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要 11 發表於 April 27, 2012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pril 27, 2012 日前人本基金會舉辦「建北現象」研討會,列舉一些代表這個現象的言論;兩校極表關切,多方追查是哪些同學言語失當,要給予個別輔導。於此,我們十分感佩:認真的教育工作者,真是不能放過任何細節。不過,少數年輕人偶爾口不擇言,往往只是表達一種心情,其實不必太過計較;倒是普遍存在許多人身上的一種「菁英心態」,可能阻礙社會的團結與和諧,不利國家長遠的發展。我們很想請二位藉著這個機會,在學校朝會上,給同學再上一課。 首先,我們認為二位校長的成長經驗,就是絕佳的教材,例如,可以跟同學們這麼說「我這個校長,當年也沒有考上明星高中,甚至也沒有進入前三志願;但現在我是你們的校長;可見,人生很長遠,世界很廣大,大家不妨把眼光放得更遠大,不要太計較學校的排名,還是要看重自己的努力」。接下來,不妨就談到十二年國教,例如,「將來不論政策怎麼發展,我們學校大概多少總會收到一些非特色招生進來的同學,各位一定要有一個心胸,包容並尊重和自己不同的人;尤其是,千萬不要以課業成績表現做為衡量人的唯一標準,大家不妨提醒自己,這些不是考試進來的同學,當中有人可能就會成為本校的校長,這樣,就不會無意間犯了菁英主義的毛病」。 當然,教導學生,還是要以鼓勵為主;所以,也請這樣鼓勵同學:「你們能考上本校,當然非常值得驕傲;但在課業表現之外,如果也能同時擴大社會關懷,欣賞別人在各方面的長處,那就更值得人家敬佩了。畢竟,將來的社會,只會更民主,更多元,不是只靠少數菁英就能決定一切」;「十二年國教是國家的重大政策,目的就在逐步達成校校皆名校的目標;大家以本校為榮,當然是很好,但不必懷有護校心態,凡事都要保持現狀,畢竟,無論如何,並沒有人要拆掉這個學校,而大家在這兒的回憶,也永遠不會被消滅…。」 最後,我們也想建議二位幫同學澄清一些可能的誤會,例如,「我們曾說過本校的特色,要培養各行各業的領導人。請大家了解,各行各業是不分貴賤的,清道夫也是一種值得尊敬的行業;而領導人,也並不表示就要在上位,一位高風亮節的清道夫,他往街頭一站,就自然是一位領導了,不但領導其它清道夫,甚至領導了整個社會的風氣」。(作者為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42700477.html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james2612961 10 發表於 April 27, 2012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pril 27, 2012 。教育普及化就已經這樣12年國教還得了?!自己的小孩考不上建北就醬亂搞哪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Eric Wang 10 發表於 April 27, 2012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pril 27, 2012 人苯基金會 他們是有事嗎... 不感想像以後12年國教上路的樣子....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