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未曾吃敗仗的將領


Recommended Posts

我對外國的不熟...

中國的話

姜尚

先軫

孫武

吳起

司馬穰苴

樂毅

孫殯

信陵君 魏無忌

趙奢

李牧

王翦

蒙恬

韓信

周亞夫

衛青

霍去病

趙雲

孫策

陳慶之

李靖

李光弼

范仲淹

戚繼光

袁崇喚

康熙

不知道還有沒有什麼遺漏

其中

陳慶之是南朝的一個大將 非但沒嘗過敗績 且曾用七千兵破三十餘萬

是許多戰略迷的偶像

若把謀士也算進去的話

只要是賈詡和郭嘉出謀劃策的 也沒敗過

感想....

以上這些人真是變態 =.=

我改天再一一找他們的介紹貼上來..

真的是一群怪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50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最初由 拿念珠打耶穌 發表

王賁~應該算吧!

是的

 王賁,生卒年不詳,頻陽東鄉(今陝西省富平縣東北)人,秦代名將,名將王翦之子,與其父是秦滅六國戰爭中的主要將領。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將兵代楚。次年率兵攻魏,引黃河水灌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西北),大梁城毀,魏王投降,盡取魏地(參見秦滅魏之戰)。秦王政二十五年,率兵攻燕國遼東地,俘虜燕王喜,滅燕(參見秦滅燕之戰)。又回師攻代國,俘代王嘉。秦王政二十六年,又率軍從燕南下攻齊,俘虜齊王建,遂滅齊(參見秦滅齊之戰),統一中國。因功被封為通武侯,曾隨秦始皇東巡琅邪。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孫策

 當曹操和袁紹在北方激烈爭奪的時候,南方有一支割據勢力逐漸壯大起來,這就是佔據

江東(今長江下游的江南地區)

的孫策、孫權兄弟。

孫策的父親是長沙太守孫堅,原是袁術的部下。孫堅死后,孫策帶兵投靠袁術。袁術看

他少年英俊,很喜歡他,對別人說︰“要是我能有像孫郎那樣的兒子,我死了也安心。”

話雖這樣說,袁術可並不重用孫策。孫策曾經想當一個郡太守,袁術沒讓他做。孫策的

舅父吳景在江東丹陽(今安徽宣城)當太守,被揚州刺史劉繇逼走。孫策向袁術要求讓他

到江東去幫舅父打劉繇。袁術跟劉繇也有矛盾,才撥了一千人馬給孫策。

孫策向南進兵。一路上,有許多人投奔他。到了歷陽(今安徽和縣)兵力擴充到五六千

人。孫策有個從小就很親密的朋友周瑜,也帶了人馬來會合,孫策的力量就壯大了。

孫策作戰驍勇,再加上他的軍隊紀律嚴明,得到百姓的支持。因此,很快就渡過了江,

不但打敗了劉繇的人馬,奪回丹陽,還攻下了吳郡和會稽郡。這樣,江東六個郡的大片土

地,都被孫策佔領了。

孫策佔據了江東,還雄心勃勃地想向北發展。他趁曹操和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的時候,

準備偷襲許都,把漢獻帝抓在自己手裡。正在調兵遣將,準備糧草的時候,想不到出了一件

意外的事。

原來,孫策攻下吳郡的時候,殺了那裡的太守許貢。許貢手下的門客跟孫策結下了仇。

有一次,趁孫策上山打獵的時候,他們埋伏在樹林裡,放了一支暗箭,射中了孫策的面頰。

孫策受了重傷,請醫生治療也沒有用,病勢越來越重。孫策自己知道不行了,就把部下

張昭等找來囑咐,說︰“現下我們這裡已經有了人馬地盤,可以跟人家較量一番,希望你們

好好輔助我弟弟。”

孫權那時才十九歲。他年紀雖然輕,但是平時喜歡結交朋友,注重人才,在江東官員

中,已經很有聲譽。孫策把印綬交給孫權,叫他佩帶起來,說︰“咱們兄弟倆,要論上陣打

仗的本領,你不如我;至於選拔人才,任用賢人,我比不上你。希望以後你好好保住江東這

份基業。”說著,就咽了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周亞夫(?─前143年),沛縣(今江蘇沛縣)人,西漢著名軍事家。

