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博士該賣雞排嗎? 一個值得想想的「物理遇見咖啡」的故事


Recommended Posts

轉貼至http://forum.businessweekly.com.tw/topic.aspx?fid=62&tid=3641

郭董一句話,讓最近的議題沸沸揚揚。

「對於最近博士生放棄教職改賣雞排,郭台銘認為,並不是說賣炸雞排不好,但像是炸雞排的工作應留給國、高中生去做就好。他還隨口說出,這應該要課教育資源浪費稅。郭台銘強調,中國經濟在調結構,台灣也要,不過調結構是需要時間的,不是用月或季來看,而是用年;且要從企業及教育做起。」–read more

我們一年在教育上花了多少經費?可以看看民國102年政府釋出的公共支出的總預算案,我們之前看重點分析:

中央政府教育經費共編列 2,491 億元,如連同地方政府教育經費應分攤數 2,565億元,則 102 年度全國各級政府教育經費編列數為 5,056 億元,再扣除國中小及幼稚園教職員薪資所得課稅配套措施經費 72 億元、內政部移入幼托整合相關經費 36 億元及青年輔導委員會移入,相關業務經費 2 億元(貴院審議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所作附帶決議不計入 22.5%),淨計 4,946 億元,占前 3 年度決算歲入淨額平均值之 22.7%,符合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第 3 條有關不得低於22.5%。 (點擊看全PDF )

我們的教育經費上的公共支出,實在是非常之多。

那博士賣雞排,到底是不是浪費教育資源呢?

讓我們再看看一個故事,之前我親身遇過的。

某一天晚上,坐在一家熟悉的咖啡店裡,在寫部落格,坐我背後的某位台大物理系畢業,剛當完兵的年輕人,咖啡店老闆剛好在問他,為什麼堂堂台大物理系的高材生,要來這裡找頭路。

年輕人說了:「我現在不是去教書,就是回去做研究,但我兩個都不想。」

咖啡店的老闆跟他說:「可是來這裡工作很辛苦,薪水也不高,你真的要來嗎?」

年輕人回應道:「物理系唸到畢業也沒輕鬆到哪裡去,研究物理很苦,咖啡這條路也很苦,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在幾年後可以成為咖啡這行業裡,成為世界級的教學。」

老闆說:「那你之前學的不都白費了,你爸媽花一堆錢讓你唸完物理系,你學都白學,學費都白繳了。」老闆用更酸的語氣說著。

年輕人竟然說:「我會試著讓我所學的,都變成有意義的,只是現在還不知道要怎麼去用它,也許有一天,我可以結合我的知識到咖啡裡頭,或許那就是我跟別人與眾不同的地方。」

老闆頓了一下,才說道:「你錄取了。」

(2012年11月4日晚上七點半。)

對於這段故事,當時我的朋友給了三個方向的思辯:

A:「咖啡靠天分,嗅覺味覺很重要,如果我是咖啡館老闆,寧願叫他泡杯咖啡,同時自己泡一杯。叫他喝看看,說看看用講的,會是很好的故事,卻不一定能找到真正適合咖啡這個行業的人。畢竟咖啡不是用嘴泡的。」

B:「可是要想去想,那到底是他的動機還是藉口,國家花了那麼多錢,他也不知道排擠了多少人的資源,唸了物理結果賣咖啡,我們是否該鼓勵這樣的事?如果全部頂尖大學的人,都覺得應該要回鄉下賣飯賣麵,這個國家是往更好的方向前進,還是完蛋?不是歧視,只是每個人都不是孤島,他的每一個抉擇都會或大或小的,都影響著社會的走向、脈絡。」

C:「這樣的態度,大大提高了成功的機率。」

爭點出來了,首先的是,在接受許多社會資源後,「跳離」了大家常走的路徑,他的方向是逃跑,還是挑戰?是戰是逃,是兩回事。

再來的是,他是打算「Connect the Dots」呢?還是「完全重新開始」?

