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討論】各位覺得魏延的子午谷奇襲可行嗎?


Recommended Posts

  • 回覆 50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想看魏延子午谷偷襲成功過過乾癮的話,去看周大荒的反三國演義八。不過那時的條件是:守城的鍾會鄧艾因事撤離,長安城中無大將;加以魏延擅自出兵,魏主帥以諸葛亮謹慎必不弄險,豈知來了個違令的魏文長。(反三國演義是不挺好看的翻案小說,對於演義中許多遺憾都有翻案,有興趣的人可一觀)

個人以為,子午谷奇謀其實是可行的。但條件要是荊州未失,蜀國仍有雄厚兵力。魏延其實是名好將領,此計若在關雲長魏敗之前提出,應該會被採用吧!諸葛亮當時以守為攻的策略下,當然不肯冒險損失一名大將,想想蜀中那時將領,雖然都還不錯,不過都太年輕,所以想想,諸葛亮真是用心良苦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紫鳳•冷燄寒 發表

雪大可以給我一二次北伐的相關數據嗎?

(軍力 時間 距離和行軍速度等等)

我後天要交報告~感恩

數據嘛..有點困難

你自己慢找 ||b

第一次北伐

二二六年﹝魏黃初七年﹞,魏文帝曹丕病死,子曹叡即位,史

稱魏明帝。消息傳到成都,詣葛亮認為北伐曹魏的時機來了。

北伐曹魏,實現統一,是諸葛亮早在隆中對策中定下的奮鬥目

標,是他多年的宿願。但從當時的條件來看,要以蜀漢的力量

消滅曹魏,是相當困難的。在人力、物力方面,蜀漢一直處於

劣勢,荊州丟掉之後,兩路出兵北伐的條件也已經不存在。但

是諸葛亮並沒有因此放棄北伐的計劃,而是盡量發揮主觀作用

,主動出擊敵人,在戰爭過程中相機行事。即使不能消滅曹魏

,統一北方,起碼可以達到以攻為守的目的。

二二七年春,諸葛亮領兵進駐漢中,伺機進擊。臨行前他給劉

禪上書表章﹝前出師表﹞,陳述出師的原因,表明統一中原的

壯志。他說:「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甲已經充足,應當獎率

三軍,北定中原,鏟除奸凶,興復漢室」。他懇切地勸說劉禪

要認清蜀漢在三國中的不利地位,奮發自勉,不要妄自菲薄,

滿足於暫時的安定局面。他還指出:「親近賢臣,疏遠小人,

這是西漢興隆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衰敗的

根源。」因此他要求劉禪堅持「任人唯賢」的方針,信用郭攸

之、費禕、董允﹝董和之子﹞、向寵、張裔、蔣琬等「志慮忠

純」、「貞亮死節」之臣。他還希望劉禪廣開言路,實行「納

言之政」,賞罰平明,不使「內外異法」。

二二八年春,諸葛亮領兵北上。在出發前,他同手下將領商議

進兵之策,大將魏延建議:自已領兵五千,從褒中﹝今陝西褒

城﹞出發,向東北,由子午谷直抵長安;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

,趨長安會師,這樣可一舉平定長安以西。諸葛亮認為這樣做

有危險,不如採取穩札穩打的方針,先取隴右,再取關中。於

是揚言由斜谷﹝今陝西眉縣南﹞攻打郿城﹝今陝西眉縣北﹞,

命趙雲、鄧芝率一支軍馬作為疑兵,據箕谷﹝今陝西褒城北﹞

,擺出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態勢,以吸引魏軍。諸葛亮自已則

率主力,向西北的祁山﹝今甘肅西和西北﹞方向進攻。

蜀軍兵強將勇,號令明肅,所到之處,勢如破竹。曹魏在劉備

死後,在隴右方面沒有防備蜀漢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在蜀軍出

