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BBC新聞:中國稱"增長處於控制之下"


Recommended Posts

http://news.bbc.co.uk/2/hi/business/5189842.stm

中國的經濟增長幅度在2006年前半年維持在了10.9%的水準。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的出口上漲了25.8%,達到四千二百八十六億美元。然而中國的通貨膨脹率也在前半年上漲了1.3%.進口量上漲至三千六百七十一億美元,增長了21.3%,這創造了六百一十五億的貿易收入,同時也會使人民幣增值。

新的法令也出台,限制了海外公民與企業在國內購買房屋的權利,因為他們許多人僅僅是購買,而實際上並不居住。因而這套法令要求海外公民至少要再中國居住滿三年,方有權利以自己的名義購房。

中國並且計畫停止高價個房屋在新土地上的建設,而建設更多較窮家庭可以購買的房屋,並且中國的央行也縮緊了他們對於借貸的監控,以限制過度的"投資與貸款增長"

有警告說,大量的建設支出會導致通貨膨脹,而且也會因為許多建設發展商無法償還資金而為金融機構製造不少的問題。

-------------------------

中央政府限制建設高價房屋的舉措可以說是對炒樓者的一個重重的打擊

對於這種炒樓帶來的通貨膨漲也有效的遏制住了

如原文說到的Cool Growth

中國正在進入冷增長階段:

商業周期(Business Cycle)仍然向上走,但是其中的經濟活動的水平 (Levels of Economic Activity),則逐漸被壓制下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的確這是政府該管制的經濟問題

不論是偏極權或者偏民主的國家來說

發生過度的經濟膨脹都有損於國家的經濟體制

所以必須加以管制

不過管制以後所帶來的後續效應值得再觀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此一來避免房地產泡沫化

事實上不能說這是不是統制經濟,而是透過相關規範幫助市場穩定運行

所謂統制經濟市政府以強大的力量規劃經濟,完全由政府掌握,相關措施包括龐大的公營事業部門,市場價格統一由政府訂定等等

目前中國過度建設造成不小的問題,包括地方政府大量借貸,大量消耗全球資源,等等,上述報導有說我就不在詳述.

没有一个强硬的政府管理机制

強硬且公正

人民幣增值也不一定是好的

目前人民幣已經改為一籃子貨幣

發生過度的經濟膨脹都有損於國家的經濟體制

所以必須加以管制

通常我們稱為調控

管制多少是有負面意義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这些东西都是必须管制的。

经济过热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如何平稳放缓,甚至在一定时期内负增长都是必须研究加以调控的重点课题。

前几天,中共中央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异地视频会议),我有参加,胡哥很详细的阐述了关于控制房地产或说开发方面的两个要素。贷款和土地。要求这两个方面必须管住,不能上马未经批准的项目。。

这也开始真正管制的一个态度。对于房地产或高能源高污染的企业来说,血雨腥风又开始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