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可用的「快樂學習法」


訪客 jimmylin123

Recommended Posts

訪客 jimmylin123

當我們感到快樂時,腦中「扁桃核」部位便會受到刺激,腦部也開始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而此時緊鄰「扁桃核」、負責記憶的「海馬」和思考能力的「額葉聯合區」也都會一起提高作用。換句話說,「對於感興趣的事物由於在學習時感到快樂,所以能夠大幅提升理解力和增加記憶力」其實是有它的科學根據存在。

不過,感興趣與否,又往往是和該科目的理解程度息息相關,所以最擅長的科目通常也會是我們最喜愛的科目,反之亦然;而「快樂學習法」的目標,就是想辦法對於不夠理解的科目提高學習興趣。首先,即使是再弱的科目,通常也不是真的完全一無所知,對於內容應該都會有「能夠理解」、「研讀之後可以理解」和「現階段不管怎麼看都無法理解」的三種類別,而快樂的學習,就是要懂得先放棄完全無法理解的部份。即使現在有百分之五十的內容都無法理解,也不代表以後都無法理解,在向同學或老師處得到解決方案前不如先勇於放棄,並保持著高度的正向情緒去把握其餘的百分之五十;當能夠徹底掌握弱科中的部份重點時,也會產生「原來我也做得到」的快樂心情,從而提高學習能力,或許還有機會自己解開原來無法理解的部份。

學習的順序同樣可以善加利用,有些人習慣將最感興趣的拿手科目放在最後,認為這樣能夠強迫自己先讀完不喜愛的科目。但是,依快樂學習的邏輯來說,其實應該先快樂地學習最拿手的科目,得到許多的正向情緒及成就感後,再利用已大幅活化的腦部去攻讀不擅長的科目。至於未讀完先放棄的問題,其實都關乎於自己的自制力;如果秉持前述「暫時放棄完全無法理解部份」的原則,理論上也能很輕鬆地完成才是。

最後一個方法並不限於利用學習的時候:其實只要臉上露出笑容,即使是刻意命令肌肉作出動作,腦部也會產生快樂的錯覺。所以在唸書時如果感到疲倦或煩悶,不彷讓臉部肌肉運動一下,多少也會有點幫助。

文章來源:Waknow知識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