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歷史報告] 迷霧中的人物:亞歷山大與羅馬帝國的「滅亡」


Recommended Posts

下面是我最近簡單的世界通史報告分享

有興趣讀歷史系的同學 可以來看看歷史系的實態....

++++++++++

++++++++++

關於創建希臘化時代的亞歷山大,過去有著各種不同的評價,在此先論馬其頓何以能提供亞歷山大征服希臘的條件與資源,繼而為其政權的鞏固,才是其征服的作為以及後人的評斷。首先,關於馬其頓的國情,其與許多當時多數希臘城邦不同的是,其非城邦國家,而是極度王國集權統治的政體,且語言別於希臘語,因此馬其頓也被當時多數希臘城邦歸化為野蠻的部族,因希臘有著如中國「華夷之辨」的分類標準,與自己相似或相同的文明者,被視為是同樣的一體,但弔詭的是,馬其頓因信仰與多數希臘城邦相同,故亦能參加奧運,當時能參加奧運的,即被認同為希臘的成員,且馬其頓的人種是否與希臘不同至今仍有待商榷,由此來看,馬其頓因為認同希臘的宗教與文化故應為希臘的一份子,也正因為如此,馬其頓才有可能聘請 Aristotle 擔任 Alexander 的導師,只是希臘人不認同其實行王制。

  但藉由行王政,民風剽悍的馬其頓漸漸統一了周邊的地區與民族,從 Philip II 即位,實行整軍並組成重裝步兵方陣,使用投石機等,更擴大了征服範圍,取得了得以維持經濟的豐富礦、林源,並加以擴大貿易,對後來的亞歷山大統一希臘建立了雄厚的實力基礎,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上的。而上述 Aristotle 對於亞歷山大的教化也起了作用,為其描繪了一統帝國的「哲王」輪廓,並且從 Aristotle 的思想也可窺知,其認為弱小的缺乏文化之國度必須由文明之國——例如希臘——來征服教化,但這些非亞歷山大征服希臘與後來東征的決定性因素。

  對於馬其頓的征服,在希臘城邦眼中也許是侵略,但是多數希臘人抱持著民族主義,期望馬其頓能夠統整希臘來向波斯報仇(波斯於西元前 480 年襲擊雅典並燒毀神廟),並且結合成同盟來抵禦波斯,因此姑息了馬其頓的軍事征服或溫和控制希臘領土也是原因之一,對希臘人來說,與波斯對抗便是希臘認同的決定性因素。而當時希臘各邦的國情,可以看出有著婆羅奔尼撒戰後的內憂與動盪,因此也可說馬其頓是在內憂外患的環境背景下,得以建立統一帝國,在戰爭的破壞下,本來即重視文化(例如阿奇勞斯在位時)的馬其頓反而保存了希臘文化。

  至於真正促成並建立一統的人物——亞歷山大——常被懷疑繼承的正統性不足,且還有各種穿鑿附會的神話—無論是亞歷山大自身認定的或是後人為了增添其光彩而的—加諸於亞歷山大身上,例如《亞歷山大傳奇》一書所賦予之「神聖降生」的觀念,其書並描寫了亞歷山大如何征服名駒,以象徵其在管理人民和禽獸上無可置疑的能力,能完成他人無法完成是的事情,而亞歷山大認定自己為天神宙斯的兒子,也是一個能統合東西方文化的神祇——亞歷山大一生的統治色彩與功業都和神明的支持與認可有關。至於繼承的合法性,除了生父是否真為 Philip II 之外,還有宮廷政爭的陰影,而血統上,亞歷山大的生母是外族,並不如後來的王位競爭者的生母為馬其頓菁英層級人士一樣。但在其後因為軍情的需求以及亞歷山大的能力,亞麗山大再度得寵,不久後 Philip II 被刺殺,但無論這個暗殺事件背後的真相為何,確使亞歷山大毋庸置疑的成為馬其頓的帝王。

  亞歷山大在即位後立刻與其母一同剷除了其他王室成員,亞歷山大自此成為皇室的唯一代表。第二是希臘各邦在聽聞 Philip II 的死訊後在邊境叛亂,並計畫刺殺亞歷山大,但亞歷山大立刻出兵奇襲,獲得了各界對其王位與馬其頓的統治權的承認,但對於強硬拒絕被統治的城邦,亞歷山大則施以報復性的摧毀、擄掠攻擊,至於雅典雖順服,但並非心悅誠服的投靠在馬其頓底下。由此可見無論亞歷山大統一希臘的本意為何,仍然不能消抹其征服的本質。

