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Posts

  • 回覆 263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現在成功學生也蠻愛討論這類話題的!我把一個心理學家批判我們北市傳統前三志願(建中北一附中中山成功景美)的文章po上來好了!雖然我是不太認可!不過,我覺得把這個題目倒是可以給學弟們看看:

第六篇 理想的反挫

挫折感的來源與徵候(1)

作者 : 吳靜吉

   每個人在一遇到挫折的時候,行為上可能會表現出一些特徵,我們由這些行為的徵候,可以推論一個人是否有某種程度的挫折。

   每一個人,尤其是年輕人,常常把夢頂在頭上,除了四個大夢之外,還有許多細細微微的小夢。這些夢可以說都是你預期要完成的目標。不論是好高騖遠,或是具體可以達成的夢,都是你要完成的目標。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任何阻礙,都可能造成你心理上的挫折感。

比如說你預期青年的四個夢,大概和瓊瑤的六個夢有關吧!其實根本不是,你也可能有挫折感。每一個人都能忍受某種程度的挫折感,有些人忍受的程度比較高,有些人則比較低。

挫折感的來源

  一個人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受到阻礙,便會產生挫折感。那麼,哪些因素造成挫折感呢?第一個是環境的因素,第二個是個人的因素,第三則是衝突的情境。分別說明如後:

  一、環境的因素

   (1)時間的因素:一個人進入中年以後,如果沒有什麼成就,覺得非常遺憾,那麼他很可能生活在過去的世界裏和對未來的憧憬中。如果他是活在過去的世界裏,會產生兩種現象,一種是遺憾、抱怨過去,為什麼沒有好好努力!感嘆著“少年不努力,中年徒傷悲”。

   另一種則是不滿現狀,回憶過去那些美好的日子。“唉!想當年英姿勃發,氣吞萬里如虎。”日子總是過去的好,人心總是不古。如果他把希望寄託於未來,則常常把希望變成事實來敘述。比如說他希望寫小說,可是怎麼都寫不出來,於是他說:“我在寫小說了。”事實上根本沒有動筆。甚至說:“我已經寫了小說了。”把夢想當成事實來欺騙自己。

   造成這樣的情形,時間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一些成長的關鍵期。青少年時期就是一個關鍵,在這個關鍵期,也可能造成一個人的挫折感。

   比如在青春期的時候,男女生理上的變化可能造成一些驚喜,也可能不好意思。尤其是比別人早熟時,可能更覺得坐立不安。我們這個社會,早熟不見得是一件大家讚許的事情。在吊單杠的時候,吊了一半,突然趕快把手放下來,有經驗的人便知道這是怎樣的情形。

   高中畢業進入大學這個階段,課程由一般化進入分化的階段,選科選校是個令人困擾的問題。你一腳進入大學的門,差不多就決定你的半生了,所以選擇的時候必須慎重。

   到中年又有中年人的危機。比如說有一個叫賈可斯(E. Jaques)的精神醫師,他研究許多有成就藝術家的生活,發現這些人死亡的年齡最多的是在37歲。我自己37歲時也面臨了這樣的危機。我面臨危機時,第一件事便是馬上跑到國外一年,冷靜下來,我就可以跳出來看自己。結果我度過了。37歲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卡門》(Carmen)的作者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死的時候就是37歲。倒不是說一定就是37歲,40歲左右這個年齡,就可能造成中年人的危機。危機來臨時,很可能造成一個人的挫折。每個人生長的過程中,時間是造成挫折的原因之一。

   (2)空間的因素:當你身在此地,心裏卻想著另外一個地方的人,兩地相思,很顯然是“空間”造成你的阻礙。“遠水救不了近火”,空間的差距常是問題不能解決的原因。所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你想回家卻不能回家,這也是一種挫折。

   (3)自然環境的因素:水災、風災、地震都會造成一個人的挫折。記得父親對我講過一句話,他說:“你不要以為你爸爸不會賺錢,每年賺的錢都漆在屋頂、房子上了。”我家在宜蘭的壯圍鄉,每次風災、水災,我家那邊大都會遭殃,辛辛苦苦一年的所得,大概只能拿去修房子了。這種水災、旱災等自然災害會造成一個人的挫折。比如說,你明明寫好了一本書,來了場水災,把你的稿子淹掉了,你的作家夢也完了。“政大”研究所學生就有過這麼一個經驗,好不容易東讀西讀,把資料摘成卡片,一場豪雨下來,全部付之流水。這種挫折非常大,這就是自然環境造成的挫折。

