣子的。

所以比較可能的情況是2。前面說過,"學習哲學史就(只)是學習以前的哲學理論"只是我自己對於作者語意的推測。

而不幸的是,作者對於正確答案的提示少得可憐。如果2才是對的,我們可能得問問作者,在哲學史中除了以前的哲學理論之外,有些什麼東西是分析哲學家該重視卻丟在一邊的。

你在回覆裡有對這個部分做出解釋:

如果我對你的理解是對的,你所解釋的那些哲學史的重要元素似乎都落在我認為不重要的範圍之內。

而我認為那些東西不會是作者想要主張的哲學史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因為只要我把每一個相關的哲學理論的內容弄清楚,即使我對於哲學家的生平以及他對於及受到當代社會的影響(除了給予及來自其他哲學理論的影響之外)完全不了解,我的哲學研究還是不會變得"事倍功半",或者有"將手段變成目的的危險", 或者 "多走許多冤枉路"。

這不是我的專業,也很難做出深入的反駁。所以我提出幾個可能的差異:

比如說,也許歐陸學派對於哲學學習或成就重視在於利用過去哲學史中的哲學家理論來切入,或許對他們而言,每個個人的「哲學思想」完整的呈現是一個重要的事情,而在研究上,也以過去哲學史上的重要理論作為出發或是分析的基礎,或甚至是修正某某哲學家的理論而產生「新某某學派」這樣的思想、研究前後學派傳承間的差異或是影響因素,這對現在著手研究現代哲學也許有參考價值等等;而英美學派也許是,從提出一個問題作為出發,然後透過哲學研究,也許偶爾會引用過去的哲學理論,但依然是以自己的分析、論證為研究基礎,也就是說,也許是研究角度不同、研究方法不同。

另外,或許你學的是「西洋哲學」,所以自然在課程上有學到兩種學派重視的東西,也許在那些國家中的哲學教育,英美從理論開始入門,而十分強調邏輯、分析方法;而法、德則從各個時代的哲學家切入,進而學習各個學派的理論。

還有阿,對於一個領域的研究,雖然歷史進程對其研究核心(或所謂的學科的本質)並不重要,但那依然是個在旗下的範疇,因為去分析那些東西雖然不是哲學家的本業,但那也不會是歷史學家的工作,否則我不明白為何哲學系需要開哲學史的課程呢?為何不是直接是「歷史哲學理論」課程,然後只需要學理論內容不需要把身平、社會背景、甚至是學派的興起、鬥爭、在哲學界的地位放入教材內,因為那並不是學習哲學所重視的東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不是我的專業,也很難做出深入的反駁。所以我提出幾個可能的差異:

比如說,也許歐陸學派對於哲學學習或成就重視在於利用過去哲學史中的哲學家理論來切入,或許對他們而言,每個個人的「哲學思想」完整的呈現是一個重要的事情,而在研究上,也以過去哲學史上的重要理論作為出發或是分析的基礎,或甚至是修正某某哲學家的理論而產生「新某某學派」這樣的思想、研究前後學派傳承間的差異或是影響因素,這對現在著手研究現代哲學也許有參考價值等等;而英美學派也許是,從提出一個問題作為出發,然後透過哲學研究,也許偶爾會引用過去的哲學理論,但依然是以自己的分析、論證為研究基礎,也就是說,也許是研究角度不同、研究方法不同。

嗯,但是分析哲學家不只是"偶爾會引用過去的哲學理論"而已。

在做研究時,我們的確是先確定問題,再參考理論,不過一個認真的哲學家在試圖某個問題之前,也都會先把所有佔有一席之地的理論研究一番。

基本上我相信過去理論的重要性對於分析哲學家並不會比對於歐陸哲學家來得小。

PS: 我的簽名檔"本月最正哲學書"的作者就是一個分析哲學家,我想你也可以翻翻那本書。

另外,或許你學的是「西洋哲學」,所以自然在課程上有學到兩種學派重視的東西,也許在那些國家中的哲學教育,英美從理論開始入門,而十分強調邏輯、分析方法;而法、德則從各個時代的哲學家切入,進而學習各個學派的理論。

還有阿,對於一個領域的研究,雖然歷史進程對其研究核心(或所謂的學科的本質)並不重要,但那依然是個在旗下的範疇,因為去分析那些東西雖然不是哲學家的本業,但那也不會是歷史學家的工作,否則我不明白為何哲學系需要開哲學史的課程呢?為何不是直接是「歷史哲學理論」課程,然後只需要學理論內容不需要把身平、社會背景、甚至是學派的興起、鬥爭、在哲學界的地位放入教材內,因為那並不是學習哲學所重視的東西?

中正哲學系是分析哲學傾向很重的哲學系,我們有九成的課程都屬於分析哲學。但是在這樣的地方(在這個討論的脈絡下,我甚至可以說"如此極端的地方")我依然無法想像我們可以只研究哲學問題而不接觸哲學理論(或者只是偶爾讀一下)。

而在我們的大部分課程裡,多數的時間也都是花在討論各種哲學理論。

另外我想,哲學系開設哲學史的目的也是為了介紹哲學理論(還有各學派之間的辯論和理論在哲學界的地位),生平和當代社會不會是重點(就算在那樣的講授脈落下不得不提一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