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祥志 10 發表於 July 31,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31, 2006 MK-23原為應美軍特種部隊需求而開發的.45戰術手槍(有可調式照門,另可加掛雷射瞄具+紅外線瞄準具+槍燈+滅音器能力),但實際配發部隊後被士兵批評太大、太重(M-1911不也超過1kg嗎?)......等,唯一沒被罵到的只有其可靠性與準確度(這點倒是人人稱讚),結果因為種種的原因,HK公司在完成USP的改裝後,沒想到大或成功,不僅滿足軍方需求,使用士兵也相當滿意它的性能,問題是當初耗費鉅資研發的MK-23......;個人觀點:MK-23確實滿足軍方需求,而且有在.45槍族裡無與倫比的準確性,至於軍方批評的重量.......,其實我覺得美軍的態度蠻矛盾的,當初換裝M-9時被閒子彈跟槍都太輕、威力不足,在換P-226後仍被批為威力不夠(雖然準又耐用),現在更是去用比M-9輕很多的USP,這簡直是......無言......雖然我也會選USP作自衛武器,但如果是要選一把手槍作"戰術型進攻武器"的話,我想我還是選擇MK-23。不知各位先進的看法如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fengzhu00285 10 發表於 July 31,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31, 2006 我认为USP适合警用。自卫武器,如果只是手枪的话,我也会选USP。至于进攻,如果是巷战之流,我会选在合适的重量上威力大的。MK23可选。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有点死脑筋,如果不缺钱,干脆统统列装。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西村祥志 10 發表於 July 31, 2006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31, 2006 可是有部分的大兵覺得它太重啊......太重怎麼那麼多人喜歡M-1911?其實USP TACTICAL本來只有出.45的,9mm是為了開拓市場而改良出來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fengzhu00285 10 發表於 July 31,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31, 2006 M1911之所以受欢迎,我想除了性能之外还在于参加了大战。而且同M1一样,几乎成了美国的象征。勃朗宁、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和与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也是成了象征。大战时期的几种枪流传都很广,而且喜爱的人数都很多。比如鲁格P08手枪、毛瑟M1896手枪、托卡列夫TT-33手枪及瓦尔特P38等。不过现在依旧服役在服役(世界范围内、包括仿制型)也就是M1911和TT33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西村祥志 10 發表於 July 31, 2006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31, 2006 可是要士兵喜歡,也要用得慣啊!M-1911的重量我是沒意見,但它真的很難握,不是因為握把太寬,而是因為那機車的握把保險機構,沒握緊根本不能扣板機,渥太緊又抖的太厲害......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fengzhu00285 10 發表於 July 31,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31, 2006 美国人的整体体制要优于亚洲人。比如说个头?我问过一个曾经在美101服役的大陆人,据他所说,在伊拉克M1911使用的频率还是大于M9。而且也没有太多机会使用手枪。平时射击练习的时候据说也没有不适。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fengzhu00285 10 發表於 August 1,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1, 2006 是,美国兵很多都不用制式装备,特别是在个人防护用具上。比如说水壶、战术背带、破片背心、枪套、准镜什么额。不过“毛利”(MOLLE)携行具可能更具有诱惑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fengzhu00285 10 發表於 August 2,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2, 2006 携行具,我不知道台湾是否这么叫。单兵装备携行具,战斗携行具。战术背带什么的。MOLLE(毛利,大陆的都这么叫),携行具。再比如ALICE,艾利斯。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fengzhu00285 10 發表於 August 2,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2, 2006 对,比如美军的M1945、M1956、M1972、XM80、ALICE系统以及MOLLE、SPEAR携行具等。英国的1937式携行具以及德国著名的Y带。大陆装备的式91式携行具以及95战术系统。携行具一般包括战斗携行具,比如子弹带,手榴弹带,匕首、手枪套。生活携行具,饭盒、水壶、给养背包、防毒面具、毯子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