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細菌分類的濫觴和演變


Recommended Posts

形態學時代

細菌是微生物學中的要角,有關其分類的探討可以從各種角度切入,但是最早期的細菌分類,純以形態特徵的區分為主。細菌分類經歷形態學、生理學及生化學、化學分類學、分子生物學等階段,目前已進展到一個嶄新的里程。

細菌不同於動植物,無法直接利用肉眼觀察其形態,因此研究方法有其獨特之處。研究細菌,首先須在無菌條件下操作,進行純化分離,藉此取得純菌株。除了無菌操作外,確立細菌純化分離方法的關鍵因素,包括培養皿的研製、利用洋菜配製培養基、滅菌釜的發明等。

1882 年,赫斯(W. Hesse)發現從紅藻萃取出來的多醣類物質,也就是俗稱的洋菜,適合做為培養基固化劑。他把這項發現告知柯霍(R. Koch)以後,不只促成柯霍分離出結核菌,也帶動此後微生物學研究的迅速發展。1887 年,貝特力(R.J. Petri)研發啟用培養皿,使得處理微生物不再是難事。

1884 年,革蘭(C. Gram)發明了革蘭氏染色法,進行組織內細菌分染。1890 年,羅福樂(F. Lffler)研創細菌鞭毛染色法,藉此完成了一些細菌鞭毛著生狀態的報告。革蘭和羅福樂的報告顯示,19 世紀晚期的攝影技術已經相當進步。細菌細胞的觀察辨認,也因顯微鏡的改良進步和染色法的開發應用而成為可能。類似上述觀察、培養和分離細菌的方法,也廣泛應用於研究其他的微生物。

德國植物學者柯恩(F. Cohn)原本從事植物生理,以及藻類和低等菌類的分類與形態研究,後來著手研究細菌。1872 年,他把細菌分為球菌、短桿菌、長桿菌和螺旋菌4群,並且記載了微球菌、細菌、桿菌、弧菌、螺旋菌、螺旋體等六屬。當時,柯恩把細菌定義為:

具有特定形態,不具葉綠體的細胞;利用分裂方式繁殖,以單細胞、絲狀細胞或集合體的方式生長。

在細菌分類系統不明確的年代,柯恩根據自身觀察並詳查當時文獻後指出,細菌的屬種與動植物的屬種不同,是以形態異同為依歸的形態屬、形態種。他認為日後釐清細菌細胞的形態和其他形質的關係以後,細菌屬種的概念才可望明確。他也察覺一般細菌和藍細菌類似之處,這對後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分類有指引的作用。

柯恩把細菌分為四群,並非只是把相同形態的集合在一起而已,而是根據廣泛研究與比對後歸納出來的結論。他認為以形態為基礎整理出的屬種與細菌的代謝、色素生成、病原性等的關聯,須待日後更多的研究才能釐清。值得一提的是,柯恩是枯草桿菌的命名者,他指出這種桿菌可產生孢子,孢子萌發後成為活細胞。他證實枯草桿菌的孢子具耐熱性,這是支持巴斯德(L. Pasteur)所提倡非自然發生說的有利證據。

柯霍從死於炭疽病的動物分離出細菌,將其培養且接種至健康動物後,發現可使健康動物感染炭疽病,而且可從遭受感染的動物體內分離出原來接種的細菌。所謂柯霍準則(Koch's postulates),亦即驗證細菌是病因的一系列步驟,乃由此而來。

柯恩相當肯定柯霍的炭疽病研究,他除了協助柯霍把病原菌命名為炭疽桿菌外,還發現炭疽桿菌與枯草桿菌具類似的形態,都會產生孢子,但是兩者當中只有炭疽桿菌是病原菌。因為有上述種種研究成果,杜錄思(G. Drews)在 1999 年撰文推崇柯恩是現代微生物學的始祖。

生理學與生化學時代

細菌形態簡單,不易藉之區分不同菌種,因此早在 19 世紀晚期,生理和生化性質已開始被採用為細菌分類的指標。

1889 年,貝傑林克(M.W. Beijerinck)以磷光素生成為基礎,設立發光細菌屬,這是最早把生化性質導入細菌分類的實例。他利用選擇培養基進行增菌培養,分離出定氮桿菌屬細菌,以及多種光合微生物和化合微生物。他也利用醣類發酵和硝酸還原進行當時名為產氣桿菌屬,如今已改名為腸內桿菌屬細菌的鑑定。1892 年,維諾格拉斯基(S. Winogradsky)以自營能力為指標,設立了亞硝酸單胞菌屬及亞硝酸桿菌屬。

