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閒聊129,再沒多久我也會消失


Recommended Posts

  • 回覆 208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問個不一樣的

阿朕,如果一個朝代致力於考據和詞章義理,究竟算是儒學式微還是興盛??

我想是勢微吧?

孔子的想法是積極入世,所以才再魯國失意後周遊列國

所以

致力於考據和詞章義理這種考據學對於民生是沒多大的用處的......

儒學>=孔式思想

這是我的個人觀念......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秋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還以為是從明代....

可是宋代不是還蠻講儒學嗎?

另外,考據之所盛行是因為文字獄?

宋代理學看似繁盛,但是敗絮其中

因為周敦頤等人將道家、佛家的玄學部分引入,逐漸走向純理論修身而不如清代儒者治國理念的狀況

竹書紀年的內容被宋儒視為"詆毀上古聖賢"

所以晉代整理好之後到宋代再度消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宋代理學看似繁盛,但是敗絮其中

因為周敦頤等人將道家、佛家的玄學部分引入,逐漸走向純理論修身而不如清代儒者治國理念的狀況

竹書紀年的內容被宋儒視為"詆毀上古聖賢"

所以晉代整理好之後到宋代再度消失

幹!我要聽科班的告訴我啦,少在那邊妖言惑眾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幹!我要聽科班的告訴我啦,少在那邊妖言惑眾

我本來就是妖啊ˊˇˋ

竹書紀年

http://zh.wikipedia.org/zh-hk/%E7%AB%B9%E6%9B%B8%E7%B4%80%E5%B9%B4

簡單說,竹書紀年就是一部上古的權力鬥爭史,沒有聖賢的存在

如果竹書紀年為真,而司馬遷史記上古史為偽,那儒家的上古聖賢存在與否就會被懷疑,儒家的根本學說會動搖,所以不能不除

宋儒要不是做賊心虛發現自己學說會因為這本書整個崩潰,幹嘛毀掉這部珍貴的古書?

而且上古有聖人,商周之後一個都沒有,還把孔明這個無關儒家的人物納入孔廟祭祀

這行為實在太奇怪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阿朕學長哭哭了....

  還不是你們害的QQ

問個不一樣的

阿朕,如果一個朝代致力於考據和詞章義理,究竟算是儒學式微還是興盛??

  首先,我得要先定義所謂「儒學」究竟為何,好教妳知曉……

  歷史上一再提及的儒學,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其一是孔子所提出的概念;其二是帝王為鞏固帝位而取之擅改的後代所稱之「儒學」。第二儒學在我看來,只是為讓天下讀書人保有愚忠所設立的效法標準,只是一種封建社會的愚民手段,若非議論王道,此道實在不值一提。

  而第一、第二兩種儒學截然不同,孔子的核心思維看來並不是歷來我們在書上讀到或者所以為的那樣,而我們讀取的多是被曲解了二千多年的可笑思想。

  基本觀念有了便就此打住,這東西真真假假撇開不談,科科,光說「致力於前者」,便要論「後者是否興衰」,這實在是不公平的。首先先決條件沒給足、再則環境變化沒敘述,單說「一個朝代」,能用以視作變數的因素實在太多了。

  我們都不是那個時代的人,從史書剖析那個朝代的事,未免失去意義。要知道,史書這種東西是很片面的,能左右它的人多了去了。

  科學和文學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也是能並重的,遑論遠比儒學更久遠的「文學」,以及恆久存在的「歷史」,都讓儒學興這麼多年了,時人不過重溫爾爾,哪需提什麼興衰式微的。XD

  然後,說了那麼多屁話,結論是:

  我以為,考據和詞章義理應不為儒學範疇,孔孟不教人認史、不教人作文,倒是教了世人哲思(當然,這邊不指用以愚民的那套儒學。),若單單只說致力於義理應當還至少能跟儒學扯得上點邊。

  但可惜不是,後面的也不必要再談了。

  儒學並沒那麼偉大,孔子亦如是。

  尤其是被某個姓朱的死胖子亂搞了之後媽的,要不是明朝出了個王守仁,這罪孽就幹大了!

身高體重40/180

寫反了嗎?

還有喔

是哇雞說可以戳的,有事請找他負責,不要跟我拼命XDD

另外

旱魃很萌+1

  我上面有說我是噁心的死胖宅啊,這種身高體重也只是剛好A______A

  旱魃哪裡萌啦:'(

戳吧戳吧

她還有定海神針XDDD

  定海神針,專打你這隻雞尾狗 :@

笨腳掌別再戳阿朕了

把我的阿朕還給我!!!(淚奔)

  誰是妳的啊,走開:'(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阿布拉是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