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三國演義題目45-56回 PLUS 答案


Recommended Posts

  • 3 weeks later...

第一版

------------------------------------------------------------------------------------------

第一題:曹操此歌,主要表現他對人生的慨歎,以及對於賢能人才的渴望,前者可見前八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他說人生就像清晨的露水剎那消失,心中千百憂愁,只有用酒消除,這是他長期征戰,歩入老年(古代人老的早)後的倦勤心態,再來他話鋒一轉,又表現出他不服輸的鬥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八句借自詩經,主要表現他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優秀人才為他效命,他也是宣傳自己禮賢下士的性格,曹操擁有三國中最整齊的行政幹部隊伍,參謀人才,以及統兵將帥,不是沒有道理的!

第三題:趙雲拒絕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他與趙範已經結為兄弟,那他的嫂嫂也是趙雲的嫂嫂,如果趙雲接受,那就是娶義嫂,不要

說是當年重禮教的漢朝,就是今天的黑社會也要斬你手腳。既破壞女子守貞名節,又可能影響主公劉備的江漢攻略計畫,他也認為自己事業未成不想有家累,這三點是他不娶的主要原因!

第四題:相當有趣,我以為這只是強調孔明的神機妙算,畢竟魏延在三國演義中最後的確反了。至於背主一說,三國你降我我降他,換老闆的事情多的是,韓玄無能,良禽尚且擇木而棲,怎麼強求魏延就非得為這個差勁上司去愚忠效死?正史中蜀第一次北伐,魏延曾經提出抄小路出奇兵繞過魏重兵集結的漢中地區,直撲長安,誅殺魏帝然後大業可成。這個案子被孔明否決,不少學者討論魏延方案其實更好,我想孔明對這個文武兼備的人才有點不太喜歡,羅貫中借此點在作品中發揮一下也挺有趣的!

第五題:周瑜與曹仁爭南郡,雙方你來我往大打出手,周瑜不但吃了一箭,還使了一堆詐才將曹仁殺退,卻被孔明借虛奪了南郡,白幹一場,氣到吐血,這是第一氣。周瑜本想用老闆的妹妹孫夫人色誘劉備,讓劉備長留吳國,結果被孔明識破,將計就計,結果不但劉備跑了,還順便帶孫夫人一起跑。第三氣周瑜假言為劉備取西川當孫夫人嫁妝,並順便換回荊州,結果當然被識破,大軍還被孔明四方人馬包圍,當場氣到昏厥。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第二版

------------------------------------------------------------------------------------------

第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原文是詩經鄭風青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但要特別強調一點:詩經的青衿指的是學子沒錯,但曹操化用它的句子,卻是在暗指曹操自己的朋友荀彧。荀彧曾是曹操的軍師,後來因故離開他,曹操為痛失人才感到惋惜。

這首短歌行含意頗深,不能只看表面。例如:<呦呦鹿鳴,食野之坪;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也是化用詩經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重點在示我周行,示我周行的意思是告訴我治國之道。古人在詩中,往往喜歡用隱諱的詞語,不方便講得太明,所以曹操「呦呦鹿鳴,食野之坪;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的涵義是:荀彧啊!你為什麼不留下來為我講示治國之道呢?這也替短歌行的結尾「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留下伏筆,顯示曹操想要一統天下的心思。(轉貼~)

第二:少不讀水滸,是擔心年輕人血氣方剛,看完後會出外爭強鬥狠。老不讀三國,是怕人生經歷多的老人看了三國會變的更加奸詐。女不讀西廂是擔心女人們看了以後會偷人夜奔。男不讀紅樓,是怕男人們看完後只思情愛,不顧正事。那都是主觀意識作祟,是自卑的人擔心而限制、告誡後人或旁人。

第三:當時趙雲說:趙範既與某結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罵,一也(不指染人家的老婆,這是義心);其婦再嫁,使失大節,二也(不忍壞了人家的貞節,這是仁心);趙範初降,其心難測,(不為一己之私,壞了大事,這是忠心)三也。主公新定江漢,枕席未安,雲安敢以一婦人而廢主公之大事?」

劉備說:「今日大事已定,與汝娶之,若何?」雲曰:「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譽不立,何患無妻子乎?(覺得自己長的很帥不怕交不到女朋友,這是對自己的信心),玄德曰:子龍真丈夫也!

