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上半年僅一個颱生成 60年來不多見


Recommended Posts

* 2010-06-09

* 中國時報

* 【中廣新聞/彭群弼】

五月份進入梅雨季節,不過,實際雨量至今都不理想,全台各地的累積雨量都低於氣候正常值,再加上上半年中南部地區降雨普遍不足,六月份「梅雨」的狀況如何還有待觀察。不過,由於今年一月份至今,西太平洋地區僅生成一個颱風,數量偏少。根據歷史資料,從1951年到現在,上半年颱風數字「掛零」只發生過兩次:1973年及1998年。1975年及1983年上半年只出現一個颱風。這四個年份裡,全年颱風總數都低於平均值。

五月的梅雨季節,全台各地的累積雨量低於氣候平均值,六月初的這一波鋒面系統,將在週四起移動到台灣上空,預估降雨可望持續到週六,但這樣夠用了嗎?答案恐怕要保留。一般而言,梅雨現象在六月中旬之後,就會逐漸緩和,並轉為夏季型的天氣型態,萬一梅雨鋒面無法繼續帶來降雨,中南部缺水的壓力,就只能依賴颱風降雨來幫忙。但今年上半年,颱風生成的數字偏少,值得注意。

根據1951年起,西北太平洋的颱風生成統計資料顯示(資料來源:日本氣象廳),將近六十年間,一到六月份,颱風生成數字掛零一共只有兩次:1973年及1998年。至於上半年僅出現一個颱風,也只出現過兩次:1975年及1983年。換言之,如果到六月底為止,沒有出現新的颱風生成,的確並不多見。至於上半年生成兩個颱風的年份就不算稀奇了,過去近六十年以來,出現過八次,2000年之後就佔了三次:2000,2006,2007年。

上半年颱風出現少,全年的颱風數字也不多,過去四次掛零或只有一個颱風生成的年份裡,1998年全年16個颱風,1973/75年總數為 21個颱風,1983年有23個颱風。低於西太平洋的颱風生成平均值:26.7個。此外,四個年份,有發佈颱風警報的紀錄,除了1998年有五個之外,其他三個年份,分別有兩個到三個的發佈警報紀錄,比台灣地區每年有三到四個颱風襲台的紀錄要少。

即便如此,這四個年份都有颱風成災的紀錄,例如1998年的瑞伯、芭比絲瑞伯,1983年的韋恩颱風,1973及1975年也分別有娜拉、妮娜兩個颱風成災的紀錄。

從缺水問題分析,台灣地區上半年已經錯過春雨,梅雨的雨水至今也不太夠,需要夏季颱風的幫助,但近幾年風災的威力越來越驚人,成災的規模也越來越大,的確是個兩難。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Rtn/2007Cti-Rtn-Content/0,4526,110107+112010060900944,00.html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 2 weeks later...
  • 4 weeks later...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