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基礎化學,核融合一題請教


Recommended Posts

我的看法不一樣

就我地科上學過的

鐵會有核融合反應

但是與其他核融合反應不同的是

它是吸熱的

或者你可以實際算算看

2*M鐵=2*(26mp+30mn-56E鐵/c^2)

M新原子=26*2mp+2*30mn-112E新/c^2

可發現差異只在E(新原子較小)

故新原子質量較反應前重

與C不符

其他金屬的話

這可能要找一下實際數據

在實際算之前

真的不知道(圖表只是概略值)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所以C應該要改成兩個Fe合成一個原子時,會消耗能量而質量增加?

那B的選項可以解釋一下嗎?

為什麼穩定原子核質量會小於質子加上中子的質量?

鐵峰頂 — 化學元素豐度圖上,在 Fe(V、Cr、Mn、Fe、Co和Ni)元素鄰近的局部極大。

在鐵之前的元素進行核融合釋放能量,比鐵重的元素需要消耗能量才能進行核融合,取代的是以核分裂釋出能量。化學元素的恆星核合成因而很正常的產生了鐵峰頂。重的元素只有在超新星核合成才會產生,因此在我們鄰近的區域有著較多的鐵峰頂元素。

800px-SolarSystemAbundances.jpg

束縛能

下圖顯示各種元素的束縛能。束縛能經由兩種不同的途徑增加:

698px-Binding_energy_curve_-_common_isotopes.svg.png它是從核心中移除核子所必須的能量。

當一個核子被加入核心時所釋放出來的能量。

如同所見的,像氫這樣的氫元素在被加入核子時能釋放出極大的能量(束縛能增加很多)-核融合的過程;反過來,像鈾這樣的重元素,當核子被移出時會釋放出能量-核分裂 的過程。由於原子序58和62的原子核有著最大的束縛能,導致加入4個核子進入鎳56產生下一個元素-鋅60-時,實際上是消耗能量而不是釋放能量。因此鎳56是大質量恆星以核融合能產生的最後一種元素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0%B5%E5%B3%B0%E9%A0%82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