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問題】台鐵防斜電車


Recommended Posts

為了新板車站開發防斜電車?

沒聽過 囧

雖然說新板的月台曲度頗大 但是也沒必要專門開發吧 囧

你說的開放命名

應該是指前陣子下單的885系傾斜式列車吧?

(我只想到這個= =)

命名為太魯閣號

專門用於東部

預計幾年內就會交車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順便把台灣版885系的資料補完..XD

300px-JRQ_EC885SONIC.JPG

太魯閣號 最高設計速度 150KM/H 營運速度130KM/H(PP速?)

單組四輛編成 駕駛拖車(EDC)+馬達車(EM)+電力車(EP)+馬達車(EM)

預計運用路段:樹林=花蓮

預計可將行車時間壓縮至兩小時內

(不過之前曾經傳出直達車一小時40分的說法?)

885在日本的事故史

2003/7/15 長崎本線特急列車脱線転覆事故

造成36人輕重傷

原因是因為梅雨季節造成土石崩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據說這批車在今年10月就會抵達台灣

至於正式上路營運時間...觀望中...

台灣方面

「台灣車輛公司」似乎承接了新電聯車的製造

不過應該是類似於現在運行中的EMU500、600

並沒有任何研發防斜電聯車的消息

至於車站蓋在彎道上個人是認為純粹為了順應地形吧...

總不能為了蓋直線車站,把車站移到週邊交通動線完全無法配合,腹地又不夠的地方

(牡丹站就是因為地形的關係,所以處在斜坡彎道上

雖然說牡丹南邊是有一段夠長的直線,但是該地腹地不足而且離聚落也有段距離了...)

一個車站設站的位置,基本上也是多方考量之後才決定的

其他明顯的例子像八堵(要彎進宜蘭線,不然第三月台可是很直的)、五堵、山佳、貢寮、大華(平溪線)等等,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大部分的彎道車站都是處在山多,或周圍建築林立等等腹地較不足的地方

在北部的地下車站彎道(像板橋)

則可能是當初施工時

為了有足夠的空間而不得已的產物

(雖然說有臨時站,但多少還是會壓縮到永久站場空間)

以達到最大的空間利用率,並避免影響兩邊建築物的地基、結構

題外話...

地下化除了施工難度較高、成本也高之外

最大的問題我想就是未來萬一要擴充會非常困難吧....

就算現在施工中的松山─南港─汐止段有預留第三軌空間

(不過基本上地下段看起來好像並沒有所謂的預留空間...)

未來松山─板橋地下段極可能會成為鐵路運輸的大瓶頸...

除非高鐵通車能夠達到「分量」效果,否則....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