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教育 大一


Recommended Posts

杜正勝倡大一分院不分系

更新日期:2006/10/26 17:10 記者: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教育部長杜正勝上午參加「高中與大學交流對話會議」時,拿出53年前已故台大文學院長沈剛伯的文章,向大學、高中和家長團體代表,鼓吹「大一分院不分系招生」。

杜正勝引沈剛伯的說法:「文法商所修科目原可一樣,理工醫農應有的準備並無不同。所以新生入學,但分文理兩組便足,實無草率分系之必要」,強調大一不分系才是對大學最好的發展,可讓學生在基礎學科打下良好基礎。

由於大學法賦予大學招生自主權,杜正勝強調,制度的改變很複雜,他只是希望大學能把這個議題,提到校務會議中討論,他會尊重學校討論的結果。

杜正勝表示,53年前台大文學院長沈剛伯的想法,其實就是現在主張的大一不分系。讓學生進入大學後,用一年時間了解自己的專業興趣在哪裡。

他表示,大學最重要的基礎學科就是語文和數理邏輯,大一分院不分系,可以讓學生在大一階段把基礎學科打得更紮實。目前大一不分系在國內還算少數,教育部鼓勵大學試辦。

杜正勝說,成功大學教務處曾對南部學生作過調查,結果發現很多學生到了大三、大四,還有相當高比率覺得自己選錯科系,大一、大二生有這種想法的當然更多。

高中生剛進入大學,專業興趣還不穩定。杜正勝主張大學應該分院不分系招生,讓學生先在大學學習一年、專業興趣更清楚後,再決定自己要念哪個系。

這樣 真的是 好的政策嗎?

自認選錯科系的畢竟 是少部份

而且大家都成年了 應該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阿!

這樣是不是表示 高中要多念一年?= =#

真不想理會連"罄竹難書"都不會的教育部長...= =""

但是

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慧英上午表示,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應該用分數來決定。理想的大學招生,不但大一不該分系,最好連學院都不要分,學生大學畢業前再根據選修學分,決定從哪個學院畢業、拿什麼學位。

蕭慧英認為,大學生在大四畢業前,根據修課情況向學校申請用什麼系畢業就可以,根本不必分系分院。學生達不到學系規定,就拿不到某系學位。大學應該充分讓學生學習自己有興趣的東西,這才是學生、大學、國家三贏的作法。

倒是蠻有趣的說~感覺比現在自由許多

只是會蠻麻煩的吧~(學校作業方面)

教育問題 吵那麼久

再怎麼激烈

決定權仍在 自以為是的大人身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杜正勝倡大一分院不分系

更新日期:2006/10/26 17:10 記者: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教育部長杜正勝上午參加「高中與大學交流對話會議」時,拿出53年前已故台大文學院長沈剛伯的文章,向大學、高中和家長團體代表,鼓吹「大一分院不分系招生」。

杜正勝引沈剛伯的說法:「文法商所修科目原可一樣,理工醫農應有的準備並無不同。所以新生入學,但分文理兩組便足,實無草率分系之必要」,強調大一不分系才是對大學最好的發展,可讓學生在基礎學科打下良好基礎。

由於大學法賦予大學招生自主權,杜正勝強調,制度的改變很複雜,他只是希望大學能把這個議題,提到校務會議中討論,他會尊重學校討論的結果。

杜正勝表示,53年前台大文學院長沈剛伯的想法,其實就是現在主張的大一不分系。讓學生進入大學後,用一年時間了解自己的專業興趣在哪裡。

他表示,大學最重要的基礎學科就是語文和數理邏輯,大一分院不分系,可以讓學生在大一階段把基礎學科打得更紮實。目前大一不分系在國內還算少數,教育部鼓勵大學試辦。

杜正勝說,成功大學教務處曾對南部學生作過調查,結果發現很多學生到了大三、大四,還有相當高比率覺得自己選錯科系,大一、大二生有這種想法的當然更多。

高中生剛進入大學,專業興趣還不穩定。杜正勝主張大學應該分院不分系招生,讓學生先在大學學習一年、專業興趣更清楚後,再決定自己要念哪個系。

這樣 真的是 好的政策嗎?

自認選錯科系的畢竟 是少部份

而且大家都成年了 應該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阿!