麥古拉(M. Migula)是柯恩的研究伙伴,他於 1900 年發表《細菌系統》一書,其中記載約 1,300 種細菌,並提及明膠液化。麥古拉在該書中依照細胞內含硫粒和光合色素,把細菌分為真細菌及硫細菌。

1909 年,歐拉詹森(S. Orla-Jensen)調查細菌鞭毛著生位置和代謝,藉此把細菌分為頭端鞭毛類和周鞭毛類兩亞目。頭端鞭毛類包含球狀、桿狀和螺旋狀細菌,其中有運動能力的具有極鞭毛。周鞭毛類也包含球狀和桿狀細菌,但不含螺旋狀細菌,其中有運動能力的具有周鞭毛。

克魯維爾(A.J. Kluyver)是貝傑林克的接班人,他的研究主題是「微生物是什麼樣的生物?」,並以一般的微生物學觀點,廣泛進行研究。1924 年,克魯維爾發表了〈微生物代謝的統整與分歧〉一文,他也曾根據酵母的醣類發酵特性,進行醣類區分及定量。1933 年,他和帕坤(L.H.C. Perquin)共同發表了黴菌震盪培養,其實驗所用的克魯維爾三角瓶是通氣培養器材的始祖。

1936 年,克魯維爾和范尼爾(C.B. van Niel)根據細胞形態、運動性和營養方式,做了「細菌屬」的分類。這是一個類似元素周期表的組合,推測日後會發現的屬,則空欄以待。他們論及細菌演化,認為球菌是最簡單的細菌,由此演化出其他類別的細菌。這種觀點並不正確,但是他們標榜以一般微生物學觀點,嘗試把細菌分類與形態學和生化學結合一起的努力,仍然值得肯定。

1957 年,英國學者史尼斯(P.H.A. Sneath)把 18 世紀亞當森(M. Adanson)提倡的生物分類原理具體化,倡導數值分類學。亞當森對當時主流觀點,即林奈(C. von Linn^重視特定形質的觀點,抱持懷疑的看法。他主張應把所有形質視為等價(同等重要)。不過,數值分類開始風行是電腦發達以後的事情了。

數值分類表示相似度,有納入或不納入負的相符二類算式,前者是單純相符,後者如傑卡德式。二類算式都有人使用,其計算方法各有多種。

曾經盛極一時的數值分類,不再風行的理由如下。一、史尼斯指出用於數值分類的形質,須是利用相同方法取得的數據資料。然而不少研究實例,都是蒐集自不同文獻,利用不同方法獲得的數據資料來計算。二、如依據抗生素感受性之類的特定形質進行計算,悖離數值分類原理。三、依照數值分類建構的樹狀圖,大多無法以其他方法驗證其妥適性。

例如曾經有人根據 119 種性狀資料建構短桿菌群的數值分類樹狀圖,發現與利用化學分類(DNA 鹼基組成,DNA/DNA 相關性等)為依據所得到的分析結果,二者完全不具任何相關性。經改為只取用其中 57 種研判適用於數值分類的形質,重行分析建構的樹狀圖,則與化學分類的分析結果具有高度相關性。

細菌分類今後勢必愈來愈倚重電腦,但這與電腦用於傳統的細菌數值分類,不能混為一談。正如光學顯微鏡的發達對細菌分類帶來巨大影響,電子顯微鏡的發明及超薄切片技術的開發,使得吾人得以觀察細菌細胞的基本構造。位相差顯微鏡、微分干涉顯微鏡、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等的發明,也讓生物細胞變得更容易觀察,藉此可辨識原核和真核生物細胞的基本構造,並區分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差別。

1957 年,道夫提(E.C. Dougherty)經由鏡檢察覺,細菌細胞核比其他生物細胞核簡單,因而提議把細菌的細胞核稱為原核,其他生物的細胞核則稱為真核。

1962 年,史丹尼(R.Y. Stanier)和范尼爾共同發表的〈細菌概念〉,可說是有關微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集大成論文。該文指出細菌細胞是原核細胞,具有如下特徵:一、不具區隔細胞核和細胞質的細胞核膜;二、不具含有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相關酵素的機械構造;三、細胞核分裂屬於無絲分裂而非有絲分裂。史丹尼和范尼爾兩人以細胞構造相同性,印證了柯恩所推測細菌和藍細菌的近緣關係。

