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該談「政治」嗎


Recommended Posts

知道什麼是中間選民嗎?

那只是個名詞,但是影響很多

個人不鼓勵談藍綠話題,只針對政治教育的需求。

--------------------

日前有廿一名教協會員,就教協反對臨時立法會等三項立場,發表聲明,指責張文光「為一己之私,代替全體會員心聲……把教師引領至與中方對抗的局面,有損教育界平穩過渡。」由此觸發了教育人士的百家爭鳴。就晨早電台時事節目「九十年代」,已有多名教師,發表不同意見,並指出香港教師普遍政治冷淡,在校避談政治的現狀。很可惜,節目主持人及聽眾,皆沒由此有所發揮,探其因由。而更使人失望的是,主持人竟然認為教師在校傳播政治知識,有一定危險性,教師可能以個人的政見強加給年幼無知的學生,指出教師在校談論政治時,尤其對學生談論時,應以客觀和中立為原則。

教師個人能「強加」政見給學生嗎?

「九十年代」主持人的言論,很能代表香港教育人士的主流意見。很多人認為,教師個人的政治立場,只是他個人的事,不宜向未有足夠判斷能力的青少年學生傳播。然而,只要人們稍為細心一點,就發覺小學的社會科,中學的經公科及課餘的公民教育,都是把香港現行的政治制度、經濟模式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假如說學校一定不可傳播政治知識,為什麼又能傳播現行的那一套呢?只准講現在那種港督獨裁的政治體制,而不准別人講其他政治體制,尤其不准講民主體制,那才是不客觀,才是把統治者的政見強加給學生。

有很多人都擔心,由於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權威地位,教師有機會把個人政見「強加」給學生。這憂慮很值得討論。

首先,說教師能把個人政見「強加」給學生,是太過誇大了教師個人對學生的權力,而且假定了香港的學生,生活在一個完全封閉的環境中。因為所謂「強加」,就是無論你同意不同意,我都是要你同意,或最低限度,你無法表示反對。很明顯,無人敢說,現在香港中有任何一位教師會有這種權力。如果說教師能把個人政見強加給學生,除非他實行考試制度。學生最怕要考試,教師個人也許利用他的神通廣大,使校方支持他的政治教育,實行計分考試。那麼學生就不得不認真對待教師個人的政見,考試時不得不按照教師的願望作答。注意,這種計分考試制度,已不是教師個人可以做到的。而且很明顯,在目前的體制下,教師根本無法這樣做。所以那種擔心是多餘的。

此外,從香港目前的資訊發達程度,及言論較自由的氣氛,要學生僅僅認同教師的政見,是件相當難辦的事情。比如,筆者從前任教的一間「愛國」學校,校方在政治教育上,從來都是不違餘力的。每逢週會,校長必定談及中港政情形勢。可惜這個校長的發言,不是《文匯》社論報導,就是大罵港英什麼什麼的,總之罵是緊跟中共喉舌,一於謬論當正料。當時就有不少中四、五的學生向我表示,校長的言論,顛倒黑白;筆者無奈地提議他們「左耳入,右耳出」;誰料學生的態度更妙,他們認為校長的話只在頭上轉轉,那裏入過耳。

從這些自小就接受「愛國」教育的學生的反應看,教育工作者強加的政治教育,效果是適得其反的。學生對校長言論的反應,當然不可理解為:是他們出於對某種政治問題有確切認識的結果。這裏只是指出,在比較自由的社會中,即使有教師想把某種政見強加給學生,也是做不到的,除非社會的言論自由遭到扼殺。(這情況在九七之後,大有可能出現,不過這裡著重針對的是教師個人能否「強加」的問題。而且教師若在這種惡劣環境下,仍發表個人政見,客觀上乃是打破專制的做法。至於學生接受否也是很難預計的。)

中立與客觀,是政治教育的原則嗎?

