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理性地發怒


Recommended Posts

看到馬英九低著頭接受災民代表的辱罵,我實在是很不好受。當然這並不是因為我是藍的或者我對於行政團隊有任何的同情或支持,事實上我對現在的政治狀態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我不好受,是因為在這麼大的災難之後,最能鼓動民意的是人民發怒的方向和憤怒程度,而最能決定人民發怒的方向和憤怒程度的,是誰在什麼時候態度好不好這種事,而不是誰事實上在什麼時候有沒有做到自己份內的事情。而最能安撫這些憤怒的,是親自道歉鞠躬,而非找個小角落把事情做好。

如果國家元首的工作真的如同我們分配給他的那麼龐大,那麼我們實在不能期望他面對災民時還要花心力擺出好臉色,我們甚至不能期待他花時間下鄉親眼勘看大家的慘狀︰ 他應該坐在一個舒適得足以讓他完全發揮工作所需的判斷力的地方,迅速地籌劃、處理和分配那些能夠讓災區的人過得好一點的任務。我相信我們寧可要一個有效率的撲克臉,而不是一個拈香達人。

然而,民眾的憤怒使得他們無法冷靜地判斷狀況並送出正確的期望,結果就是總統下鄉道歉,聽災民訴苦。我相信當面臭罵總統真的可以讓死去親友的人心裡好過一點,但這樣做的代價太過昂貴︰當待辦事件急迫得讓大家覺得就算再多三個總統也不夠用的時候,沒有人有權利把總統留下來哪怕只是臭罵一分鐘並且提出那些抽象得根本沒辦法判斷到底有沒有被滿足的訴求。

這讓我想到之前小幽提過不只一次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對那個拿災民開玩笑的大學生這麼生氣,而對於或許真正造成幾百人死亡的貪腐官員和盜採砂石又偷工減料的建商卻(至少在情緒上)沒什麼感覺?畢竟就行為結果而言,與後者相比,前者根本不值得我們生氣。

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尤其是氣憤足以產生影響現狀的力量的時候。那些網友氣得一下子就揪出當事人的隱私資料並公佈,如果這樣的情緒發洩的對象是盜挖土石的工程商,恐怕秋後他也要吃不完兜著走。抓出一個打電話作亂的大學生,跟抓出一個走山元兇,就減少災難造成(或者即將造成)的損失而言,效益顯然是不能比的,然而,為什麼奠基於災難的氣憤讓我們做出的是前面那件事,而非後面那件事?我相信這是一個心理學問題︰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對什麼對象生氣?顯然這背後有許多複雜、瑣碎、與道德無關的因素(例如我們是不是幾乎親眼看到對方幹壞事之類的)使得我們常常氣錯對象,白白浪費憤怒帶來的決心以及強大行動力。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冷靜和理性︰情緒容易出錯,讓我們花費本來可以做出更有建樹的事情的時間和成本在那些只能自己爽一下的事情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白鹿的说法(这里当然不是贬义)明显被台湾很有特点的人民情绪所影响——悲情。

对,就是悲情。这种情绪往往出现在一位领导人在遭受挫折的时候,阿扁的列子我不想举。

这未免就不能对马英九的评价有所偏失。

我在大陆的时候看见小九哥当选的时候确实是为台湾的未来高兴了一把,毕竟经过阿扁的执政如果再没有一个能正式台湾和负责人的人来领导台湾,那么台湾是没有未来的。

高兴过后小马哥也确实做了很多你我都称道的事情,先不论8.8之后他的无能,之前的的政策我在大陆看来也是不错的。

只是在88水灾之后,小马哥华丽的外表已经被泥石流和大雨吹挂的体无完夫,只留下混乱与无能,我不禁又为台湾的未来担忧起来。

人民的情绪是冲动的,但是你还能叫人民怎么办呢?我们除了骂两声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我们的家人死去了~房子没有了~土地没有了~作物没有了~家当没有了~还要我们平静? 放在谁的身上谁能平静~?你能平静吗?

在灾难发生的时候,我们要求的不多,天灾不能抗拒但是就灾可以吧。在救灾的原则是救近不就远,救人不救材,救生不救死。反过来看看马政府所作,如果说天灾不可抗拒那么救灾的延误,是不是就是人祸的体现。

小马哥鞠躬了,很诚恳的样子。我相信他其实也是真心的为台湾好,真心的为灾民找想,但是无能的他除了道歉还能做什么?那个无能的内阁能做什么?那个无能的军队还能做什么?

