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 依 10 發表於 November 23,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November 23, 2006 Q:人類在地球上,地球在太陽系裡,太陽系在銀河中,銀河是宇宙的一部分...,那宇宙又在哪裡?再繼續延伸下去,最後到底是什麼?之前也問過一個台大的學生他說:妳也只是在討論無限大+1的問題而已當下有種忽然了解的感覺...但是後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了解了什麼...>"<後來我又問我爸...我爸說:所以才有人說"九重天,九重地。"這是在告訴我想這個問題只是庸人自擾而已嗎?>"<這個問題我已經想很多年了...(從國小開始...)有沒有好心的大人有答案?!----------------------------------------------------------------------------------------------------------------------------------恭喜地球科學版開版~(這是該在這裡恭喜的嗎?!)真的很開心有地科版!!(這個喜悅是無法解釋的!就是開心!)雖然以前有讀地科讀到淚流滿面的地步...但是我還是很喜歡地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清風明月 10 發表於 November 25,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November 25, 2006 !@#$%^&*這個主題感覺上有在別的版討論過的樣子我也對這個問題想了好一段時間 後來乾脆給自己一個理由......要想的事情太多了 不想也罷~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清新旋律 10 發表於 November 25,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November 25, 2006 我大概用宇宙的定義太深奧的來討論你的問題: 中國文字裏宇宙表示全部時間和空間的綜合--這是Wikipedia對他的闡釋。中國古代亦有諸多著作說「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可見宇宙一詞不僅僅是空間的代表,也是時間之屬。單就空間的角度而言,空間是包含在宇宙內的,而宇宙涵蓋了空間的概念。 以宇宙的大霹靂來說,大霹靂是「空間的膨脹」而非「在空間中膨脹」,故我們無法討論「宇宙所在的空間」,因為正確的敘述應該是「空間存在於宇宙」。大霹靂之前,是沒有空間存在的,以現在的科學角度來詮釋,宇宙之外應沒有空間的概念,我們也很難用任何語彙來描述「空間之外」,因此宇宙究竟是否能描述有「所在之處」都是個問題。也就因此,「延伸下去」四字也不是這麼容易使用的,因為宇宙已是「存在問題」延伸的極限。 好比氣球充氣而表面擴張,發生在每一個點上。 延伸閱讀:科學人2005年4月號,「你也誤會了大霹靂?」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赤月 10 發表於 November 25,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November 25, 2006 其實天文學的根基就是物理早期並沒有地科系這類只有物理系地科組所以有興趣這類問題可以找除了天文可以找物理相關書籍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清新旋律 10 發表於 November 25,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November 25, 2006 其實天文學的根基就是物理早期並沒有地科系這類只有物理系地科組所以有興趣這類問題可以找除了天文可以找物理相關書籍 我不知道該不該這樣說,但是天文學與物理學仍然是有不少差異的兩門學問,這並不是一個誰包含誰的問題。當然啦,這樣說也許大家都能接受:物理和天文用到的原理相近,只是所針對的對象不同。儘管嚴格來說,許多學術的範圍都是重疊甚至相同的,我們可以清楚的辨別他們,是因為他們著墨的地方不同。:p 另外,關於地球科學現在在大學系所的部份,有部分大學設有地質系、大氣系、海洋科學系......等,也有部分大學則是全數包含而成立「地球科學系」。 當然,一個問題可能會有很多種角度,也可能得到的答案不盡相同,建議樓主可以在物理版、即將成立的天文版嘗試發文,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宇文 依 10 發表於 November 26, 2006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November 26, 2006 其實我覺得 這問題比較像是哲學而不是科學耶然後有人跟我說這比較像科學不像哲學...(混亂ing)我也對這個問題想了好一段時間 後來乾脆給自己一個理由......要想的事情太多了 不想也罷~所以要放棄了嗎?>"<話說就算不知道也活的下去就是了... 我大概用宇宙的定義太深奧的來討論你的問題: 中國文字裏宇宙表示全部時間和空間的綜合--這是Wikipedia對他的闡釋。中國古代亦有諸多著作說「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可見宇宙一詞不僅僅是空間的代表,也是時間之屬。單就空間的角度而言,空間是包含在宇宙內的,而宇宙涵蓋了空間的概念。 以宇宙的大霹靂來說,大霹靂是「空間的膨脹」而非「在空間中膨脹」,故我們無法討論「宇宙所在的空間」,因為正確的敘述應該是「空間存在於宇宙」。大霹靂之前,是沒有空間存在的,以現在的科學角度來詮釋,宇宙之外應沒有空間的概念,我們也很難用任何語彙來描述「空間之外」,因此宇宙究竟是否能描述有「所在之處」都是個問題。也就因此,「延伸下去」四字也不是這麼容易使用的,因為宇宙已是「存在問題」延伸的極限。 好比氣球充氣而表面擴張,發生在每一個點上。 延伸閱讀:科學人2005年4月號,「你也誤會了大霹靂?」好像又懂了什麼...