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引力模式


Recommended Posts

話說在學術學業版發了沒人理我....那我來這裡試試好了...(希望有人理我T_T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這樣子的....各位大大...

我最近在和同學做一個研究....(不便透露)

其中會使用到地理學的交通引力概念...

而基本的意義我們已知...

但卻有一個環節需克服...

就是..

這個引力模式的限制有哪些

我們找遍資料都找不到..

希望有哪位大師能為我們解答...謝謝:)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1.引力模式:(用在交通運輸) <龍騰第四冊第五章P71>

(1)定義:在測定節點之間交互作用的大小

(2)節點與節點之間,如果要產生交互作用,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A.二節點之間具有互補性

B.二節點之間缺乏中間障礙的干擾(即缺乏可以提供類似貨物或服務的其他節點)

C.節點間互相需求的貨品或服務必須具有高度的可運性(運輸成本高,可運性就低;運輸成本低,可運性就高)

(3)引力模式的公式-->任何兩地間的運輸流量,與兩地人口數乘積成正比,與兩地的距離成反比.即

Iij=PiPj/Dij (Iij=i地和j地之間的運輸流量 Pi=i地的人口數

例:若甲市人口50萬人,乙市人口30萬人,丙市人口20萬人,甲乙相距100公里,乙丙相距50公里,甲丙相距80公里,則其彼此之間的來往公車班次以何者最多?

I甲乙=(50*30)除以100=15

I乙丙=(30*20)除以50=12

I甲丙=(50*20)除以80=12.5

甲乙兩地最高,所以以甲乙兩地公車班次最多

(4)利用引力模式劃分節點間腹地的分界:

公式:Dix=PiDij/Pi+Pj (x為I.j兩地的腹地界線)

例:設i城人口數16萬,j城人口數4萬,兩地相距100公里,問i.j兩地的腹地分界距i城多少公里?

Dix=PiDij/Pi+Pj =(60*100) 除以(16+4)=80

2.同心圓模式:(用於都市土地利用,機能的分析) <龍騰第一冊第19章P208-209>

以芝加哥的都市分區解釋:

(1)假設:

(i)地形平坦,沒有阻礙

(ii)居民有經濟.種族的差別

(iii)某些分區會互斥不相鄰

(2)以中心商業區為圓心向外擴充形成數個同心圓

中心商業區-->過渡帶-->工人住宿帶-->高級住宅區-->通勤帶

過渡帶(退化帶):初期為住宅區,後受工商業入侵和低收入戶移入,環境惡化

通勤帶:距市中心半至一小時車城的郊區或衛星市鎮

外圍商業區:(i)都市合併 (ii)郊區或衛星市鎮自行發展

3.邱念圈(用在農業區位理論) <龍騰第四冊第六章P82-84><龍騰地理第四冊82頁圖6-3的A>

(1)緊靠中心都市的第一帶-->鮮奶蔬菜帶

A.蔬菜和鮮奶的生產成本極高,集約度極高

B.蔬菜和鮮奶都具有易腐和不便運輸的特性

C.因集約度極高,地力耗損很大,必須大量使用來自都市的水肥,以保持土壤肥沃度

(2)第二帶:生產柴薪.木炭.及木柴的林木帶

A.樹木成熟期長,相對生產成本亦甚高,都市對柴薪的需求量為數可觀

B.因為木材相當笨重,不能負擔較高的運費

(3)第三帶為不休耕的六年輪作帶:

A.耕作仍然集約

a.本區並非遠離都市,耕作集約度可維持較高的水準

b.本區位於都市水肥供應圈已外,土壤地力必須自行維持

B.實施集約而又能維持地力的方式

a.實施六年輪作式-->黑麥(二年).馬鈴薯.大麥.苜蓿.豆類(各一年)

b.肥料來源-->綠肥和畜肥(苜蓿.豆類是綠肥也是飼料)

(4)第四帶為每七年休耕一次的七年輪作帶:

A.本區有休耕,故集約度較第三圈為低,其基本原因-->距離市場較遠

B.輪作方式-->黑麥.大麥.燕麥各一年-->連續三年放牧-->休耕一年

C.出售的農產品-->黑麥.奶油.乳酪,有時也出售牲畜

(5)第五帶為三圃式農業帶:

A.本帶比第四帶集約度更低,休耕頻率更高

B.輪作方式-->田地分成三塊,其中一塊秋耕(冬穀,種小麥或黑麥),一塊春耕(夏穀,種大麥或燕麥),第三塊休耕,每三年完成一次循環

(6)第六戴為畜牧帶:

A.由於距離城市最遠,交通成本最高-->因此本區從事畜牧為主

B.區內亦生產黑麥等穀物,但皆在農場自行消費

C.出售至市場的產品-->奶油,乳酪或牲畜等畜產品

邱念圈的變化<圖6-3的B>

(1)在一個孤立國中,有一條可通行的河流經過中心都市時,則各種農業活動將受到影響而改變其區位分布-->轉變成大致和河平行的帶狀(因水運運費較便宜)且畜牧帶面積減少最多

(2)如果農業區中出現另一地方市鎮,則-->在此地方市鎮周圍的農業活動,將出現另一小型的圈帶活動

4.中地理論

有簡單跟複雜的部分(龍騰第一冊第19章p210,第四冊第三章p34-p42)

(1)最簡單來說:克里斯徒勒認為在一個均質的平原上,各都市(即具有服務機能的中地)會自然形成大小階層,且大都市服務圈大,數量少,小都市服務圈小,數量多 ,各級都市之距離遠 近.人口數多寡和商品型態數目等,均有一定

(2)高級中地(都市)==>低~高級商品

低級中地(都市)==>低級商品

參考資料:龍騰地理第一冊&第四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嗯。。。我覺得這篇 【問題】交通引力模式 在地理討論版會比較容易得到相關解答

那我就先把*學術課業問題討論區* 那篇刪掉了(因為都沒有人回覆,無法提供又快又正確的解答)

如果有需要再還原主題

pm跟我說一聲

。。。。。。。。。。。。。。。。。。。。。。。。。。

還是在地理討論版比較容易找到答案=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嗯。。。我覺得這篇 【問題】交通引力模式 在地理討論版會比較容易得到相關解答

那我就先把*學術課業問題討論區* 那篇刪掉了(因為都沒有人回覆,無法提供又快又正確的解答)

如果有需要再還原主題

pm跟我說一聲

。。。。。。。。。。。。。。。。。。。。。。。。。。

還是在地理討論版比較容易找到答案= ='

沒關係...

我也發現了= =""

不過也很感謝上面各樓層的大大為我解惑:E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