我们人民面对这样的政府这样的内阁这样的军队我们还要原谅他们吗~?

台湾人民已经很平静了~只是动动嘴~~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陳情、嗆聲、下跪等等舉動

雖然情緒化,但是做總統的應當默默接受

總統勘災就是要去聽災民心聲,我相信連日批判之下,馬總統態度有所改善

政府這次救災動作真的慢,但是知道錯了之後就快點改善

快馬加鞭救災救人,人命要緊,摘誰的烏紗帽下來之後再討論

國內外媒體的質疑,政府只需妥善回應一下

CNN這次動作的確太大了,但是該反省的還是要反省

至於最近官員的不當發言,被罵我倒認為是活該

官員態度不佳該被檢討,但是批踢踢上面得言論我覺得太激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政治是一場表演秀

無法做到最好

就只能在媒體上面呈現好的一面

如果連在媒體面前都彎不下腰,做不出人民在沸騰時所要求的道歉

這個政治人物的政治生涯,很快就會毀滅。

這是最實際的

也是最現實的

當然馬總統可以很率性的就開始坐在自己辦公室內開始瘋狂進行緊急指揮

問題是,政治聲望呢?

上個vincent的"人道考量",我倒覺得是客氣了點

不是針對馬總統的批評

是,這是政治最殘酷的問題,

你有沒有符合「大多數人民」想要看到的樣子?

媒體一直在做最大的守關者

有時候我們怪媒體太過於渲染

但有沒有倒過來想過

當媒體不將事件說的嚴重

有時候政府是會置之不理的

權衡問題

無法避免的還是無法避免

整個政府長久累資積下來的官僚行為

會讓上級有所蒙蔽

(我覺得人在高位所受的蒙蔽,大該會讓IQ下降個50~80左右,所以才常聽到人民罵政府腦殘。)

媒體的報導雖然有時候太過嚴苛

但不報導,政府真能了解災民問題?

不管是哪個政黨

似乎都是要在被打被罵之後才會做出痛的反應

就像劍龍一樣

踩到他尾巴十秒鐘後才會開始大叫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建議在這裡所有回覆的讀者重新讀一下白鹿本篇討論的主題,不然也至少弄清楚標題那五個字的意思,否則更會成為白鹿文章中在婊的對象。
所以白鹿的文我都不敢回...

嘖嘖嘖,不過樓上您這樣傷人不淺呢!

所以是我特別容易罵那些誤解文意的人,還是我的文章特別容易害別人誤解文意然後挨罵?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媒體成了人民情緒走向的重要引導者,加上資訊氾濫,媒體愛挑會引起情緒激動的東西報導

人們長時間暴露在這種資訊圈裡,加上腦中對政府模糊的、累積已久的負面印象

這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經驗混再一起=現在這種民心怨氣

人們似乎變得很沒有耐心(亦或是有關"騜下台"這件事經由媒體渲染而被過度放大,以至於閱聽人也被這種情緒波常影響,變得沒有耐心)

到底是媒體主宰著人們,還是人們主宰著媒體?

───────────────────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其實隱約能感受到整件事情的荒謬之處,但這跟他們的專注力有關,尤其是在短期之內受到媒體資訊轟炸影響個人心情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所以是我特別容易罵那些誤解文意的人,還是我的文章特別容易害別人誤解文意然後挨罵?

您誤會了,

我所謂的不敢回是自認自己"容量"不夠,

所以選擇觀望而不回應,

=ˇ= 至於您的文章是否易使人誤解等我便不輕易下結論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沒有要諷刺人的意思,但是我實在很希望大家能夠細心注意到這篇主題中想討論的關鍵。看到黑影就開槍、只憑幾個在敏感帶上觸動自己高潮的關鍵字就回文,在人文版並不是個適合的討論態度。

白鹿的這篇文章並不深奧,事實上我還沒有讀過白鹿有超出文字字面意思的文章,在深藍會被讀者粗糙的回應我想是因為白鹿在討論的內容並非千律一篇的街坊大嬸閒聊,而是在文字上言之有物,傳達一些平常可能沒什麼機會被討論的內容。

除了碎碎唸外,以下簡單的給大家幾個關於這篇主題的小提醒:

一、如果你只想討論馬政府該或不該被罵,那代表你只看了文章的開頭,但完全沒看接下來的第二小段。雖然文章第一小段就出現了「馬政府」、「辱罵」、「不好受」等關鍵字,但白鹿並非在討論我們(或人們)應不應該對馬政府生氣,而是在討論第二小段陳述的那個讓他不好受的現象。

