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以後不用背書包?


Recommended Posts

大同以前有個電子書包實驗班,無疾而終。

這個應該真的可以取代書本了。

--------------------------------------------

電子書 引爆閱讀革命

* 文.鄭國強

一本抵萬本 點燃百億商機

金庸的暢銷小說15部36冊,字數多達900萬字,一次全帶在身上,想讀就拿出來讀

如何?一學期10個科目的課本,一次帶去學校會不會很重?有了一本電子書,就算

一萬頁的書,都只變成一頁!

不用懷疑這項新科技,美國知名投資大亨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在去年金融

風暴期間,將書稿交給出版社,不過10天,一本最新的著作《喬治.索羅斯帶你走

出金融危機》便可送到讀者的手中,不過,出爐的是電子書,紙本書還要再晚幾個

月才出版,足見訊息傳遞的速度更快了。

2007年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com)的電子書Kindle問世,這個不到350公克重

的「新玩具」出現在亞馬遜線上購物中心,雅痞族把它當成「電子寵物」,可以向

朋友炫耀;教授視它為「行動圖書館救星」,因為可以拯救那已被書籍填滿的研究

室,紐約的上流社會馬上風靡,哈佛大學裡有人討論,讓Kindle一上市就賣到缺貨。

在 Kindle之前,日商Sony就推出PRS-505,荷蘭iRex則推出iLIAD等電子書,但其

他的業者直到Kindle成功,才紛紛加快油門,全力切入市場,Google提出計畫,

由出版商提供新書和市售書籍的電子書版本,並透過Google直接販售。以硬體見

長的台灣廠商也再度有了新玩具,目前除了元太(8069)已占據一席之地,友達

(2409)、英華達(3367)、金像電(2368)都宣稱要進入電子書市場,眼看一個新興

產業就要崛起。市場上的反應,從「出版業將死」、「侵食小筆電的市場」、

「學生不用再背書包」到「電子書將成新出版品通路,反過來主宰報業」等各

種說法流傳,好似一百多年前剛發明了火車以及後來的飛機、網路一樣,人們又

驚又喜,有些人根本連看都沒看過,就大放厥辭了。其實,大多數的讀者也沒有

碰過電子書。

《理財周刊》在本期封面故事,為讀者報導位居產業上游的元太與友達兩家硬體

製造商,了解製造商的發展策略與想法;亦請產業專家分析整個電子書市場發展

脈絡。在中下游,也是比較靠近「出版業思維」而非「製造業思維」部分,遠流

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強調出版業與科技業應共同努力,還採訪了扮演整合者角

色的數位閱讀網,以及推出第一款電子書產品的BOOK11,並介紹電子書的操作

步驟。

電子書掀起了新的閱讀革命,可能會讓台北市重慶南路整排書店消失,硬體、軟

體廠商都已蓄勢待發,每天有上萬人為它的普及而努力中,最後,就剩下讀者用

手指去打開它、用筆觸碰它,完成這波革命的最後一個步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