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說明狹義相對論時間膨脹的問題


Recommended Posts

一、愛因斯坦指出,我們大部分的速率是在時間中移動,而少部分是在空間中移動,

請問是否有較具體的描述方式?

二、在看到書裡面用都卜勒效應去描述時間膨脹的現象,

內容中提到若以相同速率移動,靠近一物體的時候頻率改變的倍數

與遠離一物體時候改變的倍數互為倒數,

然後又提到說,互為倒數這個部份,只適用於不需介質的波,

若是需要介質的波則不適用,請問原因為何(想不通啊:|)?

三、與上題有點關係,他其中描述的時候,

是以一太空船遠離地球後又折返地球(假設折返時的時間非常短),

其中第1個小時遠離,第2個小時折返,

並以6分鐘做為時間間隔發出閃光,因此2個小時共發出20次閃光(上述的時間皆為對太空船而言),

然後假設太空船以某速率遠離時,會使地球上的觀測者每12分鐘接收到一道光(共10道),

當太空船以相同速率接近時,會使地球上的觀測者每3分鐘接收到一道光(共10道),

因此對於太空船而宜經歷了2小時,而對地球上的觀測者而言則經歷了2.5小時。

(1)要使地球上的觀測者每12分鐘接收到一道光,

原本我認為應該是以光速飛離才能造成,但是往後面看下去之後,

發現了一個東西叫做相對論性的速度加法,但是書中並未加以說明,

僅以列式呈現,請問為何需使用該加法? 而該加法是如何得到?

註:該加法為 V= v1+v2/1+ v1v2/c^2

分子為v1+v2

分母為1+( v1v2/c^2)

(2) (這個我可能會描述的很不好...很抱歉..但我會盡力)

其中他以都卜勒描述此現象時,我認為他應該是以太空船作為波源,

而以發出的閃光作為類似於波峰or波谷的概念,我會這樣問是因為

我無法判斷這樣子的"波"應該屬於不需介質還是需要介質的波,

要說不需介質,感覺又有點怪怪的,

要說需要介質,好像也沒有介質這種東西存在,

那請問為何可以視為不需介質的波(亦即如何解釋)?

不好意思,辛苦各位了,

感謝各位願意看完在下又臭又長的笨問題T_T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trausing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想

就是因為第一點沒有辦法具體描述

相對論才沒有辦法在當代得到諾貝爾獎的

據說理由是當代科學家聽不懂

我有聽到一種描述方式啦

我們在時間移動的速度大概是1天24hr

至於在空間移動的速率就跟地球差不多囉

但是想找找看有沒有別的方式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散步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一、愛因斯坦指出,我們大部分的速率是在時間中移動,而少部分是在空間中移動,

請問是否有較具體的描述方式?

給你一秒鐘你能走多遠?給光一秒鐘,光能走多遠?

二、在看到書裡面用都卜勒效應去描述時間膨脹的現象,

內容中提到若以相同速率移動,靠近一物體的時候頻率改變的倍數

與遠離一物體時候改變的倍數互為倒數,

然後又提到說,互為倒數這個部份,只適用於不需介質的波,

若是需要介質的波則不適用,請問原因為何(想不通啊:|)?

基本上不需要介質的只有電磁波,電磁波都是以光速傳播的...

意思就是互為倒數這個性質只有在波以光速傳播的時候適用...

三、...

感覺你好像忘記相對論的假設...光速的不變性?

不管是以怎樣的相對速度去測量光速,測出來的結果都會一樣!?

然後...去查查假想光鐘實驗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給你一秒鐘你能走多遠?給光一秒鐘,光能走多遠?

會再想想看(H)

基本上不需要介質的只有電磁波,電磁波都是以光速傳播的...

意思就是互為倒數這個性質只有在波以光速傳播的時候適用...

對吼(頓悟xd)

感覺你好像忘記相對論的假設...光速的不變性?

不管是以怎樣的相對速度去測量光速,測出來的結果都會一樣!?

然後...去查查假想光鐘實驗吧?

我知道光速不變性這個假設

也是因為假設這樣子的性質成立才進而能夠利用假想光鐘推導時間膨脹方程式

然後我所謂從原本6分鐘變為12分鐘的部份

我是認為這樣子必須在發出下一道光之前距離上一道光有c*12min的距離

若靜止則兩道光已經有c*6min的距離(每6分鐘發一道光)

那麼既然每6分鐘發一道光 那在這6分鐘就要多拉出c*6min的距離

那太空船不就要以c移動(這個地方我想不通:| )

不過最主要還是

那個相對論性的時間加法怎麼來的?

感謝您的回答喔 :E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