化學分類學時代

化學分類著重於研究 DNA、RNA、蛋白質等物質,以及其他維持生命所需細胞成分,藉此探討微生物的分類、鑑定和演化。最早的化學分類學研究,是藉由色素和精油的化學構造探討植物的類緣關係。1962 年,馬莫(J. Marmur)和杜提(P. Doty)把 DNA 鹼基組成導入細菌分類學的研究。後來 DNA/DNA 相關性、脂肪酸組成、磷脂質組成、醌型、酵素蛋白質電泳圖譜等,也陸續被採用為細菌分類的依據。

以下事例反映了化學分類學的發展:一、以探討 DNA、RNA、蛋白質和其他細胞成分為基礎的生化、分生和遺傳的發展進步,開啟了建立微生物的系統和相互關係的門路;二、儀器的開發進步,使得眾多樣品所含微量成分的分析得以在短時間內完成;三、電腦功能不斷強化,因而得以利用數理統計處理眾多數據;四、微生物保存方法的研發充實,使得原本不易保存的微生物,不再難以保存;五、菌株保存機構的增加和國際化,使得標準株和參考株不再難以取得。

早期學者常有想把自己分離的菌株與其他已發表的菌株作比較,卻苦於無從取得的情形。也有根據記載資料比較,認為明顯不同,俟取得菌株實際檢核比對後,卻發現並無兩樣。因此,菌株收集的充實對細菌分類學的研究有相當大的助益。

化學分類最重要成果之一,在於根據 DNA/DNA 相關性定義的「細菌種」概念,廣為細菌分類學者支持。1987 年,原名「國際系統細菌學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Systematic Bacteriology,簡稱 ICSB)」的「國際原核生物分類系統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Systematics of Prokaryotes,簡稱 ICSP)轄下某一特別部會,對於「細菌種」發表過類似見解:

一種細菌的親緣定義,在於所含菌株彼此間具 70% 或更高的 DNA/DNA 相關性,同時也具有攝氏五度或更低的 ΔTm 值。

把含有 DNA 的薄鹽溶液緩慢加熱至一定溫度以上時,該溶液在紫外光波長區的吸光值會開始不斷增大,繼續升溫至一定溫度後,吸光值就達恆定不再改變。吸光值增大是因 DNA 雙股螺旋構造受熱融解,變成單股 DNA 之故。吸光值增大的溫度區間之點溫度稱為 DNA 的熱變性溫度或融點 Tm ,ΔTm 意指兩菌株間的 Tm 差距。惟 ICSP 並未正式認可這一見解。

根據這一見解,不少以前被鑑定為同種的細菌株,陸續被指出其實並非同種。顯然,早期菌種中心收集的保存株,難免包含一些鑑定錯誤的。因此,種內菌株關係研究不夠充分的菌種,今後有必要以 DNA/DNA 相關性為依據進行檢討。

分子分類學時代

1965 年,查克勘得(E. Zuckerkandl)和保淩(L. Pauling)在其合著〈演化歷史的分子紀錄〉一文中,提出「資訊大分子」是生物演化的分子時鐘概念,由此開啟了分子分類學的序幕。資訊大分子是指負載遺傳訊息,或其轉譯訊息的大分子化合物,包括 DNA、RNA 和蛋白質。他們認為最合理、最普遍的演化系統,應完全根據資訊大分子提供的訊息來重建。

1968 年,日本學者木村(M. Kimura)以群聚遺傳學為依據,發表了「分子演化的中立理論」,藉由導入核酸置換率(Knuc),標示生物演化距離。這一學說使得沒有化石紀錄的微生物演化,成為可以探討論述的課題。

1987年,伍斯(C.R .Woese)的研究團隊利用 16S rRNA 目錄法,進行細菌演化系統的研究,由此建構出微生物的分子系統學。更早之前的 1979 年,堀(H. Hori)和小澤(S. Osawa)兩位日本學者,根據 5S rRNA 序列重建生物系統樹(包括細菌和人在內的形形色色生物),他們認為伍斯所指古細菌比真細菌出現晚,而且比真細菌接近真核生物,因此稱為後生細菌。