周亞夫為漢初大將周勃次子,襲父爵為絳侯。起初做河內郡守時,許負曾給他看相,說他三年後為侯,封侯八年為丞相,掌握國家大權,位尊任重,在眾臣中將首屈一指,再過九年會餓死。周亞夫笑著說︰“我的哥哥已代父為侯,如若他去世,他的兒子理應承襲爵位,我周亞夫怎說得上封侯呢?再說若我已顯貴到如你所說的那樣,怎麼說會餓死呢?你來解釋解釋!”許負指著他的嘴說︰“你嘴邊有條豎線,紋理入口,這就是餓死之相。”過了三年,周亞夫的哥哥絳侯周勝之犯了罪,文帝選周勃子孫中有賢德的人為侯,大家都推舉周亞夫,于是封周亞夫為條侯,繼承絳侯爵位。

漢文帝六年(前158年),匈奴大舉入侵邊關,文帝命宗正劉禮為將軍,屯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棘門;河內郡守周亞夫為將軍,駐守細柳(今陝西咸陽西南)。三軍警備,以防匈奴入侵。

文帝親自去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軍營都可直接驅車而入,將軍和他下面的官兵騎馬迎進送出。接著去細柳軍營,營中將士各個披堅持銳,刀出鞘,弓上弦,拉滿弓,持戰備狀態。文帝的先導驅車門下,不得人。先導說︰“天子就要到了!”守衛軍門的都尉說︰“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將軍命令,不聽天子的詔令。”等了不一會兒,文帝到了,又不得入營。於是文帝派使者手持符節詔告將軍︰“我要入軍營慰勞軍隊。”周亞夫才傳令打開營門。營門的守衛士兵對皇帝隨從人員交代說︰“將軍規定︰軍營中不準車馬奔馳。”於是文帝的車便控著韁繩,慢慢走。到了營中,將軍周亞夫手持兵器向文帝拱手說︰“身著鎧甲的將士不行拜跪禮,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天子深受感動,改換了姿態,靠在車前橫木上向軍隊敬禮。派人稱謝說︰“皇帝鄭重的慰勞將軍。”勞軍儀式結束後,出了營門,群臣都非常驚訝。文帝稱揚道︰“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呢!以前過的霸上和棘門的軍隊,好像小孩子做遊戲。那裡的將軍遭襲擊就可成為俘虜。至於周亞夫,敵人能有時機冒犯他嗎?”文帝對亞夫讚美了很久。一個多月以後,三支部隊撤兵,文帝便任命周亞夫做中尉,負京城的治安。

周亞夫的治軍給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帝臨死時囑咐告誡太子劉啟(后來的景帝)說︰“國家若有急難,周亞夫真正可以擔當帶兵的重任。”文帝逝世後,景帝即位,任用周亞夫做車騎將軍。

景帝三年(前154年),吳楚等七國叛亂(參見漢平吳、楚七國之亂)。周亞夫以中尉代行太尉的職務,領兵向東進擊吳、楚。周亞夫對景帝說︰“吳楚勇猛,行動迅捷,我們很難同他們在面對面的作戰中取勝。我想讓梁國拖住吳兵,再率兵斷絕他們的糧道,這樣就可以製服吳楚了。”景帝同意了這個戰略建議。

太尉周亞夫調集軍隊在滎陽會合,這時吳國軍隊攻打梁國,梁國告急,請求援助。周亞夫卻領兵向東北急行至昌邑,深溝高壘進行防禦。梁國每日都派使者請求援助,周亞夫卻堅守營壘不去救助。梁國向景帝上書,景帝派使臣命令太尉救援梁國。周亞夫卻不執行,堅壁不出,而派弓高侯韓頹當等人率領輕騎兵斷絕吳、楚後方的糧道。吳兵乏糧,飢餓難當,多次挑戰,周亞夫終不出擊。夜晚,周亞夫軍中突然驚亂,互相攻擾,甚至鬧到了太尉周亞夫的營帳之下,周亞夫始終高臥不起,過了一會兒,就恢復安定了。後來吳軍揚言要奔襲周亞夫軍營的東南,而周亞夫卻派人戒備西北。不久吳兵果然以其精銳攻打亞夫營西北,不能打下。吳兵受飢忍餓,戰鬥力極弱,便引軍撤退。周亞夫於是派精兵追擊,大破吳軍(參見下邑之戰)。吳王劉濞丟掉他的大部隊和幾千名精兵逃跑了,躲在江南的丹徒縣(今江蘇鎮江市東南)。漢兵乘勝追擊,俘虜了他們,吳軍全部投降。懸賞黃金千兩捉拿吳王。一個多月以後,東越人斬下了吳王的頭前來報功請賞。這次平定吳、楚之亂,歷時三個月,可謂神速。這時將帥們才領略到了太尉周亞夫的計畫謀略得當。由於這次平亂,梁孝王劉武因亞夫不救梁,與太尉周亞夫有了矛盾。