  在統一了希臘後,亞歷山大的目標很快就轉變為征服波斯以取得西部領地的永久統治權,而他的復仇甚至是為了討回在特洛伊戰爭受的屈辱。但是他的征服有時讓人感到意義不明,他保留了被征服的城市原有的政治制度,給予最大自由,除了須向亞歷山大納「獻金」之外, 幾乎與征服前沒有太大改變。伊沙斯之戰的結果使亞歷山大對於自己打敗波斯軍的能力深具信心,而大流士的撤逃,也是讓亞歷山大不斷向西追擊,領地不斷擴大的因素之一。自此,東征便展開了,並且在其後建立了一個短暫的龐大帝國。

  後世對於這位建立大帝國的亞歷山大評價卻有好有壞,端看評斷的作者從哪些角度來審視,或是該作者的時代背景而大有影響。《世界之道》中〈尋求永久的和平〉一文將亞歷山大的成就吹捧之高,無論是 Philip II 建立的豐功偉業,或是闡述亞歷山大統一世界的和平思想是源自其家庭、局勢,以及馬其頓的固有文化,並非 Aristotle 的影響,有意將亞歷山大的成就歸功於他自身的偉大以及馬其頓相較於其他希臘城邦的優點。對於亞歷山大崇拜的人物也是歸功於家庭,更是亞歷山大自身不凡的性格使然,對於亞歷山大的繼位正統性以及家庭衝突也僅以隻字片語帶過,對於亞歷山大和其母的殺害 Philip II 的嫌疑則斷言他兩為清白的,也無以提及 Philip II 可能是遭同性愛人殺害,對於亞歷山大的繼位正統性,該作者似乎是認為毋庸置疑。對於亞歷山大的處事風格以及危機處理等,皆稱其為英明傑出的領袖,以及少量的軍隊人數打敗了大流士。對於東征發生的叛變,作者亦稱是因軍隊「誤解」了亞歷山大的意圖,並且將亞歷山大班師回朝的理由放在神諭的指示下,而非士兵的逼迫,而亞歷山大是心甘情願的服從神諭指示,有意為亞歷山大塑造完美無缺的形象,並且引述了為其做傳的塔恩對該次儀式的中亞歷山大的說詞:「神賦予他為全球人類調和鼎鼎的使命」,儘管作者自己也懷疑這些史料的正確性,確認定亞歷山大是讓人類自問永久和平是否可能的第一人。並認定亞歷山大將人類潛能發揮至極致,也是首位開啟世界國可能的政治領袖,後人無人能及,「征服」只是他為了尋求永久和平的手段。為亞歷山大建立一個完美且正面的形象。

  反之《西方帝國簡史》中的〈首位征服世界的人〉一文,認為亞歷山大的作法剝奪了希臘城邦的獨立性,也剝奪了城邦政府獨特的民主形式,而其對於君王統治的支持則來自於其家庭教師 Aristotle ,並且將其征服視為亞歷山大繼承其父的「野心」,並描述亞歷山大如何顛覆、燒毀波斯波利斯城,作者引用古希臘史學家的看法,這個舉動是為了報復當初薛西斯強奪雅典城。而對於東征撤退的決定則描寫了雨季使兵士士氣大減,亞歷山大無法消解將士的怒氣,只好託於神諭,亞歷山大最後把撤退當作神諭而非將領的決定,可顯現其作為一個君王的霸氣與獨斷,是一種個人式的統治。亞歷山大帝國的傾毀也被視為必然的,「一個與個人權力、個人權威如此明確連結,而且小心翼翼培養強人形象的帝國,在主角死去之後,自然無法存活的太久。」即使有這些負面的印象,亞歷山大在作者眼中仍為一個典範,為後來的帝國建立者,從羅馬帝國到大英帝國都有這樣的特色,而亞歷山大被視為帝國創建者的原形,縱使他的形象因應各個時代背景不斷的在轉化,在改變。而亞歷山大為融合東西方世界所作的努力值得肯定,且他的偉大在於後世公認其已達成的部份,所以亞歷山大才會被視為第一位征服世界之人。

  平心而論,第二篇對於亞歷山大的描寫比較人性化,和《亞歷山大大帝》一書的文章相應起來,也比較中肯,《亞歷山大大帝》一書對於亞歷山大的評價,肯定其創造了希臘化時代,使文化產生劇烈影響,並且將希臘語帶到征服的各地,其語言與文化,更為羅馬帝國的建立帶來了基礎以及傳播媒介,也使基督教得以傳播——縱然有些史家認為那也是令羅馬帝國覆亡的原因之一。從作者角度來看,希臘化世界甚至是延續至1956年才算結束。但縱然對其在文化傳承的功績上有極高評價,卻不認定那極為亞歷山大動機的一部份,對於亞歷山大有了更人性化的了解,對於亞歷山大的雕像,作者即認為其顯示了亞歷山大的性格帶有超凡入聖的野心,這些風格並且奠定了後來犯希臘君主的畫像風格。