   (4)社會壓力的因素:社會壓力造成的挫折是很普遍的。最常見的例子是兩家聯姻,因為門不當戶不對,造成各分東西。這種門當戶對的觀念,便常常造成人際交流的阻礙。羅密歐與朱麗葉、賈寶玉和林黛玉的例子便是。連台北的高中學生也有這種情形,建中與北一女、中山女中和附中、景美女中與成功中學,當然這是門當戶對的一個新而不可喜的現象。

   父母親對你的期望、社會對你的期望與自己的期望不一致的時候,就會產生這樣的挫折。比如說:有人的父母親希望他讀醫,可是他的興趣不在讀醫,父母的期望就變成社會的壓力。

   這種現象不止現在如此,以前也是。柴可夫斯基最初學的不是音樂而是法律。因為他家裏一定要他學法律,結果他到22歲才決定照自己的意志做事情,於是才去讀音樂。

   音樂家魯賓斯坦(Artur Rubinstein, 1887~1983)的故事也是一例。他喜歡鋼琴,很小的時候家人買鋼琴回來,他就興奮得不得了,以前調皮搗蛋的行為都消失了,他覺得鋼琴是他的生命。可是他爸爸覺得鋼琴是坐著彈的,女人才彈鋼琴,男人應該拉小提琴。他爸爸好不容易買了小提琴給他,他卻把它摔掉,只要鋼琴。像這種情形,同樣是學音樂,也會因父母而造成壓力。魯賓斯坦還算幸運,他那種直接攻擊的方式居然被他父母接受了。很多情形並不是這樣的。

   我記得有一位朋友,在學校成績很好,家裏一直希望他念醫學院,等到他念到醫科五年級時,家裏的人又希望他將來做外科醫師。因為讀外科錢賺得多,你看刀下鈔票滾滾來。可是他實習的時候,在醫院看到屍體就怕,見到血更是無法忍受。他自己喜歡思考、舞文弄墨,常常弄得一身墨水。最後他終於不讀,後來怎麼樣我就不知道了。家裏的壓力給他很大的挫折。他自己小小的夢想並不難實現,可是社會的壓力卻使他無法如己所願。背負了太多的期望,對一個人不一定是好的。

   除了以上所講的環境的因素外,個人的因素往往也是造成挫折的原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以上文章來自於http://big5.china.com/gate/big5/lianzai.china.com/books/html/232/850/7017.html

我想重點在於成功的學生對於自己是否有一定的自信,但自信不表示就是驕傲吧!其實

你們要和誰做朋友基本上都是出於自由意識,在路上我還是經常看到成功學弟旁邊有

北一女的,也有中山的,也有景美的,而且感覺不出有哪一個真的特多,或哪一個有比較

少,講真的這沒什麼好比的!我想三個女中各有特色吧!反正很多都是交朋友,其實高中大學

所交的男女朋友很多最後還不是會分,一切隨緣,對你們來說會比較好,像我大學同學一開

始還不是一大堆班對,現在我大學畢業都五年了,結果班上的班對也分的差不多了,還不

是只有兩三對能走到最後呢?所以囉!不用想太多!我記得我高中時好像班上或社團同學

也分別有北一中山景美的女友吧!甚至也有少部份同學和非女中的女生交往呀!雖然那個同學

被我們數學老師說不要和那位女同學在一起,不過好像他還是有和她交往,雖然畢業後就分了,

而成功少數同學其實也有人偷偷的和建中學生一起啊!雖然他們和大部份男生不同,不過也是成功的一份子啊!我覺得學弟們把心胸放寬,無論是哪個學校的學生都可以多認識,也不需要非

局限自己只能和北一中山或景美的學生在一起啊!不然會被說太封閉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用在訂成功制服啦...

就直接訂一個西裝就好了XDDD

這主意不錯~

畢竟兩校的制服很類似...

(我弟在高一時常拿錯制服~當時我高三...)

而我也常看見北一和成功的一起在路上走~

而且最近越來越多...^O^

雖然說我常和中山的一起走在街上,

但我覺得還是北一成功的"視覺效果"比較好~

附中和中山的就稍微遜色了...^^

(請附中和中山的學長姊、學弟妹別生氣唷...;-)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