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根據歐盟內部的整合問題提出看法


Recommended Posts

信仰應該還不算是個太大的問題

而至於說種族跟國家認同上出現的問題

解決的辦法就是在對下一代人的教育上著手,改變各國人群原有的對於種族文化地位(Cultural Identity)的觀念,讓其對自身的看法從狹隘的“某國人”,變成廣義上的“歐洲人”,力求做到多元文化。

而在短期内,這些問題是無法解決的,所以只有避免,那就是別沒事找事去制憲。不要嘗試將歐盟各國在政治上合併就是最好的辦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呃...一年前我好像有寫過類似的東西。xd

不過寫得不怎麼樣,而且我現在看起來也感到有點稍嫌不足 (有些地方的論點可能要稍微修正),因為這篇是趕出來的= =||||| 。你參酌看看吧。

篇名

世界和平,何去何從?

作者

DUST。宜蘭高中

壹●前言

「世界和平」是人類發展至今所需面對的一大課題,雖然經過長時間的探討與宣揚,紛爭與動亂仍在世界體系中屢出不鮮,當然這個問題所牽涉的層面錯綜複雜,無法只從一個面象來解釋之。特別是有人認為只要可以阻止戰爭的發生,世界就是和平的,這是錯誤的解讀,「戰爭」只是屬於一個模式下的產物,並不包含所有問題,而和平的意涵不僅僅只是「無戰爭」,更應該是在平等的前提之下,追求全人類的安定與繁榮。在這互相依存的地球村,「共同」的生存與繁榮是大家所追求的目標,特別是由物質層面轉由精神層面的平等,更是一個未來的理想藍圖。建立一個「和平的世界」,就像是在一個雜亂無序的社會建構一個民主國家一樣,需要各層面的探討,包含一個制度的產生、教育的普及以及利用教育提倡民主的觀念,最重要的還是得提升國人的經濟水平,在各種條件之下,一個國家才能穩定且快速的發展起來,否則就只能在紛亂中原地踏步,更甚者使用「以暴制暴」的手段來達成政權的鞏固與維繫(或是相反的人民以暴力推翻政權),而忽視了問題的根源。如海地於1804 年獨立建國,還是美洲僅次於美國之後成立之第二個民主共和國,但為何相較於台灣只有短短一甲子不到(若以國民政府遷台開始算起),兩國發展差異性如此大?海地直到近幾年都還有許多內亂問題,民主制度也尚未發展成熟,當然原因包含了各個層面,其中「長時間的專制」與「經濟水平低落」、「教育水準欠佳」,以及政府面對各種問題總是不斷地推託(註一),責任推是推掉了,但問題始終還在,這些都是構成一個國家無法安定繁榮的重要因素。以上之所以用「國家」來跟「世界」作比對,就是因為這只是在不同體系概念下的差別,由國與國之間、國內政府與人民之間、以及個人與個人之間,都存在著「不安定」的因素,而且環環相扣,以下就以「群體間」與「群體中(含個人)」來做分類探討。

貳●正文

一、體系間的衝突

各種族群之間的問題,就是世界不安定的一大因素,族群包含了文化、國家、宗教、種族以及各大地理區域之間等等。從航海技術發展,到今日出國觀光,面臨「全球化」的衝擊,世界各地互動日趨頻繁,所帶來的問題也就日益增加,因教育帶來的認知不同(有時候則只是「缺乏」),使得各個體系間價值觀產生衝突,經過持續不斷的惡化,戰爭無可避免地一觸即發。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甚至是利益鬥爭或早期帝國主義掠奪資源的心態,繼而釀成了慘不忍睹的後果。在各種戰爭(包含資訊戰、心理戰、經濟戰等等的軟性戰爭)的訴求之下,「尊嚴」或(及)「利益」往往就是「戰因」與「戰果」(不過當然也有例外,如所謂的「伸張正義」或「以戰制戰」,甚至是與以戰制戰同義的「經濟封鎖」,但在輿論上有不同的解讀,以致於有時候也可以歸納到前面所說之中),以下大致舉幾點說明。

