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中一中免試入學 學校難道硬不起來嗎


Recommended Posts

每一個學校都應該有每一個學校的定位,

學校招收這些特殊生目的究竟只是單純想要"豐富"學生的性質?

還是真的想要在這些領域上有所發展?

我不覺得越多元就代表這個學校越好,

這只是眾多指標之一,

該用來培育優秀特殊專長的資源,

應該就真的用來培育他們,

而不是讓他們進了一中之後,

還要讓我們在這裡來探討這些問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63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每一個學校都應該有每一個學校的定位,

學校招收這些特殊生目的究竟只是單純想要"豐富"學生的性質?

還是真的想要在這些領域上有所發展?

我不覺得越多元就代表這個學校越好,

這只是眾多指標之一,

該用來培育優秀特殊專長的資源,

應該就真的用來培育他們,

而不是讓他們進了一中之後,

還要讓我們在這裡來探討這些問題。

這個問題不能歸在這次討論之列

招收特殊專長學生並不是免試入學後才開始的

其實討論到後來 大家爭論的根本就是為什麼特殊專長的學生可以進入中一中

而不是為什麼會有免試入學制度

在提出相關資料前 諸位不要過於武斷

-我-是-離-題-線-

我一年級待的班 兩個原住民 一個是加分進來 另一個原始分數292

兩個一年級成績表現上確實有差別 一個44 一個45(全班45)

基測的篩選真的有用嗎?

高二 有一個(還是兩個我不確定)體育加分 成績不太理想 但在校內校外比賽都還蠻突出的

學校有培訓是我能確定的(當然是否有發揮效果我不清楚)

回歸到離題的部分

如果特殊(專長)生入學是為了刺激學生更多方面的發展

寧可他成績不好 但特殊專長強到無可取代

至少他不必因為顧慮成績而兩頭燒 也比較不容易發生為了成績而荒廢特殊專長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Protian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追根究底,

到底,一中要超高升學率,應該說超高台大率(這是比喻)

還是要多元發展,不侷限於考上好大學,

如果是第一種,我必須說,還是靠成績近來比較好,

三年密集培訓然後上台大(台大是我拿來譬喻好學校的意思)

如果要多元,

那我覺得這種特殊才藝生可以多些,

學校也得全力培養他們,而對學業的要求可以比較低。

當然如果他們進來後不精進他們的專長,那學校應該予以退學之類的處分,

因為當時他進來的資格已經消失。(這裡是我希望的理想狀況。

這樣應該可以遏止那些把其他專長當做進來一中的捷徑的人。

------------------------------------

再來,究竟免試入學是什麼樣子?

像國小升國中這樣?

還是參考在校成績之類的?

先就以目前一中的方式,

特殊專長類,

那學校就應該要有朝我所說的第二種方向進行,

而不再是以第一種方式培養,

不然,我覺得只是扼殺特殊專長生的能力......

---------------------------------------

說到現行制度,

我想說,有些所謂弱勢族群已經變成特權階級,

像我就對某些明明是在都市受教育的原住民學生以加分進來這點感到不以為然(我不是針對全部原住民歐!)

有些加分制度是為了保障那些弱勢學生,或偏遠地區,他們的資源較缺乏,或是因為家庭因素無法專注於課業上,

但此類都市原住民,享受的資源可不比一班人少,但他們還是可以用這種方式進來,

我覺得這就是特權了......

(我絕對不是酸葡萄,

我本人只要去辦理甚麼東西的,就有原住民身份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上刪

是誰切入的角度比較主觀?,就各說各話了

嗯..

我那篇有上半部是玩笑性質

但就你下半部所說的

我來回應一下好了

嗯的確

靠著音樂專長進來

也許日後荒廢還是什麼的

都可以

這只是一部分的可能性而以

又不是說全部都荒廢了

有的人搞不好還繼續練習啊

你只有看到一部份

這就是你主觀的看法

再來

你說他們把學習音樂拿來當升學工具

欸拜託

你學一樣樂器學到可以靠它升學

中間要多久啊?

三年?五年?

更何況你還要讀書耶

你說音樂變成升學工具

你的想法也太詭異了吧

就我個人來講好了

小學開始學鋼琴

一直到高中才真正喜歡音樂

這中間多久?

