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仰慕的歷史學者是誰?


Recommended Posts

呃…… 那怎么区分两所学校呢?

北京清华——台湾清华

海淀清华——新竹清华

大清华——小清华

清华——国立清华?

OMG

北京清大的前身是清華學堂

是利用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成立的學校

位於新竹的國立清華前身就是清華學堂

後來清大在臺灣復校

遂演變成國立清華與北京清華互爭正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北京清大的前身是清華學堂

是利用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成立的學校

位於新竹的國立清華前身就是清華學堂

後來清大在臺灣復校

遂演變成國立清華與北京清華互爭正統

晓得。 正统?没什么可争的吧。 何不看作是一校两址。 主体在京,副体在台。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呃…… 那怎么区分两所学校呢?

北京清华——台湾清华

海淀清华——新竹清华

大清华——小清华

清华——国立清华?

OMG

事實上1949年以前的清華正式名字叫國立清華大學,今天台灣清大的正式校名也是一樣的,至於什麼"北京"清華、"新竹"清華,只是指地理位置上的不同所用的指稱詞爾以

中共解放後由於大專院校全面改為國有故因此取消掉了"國立"稱號

而後由於院系大調整的關係,北京清華大學除保留工學院以外,原先打響清華赫赫聲威的文學院和其他單位移至於北京大學內,所以傳統的清華大學就今日的角度來看也不復存在了。

台灣這裡則是50~60年代一方面配合國家政策需要以發展核子工程為重點,於1956年成立國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為濫觴,在台"復校"第一位校長理所當然得是自大陸延續下來的梅貽琦先生擔任校長。而大學部教育方面則在1964年重新開辦,自此新竹清大才逐漸趨於完整。

就歷史角度來看,今日兩岸清華都沒有繼承到當年國立清華大學的學術傳統和精神,台灣就算一如清大傳統學術研究風氣興盛以外,這裡的最大問題是太晚重建以至於人事已非(來台的那批清華菁英例如李濟等都已經到台大,甚至是也有作古的了);北京的問題則是院校合併調整架構把各大學傳統以及人員全部打亂了。

不過如果要說有類似傳國璽的東西來當正統的話,據我所知,當年國立清華大學的校長大寶,梅貽琦校長有將之攜帶至台灣喔。現在存放在國立清華大學所屬的台北月涵堂。

以上是有關清大的一些資料,我把我學校網站上的資料大部分轉述整理過來了。說實話在台灣國立清華大學這裡才沒有人care什麼正統不正統的問題,兩岸清華頂多就是系出同源而各自發展的兩所獨立大學院校、互不隸屬;總之就像我們人社系兼歷史所老教授所說的:發揚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做到這點就是個像樣的清華人了。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澄Cheng~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事實上1949年以前的清華正式名字叫國立清華大學,今天台灣清大的正式校名也是一樣的,至於什麼"北京"清華、"新竹"清華,只是指地理位置上的不同所用的指稱詞爾以

中共解放後由於大專院校全面改為國有故因此取消掉了"國立"稱號

而後由於院系大調整的關係,北京清華大學除保留工學院以外,原先打響清華赫赫聲威的文學院和其他單位移至於北京大學內,所以傳統的清華大學就今日的角度來看也不復存在了。

台灣這裡則是50~60年代一方面配合國家政策需要以發展核子工程為重點,於1956年成立國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為濫觴,在台"復校"第一位校長理所當然得是自大陸延續下來的梅貽琦先生擔任校長。而大學部教育方面則在1964年重新開辦,自此新竹清大才逐漸趨於完整。

就歷史角度來看,今日兩岸清華都沒有繼承到當年國立清華大學的學術傳統和精神,台灣就算一如清大傳統學術研究風氣興盛以外,這裡的最大問題是太晚重建以至於人事已非(來台的那批清華菁英例如李濟等都已經到台大,甚至是也有作古的了);北京的問題則是院校合併調整架構把各大學傳統以及人員全部打亂了。