以種族觀點來看,因為區域性的隔閡,與文化、國家經長期演化與發展,遇到區域以外的人種,經過各種互動與接觸,加上價值觀上的衝突,「種族意識」因而興起。舉中國與美國的例子而言,中國早期因禮教的建立,人民接觸新的生活制度,進而發展出一個文化中心的社會結構,「漢人意識」隨著接觸所謂的「文化水準低落」與「生活習慣不同」之外族而慢慢產生,而由於「邊疆民族」因環境因素而向外擴張(有時是侵略,有時是遷居),與「中原」民族接觸,起初可能因買賣、遷移問題而起紛爭,最後演變成族群因單方面的「不認同」(有時也會是雙方面),如漢族看不起外族或是以征服外族來獲得報酬(官位、利益)、邊疆民族則是想侵略擁有中原土地及物資,因而發動戰爭,這在中國歷代皆可看見。而美國例子則是關於早期移民者對印地安人的迫害,以及後來黑人與白人的問題,都是種族歧視所帶來的衝突。

以宗教角度而言,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使命」及「理論基礎」,它控制著信仰者的心靈與精神層面。宗教衝突往往在背後有著複雜的因素,如今日的回教世界與基督教世界衝突,它還包含了「東西文明差異」、「經濟落差」、「種族歧視」等等的附加因素(這是以宗教觀點來看才稱做「附加因素」,若是以其他觀點來看,則宗教即成為它的附加因素)。而若觀看單純的宗教衝突的產生,往往出現在同一區域間較常發生(同一國家內),如印尼的宗教衝突,雖然在早期也是由各種因素所醞釀出來的,但後來就會轉變成意識形態的對立(在後半部會提到)。到了近代即可歸於較單純的宗教對立、歧視而激發衝突(通常都會有一個引爆點,但引爆點之所以會引爆也是由長期的宗教對立所產生)。

再來是「政治體制」的衝突,如共產主義與民主制度即是一個例子,現今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正在努力建立一個「民主的世界」,對於如中國的共產國家,即是美國關注的焦點,只要一有人權問題(共產是集權制),就是使共產瓦解的主要力量之一。相反地,中國也積極擴張軍事力量,除了對內鞏固政權以外,對外也威脅到其他國家(包含民主國家),令人臆測這股紅色風潮是否會有對外擴張的打算,值得關注。

二、體系中的衝突

在這裡所指的「體系之中」,是泛指「同一文化中」、「同一宗教中」、「同一國家中」、「同一族群中」等等的意涵。

以國家作為例子,世界上每一個國家之中,都存在著「階級」,而通常以「職業階級」為大宗。若是往回推演,早期的階級還有「男女不平等」(現在還是存在著)、「世襲帶來的地位差異」、「奴隸制的存在」(同一種族也會有奴隸產生,這也攸關到人權問題)等等。舉美國的例子來說,二十世紀初的美國,勞工與雇主間的衝突,與勞工法的權利爭取即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歷程(註二)。同樣地在同一族群中也會出現因不同因素而造成的對立及衝突,像是台灣本身因政治因素所帶來的暴力衝突、藍綠對抗、選民的意識形態等等,都是造成動亂的因子,演變到後來國家認同問題,以及衝擊到國家對外利益(如組織的參與,除了外力因素之外,國內也有意識形態的紛爭)等等,值得深思。