可是抓不住>"< 當然,一個問題可能會有很多種角度,也可能得到的答案不盡相同,建議樓主可以在物理版、即將成立的天文版嘗試發文,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這樣會不會有人嫌我太吵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極‧KID 11 發表於 December 13,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13, 2006 我想時光荏苒所表達的就是說 我們目前所知道的一個時空就只有"我們現在所在的宇宙"(下稱宇宙1)而已但是我們卻看不到宇宙1以外的事務 就是無法對宇宙1以外做任何的觀察所以我們不知道 到底是只有宇宙1 或是在宇宙1以外 還有其他的宇宙(空間)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Zeta 10 發表於 August 2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23, 2007 有人知道中國古代說的"九重天"是什麼意思九重天並不是飛的越高就越靠近九重天,九重天是指更高度的空間這是[大破譯]的說法:人類是生活在三度空間,而鬼,神,佛或是外星人就生活在高度空間,有辦法生活在高度空間的東西,就有辦法穿越時空而存在於越高度空間的,就越趨近於意識,離實體就越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EPOWER 10 發表於 October 29,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29, 2007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者,無也。老子《道德經》 宇宙誕生之前,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也沒有物質和能量。大約一百五十億年前,在這四大皆空的“無”中,一個體積無限小的點爆炸了。時空從這一刻開始,物質和能量也由此産生,這就是宇宙創生的大爆炸。 宇宙是廣漠空間和其中存在的各種天體以及彌漫物質的總稱。 宇宙是物質世界,它處於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中。 剛剛誕生的宇宙是熾熱、緻密的,隨著宇宙的迅速膨脹,其溫度迅速下降。最初的一秒鐘過後,宇宙的溫度降到約一百億度,這時的宇宙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形成的一鍋基本粒子湯。隨著這鍋湯繼續變冷,核反應開始發生,生成各種元素。這些物質的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來越大的團塊,並逐漸演化成星系、恒星和行星,在個別天體上還出現了生命現象。然後,能夠認識宇宙的人類終於誕生了。 在爆炸發生之前,宇宙內的所存物質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並濃縮成很小的體積,溫度極高,密度極大,之後發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質四散出擊,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後來相繼出現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這種不斷膨脹冷卻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宇宙的結構 宇宙由星系的巨大超星系團構成,星系周圍是大團看不見的空蕩蕩的太空。每個星系又包含了數以十億計的恒星,構成這些恒星的物質是一些小得看不見的粒子。質子、中子和電子是最普通的粒子,它們通常以原子的形式結合在一起。質子和中子由更小的粒子構成,它叫做誇克。宇宙是什麽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在中國有夸父追日的傳說,在傳說中,天地始是一片混沌,後來誇父累死之後,才混沌初開。在西方,有上帝造人的傳說,在上帝造人的七日之後,天地初開。一直到現在,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還在進行當中。面對浩淼無垠的宇宙,沒有人知道它來自哪里又將去向何方,而其中究竟隱藏著多麽巨大的秘密?這正是人類千百年,甚至數萬年來急於解開之謎。 對於宇宙是什麽概念這個問題,讓我們先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古人云,上下四方爲之宇,古往今來爲之宙(詳見《淮南子•原道訓》),按照物理學的觀點,上下四方是空間,也就是一個三度空間的概念,而古往今來是時間,是一個一空間的概念,所以,宇宙兩個字聯繫起來,是一個四度空間。可見古人對於宇宙的定義,是帶有樸素的唯物辯證法的觀點的。而按照現代的觀點,宇宙是指廣漠空間和其中存在的各種天體以及彌漫物質的總稱,並且宇宙是處於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之中的。也就是說人類目所能及的地方以及人類還沒有看到但是仍然存在的物質都是宇宙。 人類對宇宙認識進程,先從地球開始,再從地球伸展到太陽系,進而延展到銀河系,然後擴展到銀河外星系、總星系。 地球,在茫茫宇宙太空,它不過是太陽系大家庭一個普普通通的成員。地球與其他八位行星“兄弟”一起日夜繞著他們的“母親”——太陽旋轉,連同六十六顆“月球”般的衛士、神秘莫測的慧星、數以千計的小行星和無數的流星,組成太陽系。儘管太陽系有這麽多成員,但它所占的宇宙空間直徑僅一百二十億公里。比太陽系範圍更大的是銀河系。銀河系包括有一千多億顆“太陽”——恒星,所占宇宙空間直徑已達十萬光年。 銀河系並不是宇宙空間的盡頭。在銀河系之外,還有許許多多星系,人們管它們叫“銀河外星系”。天文學家已發現十億多個銀河外星系,每個銀河外星系都包含有幾億、幾百億甚至幾千億顆恒星和大量的星雲和星際物質。所有銀河外星系又構成更龐大的總星系。目前,通過射電望遠鏡和空間探測,已觀測到距離我們地球約二百億光年的一種似星非星的天體,取名“類星體”。這種天體的發現,把今天人類視線拓展到二百億光年的宇宙深空。 所以我們所說的宇宙是一個無限的概念。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EPOWER 10 發表於 October 29,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29, 2007 如想要了解九重天,九重地,可至三峽鎮白雞40之5號,去了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GN01700771 10 發表於 March 11,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11, 2008 九重天並不是飛的越高就越靠近九重天,九重天是指更高度的空間這是[大破譯]的說法:人類是生活在三度空間,而鬼,神,佛或是外星人就生活在高度空間,有辦法生活在高度空間的東西,就有辦法穿越時空而存在於越高度空間的,就越趨近於意識,離實體就越遠 或許有些古人想出了一些跟近代物理很類似的理論,只是他表達的無法被看懂。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