二、如果你只想討論總統的到底辛不辛苦、到底該不該下鄉、到底要不要道歉,我想你只看了第三小段的前半,而完全忽視最後一句話以及全文的宗旨。

三、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後,認為最後一行文字提到的「更有建樹的事情」及「只能自己爽一下的事情」不知道在指涉什麼,我猜你僅是快速的瀏覽這堆文字,並且只留意到最後一行。

建議有以上三種狀況的讀者可以重新閱讀白鹿的文章,相信就會明白這篇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認為的真正關鍵的問題。

相信這樣的討論能夠讓彼此更有收穫,共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只是覺得舉例的篇幅實在太大

切身指中重點的地方就只有小小一段(而且又是舉例)再加個尾巴總結

其實真的很難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文章要講的是什麼

那是舉例?我怎麼覺得比較像是心情抒發兼醞釀氣氛

也不需要用某種太嚴謹的方式來看

放輕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最大的元兇還是媒體。大部分的人判斷力有限,很難了解一件事的重點。很多人連相關的事件都想不起來了--選民的記憶是短暫的--,除了引起自己情緒波動的部分,就像是YoSuKe提到的。可是媒體卻最喜歡用情緒化的報導加深觀眾的印象。尤其還有新聞去找郭冠英專訪,不知道心態是啥。

被罵的最凶的婉拒外援,除掉政治目的的陰謀論和有人說謊,之後進來的我知道的幾個援助實在幫助不大(像不適合在炎熱的台灣使用的防水布,氯錠 [ 我們災民下山的很快,而不是留著讓他們求生,像整州淹水那樣] .........)只有不知道有沒有問題的組合屋是實用的。但是這有讓大家對婉拒外援的印象改變嗎,說不定主政者早就料到了?有多少人覺得當時那些國家會送有用的東西來?我們最缺的明明是直昇機!但是有哪些國家敢借,除了遠水救不了近火的美軍和有政治問題的解放軍。最後美軍的直昇機還是不能掉掛大型機具,該載的人也差不多載玩了。

有一句話說了會引起公憤,卻是政府真正的考量:死的都死了,活人怎麼過下去才是重點

但是人很容易被情緒牽著走是事實 [ 有生物上的原因、就像大部分的人會被異性吸引 ] 。於是我們不該問:那些人怎麼沒有理性,而是:要怎樣藉著教育讓那些人有理性

以下只是舉例而以

小林村是因為炸山才崩的?那地基----沖積扇是千萬年來大地力量的證據阿,那時哪來炸山?

南部淹水不退的遠因是為什麼?地層下陷啊,為什麼?居民超抽地下水阿。不是說他們活該,但是沒有人看出端倪嗎?何況平時利潤那麼高,有多少繳了稅?他們是不定收入,政府追不到、不繳啥稅的,就像我的南部的親人一樣。說實話,他們哪有資格接受政府援助!

這次的洪水已經超出50年防洪計畫,如果哪裡沒災情才真的該檢討,那代表花太多錢在不該花的地方

當這些山崩土石流洪水發生在沒人的地方就是自然現象,就像地科課本上的東西

民眾的憤怒使得他們無法冷靜地判斷狀況並送出正確的期望

而我們為了快速重建凍結環評等法律不是為未來的災難打下基礎?

我沒有為任何人背書,只是舉例而以,拜託不要表我的例子

分析這些例子後 Who cares 會鬧的孩子有糖吃,理性總是會被遺忘的

願大家都不是會鬧的孩子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最大的元兇還是媒體。大部分的人判斷力有限,很難了解一件事的重點。很多人連相關的事件都想不起來了--選民的記憶是短暫的--,除了引起自己情緒波動的部分,就像是YoSuKe提到的。可是媒體卻最喜歡用情緒化的報導加深觀眾的印象。尤其還有新聞去找郭冠英專訪,不知道心態是啥。

被罵的最凶的婉拒外援,除掉政治目的的陰謀論和有人說謊,之後進來的我知道的幾個援助實在幫助不大(像不適合在炎熱的台灣使用的防水布,氯錠 [ 我們災民下山的很快,而不是留著讓他們求生,像整州淹水那樣] .........)只有不知道有沒有問題的組合屋是實用的。但是這有讓大家對婉拒外援的印象改變嗎,說不定主政者早就料到了?有多少人覺得當時那些國家會送有用的東西來?我們最缺的明明是直昇機!但是有哪些國家敢借,除了遠水救不了近火的美軍和有政治問題的解放軍。最後美軍的直昇機還是不能掉掛大型機具,該載的人也差不多載玩了。