第四:那是個下馬威,打戰者不殺降將,魏延個性剛硬可從面向判別,這次的事件又是一起背叛事件,如果馬上褒獎,以後他就會飛上天了,甚至可能歷史重演,所以諸葛亮馬上給他下馬威,殺殺銳氣,看來相當有效果,否則當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饒汝性命。汝可盡忠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好歹取汝首級。,魏延不會出現"喏喏連聲而退"的反應~

所以那只是嚇嚇他的,不然投降者死,誰以後還敢投降?

第五:周瑜在南郡跟曹仁對壘,損兵折將負傷裝死,結果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輕取城池,周瑜吐血昏厥,此為一氣。周瑜設計騙劉備來江東娶孫夫人要將其軟禁,威脅他還荊州,但被孔明識破,夫人被劉備安然帶回去,還被諷刺: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再度吐血,此為二氣。周瑜設計要借逕過荊州,趁劉備沒有防備趁機攻打荊州,但被諸葛亮識破,不只派兵守的嚴密更言語刺激,周瑜三吐血,死了~這是三氣。

第六:錦囊一,入吳之後大肆宣揚劉備娶孫小姐之事,讓這件事化暗為明,弄得大家都知道,他們便不敢輕易對劉備不利。錦囊二,騙劉備曹操舉兵來犯,讓他嚇的趕快回荊州,免得他意志繼續消沉。錦囊三,告訴孫夫人孫權跟周瑜的計謀,孫夫人覺得自己被蒙在鼓裡,便生氣的指責來追的兵將,順利幫劉備脫困。

第七:曹操當時在跟他的屬下炫耀他的功績,接受眾人的馬屁,他認為他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是輔佐重恩,是在幫助漢朝建立威嚴,他還四處征討背叛諸侯呂布、袁紹、劉表、袁術、平黃巾賊之亂,建立強大功績,他還說,若不是有他在,天下不知道幾人稱王稱帝了,他認為大家說他擁兵自重是對他的污衊跟誤解,他自認是很中心的。

所以詩裡面說: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

解釋起來是:周公放逐管叔蔡叔時,人家說他俠天子潛越,任意放逐大臣,是奸臣,但他其實是為了周潮的長安久治。而王莽在收買人心的時候被認為是大公無私的聖人,但他日後居然竄了漢朝的帝位。假如他們當時馬上死掉,那周公就不會有後面的功業,被尊為聖賢;而王莽也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好人,不會是竊取天下的國賊了。所以說如果曹操當時就死掉,憑他的說詞,也就能稱為是漢朝天下的大功臣了。但他沒有,並說出了自為文王的話(意思為自己幫兒子打基礎,好讓兒子日後當天子),事實證明他也是國賊。(PS:這是三國演義觀點。)

第八: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指周瑜、黃蓋兩人合演苦肉計給蔡中、蔡和看,再派闞澤去詐降騙曹操,曹操本不上鉤,但蔡中蔡和在旁作證,所以他就相信了。(關係人物:周瑜、蔡中、蔡和、闞澤、黃蓋、曹操)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指諸葛亮草船借箭後,受到忌妒,他想辦法要逃出東吳,恰好周瑜在連環計等環節都預備好了,想到冬天沒有東風,不能施展火計(不是一開始就該想到了嗎?),便吐血生病,他自願借東風,並暗中派趙雲來接應,周瑜還在營帳裡跟魯肅說冬天怎會有東風時,東風便起,周瑜大驚起殺心,便派徐盛、丁奉殺之,但趙雲已接應孔明離去。(關係人物:孔明、周瑜、徐盛、魯肅、丁奉、趙雲)

賠了夫人又折兵。趙雲依照孔明的第二個錦囊,使劉備要回荊州,路上有兵追來,趙雲再開第三個錦囊,使孫夫人生氣幫他罵退追兵,徐盛、丁奉、陳武、潘璋來追被孫夫人罵回,江上有諸葛亮接應,上船後,周瑜帶黃蓋、韓當舉兵來追,正要追殺,關羽、魏延、黃忠三將殺出,周瑜手足無措,諸葛亮又叫人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吐血。

(關係人物:趙雲、諸葛亮、劉備、徐盛、丁奉、陳武、潘璋、關羽、魏延、黃忠、周瑜、孫夫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