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2年國教 與考試脫鉤才行


Recommended Posts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1578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12年國教實施在即,礙於法源、財源未到位,民間教育團體自力救濟,中華民國振鐸協會發起「正確推動十二年國教參見同胞列車」邀集52個團體在全台各地辦理16場座談,雙十國慶日回到台北分享。振鐸協會常務理事長丁志仁表示, 12年國教說帖已邀集數名立委提案,各團體將游說馬英九與蔡英文兩位總統候選人公開承諾支持立法提供12年國教專屬財源及專責機構。

▲振鐸學會常務理事丁志仁表示,花蓮、台東、宜蘭等免試入學難度較低的縣市,只要有足夠經費支援,可不採計會考成績或規劃精緻的免試入學區,卻因台北市觀點的少數生態,導致其他縣市進程無法提早。

對於推動12年國教的困難與重點,與會專家與教職人員各表其述。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強調,教師教學方式必定要調整,否則只是流於形式的12年國教。謝國清表示已接到數名國一生家長反映,學校教學完全沒改變,新生仍然一早考試、放學必須上補習班;今年高中的程式設計課還是被挪去上數學課、東方哲學上國文課、西方哲學上英語課,他認為教學方式的調整是推動12年國教的一大關鍵。

「基本能力是什麼?」謝國清認為,教育部應透過調查、研究,將「基本能力」定義清楚,讓教師清楚該教多少、如何補救教學。他強調12年國教必須明確,教師才不會迷失。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很多家長對遲遲不見免試入學方案非常憂慮,尤其基隆地區,被北北基綁在一起,但資源卻極度集中在台北市,他們只好先把戶籍遷到台北市,希望小孩就近入學。

同樣身為家長的作家陳之華以多年旅居芬蘭的經驗分享,她觀察芬蘭的教育雖沒有推動12年國教,卻能做到高中職均優質化,打破年級制,開放學生自由選課、自主學習。她發現台灣教育的考試並非測驗孩子的基本能力,她認為應該要認知何謂基本能力,並非拚命灌輸學習內容。她認為「要引導孩子主動學習,如此一來,教育變得可愛並非不可能。」

▲知名作家陳之華提出國外經驗,解釋均優質化的學習環境與十二年國教的體制並沒有絕對關聯,美國實行十二年國教,但從夏威夷州就可看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台師大特殊教育系榮譽教授吳武典認為,適性學習替代考試教育,課程要有良好設計,家長和學校的觀念都要改變。他主張,「教師教學需緊綁,課程要鬆綁」老師須花更多時間研究合適的教學,課程則不需過多限制。他表示,12年國教須和考試脫鉤,教學上應創造思考力,培養學生的實力。

▲台師大特教系榮譽教授吳武典認為,適性學習替代考試教育,課程要有良好的設計,且家長、學校觀念都要改變。12年國教必須和考試脫鉤,教學上應創造更多思考力,以培養學生的實力。(圖文/黃士航)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周愚文認為推動12年國教,各縣市應做出自己的特色,特色課程必須是全校都能享受,不能侷限在少數學生身上。周愚文強調,12年國教真正要落實的是地方政府,中央應下放權力給地方政府,在資源公平的條件下,容許地方有所差異,不要把各縣市綁成同一個樣子。

全國教師會秘書長吳忠泰強調,私校資源條件和教學品質也須控管,政府不能以為給私校補助就等同落實12年國教,否則會淪為劣幣驅逐良幣。周愚文認為私立學校推動過程可能會有異常狀況,私校不該在排除在法規之外。

DFC台灣推動成員上官良治發現,目前體制內的學校無法立即研擬出開放式的教材,而體制內的學校又與開放式教育處於敵對狀態,無法良好交流。他建議運用12年國教200億的經費協助老師找到更多資源,包括社區、文史工作者、地方團體,有效分配教育資源;此外,也可效仿國外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學生交換學習。

吳忠泰強調,推動12年國教的困難,最主要是許多人從本位主義思考孩子的教育,從下一代的角度思考推動方向,才不會障礙重重。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考試是目前為"分流"而採行的最佳手段,

要達到真正有效的教育分流,而不採行任何與"考試"或"成績"相關的制度

那我佩服你

要不要來個鄉舉里選好了

分流,可以排興趣啊,沒人說一定要會教育部所以得主科啊

個人認為若要分流 該照學生的興趣或特質

而不是單純的分數......

要是一個班級都是高分的人

代表著什麼??

是要追求更高階的知識嗎??

我想連校長都沒這樣想過.....

他們想的 不就只是高分、上好學校

同意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