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缺乏國際觀 台灣學子競爭力現隱憂


Recommended Posts

2010年12月7日,教育部慎重的與全球同步召開記者會,公布2009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的測驗成果,沒想到,我國在2009年的PISA表現,出乎意料,全數下滑。

2006年,台灣在PISA的表現亮眼,數學一舉拿下第1外,科學及閱讀分別是第4及16,與鄰近的香港、韓國互有領先;不過,2009年,台灣在數學領域下滑到第5,科學與閱讀也大幅滑落到12及25,被香港及韓國遠遠拋在腦後。

更令人驚訝的是2009年首度參加PISA測驗的上海,其在科學、數學及閱讀表現,竟然打敗世界各國爭相學習的芬蘭,拿下三冠王,令人驚豔,也讓我們見識到,過去總被台灣視為落後的中國,其崛起的驚人實力。

不只中國崛起,鄰近國家的國際化程度,也不可小覷。

來自新加坡、目前就讀師大三年級的黃同學,一開口就是國際政治、經濟情勢,會多國語言的他,涉獵範圍廣,看問題時不侷限於台灣或新加坡觀點,而是從國際現勢分析,其國際化程度,台灣學生無法比,這讓我們不禁想問:「台灣孩子的競爭力,還有多少?面對國際情勢的快速變動,我們的孩子,準備好了嗎?」

國際觀封閉 關注單一事件

競爭力是什麼?國際觀又是什麼?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才有競爭力?才有國際觀?是英文要好?要看CNN?還是哈日、瘋韓流、當女神卡卡的小怪獸?

現任台中市副市長、前建國中學校長蔡炳坤曾表示,21世紀人才培育的三大能力:「學業能力」、「個人能力」及「公民能力」,就是我們的競爭力。台中市長胡志強多年前就指出,台灣學生的國際觀不足,將導致國際競爭力逐漸消失。

根據金車教育基金會2009年發布的調查顯示,台灣學生即使知道有國際觀相當重要,但是對於國際事務動態的關注少,且只停留在單一事件如NBA籃球賽、美國職棒大聯盟、單一國際事件或影歌星動態為主,深度不夠,無法全面深入了解單一國家。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早在2005年就指出台灣學生國際觀不足的問題,他認為台灣學生專業能力具一定程度,但在國際觀上則須強化。他指出台積電內部呈現「台灣本土學生在基層工作,留洋歸國擔任領導階層」的現象,關鍵差異在於國際觀。

所謂的國際觀,最高層次在於對國際事務的關懷,其次在於國際專業訓練,然後則是英文能力,這些台灣學生與外國學生相較,都有進步的空間。

這些測驗與調查,在在顯示我們競爭力的隱憂,國際化的弱點,令人憂心。

政府提白皮書 國際化先邁進一步

政府也注意到這個問題。教育部於2011年提出「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一系列的方案,課程與教學創新,增加國際交流,建構國際化學校環境,讓中小學生透過教育國際化的過程,了解國際社會。

政府推動教育國際化已經多年,舉凡高中生赴日本、韓國教育旅行,鼓勵大學生赴海外擔任志工、交換學生等,但台灣學生國際視野的提升卻有限。

國際化不難,就看政府如何做,香港在2010年端出新學制,要培養學生國際觀,甚至向西方學生招手,進行更多國際交流,那我們呢?