不過如果要說有類似傳國璽的東西來當正統的話,據我所知,當年國立清華大學的校長大寶,梅貽琦校長有將之攜帶至台灣喔。現在存放在國立清華大學所屬的台北月涵堂。

以上是有關清大的一些資料,我把我學校網站上的資料大部分轉述整理過來了。說實話在台灣國立清華大學這裡才沒有人care什麼正統不正統的問題,兩岸清華頂多就是系出同源而各自發展的兩所獨立大學院校、互不隸屬;總之就像我們人社系兼歷史所老教授所說的:發揚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做到這點就是個像樣的清華人了。

感謝樓上這麼認真地講解

是哦 現在北京的清華大學只是一所工科類學校了,而北京大學是文理並重的綜合性大學 蠻可惜的。 最近看了清華人何兆武先生的《上學記》以及另外一本《北大往事》,講的都是老清華、老北大(“老”是指1952年院系調整之前)故事。當時清華、北大、交大是前三志願,而清華高於北大。不過現在世道變了,清華北大並駕齊驅。。。不過因為中央領導人多系清華幫,且清華的工科院系所需經費甚多,故國家對清華的資金扶持多於北大。

有人說清華、北大在墮落,即“三化三無”——平庸化、體制化、政客化,無思想、無個性、無獨立精神。。。 大陸近年來掀起一股“民國大師熱”,大概是對那一個時代(尤其是西南聯大時期)自由學術氣氛的追思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感謝樓上這麼認真地講解

是哦 現在北京的清華大學只是一所工科類學校了,而北京大學是文理並重的綜合性大學 蠻可惜的。 最近看了清華人何兆武先生的《上學記》以及另外一本《北大往事》,講的都是老清華、老北大(“老”是指1952年院系調整之前)故事。當時清華、北大、交大是前三志願,而清華高於北大。不過現在世道變了,清華北大並駕齊驅。。。不過因為中央領導人多系清華幫,且清華的工科院系所需經費甚多,故國家對清華的資金扶持多於北大。

有人說清華、北大在墮落,即“三化三無”——平庸化、體制化、政客化,無思想、無個性、無獨立精神。。。 大陸近年來掀起一股“民國大師熱”,大概是對那一個時代(尤其是西南聯大時期)自由學術氣氛的追思吧。

噗!

不用這麼在意吧

學校會變成這樣也是應映社會風氣塑造出來的

在臺灣復校的大學也都失去了初衷阿

以我念的政大為例

整間學校就像是一所學店:P

創校之初的精神早就僅見於校碑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我是指清大爭議部分

講清大其實是和歷史學家的出身是有關係的

民國初年的歷史學家裡面有不少人是清華的教授或者是學生(王國維、陳寅恪、張蔭麟、李濟...........etc.),而當年的清華國學院更是日後培育不少大師的搖籃。民國的歷史學研究圈中,清華學派是佔有很大的分量的。甚至當年國府來台以後加入台大歷史系及考古系的這批人中也有不少這批人和這些人的弟子、再傳弟子在內,因此清華學派在這裡面扮演的腳色很重要。

為何要稍稍解釋清大爭議,事實上我在解釋這方面絕對不是以正統論來爭論的,而是因為當年在大陸把清華國學院經院校合併移入的北大,因此這些大師也全變成北大人了。但既然是在問你仰慕的學者,總該要知道他出自何方吧?所以我等才會發一些篇幅討論。

反正一切由板主認定,汝非板主,勿多言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杜正勝是很優秀中國上古史學者阿

他在學術方面的表現是沒話說的 

為什麼要懷疑

你不能用他政治上的表現來推斷他學術上的表現

 

要談論學術,我們不能也把政治方面的事情給牽扯進來

基本上政治方面的事情不能抹煞掉杜正勝在周代史方面所帶來的巨大貢獻,在這方面來講的成就台灣沒有什麼人可以和杜老相比較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