周亞夫率軍得勝歸來,被正式任命為太尉。五年之後,升任丞相,深得漢景帝的器重。

景帝七年(前150年),景帝要廢掉栗太子劉榮,丞相周亞夫堅決反對,卻沒有達到勸阻的目的。景帝還因此事疏遠了亞夫。而梁孝王每次上朝,常和太后說周亞夫的不是。亞夫在朝中處在了孤立的地位。一次竇太后對景帝說︰“皇后(景帝之妻王夫人)的哥哥王信可以封侯。”景帝表示︰“太后的侄兒南皮侯竇彭祖,太后弟弟章武侯竇廣國,先帝(指文帝)都沒封他們做侯,到我即位才封他們做侯,王信看來還不能封呢。”竇太后說︰“人主各以時行法,不必墨守祖法。我兄竇長君在世之時,不得封侯,死后他的兒子竇彭祖反而得到了封爵,我對這事非常悔恨。你趕快封王信爵位吧!”景帝表示要與丞相商議。周亞夫得知此事後說︰“高祖規定︰不是劉姓不能封王,沒有立功的人不能封侯。不遵守這條規定的,天下的人可以共同攻擊他。王信雖為皇后之兄,卻沒有戰功,現下若封他為侯,是背信棄約的事。”景帝沈默不語,放棄了為王信封侯。

後來匈奴王徐盧等五人降漢,景帝想要賜封他們,用來鼓勵後面的匈奴人來降漢。丞相亞夫說︰“他們背叛了他們的君王而來投降漢王,漢王卻封他們以侯爵,那麼今後用什麼責備小忠實的臣子呢?”景帝說︰“丞相議不可用。”,於是封唯徐盧等人為侯。這一切引起了景帝的不悅,周亞夫因而稱病謝罪。景帝三年被以病免掉丞相職務。

不久景帝在宮中召見周亞夫,賞賜食物與他。可亞夫的席上只有一塊大肉,沒有切好的碎肉,而且沒有放筷子。周亞夫很不高興,轉頭叫管酒席的官員取筷子。景帝於是笑著譏刺周亞夫說︰“這難道還不夠您滿意嗎?”亞夫覺出這頓飯不對頭,於是免冠告罪請退,便快步走出去了。景帝目送著他離去,說︰“瞧這個憤憤不平的人,將來能事奉少主嗎?”

周亞夫的兒子給父親買了五百件皇家殉葬用的鎧甲、盾牌,因沒有給搬運的人付錢,引起怨恨,於是上書告發亞夫的兒子。這事牽連到周亞夫。有關部門把罪行書之于冊,一條條按問,周亞夫拒不答話。景帝聽了罵道︰“我不任用他了。”下詔令把條侯交給廷尉治罪。廷尉責問亞夫為何造反,周亞夫說︰“我所買的兵器都是殉葬品,怎麼可以說造反呢?”審問的官吏說︰“你即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到地下造反哩!”當初官吏逮捕條侯時,亞夫本想自殺,後因夫人勸阻,因此沒死,進了廷尉的監獄後,他因而絕食五天,吐血而死,他的封國被撤除。

周亞夫死後,景帝便封王信做了蓋侯。

附圖

七國之亂作戰圖

http://yoda.com/snowice/000/images/war1.jpg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4 months later...
最初由 咖啡中毒者 發表

事實證明一件事情

果然是

[亂世出名將

時勢造英雄啊]

不不

應該這樣想

時局越亂 戰爭就越多

這樣情形之下要保持不敗就越不易

像周亞夫 他平定了七國之亂

沒錯 的確是很厲害

可是若比起像東漢末或春秋戰國 南北朝這樣的時代的不敗將領

便遜色許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 1 month later...

據說郭嘉可以看穿赤壁之戰的陷阱= =?

````````````````````````````````````````````````````````````````````````````````````````````````````````

曹操说的, 但是具体情况下谁又知道呢他能不能看穿. 不过我猜既然徐庶能看出个大概, 只怕也瞒不过郭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months later...
  • 2 weeks later...
  • 7 months later...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