三、解決之道

【溝通平台的建立】

以國際(體系之間)層面來說,我們需要建構一個龐大且極具影響力的組織,特別是需要一個各國政府(國家)與各種國際間NGO(國際團體、非政府組織)之間互動的平台,而NGO更需要包含宗教領域、文化領域、種族領域甚至是各種政體之領域的精神領導團隊,組織應力求以「平等」為原則,特別是「不應設限」,應更加歡迎如共產國家、第三世界、甚至是恐怖組織的加入,因為提供這樣的管道,各種衝突才能得到討論及解決,但是這樣龐大的體系,還是需要「次機構」來加以支持及監督,這是一種網狀的聯繫,用國家概念來說,次機構就是泛指「國內的NGO」,用來宣導理念,或者是監督政府,是需要深入民間的。組織中的NGO所扮演的角色最為重要,就目前所見的國際組織,大多由國家來組成,以致於太多的政治利益問題介入其中,大國往往有著主導權,所以NGO不但具有組織的一席之地,而且不會被政治利益所矇蔽(狹義地說,它廣佈各國,每個團體在每個國家的中心旨意都相同,這是一點),問題的解決就可以更易讓人接受。這個組織的形成如同現有的各種國際組織,需要有人創立,但還是須賴於目前各大國的宣導及加入才有可能實現,因為現在世界太多問題背後都是由所謂的「列強」所造成的,只有他們主動放出善意,願意以身作則,放下權利慾望及政治利益,就會是一個開始(在現代民主國家的政府,為了政府支持度與持續力的維持,這點並不難達成,但首要條件是人民要知道這個組織的出現)。

一個國際組織的維持,需要大量的人才參與,特別是這種延續到民間的龐大組織。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人才循環」,以台灣做例子,早期台灣在專制的陰影下,人民思想的激發快速且發達,社會上人才輩出,也帶動了整個國家的發展,而到現在八、九零年代,青少年與社會新鮮人在安定及富裕的生活之下,思想的激發趨於貧緩,對社會問題漠不關心,更甚至自己成了社會問題,人民的思想足以影響一個國家及社會的結構,未來社會又會回到動盪不安,以及退化的現象。這些其實透過教育可以解決,但是以目前台灣的教育還不足以化解這個循環危機,有賴國人警覺心的出現了。這個觀點擴張到國際間也是如此,在一些安定富裕的國家,一樣得面臨到國人素質的降低(當然無可否認的還是會出現許多優秀人才,但只是會慢慢減少),各國的教育觀及教育目標應有所調整,特別是需要注重於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才是。

【宗教問題解決探討】

精神信仰問題是屬於較難克服的部分,在此特別提出說明。若望保祿二世(S.S.PAPA GIOVANNI PAOLO II)在《1999年世界和平文告》(註三)中說道:「絶對不能以宗教為藉口行使暴力,如此做也不可能培養提升真正的宗教情操」,約翰.司徒華.彌爾也說:「一個有信仰的人,可以匹敵九十九個只有興趣的軍隊!」廣義來說,信仰並不只包含宗教,它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意念」(如包含對社會主義的執著),解決因信仰所發生的衝突,就必須在「溝通」上作思考,有必要的話甚至是「改變信仰的本質」或「誘導式轉變」都在所不惜。以宗教作例子,面對目前宗教所帶來的衝突(雖然並不是唯一因素),首先應將重點放在良性發展不同宗教信仰之間的關係,甚至是「創造一個信仰」!如面對近年來動盪不安的回教國家而言,我們可以試著創立一個新宗教,利用新信仰牽引人心,但是這需要長時間的研究及規劃,其中包含了回教國家社會結構及人民的心理現象,而新宗教教義須融入回教的主要概念,這個「融合」的概念(註四),是取自於早期亞歷山大的思想家斐羅(Philo,25-40BC)融合猶太教、斯多亞學派、柏拉圖主義等,而成為他的宗教思想的想法。這個「新宗教」再加上以「人道關懷」為出發點,使人民信仰意念增加,然後加以融入如「合作」、「共榮」的理念於其中,使信仰者更易接受國際觀以及進入國際體系(信仰本身也是一種給人民的教育),各種問題就有討論的空間。當然重要的是,宗教是不能強求的,只有用心靈互通,人民才會有接受的意願。在一個宗教交談的平台上,「對等」與「瞭解包容」須成為最基礎的交流原則,特別是在歷史上曾經埋下仇恨、戰爭淵源的宗教,更是需要這樣的態度!

