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雨 10 發表於 January 9, 2011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9, 2011 膠捲自轉 溫習盈虧 所有倒帶的行跡已是 一片星座的草圖 你的溫度絲滑般地注入 沖泡聲音而 舉杯有光 獨啜以辨識 是否我們的神話正在 優雅地崩潰?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eparately 10 發表於 January 9, 2011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9, 2011 膠捲自轉 溫習盈虧 所有倒帶的行跡已是 一片星座的草圖 你的溫度絲滑般地注入 沖泡聲音而 舉杯有光 獨啜以辨識 是否我們的神話正在 優雅地崩潰?意義與美學要斟酌平衡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流夜星扉 10 發表於 January 15, 2011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15, 2011 這首詩的畫面真的很美,在意象的營造算是很不錯的作品。但,同二樓所說,您,想表達些甚麼意義?這似乎比作品的表面功夫來的更加重要。呃,我不是說這樣不好,我是指意義要出來,接著去修飾,似乎才更好。小弟淺見,若有不對之處,還請海涵。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eparately 10 發表於 January 16, 2011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16, 2011 覺得自己留言得太短。簡單來說,我是覺得鋪陳不夠許多意象的調度並沒有發揮到極致讓意義被收斂起來,形成一種意識流、自我囈語的情形失雨在寫中長詩這樣的問題比較沒有被彰顯出來但短詩就相當明顯其實意義與美學的拿捏我自己也是很困惑的舉例而言,楊牧的詩算是公認難懂的但美學極強、結構嚴謹雖說不能體會「言內之意」但「言外之意」、一種「感覺」的凸顯卻相當強烈哪。我選一首楊牧的詩,作為參考〈十年〉他們蜿蜒升高 並勇敢介入逃避與參與,黑暗中有盆栽植物的密葉和氣根而星星在青山頂上寂寥照見自己從水裡浮出來那剎那,確定細微的憂慮在髮叢裡閃閃發光記取腳步怎樣在光滑的木板上打擊出聲,尋找天籟的裂縫侵襲絲絲入扣,有時忽然停止聽水壩那邊急落的山泉:所有語言都可以意會但有些似乎已經慢了十年 ─《時光命題》(1994)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失雨 10 發表於 January 23, 2011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23, 2011 嗯.謝謝你們的意見又讓我學到不少.我往後會留意的,坦白說這首詩比起以前的其他首真的用了比較少的心力去鋪陳,只是因為想起某件事然後就寫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