這樣是不是表示 高中要多念一年?= =#

真不想理會連"罄竹難書"都不會的教育部長...= =""

但是

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慧英上午表示,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應該用分數來決定。理想的大學招生,不但大一不該分系,最好連學院都不要分,學生大學畢業前再根據選修學分,決定從哪個學院畢業、拿什麼學位。

蕭慧英認為,大學生在大四畢業前,根據修課情況向學校申請用什麼系畢業就可以,根本不必分系分院。學生達不到學系規定,就拿不到某系學位。大學應該充分讓學生學習自己有興趣的東西,這才是學生、大學、國家三贏的作法。

倒是蠻有趣的說~感覺比現在自由許多

只是會蠻麻煩的吧~(學校作業方面)

教育問題 吵那麼久

再怎麼激烈

決定權仍在 自以為是的大人身上~!!!

其實我認為有一定難度

誠如敝校教務長所云:

現在的不分系只是造成大三分系時的壓力更大

以電機資訊學院與醫學院為例 台大資工跟其他醫學院各系<護理 職治..>便會蒸發了

這是很可悲的 但也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實

簡單的說 有可能台大最後剩"幾個"系而已

我認為家長團體的提案不錯 但仍無法解決"熱門系所競爭的問題"

就現階段而言 要全面達到不分系真的很困難 這也是台灣教育多年的積弊造成

自認選錯科系的畢竟 是少部份

我有點懷疑你這句話 據我所知 身邊很多人對自己的科系不滿意

並不能因為某些個案而全盤否定 至少有不小的比例認為自己選錯或想轉系

我當初也有點後悔我念的系 但進來後我發現跟我想的全然不同

當你在批評前 請先看看政府提出的法案及政策實施計畫

諸如我系上林教授提出的大溫暖計畫等

我認為都是了不起的計畫 不是抱著看戲的心態

要知道 這些東西都是與我們或子代相關 不要都認為是政府亂搞

舉個例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1026/2/5pzh.html

這則新聞討論到社福議題 關於育嬰假的

我不清楚這位立委有沒請社工系畢業的助理

他如果懂了就知道這樣的政策是對的是好的

不是凡事都想到效益效益的 那就變東南亞的血汗工廠阿 來拼經濟阿~

這不是一個先進國家該做的事 相對地 是要更尊重女性的就業權

這牽涉到社會保險部分不多贅述

好八 整個離題 重點在前半.......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認為 在選填志願之前就該查詢有關的科系的方向

並且詢問學長姐課程內容

如此應該可以避免掉很多不必要的懊悔

選系的話

應該要先比較各個學校的差異

如果說成績無法達到

有更高遠的目標

是可以考慮轉學的呀

但如果是選校 不選系的人

我認為對自己的選擇勇於負責是絕對必要的\

大多數人都希望擠入名校

但還是要看能力吧

若要抱持著轉系的想法

那就是自己的抉擇了

政府提出的法案及政策實施計畫固然不是很完美

但是未來是自己的

應該自己想好才對

而不是一味的責怪他人缺失

個人小小的想法 大家可以一起討論囉>ˇ<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無論如何,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無知並不是理由...

拉長決定未來出路的時間...,我覺得真的是浪費生命...

為什麼不提早決定?

先在那些領域看看自己有沒有興趣再想解決的方式?

時間拖的越久,重來越不容易。

其實我滿希望在國中就可以分組了...(結果高中才分...)

該修正的是沒有興趣該怎麼辦的問題。

什麼決定也沒做過,只是延長大家考慮的時間。

還要學一些自己說不定根本就不想要的東西...

人力資源是這樣分配的嗎?

擁有全能能力的人很少吧...

全部都學的結果導致什麼都不專精。

未來只會更吃力。

在那裡想根本就沒有實際幫助。

直接把他們推下去讓他們體驗一下比較快。

對自己的科系不滿意。

想辦法讓自己喜歡它。

如果不行,請記得。

要為自己負責。

我很不喜歡只會在那裡嫌東嫌西,也不想想該怎麼解決的人。

就算是爸媽填的、同學出意見、老師建議的。這些都不是理由。

是自己把決定權交給他們的。

決定這些的都是自己。

每一個領域都有不一樣的問題跟困難。

要克服而不是逃避!

----------------------------------------------------------------------------------------------------------------------------------

最近腦筋不清楚...,EQ有點小問題...

上述有不合宜的地方請見諒。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是覺得人類的智力發展程度還不夠

沒辦法到達整體學習速度跟效率都很快

(想想現在高中生有辦法將自然組跟社會組的東西全部吸收嗎?)