最起碼有八九年了

而我是到最後才喜歡上鋼琴的

這其間我也有討厭鋼琴的時候,甚至完全不碰它

因為我覺得練琴很煩,很累

YAMAHA考到七級就停了

你自己想想

要靠樂器進來可不是你有學過就可以欸

至少要有比賽還是什麼證書吧

學樂器要是為了升學為目的而學的話

那有多痛苦你知不知道

這跟讀書不一樣

是你真正喜歡你才會去練

非常不穩定

所以不可能成為升學工具的

最後

只要你學過音樂

你會發現

只要不討厭的話

它就跟你分不開了

說什麼音樂變成升學工具,失去陶冶性靈的功能

這種事我才不相信咧

音樂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這是沒學過音樂的人才會說的吧(這部分我主觀了點,哈

樓上對於特殊專長生看法我+1

對嘛

一中要收特殊專長生

就要辦一個專門的班,像美術班那樣

而不是要很會彈鋼琴的跑進來

跟我們這些用考試上的拼命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peter5548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恩......問題終究是回到了學校性質之上

我這樣說好了

一中強者的存在是或不可缺的

也就是說,我認為學校必須保有大部分的「學業資優生」

這是為了讓一中內部保持在「強者汰換弱者」的情況

說句老實話,我認為「弱肉強食」就是社會的鐵律

一中內部要是有因為擁有特殊專長,卻沒有學業實力的新生進來

那他之後的命運將是無比悽慘

相信這之後他只能被大家踩在腳下

而最後就是被打壓的畢業(也有可能該生無法察覺,不過這將會表現在成績上)

這樣真的對自己的未來有幫助嗎?

我是這樣想啦!有特殊才能的同學進來也不賴

畢竟這樣可以為一中增添不少活力

可是我認為考試這關絕對不可通融

就算有專長,也必須Pass考試這關

這也是為了保證這種學生在一中的適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們也來脫褲子抗議!?

很好啊

可是有些人沒有穿內褲的習慣

恩......問題終究是回到了學校性質之上

我這樣說好了

一中強者的存在是或不可缺的

也就是說,我認為學校必須保有大部分的「學業資優生」

這是為了讓一中內部保持在「強者汰換弱者」的情況

說句老實話,我認為「弱肉強食」就是社會的鐵律

一中內部要是有因為擁有特殊專長,卻沒有學業實力的新生進來

那他之後的命運將是無比悽慘

相信這之後他只能被大家踩在腳下

而最後就是被打壓的畢業(也有可能該生無法察覺,不過這將會表現在成績上)

這樣真的對自己的未來有幫助嗎?

我是這樣想啦!有特殊才能的同學進來也不賴

畢竟這樣可以為一中增添不少活力

可是我認為考試這關絕對不可通融

就算有專長,也必須Pass考試這關

這也是為了保證這種學生在一中的適應

+1

然後讓一些免試仔進來也好啦

可以增加大多數人的成就感(?)

一中要收特殊專長生

就要辦一個專門的班,像美術班那樣

而不是要很會彈鋼琴的跑進來

跟我們這些用考試上的拼命

也+1

...

話說特專生在這種高競爭力的環境下自信心淪喪

考大學的結果反而會比選他實力能讀的高中更差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追根究底,

到底,一中要超高升學率,應該說超高台大率(這是比喻)

還是要多元發展,不侷限於考上好大學,

如果是第一種,我必須說,還是靠成績近來比較好,

三年密集培訓然後上台大(台大是我拿來譬喻好學校的意思)

如果要多元,

那我覺得這種特殊才藝生可以多些,

學校也得全力培養他們,而對學業的要求可以比較低。

當然如果他們進來後不精進他們的專長,那學校應該予以退學之類的處分,

因為當時他進來的資格已經消失。(這裡是我希望的理想狀況。

這樣應該可以遏止那些把其他專長當做進來一中的捷徑的人。

------------------------------------

再來,究竟免試入學是什麼樣子?

像國小升國中這樣?

還是參考在校成績之類的?

先就以目前一中的方式,

特殊專長類,

那學校就應該要有朝我所說的第二種方向進行,

而不再是以第一種方式培養,

不然,我覺得只是扼殺特殊專長生的能力......

---------------------------------------

說到現行制度,

我想說,有些所謂弱勢族群已經變成特權階級,

像我就對某些明明是在都市受教育的原住民學生以加分進來這點感到不以為然(我不是針對全部原住民歐!)

有些加分制度是為了保障那些弱勢學生,或偏遠地區,他們的資源較缺乏,或是因為家庭因素無法專注於課業上,

但此類都市原住民,享受的資源可不比一班人少,但他們還是可以用這種方式進來,

我覺得這就是特權了......

