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velon 12 發表於 March 23, 2010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23, 2010 霜襲柳葉染秋黃,雁南翔,望他鄉。殘綠衰紅,蕭瑟駐斜陽。縱使金樽常對月,難盡拭,淚千行。悲秋恨遠對簾窗,錯華芳,懶梳妝。樓榭亭臺,及目盡蒼涼。路轉峰回腸斷處,顏未改,盼成雙。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夢境的行旅 10 發表於 March 23, 2010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23, 2010 路過一提:古典詩中襲用前人佳句其實不是什麼「違規舉動」,有名的例子是「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從唐朝一直被抄抄抄到宋朝,從詩搬到詞裡用,文士們還是樂此不疲 = =只要作者顧及己篇作品的完整性將其修飾安差甚至脫胎,用得好、用的對、而不是只求辭句的華美而不顧突兀。其中創作的成分都是成立的吧!我猜 marvelon 的血液...不,腦脊髓液裡流的都是浪漫派古典詩詞吧 ^ㄟ^ 潛伏高手一名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marvelon 12 發表於 March 23, 2010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23, 2010 (已編輯) 路過一提:古典詩中襲用前人佳句其實不是什麼「違規舉動」,有名的例子是「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從唐朝一直被抄抄抄到宋朝,從詩搬到詞裡用,文士們還是樂此不疲 = =只要作者顧及己篇作品的完整性將其修飾安差甚至脫胎,用得好、用的對、而不是只求辭句的華美而不顧突兀。其中創作的成分都是成立的吧!我猜 marvelon 的血液...不,腦脊髓液裡流的都是浪漫派古典詩詞吧 ^ㄟ^ 潛伏高手一名也以前隨手所寫,現在看韻應該是對的,律我沒對照詞譜,現在寫文不夠嚴謹了,心情不在,都是隨手塗鴉,懶得對照詞譜。上闕比較滿意,下闋結合還是不足。因為“霜襲柳葉”所以“殘綠衰紅”接引“蕭瑟駐斜陽”。因為“悲秋恨遠”致使人“懶梳妝”。抒發情感“及目盡蒼涼”。但是“樓榭亭臺,及目盡蒼涼”與前一句接引總覺得不夠緊密,特別是“樓榭亭臺”,沒有上闕“霜襲柳葉所以殘綠衰紅”的緊密感。我也只能寫到這個程度,力所不及。所以還不是高手!遠遠不是。 此內容已被編輯, March 23, 2010 ,由 marvelon 添加賞析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