上海崛起絕非偶然,香港名列前茅也絕非運氣,未來臺灣怎麼做?這個問題值得深思,也值得我們未來繼續探討。

全文網址: 缺乏國際觀 台灣學子競爭力現隱憂 - 下一代國際力 - 文教要聞 - udn校園博覽會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31648#ixzz1Sqrp479n

Power By udn.com

================================

我覺得媒體的問題比較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媒體的問題比較大

認同,國際觀應該要由環境培養,而不是透過教材或課程去硬塞給學生。

每天接收的資訊如果都是國內的,教材教再多也無法養成意識,

尤其當今「讀書為考試」的風氣影響,無助於考試的課程被輕視、會考的則是淪為教條,

國際知識在考完試就扔了,永遠成不了國際觀。

寫幾百本白皮書一點用都沒有,

新聞報導百則新聞只報一篇國際新聞,而且還是娛樂花邊,怎麼可能養成國際觀?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Leavatain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網路上英文資訊充斥,

隨時可以了解國際脈動,增加國際觀

問題是台灣學生英文太弱,

日常生活又用不著,沒有學習動機,

更不會看英文網站。

解決之道,學新加坡,香港,把英文列文官方語言,

逼得要英文進步國際觀自然就來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老問題:會英文與有國際觀的關連多密切?

個人認為是必要非充份條件.

不懂國際語言的話,只能吸收被台灣媒體過濾(翻譯)過的資訊

不利國際觀.

不過真要說國際觀,我覺得台灣學生已經比美國中國之類的好很多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講明白一點好了

國際觀就是【因為這會考,所以要背,然後要去記它的地理、背景、歷史,因為會考,所以很重要!】

-----------

有人能說,台灣不是這樣嗎?

我認為國際觀是一種對國際的了解

而我們為什麼要了解國際

因為之中存在著機會 可以是商機 也能是國家的轉機

只要我們能看的比別人更寬廣 或是更深入

就能搶得先機

很可惜的 我們一值都是追趕者...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因為會考,所以很重要!

我認為國際觀是一種對國際的了解

而我們為什麼要了解國際

因為之中存在著機會 可以是商機 也能是國家的轉機

只要我們能看的比別人更寬廣 或是更深入

就能搶得先機

很可惜的 我們一值都是追趕者...

那你有沒有注意到,一些國家考試會考近年來發生的時事

但是是"近年來",最近發生的事呢?因為考卷已經出好,所以懶得改

考生當然只會去研究"近年來"的事,而現在的事卻放任不管,有何意義?

惡性循環,不是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你有沒有注意到,一些國家考試會考近年來發生的時事

但是是"近年來",最近發生的事呢?因為考卷已經出好,所以懶得改

考生當然只會去研究"近年來"的事,而現在的事卻放任不管,有何意義?

惡性循環,不是嗎?

你說的不錯

但中國人為考試而讀的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

唯有全面的教育改革(絕非現今教育部所提出的) 問題才能解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喔?為何?我們不是一直說中國比我們還國際觀嘛?還說要「從中國走向世界」?

從中國走向世界只不過是指發展國際觀的先後順序

不一定代表他們比我們有國際觀啊

還有你那個"我們"是怎麼回事?

其實中國不是沒有國際觀,如果論有無的話或許比台灣好也說不定

可是中國和美國一樣,有相對強大的愛國主義和民族意識,在這狀況下,國際觀是扭曲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從中國走向世界只不過是指發展國際觀的先後順序

不一定代表他們比我們有國際觀啊

還有你那個"我們"是怎麼回事?

其實中國不是沒有國際觀,如果論有無的話或許比台灣好也說不定

可是中國和美國一樣,有相對強大的愛國主義和民族意識,在這狀況下,國際觀是扭曲的.

好啦,這裡的「我們」是指商界與政府而言,抱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好啦,這裡的「我們」是指商界與政府而言,抱歉。

嗯,那就對啦,有時候講話的人是誰比話的內容是什麼還要更有意義...

我們的現行政府比較偏經濟掛帥,想法自然和商業界比較接近.

而對現在台灣的商業界而言,大陸恐怕比世界其餘的部份加起來還重要...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嘛...問一個詭異的問題....

到底什麼是國際觀?

這還可以扯另外一個問題...我們的課本對於世界歷史、世界地理

相對於中國史地跟台灣史地,講的並不多啊~~

這個問題一點都不扯,很重要.

在日本,世界史是自己一科.