(我絕對不是酸葡萄,

我本人只要去辦理甚麼東西的,就有原住民身份了。)

從古早基測加分到現在免試入學,教育部用一句''多元入學''就可以把特殊專長變成升學方法之一了,其實我覺得特殊專長生有他們自己的選擇,當然有人天賦異稟,但有人可能只是被逼迫後來還是想唸書(或者父母決定),就現在制度來看,我個人認為靠特殊專長進來一中就已經是不想走原來的路,畢竟好幾所學校已經有體育班、音樂班、舞蹈班,那樣的培育才是專業,就跟本校美術班一樣。

也就是說,免試入學為多元入學方案之一,是用學科成績以外的專長來進入所謂的明星高中,而不是像一般的特殊班一樣,若他們把原本的專長當成興趣,也沒什麼不好。(就跟eating說的一樣,小時候有學樂器覺得累,現在長大沒學卻可能當成興趣)

最後一段談到原住民身分加分的問題真的有待改進,因為其實拿考大學來說,有原住民資格是跟其他有資格的人比,然而,立意良好的加分,卻被制度面扼殺了真正弱勢的原住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後

只要你學過音樂

你會發現

只要不討厭的話

它就跟你分不開了

說什麼音樂變成升學工具,失去陶冶性靈的功能

這種事我才不相信咧

音樂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這是沒學過音樂的人才會說的吧(這部分我主觀了點,哈

樓上對於特殊專長生看法我+1

對嘛

一中要收特殊專長生

就要辦一個專門的班,像美術班那樣

而不是要很會彈鋼琴的跑進來

跟我們這些用考試上的拼命

痛苦是痛苦,

但現在多少掛著音樂班名義的資優班

多少父母逼著小孩學樂器,即使不想也不行

而那樣被逼著學習的樂器,縱使痛苦也會練,那麼你覺得沒辦法當作升學工具?

你如果有參加音樂性社團

就很清楚知道那些加分生還有在精進實力的有多少人

那些名單都是有公佈在網路上的

要比音樂經歷大家比

敝人從幼稚園大班開始學鋼琴還有擊樂到國二

小學六年級就遠赴台北中山堂"售票"演出

國中參加民謠吉他社

高中參加管樂社學習法國號

二年級擔任社長

二年級看過的售票音樂會超過十場(花了4000多塊)

高中生涯共拿過四張管樂第一名獎狀

以及兩張國樂第三名的獎狀

從考完學測的寒假每天都練超過5個小時的樂器

高三課業壓力太大甚至涉獵基礎編曲改編世紀帝國當頒獎樂

你如果常常晚上經過管樂社社辦

聽到那個樂聲應該就是我

如果你要我我不了解音樂,可能你比較不瞭解我

但這都不是重點

我第一次驚訝的遇到有人說我沒學過音樂

有沒有講話跳針的八卦

才說過認為放棄樂器而讀書也未嘗不好

接著又說贊同開設專班.....

(開設專班的目的不就是讓他們精進樂器嗎)

(你又說以樂器進入以後,可以不用再練也沒關係)

那不就自打嘴巴了嗎

不要再跟我筆戰了,老人沒心也沒口水

第一次被說沒學過音樂,真慘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仙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大嬸

你學過音樂還講得出那種話我才驚訝吧

你說被父母逼著練

那我到是要看看到底道多逼

才有辦法用音樂專長近來

欸拜託

你上面寫說一天練5小時(我不得不佩服)

學過那麼多樂器

還開獨奏會

你是不是喜歡才這麼做的?

我相信答案絕對是肯定的

不可能有人被父母逼到像你這樣的啦(看了之後真的覺得你很厲害)

回到重點

我說的是以音樂專長進來

跟招收音樂班學生

這是兩碼子事

一個是你擁有音樂專長

你可以來申請我們學校

但是是分在普通班(這個我不贊成

另一個是我開一個班

專門收音樂生(我說+1的是這個

前面我敘述得有些不清楚

讓你產生了誤解

實在是對不住

最後啦

你說別人第一次說你沒學過音樂

那你就知道

就算你戰績再怎麼豐富

學過再多樂器

你的字句卻完全沒有把你被陶冶過的性情展現出來

這點我覺得實在可惜

比音樂我是比不過你(搞不好成績也是)

但是你對音樂的看法

讓我覺得

你也不過是把它學起來,當做是一種Liberal Art

而不是Fine Art

這是我個人的看法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現在的免試入學制度我覺得已經算是把關很嚴格了。

不過像樓上說的,我們希望利用才藝入學的學生,好好的利用才藝爭取一中生的一席之地,而不是盡入了一中以後,就把自己的才藝丟在一旁不使用,否則沒有意義。

說難聽一點,大家其實都是靠才藝入學的,只不過考試的人用的是"成績",免試生用的是"體育"或"美術"一類的。

但是成績也不能太爛就是了,否則在台灣要求分數的主流價值下,這些學生很有可能成為一中的負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少自以為了

PTT高中板曾經有統計數據顯示繁星生表現不會輸指考生

不要因為羨慕他們不用指考或者是羨慕他們低級分錄取名校

就用這種方法詆毀

交大生科

我們今年大一上卷一 繁星來的

學測級分沒啥參考價值真的

基測成績?

別提了

比誰細心而已

我有同學基測沒上一中

用資優班考進來

妳說呢?

不認為所有帳面上的考試能測出強者的實力

還有指名548.53那位同學

我認識本人

雖然不熟

但也沒有那種感覺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隕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