這一見解後來受到伍斯的認同,因此古細菌被改稱為古生物。伍斯研究團隊原本使用 SAB(不同菌株 16S rRNA 序列相似度)表示演化距離,後來改用木村所用的 Knuc。

微生物系統關係透過上述先驅性研究,愈來愈清楚。分子分類學發展給生物分類學帶來的最大影響,在於確認以往被認為處於生物最高階層的動物界、植物界和細菌三者之間,動植物比較相近,兩者都與細菌相距甚遠,因而有比「界」更高階的「域」的提議。原被稱為古細菌的原核生物,在演化路徑上其實與真細菌迥異,因此改稱古生物,自成一域。有關細菌系統的研究,已經有很多相關報告。

其中普羅提歐門細菌約略等同於革蘭氏陰性細菌,包括 α、β、γ、δ 和 ε 五群。

1968 年在東京舉行的第一屆世界微生物株保存會議中,柯威兒(R.R. Colwell)以海洋弧菌為例,提倡多元分類,也就是多方探討,把可能取得的實驗數據全部用於分類學研究。目前多元分類或多元探討,已經成為微生物分類學的廣泛用語。

其實早在 1970 年代,已經出現不少利用多元手法探討細菌分類的相關文獻,只是當時尚未使用多元分類之類的語彙而已。例如 1972 年,山形(K. Yamagata) 和駒形(K. Komagata)兩位日本學者曾根據細胞分裂模式、DNA 鹼基組成、細胞壁組成等研究數據,探討了棒狀桿菌中被歸類於不同屬群菌株的相互關係。

細菌分類學要素

柯宛(S.T. Cowan)是英國著名的細菌分類學者,他在 1965 年撰文指出,細菌分類包括分類(製作細菌分類體系,把各個細菌分類群擺置於能反映系統的階層)、鑑定(辨認分離株特徵,對照分類體系,決定分離株的分類位置)和命名(對分類群加以命名)三項要素。這三項要素其實有如雞尾酒般混合在一起,不易明確區分。1993 年,駒形綜觀細菌學發展,進一步提出細菌分類學除了分類、命名和鑑定外,應再加上系統(細菌的系統演化)的見解。

細菌學研究初期,分類體系尚未建立,細菌命名不具統整性。隨著研究逐漸進展,系統研究和鑑定實務兩條路線開始出現觀念落差。細菌分類基本上具有哲學和實務兩個面相,前者是分類和系統的研究,後者則是鑑定實務,兩者似有矛盾,其實是構成細菌分類的共同要素。細菌分類的健全茁壯,有賴分類、命名、鑑定和系統四個構成要素的均衡發展。

伯吉氏系統細菌學手冊

《伯吉氏系統細菌學手冊》(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簡稱 BMSB)是從事細菌分類鑑定不可或缺的檢索書,惟不少微生物學者並未充分了解這本書的性質,因此特別把它的由來簡單說明如下。

1915 年,美國細菌學家學會(已改名為美國微生物學會)總會為了做成科或屬層次的細菌分類綱要,通過成立以溫斯露(C.E.A. Winslow)為委員長的細菌特性分析及分類委員會。因為 1900 年以來,出現了溫斯露、周普(W. Zopf)、麥古拉、古陸斯(W. Kruse)、詹森(C.O. Jensen)等人建立的多套細菌分類系統,不知其中哪一套最適用。該會綜合檢討後,在 1917 年先發表了細菌分類建議綱要,繼而於 1920 年提出只及於科或屬層次分類的最終報告。

美國細菌學家學會為了進一步出版可以檢索至種的檢索書,於是成立了以伯吉(D.H. Bergey)為委員長的委員會。經過廣泛文獻調查,《伯吉氏鑑定細菌學手冊》(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簡稱 BMDB)初版在 1923 年問世,其中包含 13 科 94 屬。後來 2 ~ 8 版陸續於 1925、1930、1934、1939、1948、1957、1974 等年度出版,因會計問題,四版以後改由伯吉氏手冊信託(Bergey's Manual Trust)發行。

有鑒於細菌分類的蓬勃發展,伯吉氏手冊信託大幅更新內容,於 1984 年出版《伯吉氏系統細菌學手冊》第一卷。接著 1986 年出版第二卷,1989 年出版第三、四卷。