另外,「九十年代」節目主持人還很明顯主張,教師對學生灌輸政治知識時,應以客觀和中立為原則。客觀地介紹不同政見,是毋容異議的原則,但要把中立也視為原則,就很值得商榷了。因為中立不一定客觀,然而時下有許多人偏偏把兩者等同。這根本是最大的誤解。

首先,在邏輯上講,客觀等同中立,就根本否定了客觀事物有正謬之分,認為一旦有確定一邊的立場,就不客觀。第二,在現實生活中,中立時常表現為不做事,不表態,但實際上幫助了有勢力一方行事。比如,有人問教協支持不支持臨時立法會,假如教協表示這問題她中立!然而中共這個惡霸偏偏要組成臨時立法會,你教協這種中立,不就是幫助了中共欺壓港人。所以,把客觀等同中立是錯誤的、危險的。要教師以中立為教育政治知識的原則,就更加壞,因為只會令教師喪失了判斷是非黑白的依據,這比不講政治更加壞。

然則這裡是否主張教師非有立場不可呢?倒也不是。因為暫時對某些重大的政治問題未有立場,是普遍容易出現的事情,但是絕不應因此而避免在學校談及甚至進行政治教育。「真理越辯越明」,「集思廣益」的道理告訴我們,廣開言路,正是教育學生關心社會的最佳方法。因此對所有言論採取客觀的態度,才是政治教育工作中,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原則。

政治教育是社會的需要

環顧香港各學校,實質上並非有太多的政治教育,反而是太少了。在過去一段很長時間裏,港府曾制訂了禁止教師在校教授政治知識的教育則例;直至近年,因社會民間壓力,才稍微修改了有關法例。再者,那些自命「愛國」的學校,所教授的政治知識,長期為中共所左右,惹人反感。這種因素,無疑是香港教師對政治教育冷淡的原因之一。但是時勢於今畢竟不同了。

不准政治教育,或是只准一種的政治教育,已經不符合社會前進的潮流,更不符合大眾的利益。隨著九七臨近,香港社會內部各項事務,都相應變更,尤其在政治制度上,在在都需要港人認識及參與。青年學生是社會未來主人翁,難道他們就可以對此無知無覺?教育學生關心社會,有政治觸覺,是社會變更所需,絕不是教師個人所需。人們懼怕的,不應是學生接觸了什麼或多少政治思想,而是他們只有一個漠視社會的頭腦。

教育工作者是教育下一代的直接媒介,他們在學校進行教育的各個科目,都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政治思想也是這樣的成果,為何不能教呢?只要是客觀的,於大眾有利的,不強加於人的,就不應成為禁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教學自由(學術自由)的實現,就很難要求老師必須怎麼教學。要讓學生不被洗腦又鞏固教學自由又能讓學生學好政治該學會的思考,比較好的策略是官方不應該支持或壓抑老師的教學方針,讓各種立場意見都有同樣的機會出現,但官方也要試圖關注整體來看教師是否嚴重失去平衡(例如都是統派),在未來師資選任上作為參考。(刻意去調配師資立場比例都一致這件事我有點猶豫,可以想見一些極端的例子可能不適合占用到學習時間。)

經驗而論,讓學生能夠學會政治思考,立場鮮明且熱情的教師總是比中庸教師能帶來更多啟發。而校園氛圍的建立也相當重要(很樂意在正式與非正式課程中帶進公共議題、有可以討論的對象包含老師與學生),否則就只是課本上、考卷上的東西而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與其選老師,不如讓呆丸的學生選擇

如果被統派或獨派的老濕蠱惑

那我說這樣的學生也是中間選民…

要說政治要融入教育,基本上想一想就好

因為這部份主要是「刺激」性質。

亞洲人的社會還是書卷第一

但是我很希望台灣人民能充分瞭解對於中國和台灣的政治

讀了書,學了知識,在職場有了領域得以發揮

結果法定成年,在生活上活的跟寵物一樣

寵物是我說得,是我自我感覺良好:)

台灣學不學英文沒有差,重要的是台灣已經被很多濕書五精給騙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