舉例來說,(註五)印尼的宗教衝突可以追溯到荷蘭殖民時期,當時因統治者(殖民者)偏袒基督教徒,而當時基督徒多由從商的華人以及離島的人民所組成,使之得到許多特權而被印尼人視為「殖民者的同路人」,進而激起族群對立,穆斯林對基督徒的衝突也就醞釀而生,其中當然也牽涉到社會階級的對立以及對殖民者的不滿。在印尼的宗教衝突,不僅僅只是異教間的衝突,在同教之中也因教義理念的差異而有所爭執,如「敬虔派」(釋一)中改革派與傳統敬虔派的理念衝突即是一個例子。而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問題較為嚴重,1965年政變之後(釋二),基督徒人數突然暴增,加上蘇哈托因自身利益爲防止敬虔派坐大,政策性保護基督教,基督教傳教士加強活動,掛名派與少數部落信仰的人漸漸轉變成基督徒,以至於穆斯林激起「反基督教暴動」,後來各教代表協議互不傳教,傳教只能針對沒有官方宗教認可的人。但是新教拒絕簽署,理由是聖經明文記載要向普世傳福音(Noer 1983: 197; Aqsha [et al.] 1995: 486)。這裡的問題就在於「需要尊重:信仰自由」,任何人民皆有「改變信仰」以及「擁有信仰」的權利,任何宗教不可以因為自身的信徒「跳槽」而懷怨,這該是宗教本身應具有的情操。

【經濟的平衡】

經濟鬥爭與貧富差距的問題要如何解決,在此用國家概念來說。以一個國家而言,經濟鬥爭通常出現在企業與企業之間,而貧富差距則是職業差別而產生,企業與企業之間應抱持著良性競爭的態度,不宜採取「我要讓你倒閉!」的心態,而因職業所產生的貧富差距,可透過社會福利,或是利用課稅制度來平衡差距,而因文憑主義所帶來的職業問題(如就業機會、薪資待遇,常常在不公平的體制之下,像是兩人一樣具備某種工作能力,企業主只因文憑高低、不論實際素質而有所偏頗之類的問題),可試著改變教育體制的運作,這方面需要完善的規劃才能達成;若是從世界角度來看,目前的經濟鬥爭常出現在經濟共合體之間(如歐盟對北美自由貿易區),而貧富差距則是在於已開發國、開發中國家、以及未開發國家之間。經濟共合體間的競爭,其實還不到「惡性競爭」的程度,這個問題可以就上面「溝通平台的建立」部分來完成更良好的互動。而國家間貧富差距的問題,應該倡導各地區的經貿體系接受貧困國家的加入,當然,這同時也需要國家自己盡心去爭取,而不是等著別人來幫忙,我想這也是需要提倡的觀念!!

【階級間的溝通、不良階級制度的瓦解】

舉例來說,一個國家所面臨的內部階級鬥爭或是階級歧視(如企業與工人、政府與人民),在民主體制之下,應建立一個互動機制,這在許多民主國家已經趨於完善,互動機制包含需要「公開」、「透明」,以及可成立壓力團體及專案人員,最重要的還是需要一個互動的平台來供予討論、解決。而面對非成熟的民主國家,或是非民主國家則需要人民自己爭取權利了,包含透過國際組織的協助

(當然國際組織本身也須具備這樣的反應機制),所謂「權利是自己爭來的」,有待人民的覺醒,這一天不難到來!!

【教育的制度】

面對「文化衝突」、「種族衝突」以及體系內人與人的紛爭,最基本的還是得靠教育來宣導,一個完善的教育內容除了現有的課程以外,更應該具有尊重生命、關懷弱勢、兩性平權、民主法治、世界觀、歧異尊重等,以及接軌新社會的各種新議題,更應該要倡導進步的價值觀。(註六)

參●結論

在「世界村」這個複雜的體系中,大家應該要有相同的共識,互助合作通往共榮的道路,是我們在二十一世紀最大的目標及理想,撇棄以往為了利益而發展的心態,重視文明進步所帶來的新的價值觀,「人道關懷」以及「世界一家」,人類未來的發展更是擁有「無限希望」!!