  從各種資料來看,在歷史描寫一個人物的形象時,會根據從事描寫的作者的意識形態以及時代背景有所改變,例如在人們需要一股領導力量,一個完善帝國時,便會將亞歷山大塑造成完人,對其行之英雄崇拜,對他的帝國加以推崇。至於在一、二次大戰時,人心厭戰,都容易接受亞歷山大是一個征服者這種論調,去強調他統治下的黑暗面,更指出他的成功並非穩定政策而是實用主義、機會主義(例如藉由神諭來決定退兵與否等)。因此在審視一個事件或是人物時,更須小心注意,不能藉由單一資料與說法而全盤相信,須從多方史料去探求,繼而描繪出自己對該人物的形象判斷。

  接下來需要討論的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關於羅馬帝國的「滅亡」。要討論一個國家的滅亡,必須先從它的興起與基本社會談起。

  在羅馬人建立小村落而後推翻 Etruscans 人時,選擇了不同於君主政體及希臘民主制度的中間路線:兩名為首的執政官決定事物,以達到權力制衡,但實際權力掌握在元老院手中,是一種寡頭政治,富有的羅馬人永遠佔權力的優先權。平民雖要求了更多權力但權力平衡未改變,人民仍以羅馬的十二表法為傲,它至少明確的保障了公民的安全,羅馬的法律制度成為後世的表率。而羅馬統一義大利的方式即和亞歷山大的統治管理一樣,維持該地的自由以及城市獨立,生活習慣與宗教信仰也得以保持,只需向羅馬納稅,在征服外地時要求其納稅以及遵守羅馬法律與貨幣,並且崇拜羅馬神靈即可,而官方語言拉丁文及希臘文則通行全國。

  但不斷的征戰獲利的皆為貴族 ,富人寧可使用奴隸經營手工業、農業等也不願使用羅馬本土的平民,平民的生活越陷困境。衝突最大的一次史實即是格拉古兄弟領導土改未成被殺,而這只是羅馬不斷擴大的矛盾、內戰與暴力的序曲。內戰裡凱撒雖獲得權力但慘遭謀殺後,由屋大維安撫元老院和市民會議,但權力其實已完全掌握在君主手中,羅馬的共和已實為君主統治。奧古斯都後的皇帝幾乎都無遠征而產生了近兩百年的和平時代,西元三世紀以後,羅馬帝國逐漸沒落,各界對於羅馬的覆亡有許多不同的論點,主要多是:皇帝軟弱、內部困難、外部侵襲、基督教的傳播,以下就這幾點分析。

  根據《古羅馬的榮光》一書,皇帝的軟弱反映在皇位的賤賣,從 Julianus 和 Sulpicianus 競相出價向殺害皇帝的禁衛軍購買皇為即可看出,禁衛軍對皇帝擁立的權力比元老院還有皇帝自身還要大,皇帝如寓抑制軍隊力量便會失勢,繼而無法掌控軍隊,甚而被殺,羅馬最後的七十年皇帝更替極為頻繁,也代表了政局極度的不穩定,軍政勾結嚴重,許多皇帝都是軍人出身,且羅馬本無一套固定制度規範皇位繼承的制度,故造成嚴重的混亂,而元老院貴族在羅馬帝國後期多安於逸樂、逃避軍役,反而造成無法與軍權抗衡的局面。

  內部的困難則有軍隊為了互爭利益與皇權而引發的內戰,都嚴重了破壞城市的貿易與生產。至於外部侵擾,則有剽悍的日耳曼蠻族的侵略,雖可以金錢收買,使之為羅馬帝國守衛邊境,但當羅馬內部有所紛亂時,邊境的蠻族也會趁機流竄,對羅馬帝國造成不小的傷害。而經濟負擔也日益沈重,除了內戰對經濟的破壞之外,因為皇帝是建立在軍隊的支持上,不僅維持大量的軍隊需要極大經費,皇帝也常使用金錢來收買軍心,為此有皇帝(例如卡拉卡拉)向各城和富人增稅,並宣佈帝國所有人民皆為公民,表面上是賦予權利,實際上是為了多收取只有公民才須繳納的稅額,羅馬的民眾生活更是陷入困局。而在內戰出走的鄉下百姓紛紛湧入城市,不願回去擔任公職也造成羅馬帝國的職務分配產生問題。

