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興趣,能力


Recommended Posts

第一次發文難免興奮。

(先講點前言背景吧

我是普普的進入一中

又普普的在這裡面待了快一年的人

然而卻在經過一年才把該提出的事情提出來問這樣)

---------------------------------

出發點也只是再普通不過的升學問題。

那麼,興趣

興趣我自己把它分成兩種

一種是日常休閒時的興趣

另一種是與升學重疊的興趣(大多為學術性)

很不巧的我都是日常休閒的興趣比較多

雖然我有曾認真考慮過把日成生活的興趣當作是往後的職業

但是 像畫畫 寫作 甚至是音樂

這些技藝過度專業的對我來說太難了

(以謀生為出發點)

說實在 我也只是想等長大幫家裡賺一點錢

對家境不儒一般家庭富足的我來說 這是主因

另一點則是到高中才真正覺醒的思維。

接著 能力

學術的能力

儘管我選了三類 意思就是想要跨考 或是進生物醫學方面的科系

還是抹滅不了社會科比較強的事實

(副註:我只有社會科好一點 國英數物化生幾乎一個樣)

當然 我自己身身了解到自己不是不能改變現在的情況

(從某兩次段考某科相差920%得到的結論)

雖然這天下是靠能力吃飯的

但我一直很想問

是先有能力再去選擇興趣?

還是先有興趣再去增強能力?

如果沒興趣又沒能力的怎麼辦?

其實我很羨慕那些早就決定好志向的人

他們總是知道自己該往哪裡去前進

我知道不急於一時 可是我本能的讓自己慌了

希望有想法的人能提出自己對興趣能力的看法

或是自己興趣能力的經驗談

最後 有人知道如果一個人喜歡東奔西跑看自然景觀或野生動植物 該往哪方面走嗎?

(我姐竟然叫我去讀獸醫....)

以上代表小小的自身觀點 (噢其實我打完後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我有考慮過森林系...(可是被父母撻伐ˊ ˋ)

我知道一個人要為自己走可是我又不想引發家庭革命= =

變數還很多 我也不確定自己發了這篇文是不是就能把提出來的所有東西當作是最後的選擇 因為高中是個能常常修正自己想法跟觀點的...地方吧...

(其實就目前而言我是滿想選生物科技那方面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一個人喜歡東奔西跑看自然景觀或野生動植物

誠心推森林系

誠心推森林系!

興趣讓你保有顆求之若渴的赤子之心

能力則是學習過程中的回饋和報償

到底誰先誰後?

這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不過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推學長!

有興趣比較重要吧,不然就算你進去了,也會過得很不快樂@@

能力可以慢慢培養的,我是認為只要能混口飯吃就OK了,XD

個人淺見

真的是相輔相成,

興趣也是可以慢慢培養的,

這些都沒有絕對,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

家庭革命....

其實

學校是你要唸的~所以要努力一點

輔導室也是個好地方

找述茂去吧(認真

書是自己念的但通常不是為自己念的,

有誰敢說書是為自己念的請出來讓我膜拜一下。

推述茂和輔導室。

(不會被當成精神病患啦真的xD

經由杜鵑花節、性向測驗及自我探索思辨的過程,

(再加上後來特別重要的:研究各系課程內容

我在學測前三個月才定調我自己的興趣和未來方向,

你們還有三個月。

高中三年雜七雜八到處拈花的社團經歷讓我大概對自己的能力有所認知,

我的興趣應該是「政治、社會、哲學」這個方面,

有很多人會覺得說這三個系相差很大啊,

但對我來說,

他們其實是相似能力和相似領域的不同面向,

我先理解了自己的能力:適合當幕僚

再搭配我自己的興趣:喜歡搞學生自治或者是社會運動或者是分析評論

並輔以未來規劃:我想要打下基礎知識的基礎,以後想要往某種社會工作者方面走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