台灣呢?只佔歷史科的三分之一不到,因為要搞本土...

(這裡指的是我還需要上歷史課的時候,那時還是扁政府)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個問題一點都不扯,很重要.

在日本,世界史是自己一科.

台灣呢?只佔歷史科的三分之一不到,因為要搞本土...

(這裡指的是我還需要上歷史課的時候,那時還是扁政府)

台灣跟日本不能比耶

台灣是九年國教,日本是十二年國教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日本下午三點下課,真算起來台灣的總上課時數也不會比日本短哪去.

而且我覺得這不是總時數問題,是分配問題.

日本一年放三次長假。

春假,從12月23號到1月5號。

冬假,從2月底到3月底,各個學校不同。

暑假,從7月底到9月底,也是各個學校不同。

週末基本是雙休的,外加一些特殊節日。

然後上課時間:早上8:20到下午3:00

台灣則是一年放兩次長假。

寒假,從一月中到二月中。

暑假,七月初到八月底。

週末也雙休,外加特殊節目。

上課時間是早上7:20到下午5:10

至於特殊節日應該不用說,日本有元旦(1/1)、成人節(每年1月第2個星期一)、建國紀念日(2/11)、春分之日(春分)、昭和之日(4/29)、 憲法紀念日(5/3)、綠之日(5/4)、兒童節(5/5)、海之日(7月第3個星期一)、敬老節(9月第3個星期一)、秋分之日(秋分)、體育節(10月第2個星期一)、文化節(11/3)、勤勞感謝節(11/23)、天皇誕生日(12/23)

註:休日如為星期日,則在星期一補休一天。

台灣有元旦(1/1)、和平紀念日(2/28)、兒童節(4/4)、民族掃墓節(4/4or4/5)、國慶日(10/10)、春節(初1~3)、中秋節(農8/15)、農曆除夕(最後一天)

註:有時配合彈性放假,或許需補班或課。

原來台灣還有多的時間沒分配(H)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vip3268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個問題一點都不扯,很重要.

在日本,世界史是自己一科.

台灣呢?只佔歷史科的三分之一不到,因為要搞本土...

(這裡指的是我還需要上歷史課的時候,那時還是扁政府)

我沒有說這問題不扯啊...我只是說可以把這問題扯出來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日本一年放三次長假。

春假,從12月23號到1月5號。

冬假,從2月底到3月底,各個學校不同。

暑假,從7月底到9月底,也是各個學校不同。

週末基本是雙休的,外加一些特殊節日。

然後上課時間:早上8:20到下午3:00

台灣則是一年放兩次長假。

寒假,從一月中到二月中。

暑假,七月初到八月底。

週末也雙休,外加特殊節目。

上課時間是早上7:20到下午5:10

至於特殊節日應該不用說,日本有元旦(1/1)、成人節(每年1月第2個星期一)、建國紀念日(2/11)、春分之日(春分)、昭和之日(4/29)、 憲法紀念日(5/3)、綠之日(5/4)、兒童節(5/5)、海之日(7月第3個星期一)、敬老節(9月第3個星期一)、秋分之日(秋分)、體育節(10月第2個星期一)、文化節(11/3)、勤勞感謝節(11/23)、天皇誕生日(12/23)

註:休日如為星期日,則在星期一補休一天。

台灣有元旦(1/1)、和平紀念日(2/28)、兒童節(4/4)、民族掃墓節(4/4or4/5)、國慶日(10/10)、春節(初1~3)、中秋節(農8/15)、農曆除夕(最後一天)

註:有時配合彈性放假,或許需補班或課。

原來台灣還有多的時間沒分配(H)

我不是說多的時間沒分配,是說分配比例啦= =

話說日本應該還有孟蘭盆節(好像是相當於我們的清明節)和女童節吧...

日本有兩個兒童節啊...難不成五月五日男童節有放,三月三日女童節沒放=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