第一個問題是態度問題。舉例來講,一樣是「輟學」這件事,卻可以完全不同的結果:賈伯斯輟學創業,也有人輟學壯遊,有人輟學做想做的事,但也有人輟學,然後墜落。扣除掉長輩的觀感,輟學本身不是重點,而是你輟學是為了什麼?因為不同的理由,導致了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代表了不同的結果。這就是「態度」決定「高度」的原因。

而賣雞排,或是去學咖啡,我想也是,是決定帶著一失武功「降級」或「升級」去不同的戰場,還是迷失所以逃亡?如果是前者,其實是沒什麼好垢病「浪費社會資源」的,因為那反而是把社會資源用得更發光發熱。(read more:降級論:到不同的戰場再打一次 )

再來,剛剛是用「大家」的眼光來看這個故事,現在回到故事主角的個人職涯去看,或許真正影響個人生涯的,取決於是否能把之前學物理、作研究的知識跟學問,應用在新的戰場上。如果不行,那等於之前的時間,是某種程度上的浪費,但以「覆水難收」的角度來看,脫離了不喜歡做的事,去做有熱情且有機會做到卓越的事,無疑是一種「停損」。 (read more:覆水難收的「沉沒成本 」)

但說不定的是,這位物理系畢業的年輕人,未來有一天能回應社會許多人的冷嘲熱諷,而這取決於他能否「Connect the dots」,把乍看沒有關連的兩樣事物結合在一起。就像Christensen在「五個技巧學創新 」當中,提到了「聯想」的威力,不同領域之間,可能藏有彼此需要的答案,就像科學界對於「聖嬰現象」的理解,曾遇過很大的瓶頸,直到大氣科學家跟海洋科學家兩方的通力合作,才開始有了更大的進展,賈伯斯所學的「字型學」,當時也成為蘋果電腦當時產品差異化的利器。

會不為咖啡正需要著物理,物理期待著咖啡呢?或許是這位仁兄的願景就是在看見這樣的事情。

(read more:經驗學校:Collect the Dots and Connect the Dots )

最後想用一個前輩曾經跟我討論過的對話當作結尾。

當初前輩跟我說到:「我覺得Wondero的核心價值是0。」

於是,我開始去思索著,出了什麼問題。

後來前輩問我道:「你覺得賣便當算不算創業?」

我稍微想了一下,回答道:「算作生意吧?」

「創業跟作生意的差別在哪裡?」

我想了良久,答道:「作生意的重點是維持status quo(保持現狀),而創業的重點,則是價值的成長。」

「賣便當為什麼不是價值的成長?」

我則回道:「一般賣便當的,因為眼前的能力跟時間有限,沒有想過要更進一步去延伸價值,將就就好,這就是做生意。」

我腦袋突然想通了,續道:「但如果這個賣便當的,相信自己的能力跟時間沒有極限,更進一步去延伸他的價值—這就是創業?」

「拿掉便當換成APP可不可以?」

「可以。」

「所以重點,」他說道。「不是賣什麼東西,而是怎麼賣。」

重點是炸雞排嗎?重點是作咖啡嗎? 我想不是,重點是怎麼做,怎麼做好一件事情,怎麼磨練自己的硬功夫,燃燒自己的熱情,有著自己的願景,更有勇氣,把一件事情作到極致,讓承受著夢想的事物的價值,不斷推升,那才是重點吧,這不同於Cost-down的規模經濟,而是Value up的價值成長,那不正是臺灣現在最需要的產業靈魂嗎?

引導那些迷失在環境變遷的游靈,鼓舞那些正在升華的年輕靈魂,或許才是現在全體官員跟資本家,該回頭為臺灣想想的事。

以上文章轉載自《Wondero》,與商周討論區的所有菁英讀者們分享。

--------------------------------------------------------

這件事,

我只能說,錢是看成果…

錢是沒在管過程

你能糊你們家那一大口就重要,

管你工程師還是雞排哥?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4 weeks later...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