考量了自己的成績,

於是我一開始學校推薦選擇了台大哲學系,

而最後指考成績出爐我還是落在了台大哲學系,

哲學系被我視為一個奠定基礎的地方,

我不一定要把哲學視作終身職志,

既然線在每個科系出來都不一定(事實上是很難)找到工作,

找到的工作也很少跟自己所學相關,

那我不如把自己的深度和理論基礎打好,

不如把自己的思考能力作更進一步的訓練,

這樣反而更能夠面對和適應社會、時代的變化,

更能夠有彈性的去適應各種職業。

最後說一下我自己的判斷,

你聽起來有點適合唸生傳,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戳他

它是社會組的科系卻也涉獵自然組課程,

也是最近很熱門的跨領域科系。

其實我好像想要再幫你分析一點什麼,

不過我趕著出門去哲學系中區迎新,

所以忘記了xD

掰。

順便推一下XD(機械瑋)是發哥!

而且還幹了兩任主席準備接中友會會長。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以賺錢為目的"

剛剛聽到我媽說這句話整個無言XD

台灣家長的偏差概念還是一直存在著呢

又不是只有明星科系才會賺錢= =

反正用剩下一年多好好發掘自己的興趣

與如何不在繁忙中爆掉 好像才是最重要的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以賺錢為目的"

剛剛聽到我媽說這句話整個無言XD

台灣家長的偏差概念還是一直存在著呢

又不是只有明星科系才會賺錢= =

反正用剩下一年多好好發掘自己的興趣

與如何不在繁忙中爆掉 好像才是最重要的事?

自己當爸媽的當然希望兒子可以賺很多錢

養兒防老

自己也有面子

所以賺大錢的觀念要從小洗腦啊哇哈哈哈哈

不過我還是覺得啦

不應該限制小孩想做的事

除了壞事啦嗯

明星科系的意思就是賺大錢機率比較大一點

等你當了爸媽就知道了 唉~ (咦?

◢▆▅▄▃拜╰(〒皿〒)╯託▃▄▅▇◣

當爸媽,希望小孩賺大錢,還~過分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自己當爸媽的當然希望兒子可以賺很多錢

養兒防老

自己也有面子

所以賺大錢的觀念要從小洗腦啊哇哈哈哈哈

不過我還是覺得啦

不應該限制小孩想做的事

除了壞事啦嗯

明星科系的意思就是賺大錢機率比較大一點

等你當了爸媽就知道了 唉~ (咦?

◢▆▅▄▃拜╰(〒皿〒)╯託▃▄▅▇◣

當爸媽,希望小孩賺大錢,還~過分嗎?

不是我並沒有否定他們的想法

只是不能把人關在一個圈子裡

我也是想替家裡賺錢

不過我不太能接受森林系跟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以後出去沒有工作的這種說法...

(不好意思拿這兩個作舉例)

這世界本來就是分岔的 並不是全部的人都是醫生科學家上班族叭啦叭啦叭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是否有可能在興趣與能力之間取得一個中間點?

或是 一個融合點?

雖然說的比做的容易許多:P

不過如果真的能這樣是最好的吧?~

另外 興趣與能力

一個人喜歡東奔西跑看自然景觀或野生動植物

未必是一個人的全部

某幾科比較強 某幾科比較弱 某幾科差不多

也不是一個人的全部

這些科目實際上與未來的職業選擇關係很有限

科目就那幾科 專業能力有千百種

有時候 片面觀點來看一個人的興趣和能力

未必就和職業取向有絕對關係......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一年級時的班導跟我說

能夠興趣跟職業結合的人

真的不多XDDD

我想工作本來就是這樣~

讀書讀到最後不就是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 =

但是感興趣的東西又不一定能夠當飯吃

我也很苦惱...囧

每個人的選擇都不同啦

有人會執意往自己的興趣發展

就算被眾人說沒出路也不在乎

也有人往與自己興趣相違的路走

不過就算與興趣相違背

也是有人可以混的很好

最後賺大錢...XD

說不定有些東西是接觸之後才會慢慢產生興趣

人嘛~ 本來就說不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