所以在學習階段上的提前分組是理所當然

一個人要學的東西真的很多很多

即便選社會組 出社會仍然免不了要用到一些理工的東西

若選了自然組 出社會還是要懂法律 用金錢

也有可能現在所學的東西以後很少用到

但這不代表我們就不需要去學習它們

分組究竟是一個適才適性的方法 還是分開各種知識的高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是覺得人類的智力發展程度還不夠

沒辦法到達整體學習速度跟效率都很快

(想想現在高中生有辦法將自然組跟社會組的東西全部吸收嗎?)

所以在學習階段上的提前分組是理所當然

一個人要學的東西真的很多很多

即便選社會組 出社會仍然免不了要用到一些理工的東西

若選了自然組 出社會還是要懂法律 用金錢

也有可能現在所學的東西以後很少用到

但這不代表我們就不需要去學習它們

分組究竟是一個適才適性的方法 還是分開各種知識的高牆?

我了解 這也是現在世界上大學的趨勢

那就是"通識教育"

在某期的time採訪中 馬市長講到 古希臘那種通才教育<liberal> 我認為是很重要的

關於理工與人文方面 當然是"基礎"的要懂 更深入的便是各系所的專攻了~

不能因為自己是社會組就否定自然科學的能力

也並不是自然組就認為自己的語感就不好

事實上是不宜有這種偏頗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台灣教育的問題並不是只在某個方面有偏差 也不是突然就變成這樣的

一個亂象的產生來源必定不只一種 而且也是一點一點的小錯誤慢慢累積 才會變成現今這個模樣

有人覺得這些教育問題要慢慢改善 並用所謂"教改草案"之類的東西來推動

但是我覺得這是很不恰當的 因為當開始解決問題的時候 如果只是慢慢的解決

新的問題也會慢慢的產生 這樣問題是永遠也解決不完的

引用孟子的一段寓言

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

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既然知道教育方針有問題 就應該要立即的修正 還等什麼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台灣教育的問題並不是只在某個方面有偏差 也不是突然就變成這樣的

一個亂象的產生來源必定不只一種 而且也是一點一點的小錯誤慢慢累積 才會變成現今這個模樣

有人覺得這些教育問題要慢慢改善 並用所謂"教改草案"之類的東西來推動

但是我覺得這是很不恰當的 因為當開始解決問題的時候 如果只是慢慢的解決

新的問題也會慢慢的產生 這樣問題是永遠也解決不完的

引用孟子的一段寓言

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

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既然知道教育方針有問題 就應該要立即的修正 還等什麼呢?

環境問題 就像當初廢科舉一樣 關係到多人利益

雖然是"慢慢改" 但牽一髮而動全身

並不是微小改變就是等於"好像沒變"

且政策推行要經過行政院提案 再經付委等程序 沒那麼簡單

<又會是一堆立委在打口水仗模糊焦點...>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今天我們國文老師也談到了教育 他提出了以下的看法

現今大多數國家都是採用西方的教育學制 採用課堂之間多互動多思考的教學方式

但這對不少東方國家的學生沒有多大好處 因為它們受中國的影響很深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 (沒有什麼政治意味) 比起西方任何一個國家的文明文化

最重要的是其持續性不可抹滅 即使改朝換代數十次 幾百年幾千年前的文字仍可辨識

因此相對於西方的國家 我們文化的深度跟厚度算是份量相當重的

如果要像西方一樣什麼都學 顯然時間是不夠的

他提到我們所學的東西很多 但是沒有深度也沒有廣度

因為要學的東西太多了 課程的編寫無法更深 不然我們的負荷就過重

但是因為教的也不算少 所以吸收的效率也不高 達不到提升知識廣度的效果

更重要的 他更提到了 當我們這一代到了可以教育下一代的時候

教育體制會更加健全 因為我們都是教改制度之下的過來人

而我們很幸運 自己是個中國人 背負著這個擁有數千年歷史的民族

將這份文化傳承下去的使命 同樣也是很重大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還蠻贊成這樣的決策說...囧

我認為台灣本來就不適合用美式教育

教育理念之於國家為教育出國家的各種人才

不過台灣人少 地也小 要實現那種教育幾乎沒有什麼可行性

然後這樣打一些基礎也沒什麼不好 但我覺得這種制度個別由學校自行決定就好了(H)

然後是私人的部份 性向測驗的單子發下來完全看不出哪裡好(應該是好的項目很詭異)= =""

所以多培養是好事..一_一狠

還有 能學習這麼多東西也很棒啊:E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