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黑暗大陸的明天


Recommended Posts

或許這塊沉默已久的地方不被注意,爾有所聞的只是蘇丹的內戰,剛果的大選,民不聊生的衣索比亞,掌握大量鑽石的南非,究竟這塊黑暗的大陸,在擺脫政治殖民後的這幾個年頭,有什麼樣的表現,又在全世界占什麼樣的地位?

這邊找一篇報導給大家參考

分析:中國崛起對西方是禍是福?

中國正在一個又一個地趕超世界經濟大國,2005年超過了英國,目前離德國和日本已不太遙遠。

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中國的外交和軍事力量都得到增強。

那麼,世界其他地區該不該擔憂呢?

美國海軍學院客座教授羅伯特﹒凱普蘭說,中國實力壯大會影響到當前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

他說:"過去50年來,美國海軍或多或少已經把太平洋視為自家的'私湖'。但是這種局面在下一個50年就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

凱普蘭教授說,總體上,中國國防預算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經濟增長的速度。軍費開支的主要目標是發展導彈和購買潛艇,目的很明確,就是拒美國海軍於中國領海之外。

但中國駐日內瓦的聯合國大使沙祖康強調,根本沒有理由擔心。

"如果你讀一下中國5000年的悠久歷史,"他說,"就不難發現中國基本上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

美國的競爭對手

布什政府上台時,認定中國是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但是繼而發生了9.11事件,華盛頓的焦點轉向反擊恐怖主義,而無暇顧及中國謹慎的軍力建設。北京深深地鬆了一口氣。

不過,五角大樓的戰略制定者還是關注著這方面的發展,而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則說,中國隱瞞了很多軍備開支。

沙祖康大使對這一指稱給予強烈回擊,他說:"美國最好閉嘴,不要說話,這才最好。"

這是關乎中國未來的一個關鍵問題。中國會只成為一個滿足於向全世界銷售鞋子和洗衣機的經濟超級大國呢?還是會用其軍事實力來維護在世界範圍的新利益?

中國覺得,在過去近兩百年裡先是忍受西方繼而是日本強加的屈辱,現在對美國強權下的和平也很不耐煩。目前,中國渴望保護過去30年來所取得的經濟成果,避免與華盛頓發生對抗。

但台灣問題仍然可能引發衝突。沙祖康大使說,在這個重大的國家民族利益問題上,不會作任何妥協。他說:"對於中國來說,我們寧可失去生命,也不會放棄一寸國土。"

我所認識的多數大陸人對台灣問題也都同樣地充滿激情。民族主義已取代了共產主義,像粘合劑一樣把中國凝聚在一起。

另一個重大問題是社會繁榮。中國正在從一個以農民為主的國家轉變成一個21世紀以工人為主的國家。這使它對資源產生了巨大的需求,於是中國的對外政策也著眼於確保得到資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燃氣。

全球化進程

在非洲,這種影響尤其顯著。南非金山大學的加思﹒謝爾頓對中國的注意力表示歡迎。他說在他們非洲大陸,很多人樂見中國再次對非洲表現出興趣。

"我們跟美國或西歐國家的政府打交道,他們會拿來一個包含33項條款的單子,要求你改革民主制度,還有人權問題,"他講道,"而中國來了就說,你是怎樣我們都接受。這種不同令人耳目一新。"

中國在非洲大量投資並為許多非洲國家提供援助,尤其是那些擁有能源資源的國家。目前,中國是安哥拉石油的一個主要進口國,而且中國7%的石油來自蘇丹。

有國際輿論指責,中國阻礙了聯合國通過決議譴責蘇丹政府在達爾福爾地區的行為﹔中國幫助支撐像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那樣的政權。

塞內加爾記者亞當﹒蓋耶剛剛寫了一本關於中國對非洲大陸新影響的書,這是第一部由非洲人撰寫的有關書籍。他指責中國是在實行"最高級別的犬儒主義"。

他質疑中國的投資是否符合非洲的長遠利益。他指出:"一旦中國不再需要非洲,他們會一夜之間消失,而非洲將會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

蓋耶還提出了更廣泛意義上的關注:一些政權會被"北京模式"所吸引,即只顧發展經濟,不搞民主選舉。

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黃靖認為,這才是中國對西方的真正威脅。

他說:"中國真正挑戰的是價值體系,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以及我們想成為什麼。"

然而,中國面臨的問題依然很大,需要全球的市場和資源來支撐它的經濟增長。我們只能希望,本世紀互相交織的利益能夠阻止上世紀那樣的世界大戰。可即使沒有武裝衝突,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一個大國的崛起必將把尚且陌生的10多億人的文化和價值觀帶給發達的西方世界。

這一突如其來的親密接觸可能使雙方共同致富,但也可能使西方更加脆弱。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这篇文章挺黑暗。而且以点带面,语言颇有失衡。

经济体制,价值体系,文化背景,民族融合,民主体制。这些都是不同的,各个国家都不同,在战略目标下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合作的基础上的。这些话,最没有资格说的就是美国,当然美国做的好,在掠夺资源的时候,还不忘记不区分民族宗教推销美式民族来在占领国树立好几个武装政权进行相互厮杀来夺取国家利益。

就这样的无外乎就是中国不能崛起,那是对美国支持起来的世界的一个小小的挑战而已。将他扼杀在摇篮中才是美国真正的目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楼上的,你的哪个签名电影是不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那部?

应该还有一个相对应的电影叫做《来自硫磺岛的信》?

投资过渡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时期,如同以前境外资本投资大陆时期加剧了腐败制度一样。

不过台商的投资巨大,我家乡这边连个最大的生态旅游项目一个是台湾投资一个是日本投资

都赚的盆满钵满。力度不同啊,金钱政策买的领导们心神荡漾。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 2 weeks later...

當一個國家的經濟水準提高

文化水準和生活品質也會隨之獲得更強的需求

進而產生改善的現象

不過有兩個矛盾的地方

中國將具有能力援助第三世界的國家(或是給予世界更多貢獻)

中國將龐大耗損更多世界上的天然資源(或是造成更巨大的污染)

根據美國學者的估算

中國對於天然資源需求的成長空間

以及目前的成長率

未來的確有吃垮地球的可能性

對於部分研究政治和軍事的人而言

中國的崛起是危險的

因為他們尚未成功改善國家的政治和體制

而過度激進的民族主義

在國內也有蔓延和壯大的跡象

因而甚至有"未來的世界亂源"的說法

目前中國的人均GDP和貧富差距仍然是二大隱憂

來自國內本身的龐大包袱

目前還尚未如此明顯的浮出檯面

再加上

環境破壞必須付出的經濟代價

天然資源枯竭的發展衝擊

低成本人力資源的優勢消失

...等等

還有許許的多多的問題

事實上許多學者對於中國的未來保有質疑的態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