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Posts

地圖

每次出外旅行,他都會收集各種地圖。不管是那種在機場入境大廳抓的充斥斑斕廣告的免費地圖、街角書報攤賣的簡易城區地圖、或是書店賣的精美地圖冊,他都會珍而重之的放進背包。除了迷路時會拿來參考以外,在任何無聊的時刻,他都會拿出地圖打發時間。

他記得在國中時候的地理課本,每一課的第一頁一定是花花綠綠的地形圖。他念的是一所以嚴格著稱的私立國中,每個禮拜的課堂小考總是會抽考填圖題;當他的同學哇哇叫的狼吞虎嚥幹聲四起慢慢啃著地圖時,他已經開始學會把自己縮小,放到地圖上那些塗上棕色的名山大川之間。他到現在都還能記得,那些金黃色夕陽透過矮窗子照在課桌椅上的地理課,空氣中飄散著書頁的香氣;老師在台上鋪陳著板書,粉筆灰在光線中飛舞,而他興味盎然的下巴趴在桌上研究那些陌生的地名。

西雙版納、塔克拉瑪干、瑪旁雍錯、呼和浩特…這些有如咒語般的魔魅之地深深迷惑著他。大部分的地名在課本上都沒有照片,僅僅是一行文字,他喜歡就著那些翻譯成中文的異族地名想像各種虛構的場景:瑪旁雍錯應該是有如綻放瑪瑙般,在雪山下雍容躺在那裏的神祕湖泊吧、而呼和浩特想必是一群牧人在夕陽下的浩蕩草原用他聽不懂的語言彼此呼喊著。這種想像力的旅行對這個成天坐在教室裡寫那些該死的無聊考卷的國中生來講,是一種心靈上的自由空間,或許這也奠定了他往後亟欲出國旅行的生活態度。他在地圖上來來回回走了幾十遍的絲綢之路,默念那些神秘而發著光的地名(敦煌、玉門關、大馬士革、伊斯坦堡),心裡鼓噪著:多想看一看那些綿延的雪山、絲綢般的草原,以及足以吞食一切、極熱與極冷日夜反覆煎烤駱駝骸骨的巨大沙漠。

過了幾年,科技進步神速,手指動動就能點開網頁,從google的衛星圖上,隨意拉取任何一處他好奇的地名,螢幕上就能出現從幾萬公尺上空拍到的、那些翠綠中佈著灰色房子跟細線般公路的空照圖。他覺得興奮莫名,卻又有點惆悵,那些有如一千零一夜蒙著阿拉伯面紗的地名全都失去了朦朧的想像空間。他隨手找找這次旅行中的一個地點,塔什庫爾干、紅其拉甫、中巴公路,怵然發覺那是一條在兩旁陡坡之間蜿蜒向前的細細灰線,一路切開冰川掙扎地往上爬。一切的想像,突然變得立體,他在電腦螢幕前呆了半响,才驚覺原來這就是以前地理課不斷讀到的、那冰封的神祕的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

旅途中雖然沒有google地圖,但是他還是喜歡拿出地圖在每一程臥舖夜車上看,讓那些奇異而未知的地名伴他入夢,夢中那些藏身在黑暗裡高速駛過的睡眠中的城鎮。長大之後,他知道他不可能探索完每一個城鎮;於是就像那個在地理課時專心低頭讀著地圖的國中生一樣,在他宿舍的床頭貼了一張大型的世界地圖。每晚睡前,他總是近乎膜拜的看著那張地圖上的山脈、河流、鐵路、城市,計畫著一次又一次虛幻的二次元想像力旅行。他有時深深覺得,他原本無聊的人生在這框住的平面上,朝著未知的遠方拓展開來。有如他永無止盡的旅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