其不意的進擊下,位於隴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繼叛魏

響應蜀軍。在天水的冀城,魏將姜維到諸葛亮軍前投降。一時

關中大震,形勢對蜀軍是有利的。在蜀軍的進攻開始後,魏明

帝曹叡親自到長安坐鎮,先派大將軍曹真督軍去郿縣,以防禦

趙雲,又派名將張郃領兵五萬西拒諸葛亮。張郃在街亭﹝今甘

肅秦安東北﹞與蜀軍前鋒馬謖相遇。﹝註:馬謖北伐時的職位

為參軍,負責統御前線各軍﹞

馬謖自幼喜歡學習兵法,談起軍事理論,頭頭是道,滔滔不絕

。劉備在世時覺得他不踏實,臨終前曾對諸葛亮說:「馬謖言

過其實,不可大用。」但並沒引起諸葛亮應有的注意,仍很器

重他,這次北伐又把先鋒的重任交給了他。

守街亭的馬謖,自以為熟讀兵書,高人一籌,既不遵循諸葛亮

的部署,又不理睬副將王平的勸阻,棄城不守,捨水上山。張

郃先將蜀軍包圍在山上,切斷水源。蜀軍缺水,飢渴難熬,陷

於混亂。張郃再督軍大舉進攻,蜀軍大敗,馬謖逃走,街亭失

守。街亭失敗,使諸葛亮失掉了進攻的據點和有利形勢。這時

候,趙雲在箕谷也出兵不利。蜀軍不宜再繼續作戰,諸葛亮祗

好引兵退回漢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歸附曹魏。

諸葛亮第一次出兵祁山,就這樣失敗了。

諸葛亮退回漢中後,忍痛下令把違犯軍令,導致戰爭失敗的馬

謖處死。不久,蔣琬來到漢中,對諸葛亮說:「天下未定,殺

戮智能之士,豈不是可惜嗎?」諸葛亮流著眼淚回答說:「孫

武所以能夠制勝於天下,就是由於他的軍法嚴明。如今大事未

成,剛開始和敵人交兵,就因人而使軍法受到破壞,怎麼能夠

討伐敵入呢?」諸葛亮按軍法斬馬謖後,對在街亭戰役中有功

的王平則給予封賞。諸葛亮則上書自貶三等,並作了自我批評

。此後,他抓緊時間休整軍隊,「勵兵講武」,準備再戰。

第二次北伐

同年﹝二二八年﹞冬天,曹休軍在石亭﹝今安徽潛山東北﹞被

陸遜軍打敗。諸葛亮趁機又率軍北上,出散關﹝今陝西寶雞西

南﹞,包圍陳倉﹝寶雞東﹞。陳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古

來兵家必爭之地,曹真事先已派郝昭守備。蜀軍多次進攻,都

未獲成功,激烈戰鬥進行了二十多天,這時蜀軍的糧食發生困

難,同時曹魏援軍也即將趕到,諸葛亮祗好又退回漢中。在退

師途中,用伏兵殺死前來追趕的魏將王雙。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子午谷狹隘難行是眾所皆知,倘蜀軍若進,而大意走漏風聲,使魏軍先至,則可以千餘兵馬擊破蜀軍主力,因此兵進子午谷,雖非全無機會成就大功,但若有一失,便全盤皆輸,因此在無戰敗之本的前提下,選擇較安全穩健的方法,實為上策。

  再且,西京長安乃國之要都,倘其若失,則落陽亦危,故曹魏豈能不以傾國之力復取長安,而於隴西未取之前,基本未固,後方未定,先得長安,若遭夾擊,恐首尾不能相顧,必復失之,鑑此,縱取長安,而未得攏右,以固其基業,亦未能成全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雄厚的兵力自然對於子午谷有著保障。倘若荊州未失、關羽可與一軍師由荊州出發,配合諸葛亮從祁山出發,兩路同時進兵,在此同時,魏延此計則大有可行之勢。一者祁山荊州兩地均有戰火,司馬懿料諸葛亮必不弄險,而弄險的魏延則大有可為之是。二者倘若荊州有兩兵齊出(例關張各引一軍等等),荊州此地更進許昌洛陽,魏兵必更重此地,兵勢一分,長安 大城又何用?以諸葛亮之智,取長安難道不可能?然關羽一死,蜀國右臂已斷,則此計固然不成。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陌上塵 發表

