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良 10 發表於 November 26, 2010 檢舉 Share 發表於 November 26, 2010 (已編輯) 坐禪有僧坐禪於寢,入定,見彩雲金光,是佛來,僧默然無語。佛曰:「弟子見吾,何不語?」不答,遂多方打擾。至佛曰:「有無相思?」僧答:「一日未曾忘。」佛大笑去,是歡喜魔。僧睜眼不語,即死。隔日,沙彌驚見之,後火化其身,中出五色舍利無數。養犬嫗一嫗無子,養數犬於家,朝夕相伴。一日嫗死,犬無人飼,初尚尋餘食,啖盡,不久復餓,獸性皆發,始啖嫗肉、舐其血,得以苟活。不日,嫗宅大響磕砧聲,連同狗吠淒厲,刺耳無比。鄰近惱之,叩門求入,不得回應,遂求警援,得入,盡皆駭然瞋目。室中血肉四濺,惡臭盈滿,地死數犬,或斬足削尾、或剖肚劈腦,慘不忍睹。灶廳有一白骨,手爪握刀,刃上餘血未乾。何人屍骨?嫗屍骨也。此日何日?嫗死七日也。P.S:這篇是我國小時流傳的鬼故事,如今憶起猶起粟,部分稍做修改。乞食祖母嘗謂余言:「昔有人,一日見門外有一狗徘徊,出即吠而乞食,得食輒去,次日又來。如是再三,其人便欲畜之守衛,一日見狗來,以食誘之,欲圈門內。不料狗忽撲嚙之,人驚退,便奪門出。次日,人又見狗於門外,推門怒曰:『嚇!吾見汝飢,其狀可憐,飼汝數日欲畜汝為我守衛,不料汝恩將仇報,果真畜牲!』狗視之,其狀若人,忽言人語:『汝前生為丐,日乞吾門前,吾濟之,不得回報,吾今為狗,汝濟我,報前恩而已。』語罷即去,不復再來。人驚之,大病三日方癒。」尚有數則,皆闡夙債。P.S:不知道為什麼這種故事常常跟狗有關?鼠僧 有員外至鄰村收租,暮返,途經野廟,忽覺口乾舌燥,叩門求水。有一僧掀門一縫窺之,問曰:「何事?」員外答曰:「余乃甲村李氏,頗有置產,收租於鄰村,暮歸道渴,求上人賜水一碗,他日必謝之。」門內僧曰:「不必,門外稍待。」入內取水。員外輕推門啟,見僧身材瘦小,背部微躬似駝,走入內室。須臾,僧捧水出。員外見僧相貌猥瑣,唇上微髭,便生鄙意。僧臨,欲予水,忽嗔曰:「爾家有貓乎?」員外曰:「賤內喜貓,養兩三於家中,亦可捕鼠。」僧聞大怒,擲碗於地陶破水濺,厲曰:「豈能施水與汝!」掩門入內。員外不明所以,悻然離去。 次月,又逢租期,員外忽憶此事,暗算:「此僧如此厭貓,今攜貓氣之,可報仇。」遂攜貓同往,歸經野廟,藏貓於懷中,叩門求見。僧掀門一縫,見是員外,怒曰:「汝來何事?」員外忽捧貓而出,貓忽驚叫,僧亦驚呼,貓撲追僧,只見僧身一委,登時無蹤,只餘一袍於地,貓怒抓其袍,見一鼠從中竄出,鑽入牆洞。洞中有尖細聲曰:「汝速速去,攜家離村,不得與人語此事,否則三日後必死。」員外抱貓出廟,竊喜之。 是夜,員外輾轉難眠,心想:「此妖不知所言真假,應遷家否?」轉念:「此僧懼貓,又是鼠,三日後挾貓撲殺之便是。」三日後,不待僧來,員外攜貓至野廟,拍門而入,見僧立廳中,丟貓而出,不料貓怪叫而死,員外大驚,僧曰:「吾修滿五百年,已不畏貓。」化巨鼠囓殺之,不餘骨肉。 此內容已被編輯, November 28, 2010 ,由 向良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向良 10 發表於 November 26, 2010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November 26, 2010 <坐禪>還不錯,我喜歡歡喜魔出現的用意。謝謝喜歡,我想歡喜魔大概也碰上歡喜魔了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