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關於考研究所(抱歉 因為找不到研究所相關的板塊只好在這問)


Recommended Posts

請問如果是要準備甄試的話 在校成績不好是不是就不要冀望了?

那若是直接準備考研究所的話 有需要注意什麼嗎?

看你要推甄哪間吧

像我們系上推甄自己家的研究所有推必上,不過要推甄隔壁間的研究所,成績就要好看一點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其實我再另外一個版面有回答過類似的問題

考研之前多想一下準沒錯,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不要的是什麼。

補不補習是其次中的其次,考得上跟有沒有能力畢業是兩碼子事,補習可以幫你考上,拿到學術界的入場券,但是不能幫你畢業,考之前要多斟酌自己的能力跟完成研究的動力。

校內成績當然是有影響的,教授們也是希望找到優秀學生,但是成績不要看太重,有試有機會。我覺得不要只補短,還要強調你哪方面比別人優秀,讓教授覺得即使你成績沒這麼好但是仍有比別人可取之處。

考研喔...我提供幾個思考的癥結點給你參考...不過可能偏理工科就是了XD

1.是否留在原本學校?

→念原本學校的研究所

優點:環境熟悉,可以提早接觸指導教授,可以比別人早搶實驗室,比別人早知道實驗室風氣。

缺點:失去換學校的機會,所上的老師未必是做你有興趣的東西。

→去別的學校念研究所:

優點:可以藉機刷學校,換新環境,可以挑做你有興趣的老師在哪間學校報考。

缺點:要重新適應新環境;去的時候想找的老師可能已經收滿人了。

2.要推甄還考試?

→推甄

對有研究/比賽經驗者,口才、臨場反應好者佳,成績不要太誇張其實影響沒想像中的這麼大(但不是沒影響!)。對於偏科偏的很嚴重的人也是個可以嘗試的路線。

→考試

對很會考試的人佳,在班上單純成績好卻沒有其他經驗者更佳;不偏科,科科平均的人也很適合考試。

3.你要做什麼?

→念研究所,沒有興趣會讀得非常痛苦,要是又跟錯人那就是又痛苦又浪費時間,先找出自己的興趣,能的話接一點研究計畫知道「研究」在做什麼,如果只是想混學歷的話麻煩請多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那一張紙。

=========================================

我的心路歷程:

大學時我成績非常爛,全班倒數。對於研究所,我個人的分析:

1.考試我沒時間準備(因為都在重修補學分)

2.成績又不是頂尖,外校的推甄對我極端不利。

所以我選擇留在自己的學校念研究所。

又,我大二升大三暑假開始有跟實驗室(不是自己系上的,同學院的其他研究所),參加一些研究計畫(暑期計畫、教育部,還有申請國科會的,雖然沒過XD),有研究計畫還去參加比賽,比賽成績不錯(有獎狀跟獎盃);加上我在該所領域的課程成績不錯(期末拿8、90分是常態),還修了學程,自己也有興趣,所以我選擇推甄該所。

運氣也很好,該所不但報名費便宜,而且備審資料100%,教授們又不喜歡看長篇大論,所以我只準備了11頁的備審資料(其中5頁是獎狀),就上了。也好險我之前接研究計畫有做出興趣來,所以念的其間很順利,過程愉快。

不過對於想念研究所的人,我都會勸上一句:沒有興趣就不要為了一張紙來浪費時間。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我再另外一個版面有回答過類似的問題

考研之前多想一下準沒錯,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不要的是什麼。

補不補習是其次中的其次,考得上跟有沒有能力畢業是兩碼子事,補習可以幫你考上,拿到學術界的入場券,但是不能幫你畢業,考之前要多斟酌自己的能力跟完成研究的動力。

校內成績當然是有影響的,教授們也是希望找到優秀學生,但是成績不要看太重,有試有機會。我覺得不要只補短,還要強調你哪方面比別人優秀,讓教授覺得即使你成績沒這麼好但是仍有比別人可取之處。

你跟我有點像欸 我大學前面都太混 等到大三想到要考研究所已經快來不及了

我也是都在重修學分 現在發現我也面臨到畢業壓力可能會讓我無法專注準備考研究所

可是我卻不想考本校研究所 因為我覺得要念的話就念公立的吧 大學都已經私立了.....

如果無法兩者兼顧的話我是不是應該要先拼畢業再來想研究所的事情會比較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你跟我有點像欸 我大學前面都太混 等到大三想到要考研究所已經快來不及了

我也是都在重修學分 現在發現我也面臨到畢業壓力可能會讓我無法專注準備考研究所

可是我卻不想考本校研究所 因為我覺得要念的話就念公立的吧 大學都已經私立了.....

如果無法兩者兼顧的話我是不是應該要先拼畢業再來想研究所的事情會比較好?

嘛...回的晚一些了。

公私立研究所的取捨看個人啦。既然想刷學校,又受困於成績不能專心衝刺,我有兩個建議,可以想一想,再做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1.拚推甄,靠面試力挽狂瀾;這麼做我覺得很偷很取巧,有上算賺到,但是就怕花太多時間在準備而忽略維持自己的課業;畢竟考上沒有畢業也是白搭。

2.先專心畢業,再花一年的時間準備考試,用考試的方法考到理想的學校;這個很花時間但是我覺得是個比較踏實的做法,風險也比較低,唯一的風險就是沒考上怎麼辦而已。

其實念研究所還要想的是,自己的個性究竟是不是合作研究?

真的念得下去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