雄厚的兵力自然對於子午谷有著保障。倘若荊州未失、關羽可與一軍師由荊州出發,配合諸葛亮從祁山出發,兩路同時進兵,在此同時,魏延此計則大有可行之勢。一者祁山荊州兩地均有戰火,司馬懿料諸葛亮必不弄險,而弄險.............(論壇訊息:引文過長 恕刪)

嗯 我也同意你的看法

若再從荊州同時進軍的話

那應該是可行的

不過..司馬懿不管料不料得中 都是沒用的

因為此時他還在宛等待時機...=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今天..攻下長安呢

進攻路線被切斷..別忘了 諸葛亮的北伐

問題常出在糧食運補

在馬超攻長安那段也有說道

長安土鹹水鹼不適合守

當子午谷被封斷

等於是蜀國的兵力被截斷

那自然就不用說了

但今天如果是分兵 以魏延攻打長安

而孔明出杞山的話 反有成功的機會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荊州乃用武之地,待天下有變,可命一上將,以向宛洛,主公自提兩川之兵,以出秦川,則中原可定,漢室可復矣。

以上是諸葛亮隆中三分時告訴劉備的,由此可知,關羽若無失荊州,天下何嘗是如此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4 weeks later...
最初由 煙波浩渺 發表

荊州乃用武之地,待天下有變,可命一上將,以向宛洛,主公自提兩川之兵,以出秦川,則中原可定,漢室可復矣。

以上是諸葛亮隆中三分時告訴劉備的,由此可知,關羽若無失荊州,天下何嘗是如此

不過讓姓關的莽夫守那麼重要的荊州就是個重大錯誤啊..

什麼關羽水淹七軍

史實根本是于禁的七軍被大雨造成的漢水氾濫淹沒

小說家把它寫成是姓關的功勞

讓大家以為姓關的智勇雙全

但就正史來看 不過粗漢一條

把關羽留在荊州這種行為

我看跟袁紹派自己兒子守各州是一樣的 取敗之道

所以在那時候沒有荊州 也怨不得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的確,就正史說來關羽並沒有打過太漂亮的勝仗。襄樊之戰應該是他最大的一場仗了。但真說他只是個莽夫我也是不太認同的。再者,換人守荊州?其實是有人選的。例如:趙子龍。劉備會看上關羽的原因我想不光是關羽有智慧之類,主要是借重他的威名。趙子龍實際上或許比雲長聰明謹慎些,但畢竟沒有那種可以統領三軍的威名在。另外,劉備手下最可惜的應該是謀士都不長命,出名的也很少。龐統在攻取荊州之時便身亡。法孝直也沒有去荊州的餘力。因為益州除了諸葛亮其他都是以政事為長的文人。荊州唯一的謀士是馬良;不過他的下落我不太清楚。剩下的簡雍、孫乾、靡竺一類則都是政才文人。而關雲長當時有一謀士王甫而不能用,也是很大的錯誤。有人推測過如果雲長有龐統輔佐,或著趙子龍守荊州等情形,其實都只是想彌補關羽輕敵的缺憾。

今人以諸葛亮不用魏延子午谷之計而稱其膽小,我想是對於當時的情形了解不足所產生的誤解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有點白話文...

曹叡即位 年紀方輕 司馬家族等外戚爭權不斷

魏延攻下長安是可行的 長安一攻下 中原內鬥

隴西就會投降 夏(曹)氏家族(夏侯霸)就有可能

投降了 更何況是那些非宗親姓氏(曹夏)的武將

長安攻下 兩京必破 魏國內部時常動亂 外族很

多 匈奴 倭寇 羌 烏丸 鮮卑 高句麗 等.... 加入東

吳的助攻 魏國可滅 反觀蜀國內部安定 南蠻已

平 東聯孫權 西合羌藏 中原垂手可得

ps:至於風險在哪......我只能說我不知=.=(懶的想了)

橫批:輸就輸講這麼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