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音聖手──李斯特(外加不要臉之音樂聆聽心路歷程)


Recommended Posts

李斯特於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微妙的存在

最初聽古典樂是喜歡交響樂的澎湃

越澎湃,就聽的越爽

當然,那時我還沒脫離搖滾的影響

後來開始學鋼琴,於是就接觸一些相關的曲子

第一章專輯就是李雲迪的「Yundi Li ‧Liszt」

一樣的,越炫技我就聽的越多遍

所以MP3裡播放次數居第一和二的分別是「鐘」和「塔朗泰拉」

直到後來,某女在信裡將我的膚淺數落了一番,並拒絕......

那時正值基測,在情感及課業雙重極鉅壓力的灌頂之下

深思過一陣子,後來逐漸有一些思想上的改變

然後語氣,性格和興趣等等皆有了極大的不同

想當然爾,在音樂的欣賞上也徹底的改變

以前覺得枯燥,催眠的作曲家諸如莫札特、巴哈等等

突然之間就有了強烈的感動

蕭邦也開始聽,貝多芬(不再只聽命運了....),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諾夫......等則是更後來一點加入的

很奇妙的是,開始要擺脫炫技的洗腦,但還是脫離不暸李斯特

在許多人「耳」裡

李斯特幾乎就是炫技的代言人

我聽古典樂的過程中,請教過一些「常聽音響」的人

他們大多對於李斯特是敬而遠之

可是那是因為大家不了解啊!!

不說那些較少聽到的,巡禮之年曲集

這一整套曲子裡所呈現的音樂性,情感,內涵

在我個人認為是凌駕在眾多鋼琴曲之上的

第一年所呈現的內省,第二年的藝術,第三年的人生風景

我無法陳述第一次聽完兩張CD時(Lazar Berman)的那種窒息,雖然不完全聽的懂

但依稀可以聽見李斯特在曲子的背後傳達一些隻字片語

後來聽的又更多,更驚佩於他獨特的作曲手法

以及熔魔鬼與神聖於曲裡的特色

沒有蕭邦的家國之痛,布拉姆斯對克拉拉的憧憬以及柴可夫斯基龐大無比的憂愁

似乎沒理由在李斯特心中產生甚麼情感的音符

但感謝上天讓他活到75(?)歲

多樣的人生經歷,以及後來進入宗教世界,將神聖與原本的魔鬼性格交織

遂在李斯特的腦中相互衝擊、激盪、交織、融合

於是有後來的鋼琴協奏曲,死之舞,魔鬼圓舞曲,宗教曲......等等

這樣的內在,矛盾的兩種性格完美於無扞格地互相依存

尤其在他的B小調奏鳴曲裡

呈現的更是完美

呈式部的兩個主題,各自分別以兩種情緒展現

先是魔鬼,後是天使,然後回到人的本質

如此重複主題二,發展部

最後十分鐘的再現部則是精華

聽起來幾乎是和呈式部相同

但呈現出的竟是完全不一樣的想法......

廢話完了,大家也來分享一下聽李斯特的經驗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