第一卷收錄了在基礎、醫學、工業等範疇占有重要地位的革蘭氏陰性細菌。第二卷收錄放線菌以外的革蘭氏陽性細菌。第三卷包含藍細菌和其他光合細菌、第一卷未收錄的革蘭氏陰性細菌、以及當時稱為古細菌如今已正名為古生物的微生物。第四卷收錄放線菌。1994 年,伯吉氏信託繼續出版以檢索為主的 BMDB 第九版,其中包含一些後來增加的新屬。

BMSB 第二版的第一、二卷已陸續於 2001 年與 2005 年出版,第一卷收錄古生物(甲烷生成者、高度好熱者、高度好鹽者等)、藍細菌等光合細菌,以及一些具特異性、大多棲息於極端環境中的細菌。第二卷收錄包含絕大多數種類革蘭氏陰性細菌的普羅提歐門細菌。

第二版 BMSB 內含許多細菌分類學相關用語,極具參考價值。因尚未全部出版,無法窺得全貌,惟知其與第一版不同處,在於以 16S rRNA 基因序列比對為基礎建構系統,做成分類層級,並把原核生物分為古生物域和細菌域,兩域分別包含二門和 23 門。

BMSB 廣為細菌分類學者和實務者使用,加上其執筆者有許多是 ICSP 所轄不同專門委員會的委員,因此這本書當然有它的權威性。然而必須認清的是,BMSB 並非公定書,因其發行者是伯吉手冊信託,而非 ICSP。ICSP 是國際上細菌分類、命名的公定機構,《國際系統演化微生物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簡稱 IJSEM;原名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簡稱 IJSB)是這機構發行的唯一期刊,有關細菌分類和命名,悉以 IJSEM 所載為準。

今後的細菌分類學

細菌分類學逐步發展,目前已走到包含形態、生理、生化、細胞、生態、遺傳、分子生物等多元範疇分類的時代,這種發展態勢今後應不致改變。

最近隨機增幅多型 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簡稱 RAPD)與增幅片段長度多型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簡稱 AFLP)分析法,以及其他基因體資訊解析法,被用於細菌分型、分類和演化的研究,也有報告論及這些方法所含問題。

以細菌分類學立場來看,這類方法的適用性,除了理論根據之外,尚須透過很多數據資料加以比對驗證。這些方法適合於什麼目的?適用於哪些分類層級?是否只適用於特定類別細菌?這些問題有待逐一加以探討。隨著微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日趨發展,新種微生物不斷被分離發表,今後微生物所含新機能勢必不斷地被發掘出來,微生物生態學研究也勢必持續展現新的風貌。

微生物分離株的保存相當重要,以前有多少具研究價值的微生物曾經被分離出來,已經難以估算,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目前收集於世界各國菌株保存中心的菌株,仍不算多,加上生物多樣性條約生效,微生物株轉移變得困難。因此,有必要透過互信互惠的國際合作研究,增加微生物株的流通性。

自然界中究竟有多少能培養的微生物,近年來蔚為話題。有一說法認為,尚未培養出來的微生物,占全部微生物的 95%,甚或是 99% 以上。存活但未能培養的微生物,也成為討論的話題。對於經核酸鹼基序列確認,但還沒分離的細菌,ICSP 允許先將其設立為相當於屬層級的候選者,然而規定一旦這類細菌被分離時,命名優先權屬於分離人,而非核酸鹼基序列發表人。如何把候選者分離,帶入實驗室研究,是今後細菌學的一個課題。至於如何把候選者和已知細菌的分類體系做有效的整合,則又是另一個課題。

細菌分類研究的起步晚於其他生物分類研究,但是經由柯恩及其後諸多微生物學者的接棒努力,細菌分類學研究進展顯著。雖然柯恩的名氣不如巴斯德與柯霍兩位同時代的微生物學者,但是他能在 130 年前,就已對細菌有相當程度的理解,並且預知了當前的發展,實在不簡單。

細菌分類研究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演變,看似斷斷續續,其中自始不變的是,確認細菌為生物,並且能敏銳地掌握牠們的各項特質。細菌和其他各類微生物,自有人類以來就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人類的生存。因此,人類在善加利用微生物之餘,千萬不要忘了微生物也是生物,也需要妥為保育。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6年12月,408期,58 ~ 67頁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