肆●引註資料

<註解>

註一、台灣青年公共事務協會座談會-《台灣青年國際視野》。呂慶龍現外交部發言人(2005/1/22)

註二、《我反對:美國第一律師丹諾在被告席上的自我辯護》。林正(2004年7月12日出版)

註三、教宗文告-《1999年世界和平文告》。若望保祿二世

註四、宗教與和平-《宗教交談的基礎》。莊嘉慶(1997年9月出版)

註五、《印尼宗教衝突溯源》一文。游謙英國蘭卡斯特大學 宗教學博士

註六、2001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閉幕致詞稿-《建立教育文化國》一文。陳水扁中華民國總統(90/12/16)

<注釋>

釋一、雖同為伊斯蘭教,因信仰理念不同,區分為「掛名派」及「敬虔派」。掛名派在荷蘭殖民時期就有紀錄出現,由於教育不普及,伊斯蘭教義大多由口頭傳播,所以當地的接受者有時候會摻入自己原先的宗教文化,因而形成所謂的「民間伊斯蘭」(Folk Islam)(Patai 1987),它融合各種當地的宗教,而受教者對伊斯蘭教義認識的很模糊,這些信仰者跟印尼其他民間信仰者沒多少差別(Vreeland 1975:205),稱之「掛名派」。掛名派中有一個很特殊的團體叫做「貴族派」,他們大多出身傳統的地方貴族,這個團體比其他掛名派更注重自我克制,他們也對地方有強烈的領導使命感,常常自認為是「人民的精神導師」(Lowensteyn 1999)。貴族派常被荷蘭人任用來施行「間接統治」,也給貴族派一些權力來統治一般人民(同時貴族派也有機會接受西式教育)(Willis 1977:65),但到了殖民後期,新生代貴族派不想和他們父執輩一樣當公僕,而選擇當醫師或律師等新式行業,這些人到歐洲留學時接受西方思潮,回國後鼓吹國家主義,建國運動領袖許多就是這個階級出身的(Lowensteyn 1999)。敬虔派的人與掛名派相反,他們時時把宗教掛記在心,表現於行為,且視「朝聖」為目標,早期朝聖須大量金錢,所以他們往往都有累積財富的強烈動機(Vreeland 1975:204)。十九世紀末期,由於交通改善,阿拉伯世界與印尼世界距離拉進,開始有大量的東南亞穆斯林到麥加朝聖或到中東留學,他們有人發現原來印尼的伊斯蘭與中土的形式竟然差別那麼大(Vreeland 1975:197;Ellen 1983:76),他們回來後,就發起一波一波伊斯蘭改革運動,企圖改變印尼伊斯蘭與中土相同的形式,形成「改革派」(Ellen 1983:77)。(註五)

釋二、1965年10月1日,雅加達少壯派軍官率領的部隊發動兵變,襲擊陸軍高階將領,叛軍佔領廣播局和中央電報電話局,宣布成立名為「革命評議會」的新政府,但在翌日就被掌握陸軍全權的蘇哈托少將(戰略後備部隊司令)不流血敉平。但是躍居陸軍首腦後的蘇哈托指稱兵變事件是「共產黨的陰謀」,展開大規模的鎮壓,憤怒的敬虔派穆斯林也同聲一氣,屠殺同情共產黨的人士(Vreeland 1975: 211; Noer 1980: 640),共產黨很快就瓦解,到年底時被牽連者約達五十萬人。由於蘇哈托和敬虔派宣稱這次政變是由無神論的共產黨所策劃的,因此任何一位沒有明顯宗教信仰的印尼人都有可能被貼上共黨同路人的標籤,甚至受到迫害。大家必須表明一個官方所承認的宗教信仰,以免被當成是無神論者。有一個田野報告說當時有一個小聚落裡支持共產黨的七戶人家在1965年後全部加入基督教(Kim 1998: 69)。由於敬虔派在這次事件中表現的大團結,並且因為剿共有功,他們趁機提出要所有穆斯林實踐伊斯蘭法,很多不願意接受嚴謹教規的掛名派穆斯林寧願去登記為印度教或其它宗教的信徒(Willis 1977: 102-3) 。(註五)

2005/1/27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