有一句話說了會引起公憤,卻是政府真正的考量:死的都死了,活人怎麼過下去才是重點

但是人很容易被情緒牽著走是事實 [ 有生物上的原因、就像大部分的人會被異性吸引 ] 。於是我們不該問:那些人怎麼沒有理性,而是:要怎樣藉著教育讓那些人有理性

以下只是舉例而以

小林村是因為炸山才崩的?那地基----沖積扇是千萬年來大地力量的證據阿,那時哪來炸山?

南部淹水不退的遠因是為什麼?地層下陷啊,為什麼?居民超抽地下水阿。不是說他們活該,但是沒有人看出端倪嗎?何況平時利潤那麼高,有多少繳了稅?他們是不定收入,政府追不到、不繳啥稅的,就像我的南部的親人一樣。說實話,他們哪有資格接受政府援助!

這次的洪水已經超出50年防洪計畫,如果哪裡沒災情才真的該檢討,那代表花太多錢在不該花的地方

當這些山崩土石流洪水發生在沒人的地方就是自然現象,就像地科課本上的東西

而我們為了快速重建凍結環評等法律不是為未來的災難打下基礎?

我沒有為任何人背書,只是舉例而以,拜託不要表我的例子

分析這些例子後 Who cares 會鬧的孩子有糖吃,理性總是會被遺忘的

願大家都不是會鬧的孩子

還是沒有掌握到本文的重點,因為本文所要討論的不是災民為何會憤怒,也不是政府在這次風災中應該做啥事及應負啥責任..........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懂,我想說的是

媒體主宰了人們發怒的對象

還有再把矛頭指向特定的人前先想一下那是不是真正的原因 ↓

使得我們常常氣錯對象,白白浪費憤怒帶來的決心以及強大行動力。

重點不就是: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冷靜和理性︰情緒容易出錯,讓我們花費本來可以做出更有建樹的事情的時間和成本在那些只能自己爽一下的事情上。
→但是人很容易被情緒牽著走是事實 [ 有生物上的原因、就像大部分的人會被異性吸引 ] 。於是我們不該問:那些人怎麼沒有理性,而是:要怎樣藉著教育讓那些人有理性

用水災的例子就只是例子而已,我承認我的例子太長了,只是想多留一些思考的空間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懂,我想說的是

媒體主宰了人們發怒的對象

還有再把矛頭指向特定的人前先想一下那是不是真正的原因 ↓

重點不就是:→但是人很容易被情緒牽著走是事實 [ 有生物上的原因、就像大部分的人會被異性吸引 ] 。於是我們不該問:那些人怎麼沒有理性,而是:要怎樣藉著教育讓那些人有理性

用水災的例子就只是例子而已,我承認我的例子太長了,只是想多留一些思考的空間

本文的重點也不是探討究竟何種原因使得人們常常氣錯對象,也不是單純指責那些人怎麼沒有理性。如果你想討論要怎樣藉著教育讓那些人有理性,你或許可以開新主題來討論,因為這不是本文所要討論的。

作者在結論中表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冷靜和理性︰情緒容易出錯,讓我們花費本來可以做出更有建樹的事情的時間和成本在那些只能自己爽一下的事情上。」為何作者會下這種結論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本文的重點也不是探討究竟何種原因使得人們常常氣錯對象,也不是單純指責那些人怎麼沒有理性。如果你想討論要怎樣藉著教育讓那些人有理性,你或許可以開新主題來討論,因為這不是本文所要討論的。

作者在結論中表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冷靜和理性︰情緒容易出錯,讓我們花費本來可以做出更有建樹的事情的時間和成本在那些只能自己爽一下的事情上。」為何作者會下這種結論呢?

因為建樹爽了別人爽不到自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看不懂你所要表達的意思,能否說明清楚?而且這段文看起來也無法推導出作者那樣的結論,你該不會把「建樹」這兩個字當成種植樹木吧?

就算挖出包商能怎樣呢?

走法律途徑到判刑要好幾年甚至十幾年,更可能的是這間公司已經惡性倒閉重組

多數的人不會花時間去做這種事的

罵一罵至少爽到自己,至於去弄一些有建樹的事情交給總統吧

這不就是現在年輕人的作法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