   另外特殊的看法則是 Marcellinus 作為一名羅馬的史學家寫作於中古時期前,古代末期,將羅馬的興衰擬人從生到老至死,經歷了青壯年的盛事,人們漸漸只懂得享樂,尤其是富人與兵士無一不貪財逸樂,貧困的大眾則受苦受難只能將生活寄託在無益的賽馬與賽車,傳統道德論喪便是羅馬衰亡的原因。這可能是因為他本身經歷了羅馬的衰落而有的感慨。

  再者是 Zosimus 的觀點,他認為棄絕傳統諸神是導致滅亡的因素,描述了馬克西穆明白禁止所有對諸神的崇拜而公開樹立自己的塑像,並在後期有些皇帝如格拉提阿魯斯以身為基督徒為由,拒絕擔任大祭司,縱連改信基督教的康士坦丁都無如此,到了後期這種情形卻不斷加深,並有如賽奧多西企圖勸服元老院成員改信基督教,放棄一切傳統敬神儀式,理由軍事上的經費日益增加,傳統敬神儀式的奢華浪費更造成財政負擔,最後是強硬的執行了這項政策。Zosimus 在最後暗示「羅馬帝國從而逐漸式微,並成為野蠻人充斥的國度。」這種觀點並無仔細探討基督教以及背棄諸神究竟對羅馬的滅亡帶來多大影響,卻只是文化優越心態的產物罷了,卻也是當時多數人對基督教的責難。

   亞歷山大希臘化時代語言的通行以及戰亂都為基督教的流傳提供便利的媒介。 但是由 Zosimus 的文章引發出的問題,也就是最有爭議的一點,便是基督教的廣大傳播究竟對羅馬帝國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身為基督教的捍衛者的教士聖奧古斯丁,以《上帝之城》作為答覆,並創造了基督教史觀,他認定並非基督教導致了羅馬的滅亡,例如他學生 Marcellinus 的文章裡寫到的,是因羅馬本身的墮落使其滅亡,主要論點有如:上帝賜與羅馬統治之權力,羅馬人卻沒有尊敬給他們權力的神;上帝用戰爭來教導子民,羅馬卻用戰爭來滿足私慾;羅馬原為自由(反抗 Etruscans 的統治)而戰,衰敗則是因為慾望而去征服。當然如其所述,若無基督的庇護所,許多羅馬人是無法逃過蠻族虐殺,但奧古斯丁卻刻意忽略基督教文化——例如只崇敬神而不崇敬皇帝等——帶給羅馬原有制度與文化的衝擊,缺乏中肯的論述。

  支持基督教傳播是使羅馬帝國衰亡的因素之一的論點有如著名的吉朋於1776年出版的《羅馬帝國衰亡史》。生於啟蒙時代的吉朋對於基督教抱持著,以理性客觀為重,抨擊教會的思想,對於羅馬的羅馬的滅亡,認定其為過度擴大而必然的結果,而君士坦丁改變信仰了基督教,並支持基督教的擴張只是加速它的滅亡,同時基督教也使帝國的滅亡不至於引起太大創痛,並緩和了征服者的兇狠氣質。吉朋的著作算是其中較為中肯,敘述也較為全面的一部巨作,上述提及的各種不同要素,在吉朋的著作裡都有被提到。可見,造成一個帝國的衰亡不會只是單單一項特別顯著的原因,而是由很多不同的、潛在的、外在的因素導致而成,就如前段描述亞歷山大其人一樣,如果在判斷關於羅馬帝國的淪亡這件史實上,不能多方蒐集資料以及確切定義何謂「衰亡」,可能無法得到使自己認同的答案。

  由此可知,從事歷史研究不可輕信一家之言,或是輕易接受單單一本書的觀點,每個作者在其不同時代背景以及專長領域下,看待同一件事情一定都會有不同的說法,例如關於羅馬帝國的滅亡,生物學蓬勃發展的時代,湯恩比就以生物學「生老病死」的觀點去看它;二戰提倡種族優越說得希特勒則以混種而滅亡去解釋;甚至還有在字義——何謂「滅亡」?——提出質疑的史家 ,如果要說真正的「滅亡」而非衰敗,可能直至現代土耳其帝國的消失才能算是羅馬的完全滅亡。因此在如此龐雜且眾說紛紜的情況下,找出合理且全面的論點,以及確定字義上的矛盾才是建立完整歷史思惟的方法,無論是對人物的評斷、對事情的判斷都是一樣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